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石頭。
一個85後,酷愛解讀《天道》與《天幕紅塵》。
每日一更,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
《天道》解析,每晚十點,公號——煤球青年
全網首發
從《天道》中,如果我們先拋開,對道的理解。
那我們先從術來看。
葉馮劉三人退股不是意外的決定,而是在布局開始之前,他們已經就被出局了。
所謂的讓井底的人扒著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這話是真話。
不是他們有能力扒井沿,而是丁元英給了他們一次機會。
因此來看,所謂的退股,無關眼界,無格局,無關認識,而是即見因果。
他們同意歐陽雪出資控股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格律詩喪失了話語權了。
1
丁哥為什麼不直接投資?
我們還是覺得丁哥投資心裡踏實
劉冰,是一個只認錢不認人的主。
但恰恰因為他這種的認識,看到了事物的本質。
用葉曉明的話說,丁元英的錢可以欠著不還,歐陽雪的錢不能欠著。
所謂的求高人指條路是假,坑高人一把是真。
用丁元英的話說便是吃大戶的心思。
他們只認識到了投資方需要控股,卻並沒有料到,投資方控股後,所帶來的結果是什麼。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風險。
這種風險的變數到底有多少?可能他們自己心中都有一個變數底線。
可是當他們同意投資方控股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成了丁元英的一枚棋子。
這是他們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
假如他們認識到這個問題,如果他們選擇拒絕投資方入股,那麼這個事情就不用做了。
丁元英不會投一分錢,葉馮劉三人拿出的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丁元英改了主意,重新啟動計劃,葉馮劉三人誰都沒有機會了。
能搭上這樣的便車,將來能得到什麼都是未知數,至少預見的前景,都是非常誘人的。
或許這就是人性中糾結的那個點的所在。
明明知道自己對這種風險不可控。但卻自信以為,一旦風險發生了,自己一定有能力扭轉乾坤。
如果葉馮劉明白投資方入股,就決定了他們失去了在公司裡面的決策話語權,我想從當初開始,他們一定不會同意投資方控股。
2
葉馮劉的失敗不是從退股開始,而是從當初就已經註定了
之前我們用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來對他們的各自的性格,做了一個比較。
可能很多人更認可他們是弱勢文化。
所謂祈求救主的文化。
可人生的每一處都需要你去埋下伏筆。
所謂的伏筆,我並不認為是所謂的神之一手。而是更清醒的認知。
當很多事情與道理,你已經知道,明白。當發生以後,便不會那麼驚慌失措,憤憤不平。
這個伏筆便是覺悟。
丁元英沒有告訴他們訴訟的結果是什麼。
不告訴他們訴訟結果,我認為是基於他們人格上最大的尊重。
如果告訴了他們訴訟結果,反而是一種羞辱,一種欺騙。
眾生除非自己覺悟到了,如果你告訴他真相。那是對他的不尊重。
很多道理真的沒有辦法講出一個所以然。
因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因為條件的條件的條件。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丁元英作為歐陽雪的股權代理人,就已經讓整件事情變得很微妙了。
可他們根本沒有看到。即便他們看到了也沒有辦法改變。
如果他們拒絕接受這樣的投資方控股的前置條件,那麼他們連上牌桌湊湊的機會都沒有。
即使他們接受了這樣的條件,那要看他們有沒有能力從井底爬上來。
每一次看《天道》,都會被丁元英身上那種殘酷的美而震撼。
那是只有雄性文化底蘊的人才會有的。
葉馮劉三人敗在丁元英手裡面不虧。
風險與機會是相同的。
如果你看明白了機會,便是看透了風險,可你看透了風險便意味著機會,也會因為心理格局的承受大小而搖擺。
我們且不言,道法自然,按規律辦事,這樣的高深的道理。
葉馮劉三人退股最大的原因便是止損。
若以此看,
你得到你該得的,那麼你將失去,你不該你得到的。
果然,招招見血,劍劍封喉。
3
很多道理當你明白的時候,就已經被出局了
當丁元英提出降價,音響展銷會,把500對格律詩音響,全部降價,銷售一空的時候。
最先嗅到這次降價帶來的血腥後果的人,是葉曉明。
葉曉明是聰明人,如果不到萬不得已,他一定不會說出讓丁元英出局的話。
如果丁元英出局,那麼格律詩公司的前景還有多遠?
一旦公司經營無方而破產,他們終究還是血本無歸。
歐陽雪賠了,還有飯店。他們賠了,就什麼也沒有了。
葉曉明不至於,還看不到這一步。
既然他已經料到了這一步,但他還是提出了讓丁元英出局的話。
因為此時此刻他才發現,他們已經沒有了話語權。
控股權是一個法寶。
只要你在這個公司,你就要遵守這個公司的規定。
音響展示會的那場股東會議,更直白地說是一次翻臉大會。
當丁元英的決定被其他三個人完全推翻的時候,歐陽雪才恍然大悟,才明白為什麼丁元英要通過她,拿到合法的股權代理。
從整個局的設計之初,葉馮劉三人就已經被出局了。
當我看到這一步的時候,不由得全身驚出一身冷汗。
用劉冰的話說,格律詩公司有今天,是他們三個人拼死拼活的付出,才走到了今天。
可是突然冒出的一個肖亞文,便輕輕鬆鬆拿走了他們該得到的東西。
由此我才看見,並不是所謂的付出便能得到回報。
而是要看你的因果條件是什麼!
不論布局的前景是多麼美好,布局的結果是多麼富有前景,如果他的因果條件註定了讓他出局,不論在這個局裡,付出什麼,最終得到的結果都是一無所有。
不要奢求什麼所謂的人心都是肉長的。
這句話真的是弱勢文化的本質。
什麼是弱勢文化?
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如果在這樣的布局裡面,你的因果條件註定是出局,難道你要奢望在強者的道德空間夾縫裡生存嗎?
事物的本質並沒有改變,自己沒有看透,終究還是棋差一著。
怨不得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