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相比於其他動物,人類的毛髮是最少的?事實上,毛髮有很多作用,比如隔熱、保暖、保護皮膚,有時候甚至可用於偽裝隱身等。既然它有這麼多優點,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何毛髮如此之少?
爾文認為,這是進化的結果,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大部分毛髮。達爾文認為人類的祖先是猿類,他也對人類為何失去大部分毛髮感到好奇。達爾文認為,人類失去大部分毛髮是性選擇的結果,即人類更喜歡毛髮較少的異性,所以毛髮較少的人變得更為常見。
但是,這個解釋有些牽強,因為在形成毛髮較少的偏好之前,人類首先要開始失去毛髮。邏輯上有一定問題。因此一定是出現了某種力量,推動人族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毛髮。
對於毛髮的問題,現代大概有如下這麼幾種解釋:
1、「脫毛」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濃厚的毛髮成為寄生蟲的避風港和疾病的保護傘。於是我們智慧的祖先選擇少毛的伴侶,在他們看來這更健康。因此我們漸漸變成現在這樣光禿禿的樣子。
2、問題出在先人某天做成的衣服上,因為這件衣服,毛髮在身體裡面一點一點被悶死。
3、火是「罪魁禍首」。在掌握了生火技術之後,我們毛茸茸的祖先開始在篝火邊取暖。睡覺時,燒焦了毛髮,所以,不得不捨棄它們。
4、我們的祖先逐漸扔下皮毛是因為他們不得不在古老的非洲熱帶草原上穿行,或者是為了適應水中的生活,他們必須變成「禿子」以減少遊泳時的阻力。在兩三百萬年前,古人類開始在平原上定居,這就意味著他們每天要經受數小時陽光照曬。與此同時,他們開始捕獵,吃更多肉類。這種變化可能導致人類毛髮減少。
然而這些解釋同樣爭議不斷。2015年,科學家通過對老鼠基因的研究,發現汗腺與毛的產生密切相關。當某種基因高度活躍時,老鼠的汗腺就多於毛髮;而當這中基因不活躍時,老鼠的毛髮較多,汗腺較少。科學家們不知道這些變化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不知道是毛髮先減少,隨後汗腺才開始擴展,亦或是兩者同時進行的。
但不論如何,毛髮減少與我們的排汗功能,甚至遺傳基因有密切關係。它與我們的奔跑能力和捕獵大型動物的能力,與大腦的最終進化都有關係。毛髮的減少似乎不只是進化中產生的意外,它還關係到我們如何成為人的進化過程。另一方面,在毛髮逐漸退化減少的演化趨勢下,特定的毛髮保留也也是人類進化中的一大特徵。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頭部的毛髮在人類大腦高速運轉產生的熱量的發散方面發揮著極大的功能,而降溫則有利於大腦的正常運轉;腋窩的毛髮在人類發達的上肢(雙手)協調運動過程中可緩衝摩擦和防止細菌堆積;私部的毛髮則對人類私密部位的「通風換氣」和發生行為時緩衝撞擊和摩擦具有重要幫助。所以,在漫長的進化中,人類這種部位的濃密毛髮被選擇性保留下來。
探索宇宙、自然的奧秘,敬請關注本號:czzhq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