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行業迎來新一輪IPO浪潮 誰將成為下一個珀萊雅?

2020-12-17 財經產業網

美妝行業迎來新一輪IPO浪潮 誰將成為下一個珀萊雅?

2020-06-24 13:32:15 來源:財聯社

近一年,美妝領域資本運作頻繁。以珀萊雅(603605.SH)為代表的美妝股在疫情衝擊下連創新高,衝破170元關口。另一端,新一批美妝公司正在籌備上市,其中能否跑出第二個珀萊雅備受市場期待。

2019年11月,美妝公司仙迪股份開始接受上市輔導;今年4月初,美妝公司貝泰妮進入輔導階段;5月初,化妝品代工企業嘉亨家化遞交招股書;同期,美妝公司逸仙電商被傳將IPO;6月4日化妝品代運營商麗人麗妝首發上會獲通過。在此背景下,6月8日,「博時女性消費主題基金」正式發售,成為國內首個「她經濟」公募基金。

美妝龍頭歐萊雅集團最新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在亞太地區的銷售增長率超25.5%,同期全球美妝行業增幅為5%左右。另據信達證券報告,國內廣義化妝品(以美妝為主,含其他洗護產品)市場規模超4000億元,且2019年增幅保持在12%以上,分析師在報告中提出:「美妝行業人口紅利10年內不言天花板,行業翻倍以上空間。」

上一次美妝IPO熱潮

回顧國內美妝股的發展脈絡,上一次IPO熱潮發生在2016年。

當年,珀萊雅領銜,丸美股份、麗人麗妝和毛戈平陸續發布招股書,但除珀萊雅外,三家公司都鎩羽而歸。

究其失利原因?丸美股份的經銷商模式引發了較大爭議,被質疑小經銷商管理不夠規範,存在粉飾利潤嫌疑。麗人麗妝則因嚴重依賴阿里電商平臺,買斷經銷模式存在資金壓力大、利潤空間較小等問題被否決。

記者注意到,在這一輪美妝IPO浪潮發生時,A股還不存在清晰的「美妝股」概念。彼時,珀萊雅在招股書中將拉芳家化(603630.SH)列為可比公司,對此,珀萊雅相關負責人表示:當時A股還沒有純美妝公司,所以只能在日化範圍內選可比公司。

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拉芳家化、名臣健康(002919.SZ)很少和上海家化、珀萊雅放在一起比較,主要是因為業績不好,沒有熱度,如果業績轉好,投資者依然會傾向於放在一起。在傳統以男性為主導的機構投資看來,美妝屬於冷門領域,隨著美妝股業績走強才逐漸開始關注。

淘寶走出來的美妝股

在丸美股份、麗人麗妝因渠道等問題上市被否前,2014年,美妝公司相宜本草也曾因商超渠道惡化終止了IPO。然而,伴隨著線下渠道發展空間萎縮,一批從電商平臺起步的美妝公司逐漸站上了風口。

2017年末,發家於淘寶的御家匯成功過會,獲封電商面膜第一股;目前尚處於輔導階段的貝泰妮也以線上銷售為主;完美日記和花西子等品牌則是借著電商平臺推彩妝的風口脫穎而出。

回顧這批電商美妝的發展,明顯具備2個特徵:1、擁有渠道紅利,在諸多品牌艱難轉型線上時,御家匯等站上了電商的風口;2、特徵鮮明,御家匯主打清潔面膜、薇諾娜定位於敏感肌專用等。

反觀,珀萊雅和丸美股份,早年憑藉線下渠道優勢迅速發展,近年也在加碼開拓逐線上,並且更聚焦於推單品,尋求差異化競爭。2019年丸美股份電商渠道營收佔比近45%,與線下渠道差距縮窄。珀萊雅的線上營收則首次超越線下。產品端,珀萊雅開始發力單品,今年初陸續推出兩款精華產品。丸美股份繼續主打眼部單品。

美妝業沒有「一招鮮」

但這是否意味著線上渠道和大單品戰略就是美妝行業的方向?行業內人士也有不同看法。

珀萊雅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美妝加碼線上和電商美妝開拓線下的現象同時存在。2019年,御家匯在屈臣氏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54.74%,完美日記也提出未來三年計劃在全國開600家店。

至於大單品策略是否將成為主流?有業內人士提出,以往大單品策略主要是國際品牌在用,國內品牌相對運用不多,雖然現在國內品牌也在嘗試去推大單品,但能否奏效還要看市場反應。

據了解,打造常青樹型單品考驗品牌的研發能力。過往成功大單品通常含有特殊成分,如SK-II神仙水中的專利成分PITERA,這些特殊成分既是產品高溢價的理由,也是能長期領先對手的關鍵。

除大單品外,行業研究人士稱美妝也存在類ZARA模式,特點是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口味變化,更新換代非常快。從產品更新頻率看,這一模式相對更適合彩妝。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美妝品牌近年也在發力中高端。通常做法是開設新產品線或推新品類,例如上海家化在的低端品牌美加淨的基礎上,推出高端定位的佰草集,珀萊雅在單價100元左右基礎護膚品外,增加300元價位的精華產品。

有業內人士說,同樣的定價策略未來也可能被完美日記等彩妝品牌使用。此前有媒體報導,低單價疊加重營銷的戰略導致完美日記的毛利幾乎被營銷廣告「吃光」。但這種打法在行業內看來也有明顯優勢:「先把這波粉絲圈住,用完美日記品牌來創造營收,未來可以用一個新的、更高端的品牌把利潤補上去,也是比較容易的。」(記者羅禕辰)

相關焦點

  • 珀萊雅的護膚品好用嗎?2019美妝爆品引領新潮流
    隨著美妝市場的不斷壯大,競爭也愈演愈烈,品牌想要脫穎而出,不僅僅只靠產品實力,宣傳也同樣重要。已然過去的2019年湧現了很多受人喜愛的美妝爆品,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有珀萊雅的泡泡麵膜等。珀萊雅的護膚品好用嗎?不妨看看小編整理的2019美妝爆品清單推薦,相信這些美妝爆品2020年依舊可以帶來美麗。
  • 11月化妝品品牌增速創新高|化妝品|護膚品|彩妝|珀萊雅|美妝
    且2020年1-11月的淘系平臺化妝品同比增長30.8%,護膚品成交總額同比增長30.8%,彩妝成交總額同比增長30.7%,由此,全年的彩妝與護膚品勢頭已相當接近,與其他行業相比,化妝品行業不僅「回暖」迅速,在經歷了618和雙十一之戰,不少美妝品牌更實現了絕地反擊。
  • 武漢疫情美妝品牌捐款排行榜,植物醫生、珀萊雅、丸美均在榜
    美妝界亦打響「抗疫保衛戰」,數十家本土化妝品企業捐款捐物馳援武漢等疫區一線,累計捐款超億元,與社會一起共克時艱。這其中,既有植物醫生、珀萊雅、自然堂、丸美等國內頭部化妝品企業,也有完美日記、橘朵等新銳彩妝品牌,美妝行業團結起來,一齊為抗疫一線提供強大助力。
  • 上美、珀萊雅急速跟進2021「潘通色」
    對於新品牌,該代理商認為,「定價和營銷都很關鍵,主要是看上美怎麼運營和管理這個品牌。」一直以來,上美公司給外界留下的最大印象是「異軍突起」和「廣告轟炸」。創始人呂義雄也被業內認為是「從『0到80分』做得最好的化妝品企業家」。只不過,隨著呂義雄多品牌戰略的開展,如何突破80分的瓶頸也成為呂義雄和上美集團這兩年的關鍵問題所在。
  • 上市三年 股價翻十倍 珀萊雅為何受到市場的青睞
    作為國內美妝行業的頭部企業,2017年,珀萊雅以15.34元的發行價上市,截止到5月27日,股價已經漲到161元。自上市以來,珀萊雅的股價上漲超過10倍,在與同行上海家化、御家匯、丸美股份的競爭中,逐漸脫穎而出。
  • 實探|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新風口有多猛?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實地走訪。
  • 如何培育中國美妝行業領頭羊?華東理工大學校友聯手打造民族品牌
    到2022年中國美妝市場規模將達5000億,中國美妝行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數千億規模的產業鏈,並誕生了上海家化、伽藍集團、百雀羚等著名民族品牌。你知道嗎?華東理工大學向國內美妝業輸送了大量的人才。
  • 聚焦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2020華理美妝高峰論壇在滬舉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到2022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若再加上個人護理品類,中國美妝市場已達到萬億級的體量。在產業集聚、行業新技術、產業鏈優化等推動下,中國化妝品行業進入了「新經濟」全面覺醒的時刻。如何看待當前複雜的產業形勢,出席本次論壇的業界精英、專家學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歐萊雅、珀萊雅頻遭投訴 兩個美妝大牌做錯了什麼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最近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網站,關於歐萊雅、珀萊雅的投訴屢見不鮮。這兩個美妝大牌究竟做錯了什麼?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發現,有關歐萊雅的投訴量達到778條,其中近一個多月的投訴量有20多條。投訴內容直指天貓、京東、小紅書等電商平臺的歐萊雅官方旗艦店存在虛假宣傳、虛假髮貨、惡意誤導消費者下單、承諾贈品沒有送達等問題。
  • 珀萊雅要推「合伙人品牌」,把未來的對手變隊友
    導讀:營收淨利拿下30%+雙增長,去年掙了31個億的珀萊雅公司,新增了一個「幫中小美妝品牌進行成果轉化」服務者身份。與天貓一起「造新血」,珀萊雅要如何做中小美妝品牌的孵化器和引路人?最早誕生於科技行業的「孵化器」概念,已經被外資美妝巨頭們玩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下,歐萊雅、絲芙蘭、寶潔等都早已加入這波孵化風潮。
  • 2020華理美妝高峰論壇成功舉行,聚焦「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美妝行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數千億規模的產業鏈,並誕生了上海家化、伽藍集團、百雀羚等著名民族品牌。伴隨著消費產業升級、雙循環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及消費者審美觀念的深度變革,美妝行業又將進入一個黃金髮展時期。2020年,新冠疫情肆意蔓延、國際政治經濟動蕩不安,很多企業受此影響,經歷了「九死一生」,也有一些企業迎難而上,勇於開拓,迎來了危機中新的繁榮。
  • 國潮美妝如何抓住新紅利?
    後起之秀拼多多今年同樣將重點放在美妝上,旗下標杆營銷IP「百億補貼」上線大牌美妝專區,SK-II神仙水、海藍之謎經典傳奇面霜、雅詩蘭黛小棕瓶等大牌單品均刷新全網最低價。美妝,已成為今年雙11電商平臺的最核心戰場。
  • 上海家化丟了中國美妝第二大市值公司的位次,珀萊雅上位
    珀萊雅也並非第一個市值超過上海家化的本土化妝品公司,2019年9月,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丸美股份)就曾以225.6億元的市值,第一次將上海家化「拉下馬」過,同期後者的市值為223.6億元。當時,葛文耀也曾在微博發文稱:「單品牌、少渠道的丸美市值超過有全渠道能力的上海家化60多億。」
  • 線上渠道成功突圍,但後來者步步緊逼,珀萊雅還有增長空間嗎?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文丨資本偵探,作者丨小西國貨美妝這兩年飛快躥升,除了新國貨美妝品牌外,老牌美妝品牌也在尋找年輕之道。努力在渠道、品牌與產品多個層面構建新戰略的珀萊雅,日前交出了一份不錯答卷。截至4月16日,珀萊雅股價121.46元,對應市值244.46億元,超過了2001年上市的龍頭股上海家化(旗下品牌有美加淨、佰草集和六神等)。漂亮的業績數據背後,珀萊雅究竟做了什麼?站在風口已起的國產美妝賽道,17歲的珀萊雅又將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後起之秀?
  • 打造「東方格拉斯」 —吳興美妝小鎮產業矩陣蝶變升級
    小鎮牢牢鎖定「奮戰十年、打造千億、致富萬家」的宏偉目標,以「一家企業引領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動一個小鎮,一個小鎮造福一方百姓」為發展路徑,現已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韓國衍宇包材、御梵化妝品等項目投產後短短幾個月內實現「小升規」,呈現了美妝後勁。目前,美妝小鎮對全鎮的稅收貢獻率達 68%以上,成功入選2019年度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小鎮產業質效並舉,發展態勢俱佳。  如今,在新零售、新渠道的變革背景下,新經濟藍圖再次出現在美妝小鎮的發展中。
  • 行業觀察 | 雙十一美妝帶貨:品牌、平臺和直播三方博弈白熱化,熱門...
    在品牌端,大牌熱門單品延續一貫強勢表現,且逐漸成為各直播團隊競相爭奪的「戰略性資源」,與此同時,弱品牌、新產品的空間被大幅擠壓;在平臺端,天貓旗艦店依然是直播帶貨的主要下單渠道,且自身挺價態度堅決;但對於直播方而言,和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核心仍在於性價比,為提升競爭力也在另尋進貨渠道,甚至與代工廠合作自產自銷,此類嘗試可能將對弱品牌構成一定衝擊。
  • 珀萊雅的「單品牌依賴症」久治不愈,藥方找到了嗎?
    其中,線上渠道營收同比增長43.85%至8.78億元,在整體營收中的佔比為63.55%,高於去年同期的46.01%;線下渠道營收則同比下滑29.69%至5.04億元。目前珀萊雅旗下共有八個品牌,包括「珀萊雅」「優資萊」「悅芙媞」「韓雅」「貓語玫瑰」「YNM」和「彩棠」等。
  • 財報的秘密 | 美妝的生意經:為什麼高毛利率難以轉化
    如今再提到美妝產品,許多國產品牌登入大雅之堂。  一方面,中國的產品質量不斷提升,收穫了消費者的信任;另一方面,隨著90後甚至00後開始成為消費者的主流,沒有歷史負擔他們,對國產品牌的接受程度更高。  騰訊發布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超過50%的00後消費者普遍接受國產品牌。  從國內化妝品品牌發展進程來看,化妝品這個領域並不算高。
  • 什麼牌子的眼霜好,珀萊雅實力派搶佔眼霜界「C位」
    尤其眼周肌膚的初老跡象,黑眼圈、幹紋細紋,眼袋等成為最受關注的問題。那麼什麼牌子的眼霜好?珀萊雅全新推出的雙抗小夜燈眼霜,不僅能對抗眼周各種肌膚問題,同時性價比也很高,靠實力搶佔眼霜界的「c位」,不妨一起了解一下。
  • 萬億美妝行業,看它一個就夠了!潛力無限的全新物種
    在上周二的文章裡,我告訴大家,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很明顯的「她時代」,審美更多的向女性審美傾斜,人們也越來越為外在、為顏值買單。穩健醫療,在旗下的全棉時代大火之後,又把目光投向了高淨值女士,搞出了「津粱生活」這個美妝集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