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雙年展線上講座:福武總一郎×安藤忠雄×李禹煥:「滲透...

2020-12-16 澎湃新聞

第13屆上海雙年展「水體」:第二篇章「生態聯盟」

線上講座:「滲透」—「海之復權」與鄉土重生

線上講座時間:2020年12月5日(周六)上午 10:00-12:00

參與嘉賓:福武總一郎、安藤忠雄、李禹煥

主持人:龔彥

觀看平臺:

1)中文直播:PSA B站帳號「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直播地址:https://live.bilibili.com/22472921

2)日文直播:PSA B站帳號「PSA講座」

直播地址:https://live.bilibili.com/22432005

講座介紹

2020年12月5日,第13屆上海雙年展第二篇章「生態聯盟」將為大家呈現一場由福武總一郎、安藤忠雄、李禹煥共同帶來的線上講座——「『滲透』—『海之復權』與鄉土重生」。

ベネッセハウス(Benesse House)。攝影:山本糾。

左:"南瓜",草間彌生。攝影:安齋重男。

右:"タイム・エクスポーズド"(Time Exposed),杉本博司。攝影:安齋重男。

倍樂生控股公司名譽顧問、公益財團法人福武財團理事長、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總策劃福武總一郎將闡述由福武財團和倍樂生控股公司自1987年在日本瀨戶內海因人口減少和遭受環境破壞的直島、豐島、犬島等大小島嶼上開展的藝術活動「倍樂生藝術場直島」(BASN)。他將講述這一活動是如何在過往30年間以藝術拯救荒廢地區並使該社區恢復活力的方式,並利用「直島模式」幫助中國山東省桃花島振興鄉村的經驗。建築師安藤忠雄與藝術家李禹煥則將分別介紹其各自在「倍樂生藝術場直島」的切身實踐與動人經歷。隨後,三位嘉賓將圍繞「海之復權」與「鄉村重生」等議題進行深度探討,並在線回答觀眾提問。

地中美術館。攝影:藤塚光政。

ANDO MUSEUM。攝影:山本糾。

李禹煥美術館。攝影:山本糾。

李禹煥於瀨戶內海。攝影師:宮脅慎太郎。

←指尖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以此次線上討論會作為個案分享與借鑑,第13屆上海雙年展將挖掘多樣的流通和交融形態,從而揭示人與人的關聯和不可分隔。

嘉賓介紹

© 福武財團。

福武總一郎

倍樂生控股公司名譽顧問、公益財團法人福武財團理事長、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總策劃。出生於日本岡山,他於1973年加入福武書店(現為倍樂生控股集團),從2007年至2014年擔任該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目前擔任名譽顧問。通過開展倍樂生藝術場直島項目,福武總一郎逾30年致力於直島、豐島、犬島等瀨戶內海島嶼的創生,通過藝術、自然與建築推動了內海的復興。2004年,他創建了直島福武美術館基金會(現公益財團法人福武財團),開設了直島地中美術館,並被評為直島榮譽市民。

近年來,城鄉差距成為中國的主要問題。福武總一郎作為顧問參與指導山東省藝術活化農村項目,並通過演講讓更多人了解用藝術實現鄉村振興的模式。

福武總一郎獲得無數榮譽獎項,包括了日本文部科學大臣美術獎(2008),日本建築協會文化獎(2010),日本建築大獎(2011)和萬寶龍國際文化藝術獎(2012)。

福武總一郎致力於探求地球的可持續發展。2010年,為減少碳排放,他在電動汽車普及協會的設立中擔任了重要角色,現擔任該組織的名譽會長。2016年,他應邀加入著名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自然的後援團體「Patrons of Nature」,表明了他對保護自然環境的貢獻。他從2009年起一直生活在紐西蘭。

©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安藤忠雄

建築師,1941年出生於大阪,他於1962年至1969年自學建築,並於1969年成立安藤忠雄建築事務所(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其代表作為「住吉的長屋」(1976)、「光之教堂」(1989)、倍樂生之家 美術館(1992)、倍樂生之家 橢圓棟(1995)、「普利茲克基金會美術館」(2001)、「地中美術館」(2004)、東京大學情報學環・學際情報學府-福武禮堂(2008),「上海保利大劇院」(2014)等。1979年,安藤忠雄憑藉「住吉的長屋」項目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他曾獲得的榮譽和獎項包括199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2002年美國建築師協會(AIA)金獎、2005年國際建築家協會(UIA)金獎。他在2010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勳章,2013年被授予法國藝術文化勳章最高榮譽「司令勳章」。他曾擔任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他自1997年起任東京大學教授,現任名譽教授。

攝影師:宮脅慎太郎。

李禹煥

1936年生於韓國,1961年畢業於東京日本大學哲學系。現任日本多摩美術大學名譽教授。

值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圍繞現代性的批判遍及世界各地,一場被後世稱為「物派」的藝術流派在日本興起。這一流派以雕塑運動抵抗生產的概念,以此呈現自然狀態下的物與材料。李禹煥是「物派」的重要參與者,他創作了多件關注事物之間共存互惠關係的作品。

自1968年於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舉辦的「韓國現代繪畫展」以來,李禹煥在日韓當代藝術界的交流發揮了關鍵作用。自參展1971年巴黎雙年展之後,他開始在德國、法國等歐洲地區展出其作品,並持續發揮影響力。其主要展覽包括:「李禹煥」(2001,波恩藝術博物館),「李禹煥:邊際的藝術」(2005,橫濱美術館),「李禹煥:共振」(2007,威尼斯雙年展),「李禹煥」(2008,比利時皇家美術館),「李禹煥:標記無限」(2011,古根海姆博物館),「李禹煥:凡爾賽」(2014,凡爾賽宮),「李禹煥:棲居時間」(2019,蓬皮杜梅斯中心),「李禹煥」(2019,迪亞比肯美術館)和「李禹煥:開放的維度」(2019,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園)。

李禹煥美術館於2010年在日本直島落成並對外開放,而李禹煥空間則在2015年於釜山市立美術館開放。隨著「物派」運動的意義在全球範圍內被重新評估,以及人們對日本戰後藝術、非西方現代主義比較研究的興趣日益濃厚,李禹煥橫跨50年藝術生涯間的多元實踐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熱潮。

第13屆上海雙年展

從2020年11月10日到2021年6月27日,第13屆上海雙年展將以「水體」為名,在跨度8個月的時間裡與上海城市歷史、網絡平臺、國際機構進行廣泛的連結,向觀眾講述作為生命源泉的水如何超越地域,將個體相連;探討不同群體如何在交融中形成;同時,召集藝術家超越個體,超越國界地思考互聯協作的新形式;以交響樂的結構為觀眾打造環環相扣、漸趨增強的三段式體驗:「溼運行」、「生態聯盟」、「一個展覽」。在「溼運行」之後,第13屆上海雙年展第二篇章——「生態聯盟」,正在發生。

關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於2012年10月1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上海雙年展主場館。

作為新城市文化的「生產車間」,不斷自我更新,不斷讓自身處於進行時是這所博物館的生命之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正努力為公眾提供一個開放的當代文化藝術展示與學習平臺;消除藝術與生活的藩籬;促進不同文化藝術門類之間的合作和知識生產。

原標題:《上海雙年展線上講座:福武總一郎×安藤忠雄×李禹煥:「滲透」—「海之復權」與鄉土重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對話|瀨戶內海「島主」福武總一郎:用藝術與大城市「對抗」
    1987年起,日本福武財團理事長福武總一郎開始在瀨戶內海的直島、豐島、犬島等島嶼上開展藝術活動「倍樂生藝術場直島」(簡稱BASN)。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藝術在這片昔日被荒廢的群島上生根。如今,福武總一郎定居紐西蘭,但仍然關注並參與瀨戶內海島嶼以及其他藝術振興鄉村的項目。他此前曾受邀擔任中國山東桃花島振興項目的顧問,利用「直島模式」幫助當地恢復活力。
  • 【安藤忠雄 上海講演會】亞洲的未來
    本福寺水御堂,1991本福寺的水御堂是佛教分支真言宗的一個新的主題,它座落在淡路島一座小山丘上。水御堂大廳位於地下,其上是一個覆滿睡蓮的橢圓形大水池。1999年,該寺院邀請安藤忠雄對其進行重新設計,要求既要凸現宗教建築的傳統,又要賦予它現代感。這對安藤忠雄來說是個極具挑戰性的設計項目。經過良久的思考後,安藤忠雄採取將長方形的木頭堆砌起來進行構造的方法,使其在形式上產生出類似鬥拱結構的效果,但實際卻沒有一個鬥拱,僅僅是簡單的方形交錯堆疊,由此產生出了傳統中的現代感。安藤忠雄1999年開始進行設計,2000年光明寺建成完工。
  • 安藤忠雄作品全集:1975至今
    Dimensions: 23.5 x 5.7 x 29.2 cm Shipping Weight: 3.4 Kg 淘寶 MEid1tmC2Gz 微店 這本全新的安藤忠雄作品概覽涵蓋了他從
  • 安藤忠雄因為一個公廁上了熱搜?網友:為什麼不用混凝土!
    究竟是為什麼,讓大家將安藤忠雄與混凝土劃上等號呢?本期讓臺小妹帶你走進安藤忠雄。說到安藤忠雄,想必你肯定覺得不陌生的,建築史上傳奇般的男人,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除了這點之外,他的頭銜實在是太多了。
  • 有一種建築,叫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在成為建築師前,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成績是23戰13勝3敗7平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1995年,54歲的安藤忠雄獲得了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
    安藤忠雄成名代表作,教堂規模約113平米,能容納約100人,於1989年竣工。因在教堂一面牆上開一個十字形的洞而營造出特殊光影效果,使信徒們產生接近上帝的感覺而名垂青史。它獲得由羅馬教皇頒發的二十世紀最佳教堂獎。
  • 混凝土之父:安藤忠雄,是如何從一個貨車司機變成建築大師的?
    安藤忠雄在他的自傳中說: 我渾身都是缺點,除了活下去的韌性。 安藤忠雄,一位自學成才的日本著名建築師,清水混凝土與幾何形狀是他的個人風格,在1996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95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而聞名全球。
  • 「細節控」安藤忠雄,為廣東打造世界唯一的「清水雙螺旋樓梯」
    「清水混凝土」的詩人 安藤忠雄是建築界的「奇才」,職業拳擊手出身,沒上過大學,半路出家自學建築,30年來,創作了近150項國際著名的建築作品,1995年獲得普利茲克獎,建築界所有最高榮譽幾乎都有他的身影。光之教堂、水之教堂、直島地中美術館……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標作品均出自他的設計。
  • 安藤忠雄大展現場報導,在東京相遇「光之教堂」
    原標題:安藤忠雄大展現場報導,在東京相遇「光之教堂」本文已獲授權,內容轉載自Voicer(公眾號ID:voicer_me)安藤忠雄展 挑戰- 看展前的話 -本次展覽超過八成的作品是首次在日本國內展出,均來自安藤事務所所藏。
  • 建築|安藤忠雄最新改造項目揭曉!巴黎證交所變身私人博物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建道築格ArchiDog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文標題:建築 | 安藤忠雄最新改造項目揭曉!巴黎證交所變身私人博物館,他還是你認識的安藤麼?「重建歷史建築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紀念性建築中加入現代藝術,並由此產生碰撞。——安藤忠雄」讓建築與歷史對話。
  • 在廣東順德,安藤忠雄設計了一座美術館
    設計:小到一個門把手,安藤忠雄都要親自評估 1991年,弗蘭克·蓋裡接受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委託,設計其位於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博物館。這次合作令博物館成為了21世紀頭20年裡最華麗的建築類型,也讓全球各地的城市紛紛效仿,力爭建設越來越博人眼球的建築。
  •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推出19個線上線下展
    該項目共有圖靈的愛人:人類情感與機器情感、和實生物、轉音——當代青年工筆研究展、同胚——山東當代藝術切片研究展、「藝術在他方」當代藝術的遊牧、今日之往日——當代水墨藝術新世像、「世界世界著」7個線下實體展覽項目和12個優秀提名項目作為線上展示。
  • 12.5億歐藏品落戶安藤忠雄新作:巴黎Pinault收藏博物館
    2020的文化藝術界似乎不如往昔那般熱熱鬧鬧,到了第三季度,建築師安藤忠雄攜帶兩個最新的公共作品亮相。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在完成皮諾特的威尼斯展館設計之後再次受邀,將對歷史性建築巴黎證券交易所的改造,將其轉化為一座博物館。它將在明年1月2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 安藤忠雄:我是如何自學成功的?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築師,1941年出生於大阪,1995 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安藤並非科班出身,但他以劣勢為優勢,鍾愛自由和挑戰。他以清水混凝土和簡約的幾何 構成為代表性語言,完成了住吉的長屋、光之教堂等名作。「 公元1941 年生於大阪,以自學的方式學建築,1969 年設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我的履歷表開門見山就是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