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聽過一首《阿里山的姑娘》歌曲勾起了我對阿里山的無限嚮往。
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誇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脈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撥,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的玉峰。
阿里山的空間距離又十五公裡,由山下一層一層的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競長達72公裡,連通各森林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裡。沿途有82道隧道,最長有一千三百公尺。當汽車從山底往山上走動時繞過一條條小路,看到一層層的高山茶林,仿佛進入了人間仙境,遠遠望去雲霧繚繞在空中,遠遠望去整個阿里山仿佛若披著紗巾的姑娘,若顯隱若現,秀麗迷人。有一句話說得好貼切,不到阿里
不知道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的氣候溫和,最適合避暑度假。
阿里山地勢較高,七、八月份氣溫都只有二十度左右,記得當時剛下車團友們忙著添加衣服,因為屬於亞熱帶雨林地區,上山時陽光明媚,到了阿里山怱然傾盤大雨,真是十裡不同天啊!天氣變化無常。不過空氣非要新鮮,參天大樹,還遺留著當年日本人到阿里山砍木留下鐵路,由於樹木年輪較大,有些樹木旁已長出了「子孫」。
一路往山下走,眼前一亮,高山低洼處出現一個水潭,仿佛山間一面明鏡,清澈見底,鑲嵌在高山林中,這就是「姐妹潭」傳說中有一對姐妹倆人同時愛上一個人阿里青年,結果不知道如何選擇,親情不願相害,愛情難分難捨,最後姐妹倆一起投入水中,造化成翡翠一樣明淨的碧湖,化作守護阿里山的愛情仙子。許多遊客走到姐妹潭都會停下腳步,靜靜的看看潭水,被故事中的姐妹舉動而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