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歐美市場如今是跨境電商行業的一塊大蛋糕,由於歐美國家的經濟實力較強、網際網路普及率較高、網購電商也相對發達,很多跨境賣家都死盯著歐美市場。但由於歐美市場過於飽和,如今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儘管歐美市場的增量還在增長但已經無法增長的非常迅速了。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也有需要賣家開始轉戰新興的電商市場,那就是東南亞的電商市場。在全球的電商格局中,東南亞市場的增長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都開始著手投資東南亞市場。
01東南亞這塊蛋糕到底怎麼樣?
東南亞6國分別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新加坡,總人口數大約在5.8億人。有數據統計,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推動了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的電商交易規模將超過2400億美元。
另外,東南亞6國的網際網路用戶總數將超過3.5億,並且90%的用戶都是通過行動裝置進行上網的。可見在東南亞移動購物已經愈發成熟了,而移動網際網路購物的最大優勢就在於隨時隨地且比價困難。我們所熟知的四大跨境電商平臺中的Wish就是主打移動端客戶的。
02東南亞最受歡迎的電商平臺有哪些?
印度尼西亞:Tokopedia、Bukalapak、Shopee、Lazada、Blibli
馬來西亞:Lazada、Shopee、Lelong、11street、Zalora
菲律賓:Lazada、Shopee、Zalora、Argomall、eBay
泰國:Lazada、Shopee、Chilindo、JIB、Advice
越南:Shopee、Tiki、Lazada、Thegioididong、Sendo
新加坡:Qoo10、Lazada、Shopee、Strawberrynet、Ezbuy
在東南亞眾多的跨境電商平臺中,我們比較熟知的平臺就是Shopee和Lazada,幾乎覆蓋了東南亞各國的市場,而Shopee和Lazada也是分別獲得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投資。
03關於Shopee
Shopee在2015年成立於新加坡,是東南亞本土公司Sea的子公司,2018年Shopee全拿的GMV達到103億美元。Sea的創始人是華人,在公司創立之初對標騰訊,在2010年和騰訊合作推出Gerena+,靠做遊戲立足後,Sea開始涉足支付和電商領域,成為東南亞第一家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騰訊是其第一大股東。
04關於Lazada
Lazada的發展也非常的迅猛,2012年Lazada誕生,初衷是要做「東南亞的亞馬遜」。在2016年4月,阿里輸入10億美金控股Lazada,一年後的7月再次追加10億美元。而到了2018年3月再次追加20億美元,持股比例83%。目前Lazada已經融入了很多阿里巴巴的元素,對於中國的跨境賣家來說是更有優勢的。
05總結
作為跨境賣家來說其實不必只盯著歐美市場,東南亞的人口眾多,市場也很大,相信在未來東南亞市場會成為一個不輸歐美市場的超級市場,也會催生很多的超級大賣。而現在東南亞的市場還未飽和,而且競爭程度沒有那麼激烈,對於想要進軍東南亞市場的跨境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