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但又總喜歡探險,無論生活還是學業或是其他,每天總在不停的探索,不停的懷疑自己,但是有些時候破釜沉舟也未必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過還是要看自身的毅力
這位考研的朋友由於本科專業和院校都不理想,因此在考研的時候想挑戰自我,選擇報考一所211的王牌專業,但是他每天都在自我懷疑中,在糾結上岸的機率會不會太低。
首先,我們先一起來看一下全國院校考研難度梯隊排行:
第一梯隊:985、雙一流+王牌專業
985、雙一流本身學校實力就不俗,王牌專業更是王中王,尤其是C9聯盟的高校,難度更是不容小覷。
更何況,它們還特別傾向於接收推免生,很多推免比例都超過40%。所以本身題目難度高、報考競爭大,統考名額還少,難上加難。
第二梯隊:特色211+王牌專業
譬如一些財經類、政法類、師範類院校等,雖不是綜合發展,但強勢學科特別拔尖,國內數一數二的水平。
適用人群:學習基礎中上,學習能力好,初試500分至少把自己的目標分數定在400分以上。尤其是管理學、經濟學類的專業。
第三梯隊:名牌大學+弱勢/冷門專業
部分985、211、雙一流或者好的一本院校,學校在外名氣不錯,但校內某些學科專業實力一般。比如語言類院校理工科專業,理工科院校的文科類專業。
適用人群:對名校有偏愛,但自覺實力不夠衝刺名校強勢專業的學生。對學科實力或者就業情況沒那麼在意,以上岸為首要目的,穩中求勝。
第四梯隊:普通院校+熱門專業
即使普通院校也會有設有碩士點的王牌專業和熱門專業,譬如師範類普本裡的教育專碩、財經普本的會計、金融等競爭也是非常激烈。
適用人群:能力稍遜,上不了名校的冷門專業,但是有比較想讀研,並且對這些專業比較感興趣
第五梯隊:普通院校+非熱門專門
設有碩士點的一般高校中的非熱門專業。
適用人群:只以考上為目標,不在乎專業學校和地域,目標就是過國家線,怎麼上岸容易怎麼來。
參考目標:選擇太多了。如果本校一般,考本校的成功率是最高的;非北上廣深的普通二本,難度也小不少。
毋庸置疑,但從考研梯度排行來看,它位於第二梯度,可謂是挑戰極大,而且他還是「三跨」考生,何為三跨呢?
考研界「三跨」
三跨(難度最強)考研界所謂的「三跨」即跨專業、跨地區、跨學校
三跨的考生不僅要經歷備考的漫長煎熬,還要忍受專業基礎為零、信息收集困難等關卡,導致考研決心容易動搖,因此難度是最強的
二跨(難度居中)一般說的跨考指跨地區、跨學校、本專業
這也是很多考研黨在考研時所選擇的道路,相比三跨來說,難度較容易主要體現在專業課上。在專業課的複習上會較輕鬆一些,因為有本科的知識儲備,但是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會稍顯困難,因為跨地區,對目標院校的了解程度不夠
一跨(難度最低)一跨是三種跨考中難度最低的,一般會有兩種情況:第一、本地區、本學校、跨專業,第二、本地區、本專業、跨學校
第一種情況的難度主要體現在需要缺乏專業基礎,需要重頭開始
第二種情況的難度主要體現在信息的收集上
確實,無論從院校難度梯度排行還是跨考難度來分析,他所面臨的難度都是非同小可,但是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像《心動的offer2》中的丁輝不就成功的做到了,相信自己,努力過後就不會有遺憾
小編寄語:無論屬於哪個梯隊哪個跨考度,只要選擇了就不要放棄,有時候結果固然重要,但是享受追尋結果的過程也是一種樂趣
你覺得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們致力考研更輕鬆,院校選擇不迷茫,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點關注不迷路,也歡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認同請幫忙分享轉發。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有專業院校選擇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