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手錶品質大都非常出眾,這與德國人嚴謹的工作態度是息息相關的。德國制表商們都十分注重質量,他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手錶材質、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完善當中,卻往往忽視了市場上的廣告宣傳及投入。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消費者常常不會主動選擇德國腕錶,其實德國腕錶深受各國鐘錶專家的青睞;價格增加了德國表的吸引力,德國表往往代表著極高的性價比,最近幾年國內對德表的關注也慢慢重視起來。
德國表外觀獨特且又不過於繁複,德國機芯在業內也具有極高的品質聲望,材質、打磨與工藝設計也異常出色。德國手錶設計風格上非常老道謹慎,要知道,德國機芯有自己的紋理處理與工藝美學,包浩斯便是一個很好的佐證。他們的技術,鵝頸微調、四分之三夾板在鐘錶界也是讓瑞士制表人心服口服。
德國手錶設計的基礎是實用、接近生活化的腕錶,你看德國腕錶很少有雕花鏤空,面盤上也是罕有裝飾性紋理,當然珠寶鑲嵌更是難尋。
德國的腕錶的價值是體現在生產環節上,有家格拉蘇蒂鎮上的鐘表品牌商曾對我說,他們的心思是花在生產上而非後期的營銷上,德國表注重產品質量要賽過品牌宣傳,他們深知產品才是最好的宣傳。
有位鐘錶界老師曾對我說,要是德表你就選鋼款準沒錯。因為德國人對自己國家生產的鋼絕對自信,從雙立人到汽車鋼材,德國對鋼的屬性鍛造非常嫻熟,所以德國腕錶的鋼也是業內頂尖的。
德國表的吸引力到底在哪裡呢?莫勒(Muhle-Glashutte)的首席執行長蒂洛-莫勒(Thilo Muhle)表示,德國表具有與眾不同的美感,「技術感更強,線條更硬朗,外觀更簡潔。」莫勒(Muhle-Glashutte)主要製造硬朗型運動腕錶。
德國是一個飽受戰爭摧殘的國家,尤其是屬於德勒斯登的格拉蘇蒂鎮(德勒斯登經歷了二戰中最為殘酷的大轟炸,整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史上成為德勒斯登大轟炸)。連續兩次戰爭對德國鐘錶來說顯然不公,作為和平國家瑞士的制表商在德國經歷災難的時候研發鐘錶技術,當德國鐘錶真正恢復的時候,瑞士鐘錶的商業帝國已成規模,所以,今天能讓德國人驕傲的兩個頂級品牌朗格、格拉蘇蒂都相繼被瑞士歷峰、斯沃琪集團收購。
如果你深入的了解過德國腕錶,一定會被它的魅力所折服。那德國表有哪些經典元素呢?
1. 凸紋裝飾的 3/4 機芯夾板
是德表比較傳統的機芯製造風格。相比較瑞表的零碎夾板,四分之三夾板更加穩定、抗震性更好,也更加結實,這很符合德表的制表理念;也能減少齒輪輪系間的徑向公差值,使齒輪運轉完美、精準;更能防塵防油汙汙染機芯而影響走時。
2. 鵝頸微調裝置
鵝頸式微調,德國鐘錶發明的機械微調裝置,是在快慢針的基礎上增加了個彎圓鉤型的鋼片,套在快慢針外面,一頭固定在擺輪夾板上,另一頭用來壓著快慢針的側端,彎圓鉤型的鋼片是帶有彈性的,固定在擺輪夾板上的一頭側面有一螺絲用來調整快慢針,這樣快慢針就得到了控制,減少了隨意性。同時鵝頸也是一個限制機構,防止快慢針自行活動,提高了走時精確度和穩定性。
3. 黃金套筒
在紅寶石軸眼沒有被應用在鐘錶上以前,齒輪都是直接旋入機芯孔洞之中,因而會造成機芯的磨損加劇。後來德國制表師們發現了紅寶石可降低機芯摩擦和損傷的特殊作用,顯著提高機芯壽命。從此,寶石軸眼成為機芯裝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當時的寶石並非像如今這樣切割圓潤,質地堅硬,為了方便更換寶石,有些高檔機芯的寶石軸眼邊緣還裝配了黃金外圈,稱做黃金套筒(Gold Chaton)。只有德國高端機械腕錶才會採用烤藍螺絲固定黃金套筒,現如今也是意義大於功能,繼承德式腕錶的美感與悠久的傳統,也是今天高端腕錶的象徵。
4. 德式打磨、倒角
德國人對鋼的理解頗為透徹,所以在鋼的製作上也尤為得心應手。德國人的鋼製作品都帶有人的溫性,在機芯上便可明白。機芯稜邊磨成45度角並保持均勻寬度,可以欣賞到一種圓潤卻帶有金屬質感的工藝美感;打磨也是德國工藝最重要的一環,打磨的磨紋細膩勻稱並帶有金屬光澤也是德國表的一大特色。
5. 藍鋼螺絲
德國高端腕錶的機芯會採用黃金套筒,而固定黃金套筒的便是這些經過高溫淬火而就的烤藍螺絲。在最初由於制表師發現鋼製螺絲時間久了容易生鏽,便通過一種化學工藝燒制烤藍螺絲,深蘊的藍色螺絲與銀色夾板、黃金套筒的緊密配合,機芯顯得格外的雅致深邃。 在約攝氏290度高溫下加熱硬化的藍鋼螺絲,深藍色澤永遠也不會變色。
文/萬表世界 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