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智能駕駛軟體公司上海映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映馳科技」)宣布完成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由北汽產投和聯想之星聯合投資,融資主要用於技術團隊擴充和軟體產品研發。
映馳科技成立於2018年5月,主要研發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的核心安全軟體平臺,目標是通過智能駕駛應用級作業系統、嵌入式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服務車企和汽車零部件公司,推動ADAS和自動駕駛技術落地。
映馳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映曾是文思海輝技術公司的汽車事業部總經理,負責搭建和管理300人的汽車電子團隊,曾在HP、PTC和BearingPoint任職管理崗位,在中國汽車行業信息化和數位化領域有20年從業經驗。
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吳俊傑曾是安波福亞太區安全電子總工。在安波福工作期間,吳俊傑意識到國內的智能駕駛領域一直缺少本土自主的ADAS控制決策開發應用能力,之後帶領上海團隊攻克技術難題,打破北美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段勃勃曾是歐菲智能駕駛自動駕駛算法負責人,曾帶領團隊在自動泊車和自主泊車方面實現技術突破,與客戶合作研發了全球首個L2級自動駕駛的記憶泊車功能、全球首個L3級自主泊車功能。
談及投資邏輯,聯想之星相關負責人告訴36氪,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傳統硬體為主」到「軟體定義汽車」的深刻變革。智能駕駛汽車具有複雜的感知、決策和控制系統,「實時、安全、可靠」是智能駕駛技術走向量產的前提,而汽車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的部署將極大推動與之相匹配的「汽車軟體」成為一個重要的增量賽道,而在這個賽道裡,映馳科技團隊擁有與國內外主機廠合作量產的技術落地能力。
無獨有偶,「與大型主機廠的合作量產經驗」也是北汽產投看好這家初創公司的關鍵之一。
北汽產投副總裁龍科表示:「映馳科技是國內少有的具有複雜智能駕駛功能量產經驗的公司和團隊……希望未來能夠與北汽產生更多合作與協同。」
「智能駕駛正在驅動汽車軟體呈指數級增長,使得軟體和硬體複雜度快速提升,加速了電子電氣架構變革,同時出現更多模塊和層級。從國外先進主機廠和供應商的案例來看,產業出現分工是未來的趨勢。」龍科提到,映馳科技所做的軟體平臺在高級別智能駕駛的量產階段會越來越重要,能讓不同的軟硬體供應商更好地銜接,並能解決量產所要求的諸多功能安全問題。
此外,龍科表示,從商業模式上看,協同開發模式將對主機廠提出更高要求,傳統的「交鑰匙」工程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智能駕駛的快速發展,而映馳科技在軟體平臺、軟硬體集成方面有獨特理解和經驗,能幫助主機廠協同開發、更快實現量產。長期來看,軟體平臺也有可能作為獨立分工的一環存在。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com)
————
我是36氪記者王藝瑾,業務交流可添加微信catherineyijin,煩請備註公司+姓名+職務+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