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當葉馮劉同意歐陽雪出資控股時,他們就已經被出局了

2020-12-14 八零後農民工小哥

我是石頭。

一個85後,酷愛解讀《天道》與《天幕紅塵》。

每日一更,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

《天道》解析,每晚十點,公號——煤球青年

全網首發

從《天道》中,如果我們先拋開,對道的理解。

那我們先從術來看。

葉馮劉三人退股不是意外的決定,而是在布局開始之前,他們已經就被出局了。

所謂的讓井底的人扒著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這話是真話。

不是他們有能力扒井沿,而是丁元英給了他們一次機會。

因此來看,所謂的退股,無關眼界,無格局,無關認識,而是即見因果。

他們同意歐陽雪出資控股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格律詩喪失了話語權了。

1

丁哥為什麼不直接投資?

我們還是覺得丁哥投資心裡踏實

劉冰,是一個只認錢不認人的主。

但恰恰因為他這種的認識,看到了事物的本質。

用葉曉明的話說,丁元英的錢可以欠著不還,歐陽雪的錢不能欠著。

所謂的求高人指條路是假,坑高人一把是真。

用丁元英的話說便是吃大戶的心思。

他們只認識到了投資方需要控股,卻並沒有料到,投資方控股後,所帶來的結果是什麼。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風險。

這種風險的變數到底有多少?可能他們自己心中都有一個變數底線。

可是當他們同意投資方控股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成了丁元英的一枚棋子。

這是他們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

假如他們認識到這個問題,如果他們選擇拒絕投資方入股,那麼這個事情就不用做了。

丁元英不會投一分錢,葉馮劉三人拿出的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丁元英改了主意,重新啟動計劃,葉馮劉三人誰都沒有機會了。

能搭上這樣的便車,將來能得到什麼都是未知數,至少預見的前景,都是非常誘人的。

或許這就是人性中糾結的那個點的所在。

明明知道自己對這種風險不可控。但卻自信以為,一旦風險發生了,自己一定有能力扭轉乾坤。

如果葉馮劉明白投資方入股,就決定了他們失去了在公司裡面的決策話語權,我想從當初開始,他們一定不會同意投資方控股。

2

葉馮劉的失敗不是從退股開始,而是從當初就已經註定了

之前我們用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來對他們的各自的性格,做了一個比較。

可能很多人更認可他們是弱勢文化。

所謂祈求救主的文化。

可人生的每一處都需要你去埋下伏筆。

所謂的伏筆,我並不認為是所謂的神之一手。而是更清醒的認知。

當很多事情與道理,你已經知道,明白。當發生以後,便不會那麼驚慌失措,憤憤不平。

這個伏筆便是覺悟。

丁元英沒有告訴他們訴訟的結果是什麼。

不告訴他們訴訟結果,我認為是基於他們人格上最大的尊重。

如果告訴了他們訴訟結果,反而是一種羞辱,一種欺騙。

眾生除非自己覺悟到了,如果你告訴他真相。那是對他的不尊重。

很多道理真的沒有辦法講出一個所以然。

因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因為條件的條件的條件。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丁元英作為歐陽雪的股權代理人,就已經讓整件事情變得很微妙了。

可他們根本沒有看到。即便他們看到了也沒有辦法改變。

如果他們拒絕接受這樣的投資方控股的前置條件,那麼他們連上牌桌湊湊的機會都沒有。

即使他們接受了這樣的條件,那要看他們有沒有能力從井底爬上來。

每一次看《天道》,都會被丁元英身上那種殘酷的美而震撼。

那是只有雄性文化底蘊的人才會有的。

葉馮劉三人敗在丁元英手裡面不虧。

風險與機會是相同的。

如果你看明白了機會,便是看透了風險,可你看透了風險便意味著機會,也會因為心理格局的承受大小而搖擺。

我們且不言,道法自然,按規律辦事,這樣的高深的道理。

葉馮劉三人退股最大的原因便是止損。

若以此看,

你得到你該得的,那麼你將失去,你不該你得到的。

果然,招招見血,劍劍封喉。

3

很多道理當你明白的時候,就已經被出局了

當丁元英提出降價,音響展銷會,把500對格律詩音響,全部降價,銷售一空的時候。

最先嗅到這次降價帶來的血腥後果的人,是葉曉明。

葉曉明是聰明人,如果不到萬不得已,他一定不會說出讓丁元英出局的話。

如果丁元英出局,那麼格律詩公司的前景還有多遠?

一旦公司經營無方而破產,他們終究還是血本無歸。

歐陽雪賠了,還有飯店。他們賠了,就什麼也沒有了。

葉曉明不至於,還看不到這一步。

既然他已經料到了這一步,但他還是提出了讓丁元英出局的話。

因為此時此刻他才發現,他們已經沒有了話語權。

控股權是一個法寶。

只要你在這個公司,你就要遵守這個公司的規定。

音響展示會的那場股東會議,更直白地說是一次翻臉大會。

當丁元英的決定被其他三個人完全推翻的時候,歐陽雪才恍然大悟,才明白為什麼丁元英要通過她,拿到合法的股權代理。

從整個局的設計之初,葉馮劉三人就已經被出局了。

當我看到這一步的時候,不由得全身驚出一身冷汗。

用劉冰的話說,格律詩公司有今天,是他們三個人拼死拼活的付出,才走到了今天。

可是突然冒出的一個肖亞文,便輕輕鬆鬆拿走了他們該得到的東西。

由此我才看見,並不是所謂的付出便能得到回報。

而是要看你的因果條件是什麼!

不論布局的前景是多麼美好,布局的結果是多麼富有前景,如果他的因果條件註定了讓他出局,不論在這個局裡,付出什麼,最終得到的結果都是一無所有。

不要奢求什麼所謂的人心都是肉長的。

這句話真的是弱勢文化的本質。

什麼是弱勢文化?

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如果在這樣的布局裡面,你的因果條件註定是出局,難道你要奢望在強者的道德空間夾縫裡生存嗎?

事物的本質並沒有改變,自己沒有看透,終究還是棋差一著。

怨不得旁人。

相關焦點

  • 天道:「扒井沿文化」讓葉馮劉隱瞞丁元英退股,歐陽雪果斷同意
    電視劇《天道》裡的每一個人都善於講述文化。對於文化的理解也非常的高深,但我認為他們對文化的理解還是處在一個弱勢文化上——救世主文化。如果電視劇中的葉、馮、劉,三個人,懂得自身處於什麼文化的話,也不會讓自己有「扒著井沿」的機會。
  • 《天道》:歐陽雪的這句話不簡單,我是擺餛飩攤過來的,不吃這個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立足自身條件的可能,便會是一種立身安命。解決生存問題的方式方法。歐陽雪一直是一個特別務實的人。肖亞文很精明,她的精明源於她那種等級,那種階層,賦予他們這種生存能力。可是歐陽雪,是一個從餛飩攤一點一點幹起來的女人。意志不一定體現因果。今天開飯店,明天倒閉的人非常多。可是歐陽雪單憑一個人的能力,把飯店經營得有聲有色。
  • 《天道》:歐陽雪的這些特質,學會了我們一樣也能成功
    引言《天道》是根據作家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一部電視劇。劇中不僅有著''多智近乎妖''的丁元英,還有許許多多的小人物,而這些小人物的逆襲一樣值得我們學習,歐陽雪便是其中一個。歐陽雪的成功,是付出了包括臉面在內的代價。混跡於社會,當自己的能力不夠時,必然會受到別人的嫌棄,甚至會受到辱罵與批評。然而若這些批評都忍受不了,談何走向成功呢?哪個大企業家,一開始不是一個懷揣夢想的創業人?哪個享譽全球的科研工作者,不曾是一個孜孜不倦求學的學生?他們都是一路披荊斬棘走來,經歷了一個忍辱負重的過程,才有後來的輝煌時刻。
  • 天道:一個人能否扛事兒,從這2點就能看出,再難也能挨過去
    能抗事的人遇見困難不逃避,敢於與苦難作鬥爭,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推脫,勇於承擔責任,努力去將事情做好。《天道》中就有提到過一個人能否抗事兒,從這2點就能看出,只要有1點再難也能挨過去。第1點:身處低谷,從容不迫一個人能不能扛事兒,在平時是很難察覺出來的,因為只有在事情發生後他才有所表現,可真到那個時候就已經晚了,所以當你想要觀察一個人是否能抗事兒,就要在他身處低谷時,看一看他的表現是不是能夠從容不迫。
  • 《天道》求和式的談判,井沿上的抉擇
    《天道》第十七集看點 求和式的談判,井沿上的抉擇扒井三人組來找歐陽雪,以股東的身份來要求,主動求和樂聖公司,附帶10萬元道歉禮金 ,並且拒絕丁元英插手此事。歐陽雪考慮的是道歉和禮金,實際上就等於承認了不正當競爭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局面更加複雜 。最後歐陽雪無奈的同意了,葉曉明決定和歐陽雪一起去趟深圳。林雨峰見主動來求和,頗有些得意和輕蔑:「這麼快?昨天的起訴書,今天就來了?這已經到了失態的程度了 。10萬?丁先生也不嫌寒磣, 不過這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當然得作作秀「。
  • 《天道》:解析「小人物」馮世傑,一個具有爭議且無法定性的人
    葉劉二人由創始人、股東在格律詩即將開啟新的歷史階段之時成為局外人,又掉下了井底,馮世傑卻成功爬了上來。同樣是背信棄義之人,在格律詩面臨訴訟可能作出高額賠償之時,只顧保全自身利益強行抽逃資金,將風險全強加於歐陽雪一個女人身上,為何馮世傑能在進退之中,成為不可或缺之人?
  • 天道:一語成真,是調侃還是有遠見卓識,歐陽雪看人還是蠻有眼光
    關注並私信我,發送文字「天道」,僅限前50名,即可入群分享天道背後的秘密並贈送本文所提到的《遙遠救世主》未刪減電子書!以及免費獲取一份本打開你思維的電子書。-----------------在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中,因為芮小丹喜歡上音響,就在尋找音響的時候遇上了葉曉明,而葉曉明這個聰明人,一看到丁元英的音響,就確認丁元英絕對是高人,他看上了丁元英的機櫃,從而發現商機,但是這個聰明人卻又把高人丁元英推薦給馮世傑,而且對馮世傑說,你不是一直想為村子了做點事麼
  • 天道思維:高情商的歐陽雪,不佔便宜還能有三大理由,你知道嗎?
    丁元英想要幫助王廟村,但是需要找一個有人文背景,出資能力,平等身份的人來做控股股東。因為歐陽雪同時具備人文背景、出資能力和平等身份三個條件。丁元英要用歐陽雪一個空頭名字做控股股東,通過你取得合法程序的控制權,條件是盈利歸歐陽雪、虧損歸丁元英。丁元英承諾不因公司的行為而給歐陽雪帶來任何經濟損失,歐陽雪承諾不假戲真做和協議保密。但是,歐陽雪拒絕了這種方式,偷偷摸摸的利潤要不來,也不踏實!要做就實打實地幹!
  • 天道:歐陽雪為什麼在飯桌上一再的為難丁元英?到底是為了什麼?
    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變的電視劇《天道》中有一個情節,芮小丹因為聽了丁元英的音響,而著魔,而且也沒有具體弄清楚到底是多少錢,而在古城尋找同樣的音響,被停職反省。
  • 天道思維:歐陽雪為何能夠成功?芮小丹的尊重是根本原因
    譬如《天道》裡的女強人歐陽雪,她的成功就是來源於芮小丹的尊重。在得到尊重之前,歐陽雪總是認為自己是可憐的,沒人要的孩子。沒有人愛自己,更沒有人尊重自己。 就像原著歐陽雪對丁元英講述自己的過往中說的那樣! 歐陽雪笑過之後接著說:「那時候我喜歡到小丹家去玩,因為我一去小丹的母親就給我拿好吃的,後來她們出國了。我12歲那年離家輟學,跑到馬道街的一個小飯館給老闆娘磕了八個響頭,腦門都磕出血了,老闆娘不落忍給了我個擇菜掃地的活兒,晚上飯館的幾個板凳一對就當床了。
  • 《天道》因果律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個因果報應一樣嗎?為什麼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科普了一系列的概念,從上帝視角,讓我們以為正確的那些觀念裡面辨是非、明事理、分對錯,曉大是大非。看雲淡風輕。因果報應並不是天道在世俗生活中的如實反映,而是個人的一種美好願望,每個人行善不是為了善果,不是為了來世今生,而是給自己一個心安,一個靈魂歸屬。
  • 《天道》:沒有硬實力,人脈再強大,依然爛泥扶不上牆
    前段時間,朋友又去那個盤搖號,結果真讓他搖中了,他開心無比,在朋友圈說,這年頭,愚蠢的人排隊搖號,聰明的人早已經內定結局。其實騙子根本沒關係,朋友的那套房子完全是他自己搖號搖中的。這個世界就是有這麼誇張的人,他們堅信「人脈」,並為他們堅信的「人脈」繳納智商稅,接著洋洋自得,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 《天道》:「VUCA」時代的關鍵決策:階層、認知、風險與選擇
    在VUCA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會做出怎樣的關鍵決策,將取決於他們的階層、認知、風險和選擇《天道》中格律詩公司當天售罄,業績可嘉。但被樂聖以不正當競爭起訴,要求賠償600萬元。天道中的各路人馬正式迎來了屬於他們的VUCA時代,此時,他們也將接受宿命的安排。
  • 《天道》志不同,道不合,不相與謀
    靠封官加爵許諾的部隊很難有戰鬥力,人做事不是因為有錢才會做,丁元英扶貧就不是為了錢,但他們想不通無謂錢還惹一身臊,不值當,但算帳的思維和認知有差異。不告訴他們先是讓他們自由發揮,知道答案的學生還會認真答題嗎?顯然不會,人對未知做出最習慣的反應是本能而不是演習,如果他們知道真相,他們只會窩裡鬥,或者互相傾軋。
  • 《天道》中,為什麼說曉明揣度小丹?
    在【天道】的劇情中,相互之間的「揣度」是永不缺少的。小丹取音響——在王廟村,由馮世傑帶領歐陽雪和芮小丹進入村內作坊中取音響,在這個過程中,葉曉明說的話很有意思:添加了一些能增添音響功效的零件,想添加錢就加,不付也沒關係!(事情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人家芮小丹能不付錢?)2.
  • 《天道》:若想出人頭地,不在於學多少知識,而在3個層次的覺醒
    在遇到丁元英之後,看著丁元英在光天化日之下挖了個坑讓林雨峰掉下去;看著丁元英隨便指定一隻股票,就讓歐陽雪賺了不少錢;看著劉冰、葉曉明等人「趴井沿」的樣子;看著丁元英、韓楚風等人思維與圈子,芮小丹陷入了思考。為什麼這些人像棋子一樣,在丁元英這個超級棋手的操盤下,井井有序運行,而且不偏離軌道。她開始有點懂得丁元英所說的文化屬性的意思。
  • 歐陽雪的愛情思維是什麼?丁元英:只要是需要證明的感情就有錯誤
    取決於你對「信息」的解讀,現在心富財來聊一下此劇的「感情觀」,你通過對比劇中「歐陽雪和芮小丹」對感情的看法,就可以知道這兩種不同的感情觀。《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書(天道劇)中歐陽雪她儘管沒有高人那種NT思維,但展現了很多思維都還不錯的女孩子,特別是一直不忘初心,始終堅持相信丁元英高人。但她29歲還沒有伴侶的原因,是因為她對男人的疑心,和她那套需要證明的思維。
  • 《天道》當心,仙人指路,可能是一條不歸路
    馮世傑:「吳志明和李鐵軍幾個人會點木匠活兒,周國正以前在縣裡的翻砂廠幹過,再有就是村東頭的劉大爺,以前在古城機械修造廠幹車工」。日用而不知。做事,就是資源的整合,也許,在你的身邊,早就已經存在著這些可以整合放大的資源,一是要有發現的眼光,二是要有可以將他們整合在一起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