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期間
省話出品的大型奇幻互動式兒童劇
《大頭兵》第一季連演15場
著實小火了一把
作為山西晚報美編
王峰原創漫畫改編的舞臺作品
「大頭兵」從紙上走到舞臺上
不僅引發原著動畫迷的熱切關注
更受到不少兒童劇迷的追捧
而它預計以3個月一季的速度,排演108集的目標,也讓其本身成為國內兒童劇界的獨特現象。5月起,該劇將在龍城實驗劇場繼續演出,後6個月還將開啟全國巡演的徵程。
其實,在《大頭兵》從漫畫書走上舞臺的過程中,有一個特別的「幕後英雄」——他就是漫畫《大頭兵》永遠的第一讀者、骨灰級粉絲、兒童劇《大頭兵》的原創編劇、17歲的中學生王嘉溦[wēi],而他的另一個必須介紹的身份是:王峰的兒子。
正是他,15歲時候的那次編劇嘗試,讓父親王峰動了把「大頭兵」搬上舞臺的念頭,也由此才有了如今兒童劇《大頭兵》的後話。
1愛看恐怖懸疑片的小孩
面前的王嘉溦,有著00後身上的顯著特徵,有禮貌卻不拘謹、有想法卻不隨大流。作為「電子產品」養大的一代,我們聊天過程中,他最常見的輔助動作就是,雙手敲打鍵盤的姿勢。看得出來,這是他最愉悅的狀態。
在拉開話匣子談編劇之前,我問他最喜歡做什麼,他的回答有點預料之中:寫作和看好萊塢大片。話頭兒自然就從電影開始了。
從小就很喜歡看電影、尤其著迷於科幻,到了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10歲左右的王嘉溦突然看出點門道:「原來好多電影都是有套路的」,一顆編劇的種子在內心萌芽。六年級暑假的時候,他看到了迄今為止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教父》,「那時候其實還看不太懂劇情,但覺得槍戰刺激,黑幫的故事也很吸引人。所以我當時就手寫了一個小故事《xx復仇記》。」
在那之後,他又接觸了希區柯克、諾蘭、昆汀等懸疑大師的一系列電影,「希區柯克的《驚魂記》簡直太驚悚了,其實電影裡幾乎沒有流血的鏡頭,就是那種懸疑感,好像一把斧頭隨時吊著,隨時可能落下來,挺爽的。諾蘭的《盜夢空間》《記憶碎片》我也超喜歡,看過很多遍。」他承認就是那時候開始愛上懸疑片,寫作的方向也開始從校園青春文學轉向懸疑驚悚小說。
到現在,看電影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習慣,即使學習緊張,他還是保持兩三天一部片子的量,嘉溦粗略算了下,「2017年看過的片子應該過百部了。」
2重口味的年輕寫作者
王峰說,真正發現嘉溦愛寫作是上初二的時候,那年嘉溦擁有了一臺屬於自己的電腦。當時他總是對著電腦敲字,王峰也沒太在意,過了一段時間,嘉溦遞給他一本原創小說《兔衣男》,王峰一看就傻了,「他竟然寫了十萬字!還是恐怖小說。」
那是14歲的王嘉溦第一次嘗試長篇小說,「其實那之前我一直喜歡寫校園小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就突然迷上恐怖小說了,但現在都覺得寫這樣的題材我好像特別得心應手,頭腦裡的東西完全不會枯竭。但我爸開始嚇壞了,評價我的寫作太重口味,但後來看著看著他也覺得還不錯。」
其實,當時還有一件事讓王峰挺吃驚的,在處女作《兔衣男》之後,嘉溦又寫了一個長篇《孤膽奇俠》,他還背著家長給起點中文網投了稿。「我寫了一段時間,每天至少2000字,多的時候日更8000字,我是擔心我爸媽擔心我影響學習,就沒敢說。後來起點看著我的文章不錯,要跟我籤約,但18歲以下不能獨自籤約,我才告了家裡。」這次「吃驚」才讓王峰意識到:兒子或許真的有點寫作天賦,他一直想當編劇的夢原來不只是隨便說說。
那之後,嘉溦的寫作一發不可收,「2015年我在書店看到《巴黎聖母院》,沒想到看進去了,後來結合看到的不少古典恐怖小說,仿寫了一篇《守墓的人》。最近我完成了一個五六萬字的《鬼屋》。」17歲的他,說起寫作就激情滿滿,目前也正跟隨上戲畢業的一位劇本老師進行系統的編劇學習,顯然他正在一步步朝夢想靠近。
3《大頭兵》的第一版編劇
「我的第一劇本就是《大頭兵》。」兩年前,王峰有了把《大頭兵》拍成兒童劇的最初想法,於是他就動員兒子試試,那年王嘉溦15歲。「因為我之前一直沒寫過劇本,我爸還專門帶我去看了兒童劇《小紅帽》等幾部作品,讓我找找感覺。」嘉溦說。
「我是從上學前班就開始看《大頭兵》漫畫的,是骨灰級讀者吧,老爸畫完,總是第一個拿給我看。後來我長大了,好多故事創意也是我提供給他的,所以漫畫裡面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我的『家人』。」嘉溦說。有了這份感情,《大頭兵》的劇本在緊張的學習之餘用了1個月時間完成了。
兒童劇讓漫畫裡的大頭兵活了起來
「大家好,我叫大頭兵,我是一名搞笑的小兵……我有一個超級牛逼的座右銘,那就是——天空飄來五個字,啥都不是事!」「嗨,你們好,我的名字叫呆胖。我老爸說,人要想成功,必須做到5個字,那就是『特別能吃苦』,而我已經榮幸地做到了前四個字。哈哈,為我驕傲吧!」……擺在記者面前的是《大頭兵》的這個原創劇本,看著這份人物小傳,覺得那些漫畫裡的人物瞬間鮮活起來了。
王峰說:「2017年,我就是帶著嘉溦的這份劇本去和省話接洽兒童劇項目的,讓他們看到了《大頭兵》改編成兒童劇的可能,雖然後來又請了專業的編劇,重新進行了編創,但這是一個基礎。對我來說,這是兒童劇《大頭兵》走上舞臺的第一步,對於嘉溦來說,這次鍛鍊太重要了。」
作為季播兒童劇,《大頭兵》創作還將持續,嘉溦也將有機會參與到下一步的創作中。作為「大頭兵之父」(王峰)的兒子(有點繞),相信他也會和自己的兄弟「大頭兵」一樣,勇敢向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