活不下去的「好買賣」:奶茶「兇猛」背後的真相

2020-12-12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三 川,36氪經授權發布。原標題:《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2010年4月6日,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雷軍帶著他的團隊,喝了小米粥,開始「幹革命」。

誰也沒料到,雷軍的小米,竟意外給中國奶茶業帶來了一場「蝴蝶風暴」。

01 奶茶300年

從最早的奶茶到今天的喜茶,至少經歷了三個世紀的演變。

1680年代,英國皇室在喝下午茶時,琢磨出了在茶水中加鮮奶和砂糖的喝法,一時風靡英倫,成了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至今,奶茶還有「伯爵奶茶」、「皇室奶茶」的名稱存在。

後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英式奶茶先傳入中國香港,再傳入中國臺灣。

但奶茶真正開始在國內走紅,是在40年前。

1980年代,中國臺灣春水堂老闆劉漢介喜歡研究新式飲品,搞出了冰泡沫紅茶,大受年輕人歡迎。之後在一次內部新飲品競賽中,一位喜歡吃粉圓(一種地瓜粉、木薯粉製成的小吃)的店長將粉圓放入奶茶,製成了珍珠奶茶,結果大受好評。

短短幾個月,春水堂的珍珠奶茶賣瘋了。

隨後,臺灣出現了一大批面向年輕人的奶茶品牌,並開始走進大陸街頭。

1996年,仙蹤林和快可立先後在上海開出直營店,將珍珠奶茶、泡沫紅茶等茶飲帶進了大陸。90年代後期,Coco、避風塘、大卡司、50嵐(一點點前身)等奶茶品牌,很快開進了上海、廣州、蘇州等城市。

此時,奶茶的製作方式主要以奶精等粉末衝調為主,輔料除珍珠外,出現了椰果、果醬等。獨立的奶茶店僅需3-5平米,街邊攤也開始出現,經營方式以外帶為主,價格在1-10元之間。

雖然奶茶已經是西餐廳、咖啡廳中的時髦飲品,但口味上沒什麼改進。

直到2004年,85°C、快樂檸檬、貢茶、茶風暴等品牌出現,推動奶茶行業再次發生改變。

在製作上,奶茶開始以現場手搖的方式調製,用茶末、茶渣製成基底茶,再加入鮮奶等輔料。這種製作方式,提升了口感,增加了品類。如快樂檸檬,推出了蛋糕奶茶、盆栽奶茶、巖鹽芝士茶等創新品。

在包裝和營銷上,奶茶品牌開始採用有辨識度的Logo和包裝,並在店內放置濾水器等,以消除消費者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顧慮。

這一時期,是中國臺灣奶茶品牌在大陸市場大規模擴張的新階段。僅Coco,2010年就開出500多家門店。奶茶店也開始從街邊走入商場,並由單一奶茶連鎖店轉變為複合式店鋪,除了主營飲品外,還加入了甜品、漢堡等小吃。

奶茶也迅速成為飲料行業的競爭焦點,並催生出杯裝奶茶和瓶裝奶茶兩大新品類。一時間,香飄飄、優樂美、香約、阿薩姆、呦呦等品牌相繼出現,在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同時快速崛起。

02 新品牌崛起

2010年4月6日,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雷軍帶著他的團隊,喝了小米粥,開始「幹革命」。

誰也沒料到,雷軍的小米,竟意外給中國奶茶業帶來一場「蝴蝶風暴」。

彼時,90後的聶雲宸大學剛畢業。他在廣州開了家手機店,每天忙著給客人免費越獄、刷機,好積攢人氣、多賣手機。

但隨著小米「網際網路手機」的崛起,橫行天下的山寨機,死得悄無聲息;聶雲宸的線下門店,變得門可羅雀。

迫於生計,2012年5月,聶雲宸關掉手機店,用賺來的20萬,轉行開出一家名叫「皇茶」的奶茶店——這正是當下估值160億的「喜茶」的前身。

聶雲宸轉變創業方向的背景是:作為茶飲大國,消費升級正推動奶茶市場規模成倍增長。

喜茶之後,2013-2016年間,奈雪的茶、鹿角巷、樂樂茶、茶顏悅色、煮葉等新式茶飲品牌,相繼崛起。

它們成長於大陸,開始通過口感、健康、時尚切入市場,吸引年輕消費者。在底茶萃取上,設備更專業,配料更新鮮,多用低脂奶和新鮮水果。

像喜茶,號稱堅持用100℃高溫水,60秒高壓萃取,每個茶袋只用一次;奈雪的茶主營「茶飲+軟歐包」,當日沒賣完的軟歐包會直接銷毀;茶顏悅色則結合濃厚的中式江南風元素;煮葉更強調傳統茶葉原理的新式體現。

新式茶飲,成功將奶茶從低端消費帶入高端消費的新臺階。市面上,一杯網紅奶茶的售價在15-36元之間,遠高於傳統奶茶,與一杯咖啡的價格接近。

2016年,凱度消費指數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會對新鮮製作的飲料進行消費,並對其價格並不敏感。現制飲料的均價為15.2元,是超市包裝飲料的4倍。

舒適的茶飲環境,則是新式茶飲替代星巴克「第三空間」的新王牌。

相比以往,新式茶飲的店面更大、裝修風格更多樣、更時尚,北歐、工業、田園、日式、中式各式風格都有。

深圳喜茶LAB旗艦店和奈雪夢工廠店,面積都高達1000平米,店中除了主營茶飲、小吃,還將品類擴充到冰淇淋、特調雞尾酒、蛋糕等領域,在增加店面收入的同時,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粘性。

這些網紅店,甚至成為不少消費者擁有「特別經歷」的場所。

除了旗艦店,喜茶嘗試設計出各種風格店面:有以黑色為主、金色為輔的黑金店,定位摩登輕奢;有以粉色為主題的PINK店,定位年輕女性;也有與獨立設計師合作設計的DP店;還有含特別設計元素的茶空間店等。

藉助微信小程序和外賣,新式茶飲更吸引了大量線上訂單,預定單和到店自取等方式,大幅提升了店鋪坪效。

此外,新式茶飲的社交文化屬性更強。

對年輕人來說,跟朋友出門、逛街、買一杯新出的網紅奶茶,再自拍發朋友圈是一種社交儀式,即便是排長隊也心甘情願。

為了方便女性消費者自拍,奈雪的茶甚至把杯身設計得更纖細,便於單手持握。

這也是新式茶飲更注重創新與新媒體營銷的原因。

2017年,喜茶多家門店一開張,就被爆上百人排隊7小時,以及黃牛代排、限購10杯、不接受加盟等奇葩消息,引發網絡熱議。

有人因此質疑喜茶大搞「飢餓營銷」、「口碑營銷」,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卻堅決否認:我們沒有做過這種事。

不管起因如何,反正喜茶火了。

於是,其他奶茶品牌在宣傳上也是各顯神通。

2016年,劉強東和章澤天私人投資的因味茶,不但聯合京東推出了智能化圓葉膠囊泡茶機,還請來了「最強大腦」王昱珩站臺。2019年,快樂檸檬更與阿里合作,在上海開出一家無人智慧奶茶店。

為儘可能的吸引消費者,新式茶飲新品推出節奏很快,像喜茶和奈雪,每月至少有一款新品上線;起名和配料也玩盡了花樣,如芝芝芒芒、霸氣芝士嘿嘿莓、紅糖波霸髒髒茶等,讓人忍不住一試。

新式茶飲在贏得消費者的同時,再次引爆了奶茶行業。

2016-2018年,國內茶飲店的數量從19萬家增至41萬家,翻了兩倍多。

資本也在奶茶行業競相下注。2018-2019年,奶茶行業投融資額近30億元,騰訊、阿里、IDG、峰瑞資本等競相入場。2020年初,喜茶完成新一輪融資後,估值超160億,令29歲的聶雲宸身家達40億;奈雪的茶更是傳出了要IPO的消息。

奶茶行業的火爆,還蔓延到了其它領域。

呷哺呷哺在湊湊火鍋中,融入了自製奶茶;達美樂和必勝客受珍珠奶茶啟發,推出了黑糖珍珠披薩;阿奇儂、奧雪、德華等雪糕品牌,也在近兩年因為珍珠奶茶雪糕成為網紅;今年喜茶還與可愛多聯名,出了黑糖波波奶茶味冰淇淋。

▲黑糖珍珠披薩

▲黑糖波波奶茶味冰淇淋

今年7月,連中醫藥老字號同仁堂都在北京開出新式茶飲店,名為「知嘛健康」,推出主打健康配方的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等養生咖啡,以及蘆根荷葉山藥龍骨湯等滋補湯粥。

03 活不下去的「好買賣」

奶茶生意持續火熱,是因為這確實是一筆有較高利潤空間的好買賣。

一杯傳統奶茶,成本只有1.5-2元;一杯加了新鮮水果、芝士等配料的新式茶飲,成本也只有10元。這意味著,一杯奶茶的毛利率在50%-90%之間。

不同的城市、地段、消費水平、店面規模,會導致奶茶店淨利潤的巨大差異。但可供參考的是,奈雪的茶曾公開表示,在早期的深圳店鋪,客單價在40-50元之間,月營業額接近300萬。

此外,奶茶店的技術、資金門檻也不高,是很多年輕人第一個創業項目。

但伴隨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茶飲的成功,越來越多商家想進入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

開奶茶店主要有三種方式:直營、加盟和代理。不論用哪種方式加入,並不是付得起加盟費和租金即可,設備、物料、裝修、培訓等費用甚至比前兩者都高,原材料成本也會不斷上漲。

奶茶製作也是看起來簡單、做好很複雜的事情。每個流程、每道工序都有講究,即便是同樣的茶葉、水果和輔料,如果配置比例不當或物料不夠新鮮,都會影響口感。比如,喜茶就要求加盟店至少有10人運營,飲品質量才有保障。

即便奶茶店能在幾個月回本,但想持續盈利,還要跟上潮流,不斷推陳出新來吸引年輕人。

不少奶茶創業者沒看清行業本質,就匆忙入局,結果做了虧本買賣。

2019年全國新增奶茶企業2萬多家,但因同質化嚴重,盈利的不到一成。據聯合利華發布的報告,從2018年起,一二線城市茶飲店關店率就超過了開店率。

即便闖出了名氣和品牌,山寨店又是個大問題。

以鹿角巷為例,2018年它僅有不到百家門店,但山寨店過千家。它們不但影響了原品牌的聲譽,還搶註商標。鹿角巷耗時兩年,耗資千萬,才終於拿回自己的商標。

不過,也有品牌不像鹿角巷那樣死磕的。喜茶原名皇茶,因山寨過多無法註冊,於是2016年改名為HEEKCAA喜茶;答案茶也因無力對抗山寨,後改名為1314茶。

新的競爭態勢下,所有人都要不斷進化、自我升級,才能活下來。

2019年,快樂檸檬創始人吳伯超在接受採訪表示,快樂檸檬沒有成功,只是還活著。這句話的背後是奶茶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提升業績,快樂檸檬不但把用了12年的Logo換了,對包裝和產品也進行了升級。

在Coco奶茶今年更新的製作流程中,第一道茶湯的制茶工序增加至12道,包括萎凋、浪菁、炒茶、揉碾、乾燥等。

深耕臺灣當地市場的春水堂,為了在口感方面保持競爭力,僅用本地最好的牛奶,珍珠煮過3小時即丟棄,用折光儀測試奶茶甜度是否合適;新員工培訓更不惜耗時6個月,只為選出真正喜愛奶茶文化的人。

要做好奶茶生意,越來越不容易。

04 新挑戰和老出路

奶茶好喝易上癮,在於其中的糖分和咖啡因。但在健康消費大趨勢下,年輕人越來越注重養生。

這對奶茶業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

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對市面上51種奶茶調研後發現,1杯奶茶與5碗米飯或4.2斤香辣小龍蝦的熱量相同。寧波市消保委也發布過類似的報告,有的奶茶一杯的含糖量等於兩瓶500毫升可樂。

如今,不少品牌推出了「0卡糖」茶飲,用甜菊糖等代糖代替砂糖。這種代糖甜度高於蔗糖,熱量僅為蔗糖的1/300。雖是如此,網紅奶茶的配料如芝士奶蓋、珍珠波霸、果醬中的含糖量依然不少。

除了高糖,奶茶行業還存在染色劑超標、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衛生環境不合格等問題。

如今,網紅奶茶店在一二線城市趨於飽和,開始向三四線城市和海外市場拓展。據招商證券報告,一線城市茶飲門店經營已經趨於成熟和飽和,門店開店數量出現負增長,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開店數量增長率則超過138%。

但下沉市場客單價低,高端新式茶飲賣不上價,如何贏得這些市場的消費者也存在新挑戰。

為打入下沉市場,喜茶推出了新品牌喜小茶,定價在6-16元之間;奈雪的茶則通過營造更強社交空間的「BlaBlaBar奈雪酒屋」,用品牌跨界的方式拓展盈利空間,迎合熱愛社交的城市消費者。

▲BlaBlaBar奈雪酒屋

平價新式茶飲,雖然讓下沉市場消費者更易接受,但也容易喪失品牌光環。況且一點點、Coco、快樂檸檬等,本來就在下沉市場打拼多年,要拓展生存空間並非易事。

但喜茶則嘗試結合本地餐飲文化,迎合當地消費者。比如,四川人嗜辣好酒,喜茶就在成都開出一家黑金店,推出酒與水果混合的茶飲,甚至在其中加入藤椒。在長沙,喜茶又和臭豆腐品牌文和友,聯名推出臭豆腐甜品。

新式茶飲,看上去市場空間廣大。

36氪研究院發布的《2019新式茶飲白皮書》預估,2019年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突破4000億,是咖啡市場的兩倍。但數據不忍細看:這個4000億,實為「新式茶飲+傳統茶業」的銷售總額。

而前瞻產業研究院《2019奶茶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是,中國奶茶市場容量為986億,尚不足千億。

究竟是看好未來的空間,還是當下的瓶頸,取決於你究竟是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

而珍珠奶茶的鼻祖、臺灣春水堂老闆劉漢介,反倒成了行業的另類。他從業近40年,門店50家,不管寰球經濟起伏,一輩子保守又固執地就做奶茶。連競爭對手進店當臥底,最後都被他的愛茶之心折服。

這裡沒有網紅奶茶的爆火神話,憨憨的老闆,只是地信奉「思創新,走百年,用調和,融古今」的道理。可不管奶茶業怎麼發展,人們還是會追根溯源地來到這裡。

參考資料

1、《The Origins of Bubble Tea with Chun Shui Tang》TaiwanScene

2、《快樂檸檬創始人深度解讀:茶飲業30年的蛻變與革新》騰訊新聞

3、《年內新增奶茶企業23664家,盈利者或不到一成》證券日報

4、《對話喜茶創始人:排隊問題是發展中的陣痛》i黑馬

5、《2019新式茶飲白皮書》36氪

6、《2019奶茶行業發展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奶茶「兇猛」背後的真相
    三、活不下去的「好買賣」奶茶生意持續火熱,是因為這確實是一筆有較高利潤空間的好買賣。一杯傳統奶茶,成本只有1.5~2元;一杯加了新鮮水果、芝士等配料的新式茶飲,成本也只有10元。這意味著,一杯奶茶的毛利率在50%~90%之間。
  •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來源:穆滿起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原創華商韜略2020-10-0410:35:40所有人都要不斷進化、自我升級,才能活下來。【活不下去的「好買賣」】奶茶生意持續火熱,是因為這確實是一筆有較高利潤空間的好買賣。一杯傳統奶茶,成本只有1.5-2元;一杯加了新鮮水果、芝士等配料的新式茶飲,成本也只有10元。這意味著,一杯奶茶的毛利率在50%-90%之間。
  • 機器貓又作妖,網紅「機器貓奶茶」讓品牌永遠潮下去
    茶飲品牌各種紅紅火火的背後,是趕上了一波人口紅利,80後、90後、00後這一代人成為了消費主體,伴隨著他們的長大成人迸發了對童年事物的消費渴望,才有了這幾年一波波「回憶殺」營銷,帶紅了顯得有一些沒落的老品牌。
  • 火爆的奶茶店真相:一年新開了20000多家,盈利的企業還不到10%!
    現實生活中,喜茶、奈雪の茶、一點點等奶茶店門口,經常出現排很長隊的現象,足以可見,街邊的奶茶店生意越來越火爆,甚至還吸引了不少人湧入這一行業,並希望能夠以開奶茶店的方式,實現財富的積累。從表面上看,奶茶店確實很火爆,但真正盈利的又有多少呢?奶茶店真的那麼賺錢嗎?
  • 花500塊排隊8小時買一杯奶茶真的划算嗎?揭秘奶茶背後的健康隱患……
    很多人都喜歡喝奶茶 即使知道熱量高會長胖 但是也會噸噸噸快樂的喝下去 要知道在女孩子的肚子裡 要裝滿奶茶和蛋糕 而不是委屈和煩惱!
  • 深圳突現離婚潮的背後真相:房價,正在把愛情變成一場買賣
    勢頭好,接盤俠多,所以大家都相信只要深圳不衰退,這個理財永遠穩賺不賠。就算賠了,最起碼房子跑不了,不像P2P,原油寶,還有天天熔斷的股市,分分鐘讓人血本無歸。在這種形勢和心理下,3月開始,圍觀人群大舉進入房市,誰都想加個槓桿再買一套。可是,問題來了,你有想加槓桿的心,也得有能加槓桿的資格啊。
  • 日本黑幫賣珍珠奶茶:「沒有比這個更輕鬆的買賣」
    來自臺灣的「珍珠奶茶」近來大火。走在繁華商區隨處可見拿著各色飲品喝的年輕人。但他們不知道,沉在杯底的黑色珍珠對日本黑幫來說已然成為真正的「黑珍珠」。對黑幫情況十分了解的自由撰稿人鈴木智彥介紹了其中的實際情況。その店──暴力団経営のタピオカドリンク屋はJR山手線某駅に近い繁華街の一角にあった。
  • 咖啡因超標,無糖也有糖……專家揭開4大「奶茶真相」!
    近日,一22歲女子由於每天過量飲用奶茶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送進ICU搶救的新聞令人譁然。如今,奶茶已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標配,但是許多人對於自己手裡捧著的飲品還知之甚少。為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營養師陸青松帶來四個關於奶茶成分的真相,告誡大家:奶茶雖香,不可貪杯。
  • 買賣活牛約定不明的司法認定
    可見,居間作為中介的一種形式,其宗旨是把同一商品的買賣雙方聯繫在一起,以促成交易後取得合理佣金的服務。居間合同關係與買賣合同關係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前者標的是提供勞務,而後者是物的交付。本案中,蔣先生與徐先生系初次進行商業交易,徐先生也對所送往地點的市場價格、銷售渠道、地理地形均不了解,若貿然收購價值約22萬元的活牛,從雲南運至合川,對徐先生來說,其承擔了過高的商業風險,這與一般交易模式不符。
  • 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然而,奶茶早已經過了創業的最好時代,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了,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奶茶背後的經濟學與消費主義大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開始傳入大陸,逐漸開啟了第一輪奶茶新風潮。不少茶餐廳開始售賣珍珠奶茶,有些街頭小販嗅到了商機,推車售賣幾毛錢一杯的用粉劑衝泡的奶茶,買的人也不少。
  • 珍珠奶茶裡面的「珍珠」是怎麼做的?知道真相後,網友:漲知識!
    珍珠奶茶裡面的「珍珠」是怎麼做的?知道真相後,網友:漲知識!奶茶很多朋友們喜歡喝,在天氣涼爽的時候喝一杯涼涼的奶茶,非常舒服,非常爽口。奶茶種類很多,有那種袋子裝的奶茶,直接撕一包倒在茶杯裡面喝著非常香甜。
  • 被奶茶毀掉的中國年輕人
    這時,我們幾人各個屏氣息聲,緊張的手心裡都是冷汗,甚至能夠清晰的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我們不知道能有什麼辦法令我們從狼群中突圍出去。看到這樣的情形,老鄉又發話道:「還有嗎?一點不留地丟下,想保命就別心疼這些東西了!」此時,除了緊張、害怕還有羞憤……!作為戰士,我們是有責任保護好這些物資的,哪怕犧牲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車被塢到雪地裡出不來,只能被困在車裡。
  • 園林風+漢服潮,不玩國風的奶茶品牌不是好IP
    夏天是奶茶的季節,冬天是熱奶茶的季節。隨著大眾對奶茶需求的日常化,奶茶市場湧入了越來越多的奶茶品牌,茶亭序國風鮮茶就是其中一個備受好評的奶茶品牌。這個名叫茶亭序的奶茶品牌,LOGO主體是一名身穿漢服的古代女子,雙目微閉,素手輕抬,氣質恬靜溫柔,字體則採用了相對硬朗的線條,筆畫粗細錯落,極具識別性;經典的紅綠配色作為主色,與其空間設計中的青山綠水和春花秋月應和。茶亭序的品牌定位為「一喝就停不下的中國茶」,將中國風的設計風格與奶茶相融合,古今中西文化創新融合,獨特的品牌魅力讓眾多少男少女傾心不已。
  • 別再買大杯的奶茶了,內行人說出「真相」,原來買中杯的更划算!
    別再買大杯的奶茶了,內行人說出「真相」,原來買中杯的更划算!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是比較喜歡喝奶茶的,那麼在買奶茶的時候有很多的口味可以選擇,一般有小杯中杯大杯這三種那麼也有很多人他們都會覺得搭配的奶茶是非常划算的,所以說在購買的時候都會選大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但是內行人說出真相,原來買中杯的更划算。
  • 有些人怎麼吃都不胖背後的真相
    我們周圍總有一些這樣的人,無論是甜品奶茶還是啤酒宵夜,胃口棒棒的,卻怎麼吃體重都不會增加,可以輕輕鬆鬆地保持苗條身材,而我們大多數人卻需要通過嚴格控制飲食和定期運動來保持身材,稍有放縱,就容易前功盡棄。這些吃不胖的人讓人心生嫉妒,我們通常認為這些人吸收差,代謝快,那背後的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
  • 柳州保潔阿姨突然離世,與事前喝了同事給的外賣奶茶有關?真相來了!
    柳州保潔阿姨突然離世,與事前喝了同事給的外賣奶茶有關?真相來了!調查小組人員到達現場後聯繫了涉事奶茶店的法人及餐飲加工人員配合調查。經檢查發現該店確有銷售芋泥啵啵奶茶給韋某某,當天接到共計6個含芋泥啵啵奶茶的訂單,均已送達。涉事飲品已無成品,現場有剩餘的製作原料。執法人員對製作原料及餐具封存抽樣,並送至柳州市質量檢驗檢測研究中心檢驗。
  • 蘭芳園不賣蘭芳園奶茶?
    國內網友盛讚蘭芳園奶茶超好喝,港式奶茶的味道就是不一樣。當然囉,港式奶茶的威名,可是年月累積而成的。我們之前還為了研究奶茶,跑了很多間特色飲料店。《好喝到炸!港式奶茶王的秘密武器,居然是一隻杯?》當我們充滿自信,一副專家的姿勢,想要指導他們香港的奶茶好喝在哪裡的時候。網友發了這張圖給我們︰這是啥呀?我們都沒見過。
  • 奶茶可樂當水喝,小夥三個月暴瘦20斤!奶茶背後的危害,你該知曉
    秋季第一杯奶茶,曾經是溫暖甜蜜的代名詞,在剛剛過去的秋季,無數女性為收到秋季第一杯奶茶的紅包,而感到幸福。時至今日,依然能夠刷到這樣的朋友圈,甚至有些朋友已經開始張羅起了冬季的第一杯,第二杯,甚至第三杯奶茶。
  • 沒有一隻LV,在日本根本活不下去
    「有兩種人在日本活不下去,一種是對生魚片過敏的人,一種是不買LV包的人。」 那麼日本人到底為什麼那麼喜歡LV?現在還喜歡嗎?而LV對日本又有什麼特別的情愫呢?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 被奶茶毀掉的年輕人,每喝一杯奶茶,就會失去一個瘦子
    上海市消保委就曾對這些奶茶進行對比檢測測評涵蓋眾多的網紅奶茶,這裡就不方便指名道姓了,肯定有一款你喝過。在27家奶茶店中購買51杯奶茶作為抽檢樣品,這裡面包括暢銷款、無糖的、少糖的、不加冰的等,其中宣稱無糖的有20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