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詐騙以戀愛交友為名

2021-01-14 網易財經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魏徽徽 通訊員 穆健 彭勇 尹文龍)近日,廣州中院召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審判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過去兩年多來,廣州審結該類案件中近三成是以戀愛交友名義取得被害人信任的案件。據悉,今年兩宗特大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案件超700嫌疑人將先後在廣州受審,廣州中院已成立了專門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審判合議庭。

戀愛交友詐騙最多

廣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廖榮輝指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類型多樣化,翻新速度快,形式層出不窮,常見的多達30餘種,詐騙領域涉及金融、電信、社保、物流等各行各業。

據廣州中院統計,廣州兩級法院2014年至2016年8月新收一審案件254件,二審案件37件,分別佔一二審詐騙案件總數的14.89%和13.65%。其中,廣州中院一審案件236件,共有被告人544人。已結案中,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1人,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75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331人。

目前,以戀愛交友為名實施的網絡詐騙案件最為常見。這類案件中,犯罪分子會先在線上使用虛假身份以戀愛交友名義取得被害人信任,繼而在線下通過編造各種理由騙取被害人財物,或引誘被害人進行高額消費,如酒託詐騙。同時,通過在網上發布低價銷售手機等虛假信息,騙取被害人訂金或貨款的網上購物詐騙,也佔到結案總數的近兩成。

其中,犯罪主體年輕化、低齡化特徵明顯。從審結的一審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看,80後被告人241人、90後被告人252人,二者共佔被告人總數的90.63%。

成立專門合議庭

據公安機關統計,廣州今年已批捕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約500人,刑拘的超過700人。目前,廣州中院已成立專門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審判合議庭,指派業務素質高、經驗豐富的法官負責審理此類案件,並加強對基層法院審判工作的指導。

此外,今年廣州已有兩個特大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案件正在偵辦階段,也將在廣州法院開審。一個是以推銷保健底褲詐騙的121人犯罪團夥,均已呈捕,將交由天河區人民檢察院起訴。另一個為今年9月2日從亞美尼亞押解回國的129人電信網絡詐騙團夥,其中臺灣籍78人,公安部已指派廣東省公安機關負責案件偵辦,129名犯罪嫌疑人均已呈捕。

刑庭庭長接過傳票電話

刑二庭庭長趙俊說,「我在家也接過8321開頭的送傳票電話,當時要求寄傳票過來,對方就掛斷了。」

電信網絡詐騙怎麼量刑?趙俊指出,對電信網絡詐騙數額難以查證的,只要發送詐騙信息5000條以上或撥打詐騙電話500人次以上,或者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依法認定為詐騙罪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進行定罪處罰;對發送詐騙信息5萬條以上或撥打詐騙電話5000人次以上的,或者詐騙手段特別惡劣、危害特別嚴重的,認定為詐騙罪規定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進行處罰。

本文來源:信息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傳銷人員以戀愛交友為名 行詐騙之實
    網絡交友軟體的廣泛應用雖豐富和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平臺實施犯罪.近日青雲譜區人民檢察院受理了一起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賀某利用交友軟體以假戀愛的方式,詐騙了他人9000餘元.最終偵查機關以賀某犯詐騙罪移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 淨網2020 網絡交友詐騙套路:「相識、戀愛、騙錢」三部曲
    01相識網路遊戲如今被不少詐騙分子視為找尋「獵物」的場所,很多人在玩遊戲時,容易被其網名和頭像所迷惑。一些年輕人熱衷的短視頻網站、戀愛網站、交友App等,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處。02戀愛相識後,騙子開始第二步——戀愛+感情考驗。詐騙分子會編造身世、工作經歷、突發事件、生活問題等理由對受害人進行情感攻勢,尋求受害人的同情心和保護欲望,有的以考驗其是否真心付出等理由迫使被害人不得不轉帳。
  • 微信交友詐騙、辦理上學詐騙,嫌疑人都在西安落網了
    郭杜派出所6月29日,受害人崔女士到長安分局郭杜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被交往5年的男朋友詐騙50餘萬。接警後,我所立即組織對該案立案偵查,並於7月20日將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刑拘詐騙嫌疑人李某經查,嫌疑人李某與受害人崔女士系在2015年5月通過微信交友認識,後確定男女朋友關係。
  • 近30名「奔現小姐姐」秒變摳腳大漢,用半年詐騙40萬餘元
    據蘇州公安微警務微信公眾號消息:很多網友希望通過交友網站,結識到自己的另一半,可更多的是,你在網戀,「她」在詐騙,在網絡交友詐騙的套路裡,「酒託」「茶託」已不再新鮮,最近又出現了——「化妝品託」男子通過網絡結識「美女」,一番熱聊後,雙方準備奔現,見面後,女子向男友溫柔撒嬌,期間,雙方相談甚歡,
  • 最高法:網絡犯罪案件近三分之一涉及詐騙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網絡犯罪案件近三分之一涉及詐騙最高法發布《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網絡犯罪案件已結4.8萬餘件,案件量及在全部刑事案件總量中的佔比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8年,微信超過QQ成為網絡詐騙犯罪中使用最為頻繁的犯罪工具,超半數網絡詐騙案件中均有涉及應用微信實施詐騙的犯罪情節。
  • 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創近六年新高 金融詐騙是禍首
    據悉,在報告中,360安全大腦基於360獵網平臺2019年收到的近兩萬條有效詐騙舉報,從網絡詐騙大數據趨勢、受害者畫像、網絡詐騙典型案例等維度,揭示了網絡詐騙的現狀及趨勢,並對金融詐騙、交友詐騙、兼職詐騙等2019年典型網絡詐騙做了深入分析,總結出2019年網絡詐騙六大變種、十大話術和五大防範錦囊。
  • 濱城公安破獲系列婚戀交友詐騙案 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近日,濱城公安破獲系列婚戀交友詐騙案,抓獲涉嫌詐騙犯罪嫌疑人焦某,破獲案件7起,追回5萬餘元。
  • 網絡交友詐騙,這些「套路」你認識幾個?
    有人說,所有騙術中最可惡的就是「網絡交友」類詐騙不但騙錢,還騙感情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網絡交友詐騙進化史幫助大家提高警惕識清騙子的伎倆視頻中了解到在很短的幾天交友時間內這名男子就被騙了500元錢隨著被拉黑,男子的幻想也隨之破滅下面小編給大傢伙介紹幾個「網絡交友詐騙」常見套路初級版套路冒充「高富帥」「白富美」在以往常見的徵婚交友類詐騙中,嫌疑人往往通過網絡交友(如微信、QQ等)、相親網站,編造出「高富帥」或「白富美」等虛假身份,在與受害者進行網絡交流,騙取受害者信任、確立交往關係後
  • 「網警提醒」網絡交友需謹慎,詐騙分子套路深……
    在這個信息網絡如此發達的年代「網絡交友」成為了時下的流行趨勢當你為找到「知己」、「戀人」而歡呼雀躍時,殊不知你已踏入了騙子的圈套,你要知道現在不僅是網絡交友橫行的年代同時也是個網絡詐騙肆虐的年代案例一:交友類詐騙今年11月24日,松陽陳女士報警稱被詐騙。原來陳女士通過SOUL交友軟體添加了一名陌生網友李某,通過幾天網絡交流溝通後,健談的李某很快便與陳女士相談甚歡。陳女士在交談中發現李某不僅體貼幽默,而且在投資方面非常有頭腦。當李某告訴陳女士在「國匯創投」平臺投資虛擬幣有較高回報時,陳女士深信不疑。
  • 西安一女子被交往5年男友詐騙50餘萬 公安提醒:交友須謹慎
    6月29日,受害人崔女士到西安公安長安分局郭杜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被交往5年的男朋友詐騙50餘萬。接警後,郭杜派出所立即組織對該案立案偵查,並於7月20日將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經查,嫌疑人李某與受害人崔女士系在2015年5月通過微信交友認識,後確定男女朋友關係。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間,嫌疑人李某先後以幫助受害人弟弟辦理畢業證、廠房設備更新、支付工人工資、處理交通事故、打架賠償、投資學校等各種虛假理由向受害人借款585100元(其中30餘萬為受害人通過網絡平臺貸款),所得款項全部用於個人消費。
  • 360安全報告:2019年金融詐騙、遊戲詐騙、兼職詐騙舉報量最高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月7日,360企業安全集團、360獵網平臺發布《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360安全大腦基於360獵網平臺2019年收到的近兩萬條有效詐騙舉報,金融詐騙、遊戲詐騙、兼職詐騙成為舉報量最高的三大詐騙類型,其中金融詐騙的舉報量和人均損失雙高。
  • 婚戀交友詐騙又出新套路!女友是假的,購物商城也是假的……
    婚戀交友類詐騙,一般騙子在騙取受害人信任後,都會以各種名義要求受害人發紅包或借錢。如今通過警方和媒體的宣傳,這種方式很容易引起受害者的警覺,於是騙子們又想了新套路。
  • 微信交友詐騙的「美女」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7月18日,在廣東警方的配合下,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公安局抓捕行動小組在深圳市成功將冒充美女進行詐騙的最後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王某嬌抓獲。至此,一起利用微信冒充美女交友進行詐騙的犯罪團夥被全部抓獲。微信偶遇「白富美」去年7月份,家住南召縣的李某到派出所報案稱被微信上一名「阿嬌」的女孩詐騙15000元。通過警方調查,原來李某在使用微信時,一名帶有「美女」微信頭像的「阿嬌」申請加李某為好友。加為好友後,李某迅速瀏覽了「阿嬌」的朋友圈,裡面茶莊的優美環境和「阿嬌」的婀娜身姿讓他思緒萬千。
  • APP「雲相親」成詐騙高發地:註冊門檻低,吸金套路多
    來源:新浪財經「雲相親」已成電信詐騙高發地疫情期間,相親沒有停止,而是更多地從「線下」轉到「線上」。包括「珍愛」「伊對」等在內的多款婚戀交友App下載量和使用人數激增。大數據快速匹配、視頻直播互動、紅娘牽線、互贈禮物……顛覆傳統的新型相親模式讓眾多大齡單身男女躍躍欲試。
  • 疫情期間,電話詐騙在香港重現:詐騙金額累計達2.22億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些詐騙集團將目標對準了香港居民。根據香港警方的數據顯示,近幾個月接到電話詐騙、情感詐騙的報案大幅增加,受害者累計損失了2.22億港元。其中,今年前四個月,香港有近270人陷入了感情詐騙的騙局,這些人被網上認識的「外國人」騙取了8200萬港元資金,其中90%是女性,年齡在17歲至85歲之間。與去年同期相比,這類案件的涉案金額同比增長54%。與此同時,電話詐騙案件激增至348宗,涉案金額達1.4億港元。電話詐騙主要藉助假裝是陷入困境的家人、朋友或上司。
  • 網絡詐騙陷阱也許就在你身邊
    2019年9月,一名叫劉娜(化名)的「女子」,自稱是四川巴中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兼職遊戲推廣員,使用網絡交友軟體「探探」,添加王進為好友。劉娜謊稱自己是四川音樂學院綿陽分院大三女生。隨後就給王進推薦網路遊戲,並在遊戲中以夫妻名義陪玩,誘使王進向遊戲帳號中充值提升遊戲等級,自己從中賺取提成。
  • 詐騙團夥開發交友App,跟「美女」聊天按分鐘收費!
    「同城交友」誘使不斷充值,受騙人遍布國內外今年3月,鹽城濱海的沈先生報警,稱自己在某交友平臺遭遇詐騙。沈先生告訴警方,他在夜間瀏覽某短視頻App時看到一條推送的廣告,根據廣告提示下載一個App,在App內有許多「美女」發消息主動找其聊天,同時發定位給他。
  • 網絡新詐騙「代購」騙子多,交友軟體或社交平臺上不都是朋友
    鑽了社交平臺代購先付款後發貨的空子,假「代購」周某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實施網絡奢侈品代購詐騙7起,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石景山區法院了解到,目前這類新型詐騙犯罪主體呈現年輕化趨勢,而此案的7名被害人也同樣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代購。
  • 伊對完成B輪融資,新戀愛觀為線上戀愛交友帶來新機遇
    近日,視頻戀愛交友頭部品牌伊對App對外宣布,公司已完成B輪融資,由小米、雲九資本聯合領投,人民網文化產業基金、順為資本、光源資本跟投,股東藍馳創投和XVC創投繼續追投。光源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此次融資是伊對繼2019年年底完成千萬美元級A+輪融資之後的又一次成功融資。目前,伊對已完成A、B兩輪融資,融資金額共計近億元美金。
  • 交友平臺通過虛擬位置詐騙萬名男網友1.5億元
    交友平臺利用機器「女主播」詐騙萬名男網友1.5億元近日,江蘇鹽城警方成功偵破一起特大網絡詐騙案。警方搗毀位於北京、西安、杭州等地的6個詐騙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242名,涉案「女主播」5000餘人,年紀從20歲到50歲不等,涉案金額超1.5億元,受害群眾超萬人。現在在一些直播平臺中常常會彈出一些小廣告,諸如同城美女交友、賺錢等等,會引導一些看客下載APP。而這些交友類APP則必定要求獲取你手機的所有信息,並註冊成為會員才能與異性進行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