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2月12日電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在疫情戰鬥面前,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下沉到村(社區)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盡己所能、默默奉獻,走在前,做示範,在街道,在社區,在村莊,在高速路口,在車站,在留觀點,在物資的搶運點,在路口的值班點......有很多他們的身影,他們是國家灑向民間的「超人」,他們的名字叫「退役軍人」。連日來,濟南市各級服務中心退役軍人勇當疫情防控排頭兵,以實際行動詮釋退役不退從軍志、轉崗不轉報國心的軍人本色。
濟南市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牢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傳利到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檢查指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要求黨員領導幹部要身先士卒、衝在一線。濟南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迅疾響應、快速行動,以「四級服務保障體系」為抓手,在全市服務保障體系啟動疫情「零報告」「日報告」制度。充分發揮163個鄉鎮(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及6277個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的重要作用,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集聚攻堅合力。各級服務中心積極行動,勇於擔當、衝鋒在前,讓軍人本色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濟南市退役軍人們挺身而出。截至目前,濟南市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領導班子下沉到基層一線,參與抗擊疫情130餘人次,全市退役軍人向退役軍人系統所在單位提交「請戰書」2547次。退役軍人組成的疫情防控志願隊、突擊隊705支。每天在一線參加防疫工作的退役軍人有10593人 。來自全市軍創企業、退役軍人關愛協會、退役軍人個人等方面累計捐款各類物資價值 50餘萬元,直接捐助金額累計近660餘萬元。這些捐款物資和捐款將陸續發往武漢,用於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防控,為幫助疫區人民渡過難關保駕護航。
坐標:市中區 槐蔭區 鋼城區
全力以赴,吹響「集結號」
市中區第一時間組織退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專職聯絡員60人成立志願者隊伍,他們主動請纓前往高速濟南收費站守好泉城「南大門」。他們在高速出入口手持測溫儀,落實著每一位乘客的體溫監測工作,累計協助檢查濟南南高速出站口車輛近萬輛。第一時間發放《致全區企業、賓館飯店及商戶的一封信》3000份。他們在湖北返濟人員的定點集中留觀點築牢防控疫情的銅牆鐵壁。
號召一經發出,槐蔭區玉清湖街道退役軍人們立即呼應,放棄春節假期,主動「請戰」,踐行初心使命。一支76人的退役軍人志願服務突擊隊迅速成立,分設值守組、消殺組、排查組3支隊伍,分布在轄區各個村居一線,承擔著疫情防控各項任務落實。他們24小時堅守崗位,「不漏一車,不落一人」,嚴把著村居的出入關;定時開展消殺作業,背著噴霧器轉遍了村內的大大小小的角落,不放過一處死角,不漏過一個地方,他們主動戰「疫」的身影隨處可見。
鋼城區連日來,區、鎮街、村居三級退役軍人服務站、38名退役軍人專職聯絡員和1500多名退役軍人,積極響應區局倡議,滿腔熱情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或捐獻防疫物資,或參與執勤值班,投身於群防群治網格化管理之中,在防控「疫」線履職責盡擔當,體現了主動請纓、不召即來、來之能戰的老兵風採。
坐標:平陰縣 歷城區 槐蔭區
封封「請戰書」 寫下忠與誠
「我是黨員幹部我帶頭,我是退役軍人我在前」平陰縣1200餘名退役軍人自願請纓,奮戰防控疫情一線。其中現役軍人11名、公益性崗位390餘人、在各個崗位上的退役軍人800餘人,一枚枚閃亮的黨徽、一封封情真意切的請戰書、一個個鮮紅的手印、一個個醒目的紅袖章,充分彰顯廣大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永遠跟黨走」的革命精神。
一封請戰書,拳拳赤子心。一個個鮮豔的紅手印,鄭重地按在了請戰書上。5封寫著「自願申請到防疫一線」的請戰書一早就被放在退役軍人服務站副站長姚維亮的桌子上。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歷城區董家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4名聯絡員和1名公益崗,願意做關鍵時刻的最美「逆行者」。
臨近年關,槐蔭區美裡湖街道收到一封按下紅手印的6人請戰書,原來,隨著疫情防控工作不斷深入,退役軍人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若有戰,必召回」,當年的錚錚誓言音猶在耳,他們迅速組成了一支小分隊來到了各村防控點上協助工作人員值守,對各村進出人員進行排查登記,體溫測量,發放防疫物資和宣傳材料,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退伍不褪色」。道德街街道成立了退役士兵突擊隊,共5支隊伍,42名成員。「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我們向組織請戰:申請加入疫情防控一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退役軍人們在請戰書上的錚錚誓言,疫情不退,老兵不退。
坐標:槐蔭區 市中區 先行區
率先垂範 爭做「急先鋒」
在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收治定點醫院--濟南市傳染病醫院,有這樣一批「最美逆行者」,他們就是七兵堂駐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安保大隊長師法明和他的隊員們。他們都是退役軍人,在疫情中,他們始終秉持著軍人的精神與作風,冒著隨時被感染的風險,日夜堅持在抗「疫」第一線,他們積極協助院方做好秩序維護、病毒隔離和醫療保障等任務,搬送紅十字會和市民捐獻物資、協助警方處理疑似病號醫鬧、為肺炎確診患者送生活必需品。面對診療期間精神病突發的「三無」病人,師法明主動請纓近身陪護病人長達三個小時,直到病人情緒恢復正常。
抗「疫」戰場上,有個「無畏」的身影。「終於又把轄區內的所有小區物業都跑過來了,給各行業場所負責人也囑咐過了!」晚上8點,剛剛回到辦公室的槐蔭區中大槐樹街道城管科張鵬,一邊搓搓雙手驅逐寒氣,一邊查看著轄區聯防聯控的覆蓋情況,雖然難掩一身的疲憊,但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暫時放下了。「軍裝在身,我是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脫下軍裝,我依然是守護一方平安的兵」張鵬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張鵬原是國家三軍儀仗隊的一員,退伍後安置在街道工作。退伍不褪色,疫情來襲,「兵」的責任和擔當在他的身上時刻彰顯。
2月2日一早,一位名叫王毅的的退役軍人來到市中區二七街道陳莊社區,向社區工作人員申請到:「快安排我去防疫檢查站點值守吧!」。在場的人都知道,就在疫情爆發前,他才剛剛遞上病假條。但在收到防疫工作招募通知後,他又第一時間站出來,守護一方平安!「輕傷不下火線」的精神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依然體現的淋漓盡致。
留觀所的「大保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大橋街道辦事處的退役軍人們積極響應號召,迅速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不畏風險,保護著老百姓的生命安全。2020年1月,龐曉亮剛剛轉業安置到了大橋街道辦事處,疫情發生後,龐曉亮迅速到工作崗位上與疫情抗爭,獨自一人到位於大橋街道的先行區集中留觀場所值守。直到2月4日,他仍然不分白晝地堅守在崗位上,連續六天未曾回家陪伴妻子和孩子,吃住都是在值班地點。龐曉亮是留觀所的「大保姆」,打飯燒水,採購生活物資,為集中留觀場所裡的留觀人員、醫護人員、公安人員等50餘人做好了後勤保障工作。
坐標:平陰縣 天橋區 歷城區
夫妻檔攜手共戰疫
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面對重大公共衛生疫情,平陰縣孝直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全體在崗,他們當中的三名退役軍人服務站專職聯絡員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他們是醫護人員家屬。聯絡員李虎主動要求前往東平縣國道交界處檢查車輛,測量體溫,寒風凌冽,全副武裝的李虎,在凌晨的國道上奮戰,妻子在醫院一線奮戰。聯絡員殷永生夫妻二人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不論日夜,只能把兩個女兒交給母親。在工作的間隙,他便迫不及待的撥通妻子的電話,只能隔著口罩互道一聲,注意防護!呂遊的妻子作為平陰縣唯一定點醫院的一名護士,兩人自奮戰前線以來,僅僅見過數面,你歸家來我出徵。
兵哥哥回家探親,陪妻子衝鋒戰「疫」一線。盼了4年,在吉林當兵的丈夫今年終於要回家過年。但關鍵時刻,妻子許晶晶自己卻「缺席了」。原來,初二一早,作為社區主任的許晶晶立即回到天橋區官紮營街道世貿天城南社區加班加點開展摸排工作。1865戶居民一戶戶排查、一個個電話忙的她不可開交,聯繫不到妻子的李廣現直奔社區,主動「請戰」,留在社區幫忙整理入戶信息,建立臺帳,做好後勤保障工作。而且這一忙,他就沒再「下崗」。
在歷城區王舍人街道開源社區出入口,一位身高1米9的小夥子格外「扎眼」,他耐心為進入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宣傳防疫常識。他叫董炎,是歷城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的一名工作人員,當他在寒風中堅守時,他的妻子李慶娟也在街道12345熱線辦公室堅守崗位,一歲多的孩子,突發腦溢血,半身癱瘓,常年臥病在床的父親,夫妻二人舍小家顧大家,毅然投入到防疫戰鬥中。街道轄區老舊小區多,社區摸排防控任務重,董炎被安排到開源社區開展防控工作,第一天執勤,就在寒風中站到深夜11點,第二天他又一早趕到社區。第二輪社區住戶信息全摸排開始了。「我個子高,走的快,讓我去。」董炎和同事兩人一起挨家挨戶敲門,詢問摸排登記信息,一上午跑了8個單元、近百戶居民。
坐標:萊蕪區 天橋區 章丘區 長清區
同舟共濟 人間有情
湖北武漢作為抗疫一線陣地,牽掛著全國人民的心,萊蕪區牛泉鎮通過相關機構與武漢對接後,愛心奉獻30噸蔬菜,支援武漢防疫一線,退役軍人們積極裝運,成為志願者中靚麗的風景線。2月6日上午,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鳳城街道辦軍人家屬七旬老人畢桂傑將自存的3150斤大蒜裝滿貨車無償捐贈給湖北省武漢市。退役軍人耿慶文通過萊蕪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將10箱二氧化氯消毒液無償捐贈給區慈善總會。
平時就熱心社區公益事業的天橋東街街道退役軍人李凱在了解到社區工作人員防護口罩稀缺後,想方設法、多方聯繫,緊急採購了1000個口罩送到了義合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為社區疫情防控加油續航。退役軍人趙秀梅向堤口路街道捐贈五十箱牛奶、五十箱麵包,助力一線抗擊疫情人員,為他們送去愛心與幫助。
熱湯熱飯暖人心。章丘區退役軍人聯絡員蘇慶勝同志看大家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連口熱飯也吃不上,值班人員在崗位上只能以泡麵充飢。他自掏腰包,堅持每天準時將值班餐送到社區。
大年初三上午10點,長清區文昌街道大柿子園退役軍人林厚勇來到社區門口,為防控疫情的兩委成員突然放下一疊現金:「你們辛苦了,這是一萬塊錢,咱買點防護用品!」話音還沒落,林厚勇就要走。看到這一幕的鄰居說,「他自己都不捨得換輛電瓶車!」
眾志成城 打好「阻擊戰」
王寶是濟南市首批優秀退役軍人代表,他創立的山東康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有100多名退役軍人員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王寶帶領著康都物業的員工們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入戶走訪排查、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殺。他深知疫情防控戰場上「戰友」們日夜堅守的不易與防控物資的缺乏,他發起倡議:組織退役軍人當中的黨員職工,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國情懷,通過積極捐款貢獻力量,奉獻愛心,彰顯康都人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共捐款5600元。身為濟南市天橋區新的社會階層聯誼會副會長的他,積極響應天橋區統戰部號召,組織向「抗擊疫情」捐款倡議,共捐款11萬元;捐助物資價值12萬元。
從1月26日開始,一輛大型炮霧車穿梭在槐蔭區、市中區的部分馬路、居民小區,車輛駛過,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消毒液的味道。這輛車來自山東神州特衛安保集團公司,該公司指揮長劉名洋是位退役軍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公司購買2噸消毒液,霧炮車中加入消毒液體,對一些主次幹道、廣場、小區進行免費循環「消毒」。劉名洋說:「公司每天為一些社區進行醫務消毒,只要車能夠進到的地方,都會噴灑消毒液,只有消毒到位,我們才能更快地控制住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