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18時,隨著夜色一起來的還有淅淅瀝瀝的雨點,久違的秋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福州地區8月以來乾旱情況。
市氣象局緊密監測本次降水過程,抓住時機,今年首次啟動全市區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同時啟用新武器——人工影響天氣地面煙爐。
據統計,12日夜裡累計使用焰條26條(其中,晉安宦溪鎮七星坪8條,閩侯青龍山10條,閩侯鴻尾鄉8條);13日零時15分在羅源白塔鄉應德村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發射火箭彈3枚。
12日20時至13日8時累計降雨量,永泰、馬尾、倉山、晉安、長樂、閩清,6個縣(市)區,共15個鄉鎮超過50毫米,以永泰大洋鎮89.2毫米為最大。
據統計,福州地區今年全年平均累計降水較去年同期偏少1.5%;特別是8月以來我市降水持續偏少,較常年同期偏少65.4%,部分縣(市)已出現旱兆,影響群眾達4萬餘人。
為緩解旱情繼續發展,增加水資源有效補給,地面煙爐這一武器首次亮相。與以往人工增雨火箭彈作業不同的是,地面煙爐增雨不需要提前申請空域,也無需作業人員到現場待命,只要在恰當的時機,在總指揮部操作平臺前啟動系統點燃焰條即可。在保障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效果同時,極大程度上節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資金成本,也提升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安全性。
人工增雨的原理是什麼?什麼條件下可以進行人工增雨呢?戳視頻了解下吧!
目前福州市氣象部門已經在市區、閩侯、永泰、福清先後布設5個地面煙爐,並已經完成了羅源等地的選點工作,全方位提升福州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手段和能力。
氣象專家提醒,本次降水雖緩解旱情,但未來降水仍較少,福州城的天氣將以秋高氣爽為主,請注意做好保水、節水工作。
(10月13日0時15分在羅源白塔鄉應德村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