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效仿了徐崢,把他的電影《大贏家》放到了網上首播。作為第二個吃螃蟹的人,大鵬看中了徐崢的「成功」。這個成功打了引號,所以不是指票房而是口碑。就是捨棄了電影院的收入,贏得了大家的讚許。但很可惜,這部電影我也看了,和《囧媽》如出一轍:笑點不夠、尷尬至極。
我現在有一點明白了,其實大鵬也是個聰明人。有網友這樣評論:「是這個長假拯救了徐崢和大鵬。」「大鵬應該慶幸沒進電影院。」如果進了電影院,恐怕《大贏家》連現在6.8的豆瓣評分都沒有。雖然是翻拍韓國電影《率性而活》,但結合了我國的國情與社會現狀,做出了一些改動,但人家的《率性而活》評分可是8.3,差在哪呢?
《率性而活》拍得比較大膽,從頭至尾都在強調警察的無能,不僅將警察耍得團團轉,還在銀行金庫發現了市長收受賄賂的證據。而《大贏家》自然不可能這麼拍,國內要是敢這麼拍,審核一定通不過。所以,幾乎所有演員都是正面人物,這就導致了衝突的缺失,這部電影拍得不夠深刻。
簡單看一下劇情,作為銀行職員,大鵬飾演的嚴謹,是一個沒有什麼大出息,在同事眼裡很無能的一個人,但他有一個特點就是較真。一次偶然的機會,銀行接到了公安局舉辦的搶劫演習的任務,幾乎所有人都想早點糊弄完結束,但嚴瑾卻認認真真地當起了「劫匪」,不配合還不行。
這部電影匯集了大量知名演員,給我們的期待很大,像柳巖、孟鶴堂、田雨,甚至連騰格爾、孟非都搬出來了,但實際的效果卻不理想。大鵬這些年的作品,我覺得還不錯,比如《受益人》、《縫紉機樂隊》等,他習慣和柳巖搭檔,然後演一些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身上又藏著我們普通人的理想和欲望,比較老百姓的討巧。
但是這次,我認為沒以前出色,全程笑點都比較尷尬,屬於硬擠出來的笑點,比較流於表面。可能看著挺好玩,但笑一下就沒有然後了,根本記不得演了什麼。大鵬一如既往地演著一個小人物,看似表面呆呆的,卻能精確算出那麼複雜的操作,是不是有點太神話男一號了,深藏不露不是這樣表述的。
結尾,大鵬的自白,明顯是要講一個普通人怎麼變成窮兇極惡劫匪的,但最後卻成了勸誡大家不要誤入歧途的正能量。嚴格的審核制度啊,把好端端的一個題材,硬生生變成了雞湯。就好像一隻想要自由飛翔的鳥,無論飛多遠,都要時刻記著腳下綁著一根線,這就是為什麼國產電影火不起來的原因之一。
可能大家覺得這是我的一面之詞,但我們總結一下眾多網友的評論,就會發現和我意見統一的人很多。「硬撓觀眾痒痒那種」「全程尷尬,也沒啥笑點,整個一出鬧劇,主角最後的洗白太突兀了」「這真的不是演戲,是演習。跟過家家一樣,玩兒呢!」所以啊,一部電影好不好在於個人看法,不知道看過的你對此有何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