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喜力高端市場狹路相逢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啤酒逐漸進入銷售旺季,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部分線下終端商超發現,目前超市方面已將啤酒作為酒類主推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到,百威啤酒在貨架上的擺出率較高,且銷量較好。不過,長期被百威啤酒佔據的高端市場正在被喜力侵蝕。喜力啤酒在被華潤收購後,正藉助華潤渠道進一步搶奪高端啤酒市場。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高端啤酒市場競爭逐漸激烈,百威啤酒在亞太地區銷量逐漸下降,喜力啤酒市場佔有率逐漸上升。未來,啤酒市場也將呈現出集中化、高端化發展趨勢。

市場:終端競爭加劇

百威啤酒的市場佔有率居高不下。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線下終端商超發現,在啤酒產品展架中,百威啤酒常與喜力啤酒、嘉士伯等進口啤酒擺放在一起。

在北京宣武門附近的沃爾瑪超市內,設置酒類產品促銷專區,其中有設有啤酒特價專區。啤酒特價區內擺放了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多款進口品牌啤。值得專注的是,百威啤酒在整體貨架的佔比較高,且有部分百威啤酒貨架出現產品售罄情況。

相比之下,喜力啤酒則被擺放在較為邊緣的位置,佔比較少。不過,喜力啤酒也出現產品售空的情況。

北京商報記者在與售貨員交流時了解到,上述超市內的百威啤酒銷量較好,且多為年輕消費者選購。喜力啤酒在貨架中的佔地雖不及百威,但銷量也在持續走高。

喜力啤酒在不同超市的擺出、銷售情況各不相同。北京商報記者在健翔橋附近的家樂福內看到,無論是玻璃瓶裝還是聽裝產品,百威啤酒與喜力啤酒的貨架佔有率相近,且銷量勢均力敵。

不過,在BHG崇光百貨店內,百威啤酒貨量較少,超市內暫未銷售聽裝喜力啤酒,僅有玻璃瓶裝產品在售。

業績:百威銷量淨利雙下滑

儘管百威啤酒銷量可觀,但業績卻不盡如人意。近日,百威亞太發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計算匯率影響及範圍變動後同比下滑2.9%;實現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8.98億美元,同比下滑6.3%;總銷量93.17億公升,同比下滑3.0%。

對於銷量下滑,百威亞太解釋稱,主要原因是韓國市場競爭嚴峻,以及去年下半年中國夜生活渠道疲軟所致。另外,亞太地區東部區域在2019年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銷量、收入及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雙雙下跌。

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也沒有驚喜。百威亞太財報顯示,2019財年,百威啤酒在每百升收入增長約為6.4%及銷量下降約為3.0%的推動下,百威亞太在中國的收入增長約為 3.2%。並且,在2019年第四季,收入下降 3.0%,原因主要繫於3.9%的每百升收入增幅被6.6%的銷量下降所抵銷。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中國市場消費升級不斷提升,導致中高端消費市場不斷釋放紅利。百威亞太方面表示,公司也已加大商業投資,以加快該百威品牌擴展至其他渠道。

格局:趨向高端化、集中化

隨著近年來啤酒市場出現高端化、集中化趨勢,作為高端啤酒代表品牌之一的百威啤酒也將面臨同是」夜場「起家的喜力啤酒。

事實上,從2018年8月,華潤啤酒以243.5億港元收購喜力啤酒中國區業務。自此之後,雙方各取所需共同發展,華潤啤酒以喜力拓展了高端市場,調整了產品結構;喜力則藉助規模「老大」華潤的渠道大力拓展市場,與百威搶佔市場份額。2018年,華潤啤酒營收為318.7億元,淨利潤為9.77億元。

這起收購案對喜力啤酒而言,也獲得了更為廣闊的銷售市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喜力集團實現收入284.43億歐元,增長5.2%;實現營業利潤40.2億歐元,增長3.9%;實現啤酒銷量2414萬千升,增長3.1%。其中,喜力啤酒品牌銷量全年增幅為8.3%,在40個國家成功實現雙位數的增長,達到近10年來最高水平。

另外,作為全球主要啤酒消費市場之一的亞太地區,2019年喜力集團在亞太地區銷量增至310萬千升,增幅達11.8%,遠遠領先於歐美地區。

在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何勇看來,國內啤酒市場不斷升級,消費市場也釋放出更多紅利,且未來啤酒企業也將主要依靠依靠高端啤酒的銷量增長。啤酒整體消費水平以及消費產品結構都在提升,啤酒行業作為充分市場化的行業,產品定價權在於市場,這也是啤酒消費升級對於啤酒行業帶來的整體改變。

與此同時,隨著百威啤酒與喜力啤酒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也將促使企業在產品結構以及市場布局等方面得到進一步優化與提升。啤酒營銷專家方剛表示,未來,啤酒市場下一步將傾向於各大巨頭,呈現集中化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劉一博 馮若男/文並攝

相關焦點

  • 聯姻喜力 華潤啤酒高端市場帳難算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喜力當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尚不足1%,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能否幫助華潤實現高端化目標存疑。而「攀附」國內第一啤酒品牌卻可使喜力啤酒加大在華分銷力度,因而此次合作更像是「喜力佔華潤便宜」。  華潤借勢喜力加速高端化  根據華潤啤酒此次公告,除喜力集團購買華潤集團40%股份外,華潤集團控股股東華潤創業還以約4.63億歐元購買Heineken N.V.
  • 百威圍困高端
    但對於在高端市場佔據優勢地位的百威亞太而言,可能已經沒有太大提價空間。" 百威如果再去提價會很危險。以前只有百威做高端,它一家獨大,但現在喜力、嘉士伯都加大了高端投入力度,如果它一味盲目地、單獨去提價的話,肯定會失去很多市場份額和粉絲。" 朱丹蓬對「子彈財經」分析道。
  • 雪花啤酒與喜力啤酒聯姻,欲在啤酒高端市場共創新格局
    華潤雪花啤酒經歷了過五關斬六將,最終達成了併購喜力中國這一驚世壯舉。這項併購案,也是2019年中國啤酒行業內最大的新聞盛事,被亞洲金融評為2019年最佳併購案。雪花啤酒與喜力聯姻,也是雙方並肩在中國高端市場打出的最響亮的第一槍。這響亮的一槍,為高端啤酒市場注入了無窮的新鮮血液。
  • 百威啤酒圍困高端:千億市值蒸發,業績變臉提價難
    但對於在高端市場佔據優勢地位的百威亞太而言,可能已經沒有太大提價空間。「百威如果再去提價會很危險。以前只有百威做高端,它一家獨大,但現在喜力、嘉士伯都加大了高端投入力度,如果它一味盲目地、單獨去提價的話,肯定會失去很多市場份額和粉絲。」朱丹蓬對「子彈財經」分析道。
  • 國盛證券:華潤啤酒(00291)聯手喜力(HEINY.US)打造國際高端組合,首...
    以百威系產能利用率為例,2018年百威亞太(西部)的產能利用率不足60%,而百威亞太(東部)、百威英博拉美和EMEA地區的產能利用率均在70%-80%之間,尤其是以高端成熟市場為代表的百威英博北美地區的產能利用率超過85%。目前中國啤酒企業產能過剩現象顯著,產能利用率提升空間較大,在當前啤酒行業量增拐點已現的背景下,關停冗餘酒廠和生產線,實現產能優化迫在眉睫。
  • 借道美宜佳便利店,喜力啤酒要全面進駐廣東市場
    新品喜力星銀今年五月初上線,強調面向年輕群體、定位高端,目前其在喜力京東官方旗艦店的單價為9元/瓶(500ml)。2019年4月華潤啤酒完成了對喜力中國的股份交割,原喜力中國區業務正式併入華潤雪花啤酒。該新品是雙方合作以來在中國推出的首款產品,也被視作雙方整合的一周年紀念。
  • 全球第一的啤酒品牌,價值561億,力壓喜力、百威、雪花
    從該子榜單可以看到,科羅娜、喜力和百威位列前三名。中國品牌有5個上榜,分別是雪花、哈爾濱、青島啤酒、燕京和雪津。其中,雪花以41.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8億元)的價值位居我國第一,全球第7位。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全球價值第一的啤酒品牌科羅娜(Corona),品牌價值高達80.6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61億元。
  • 百威英博換帥
    百威英博集團中國區總裁鄧明瀟愈發頻繁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這是一種信號,預示著這家公司的業務仍在快車道上,也從側面證明,喜力在亞太市場的潰退完全是一個個案。2011年,百威英博在全球投建了七個新的酒廠,其中有六個是在中國。而在擔任百威英博集團中國區總裁之前,鄧明瀟在公司的另一大市場巴西擔任過全國渠道運營總監,並於2008年晉升為百威英博拉丁美洲北區軟飲料部副總裁。  自2010年擔任中國區總裁以來,鄧明瀟一直在全國各地跑市場,並不斷與政府特別是招商局人士碰面。兩年跑下來,鄧明瀟增長的不止是酒量,還有百威英博的市場增長。
  • 啤酒行業2020年前景堪憂,百威英博、嘉士伯和喜力相繼撤回展望!
    然而,截至目前,由於受到疫情因素影響,百威英博、嘉士伯和喜力等大型啤酒品牌相繼宣布撤回了2020年展望。「由於疫情結束日期及其對經濟的影響持續時間缺乏可見性,導致喜力公司撤回了2020年的所有展望。」喜力在聲明中表示,隨著疫情的蔓延,多個國家採取了影響深遠的遏制措施,例如限制人員流動和關閉出口,有時還強制性關閉生產設施,這對宏觀經濟發展造成了重大的負面影響,它也將對喜力的市場及其2020年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無獨有偶!
  • 華潤啤酒:三到五年反超百威
    侯孝海在會上提到,按照計劃,華潤啤酒希望在2020到2022年實現在高端產品的份額上接近於主要的競爭對手,進而在2023到2025年實現反超。雖然會上侯孝海沒有明確點出反超對象,但不難判斷,2019年佔據中國高端啤酒46%的市場份額的百威,將是這家公司要追趕的主要目標。
  • 操盤喜力的華潤啤酒半年賺20億!CEO說決戰高端的重大機遇來了
    侯孝海向小食代表示,雖然部分市場遭遇雨水及洪澇災害對啤酒消費稍微造成了衝擊,但目前來看,該公司今年旺季的銷售水平與去年差距不大。此外,華潤啤酒也在上半年積累了更多助力高端化的資源。「包括優質的終端資源、高端銷售隊伍人員的增加,都在上半年得到了長足進步。」侯孝海說道。
  • 華潤收購喜力中國資產內幕:侯孝海啤酒戰"方法論"
    既然要引入國際高端品牌,誰最合適?「引進的時候我們首選是喜力啤酒,次選嘉士伯,三選Molson Coors,四選朝日和麒麟。」侯孝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道出緣由:喜力啤酒歷史久遠,歐洲血統,全球知名,跟華潤啤酒的競爭對手百威集團相比,有更好的全球化高端形象和市場。喜力在中國共有三間工廠和兩個銷售公司,但在中國的整體銷售並不佳。
  • 中國新高端啤酒之王出現?前三季度淨賺36.5億元,挑戰百威青島
    競爭加劇,各大品牌布局高端市場的步伐明顯提速。行業龍頭華潤啤酒,從三年前就開始打造瞄準年輕人消費特色的「4+4」中高檔品牌矩陣(由勇闖天涯superX、馬爾斯綠、匠心營造、臉譜組成四大中國品牌,喜力、蘇爾、虎牌、紅爵等組成四大國際品牌)。目前來看效果不錯。
  • 啤酒變局之年,喜力如何應「變」?
    雖然疫情對啤酒行業的影響巨大,但高端化、年輕化、碎片化的發展趨勢並未改變。五月,定位高端市場和年輕消費群體的產品喜力®星銀™問世。對於喜力而言,這是一款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打通全國市場的產品,對於華潤雪花而言,更是一次向高端市場的有力出擊。在進行兩個月的市場鋪貨後,為儘快佔領行業高地,7月31日,喜力®星銀™大型活動「S」計劃亮相舞臺。
  • |喜力|燕京啤酒|百威_網易訂閱
    啤酒巨頭佔據了啤酒銷售的主導地位,全球最大的50家啤酒釀造公司佔據了全球啤酒消費市場的一半。在最暢銷的10大啤酒品牌中,有3個是聽過最多的美國品牌,4個是在來自中國的啤酒。    這家總部位於荷蘭的啤酒商,多次登上過新聞頭條。該品牌收購了英國人氣啤酒商比弗敦,該公司每年大約售出3430萬升啤酒。
  • 啤酒巨頭齊聚高端市場 嘉士伯一套動作涉及11家控股啤酒廠
    在中國內地高端啤酒市場佔優的百威,2019年10月選擇分拆其亞太業務赴中國香港地區上市。對於百威而言,上市不僅緩解了公司資金壓力,還可以進一步深耕高端啤酒市場。  全速進入高端化時代  進行資本騰挪的啤酒業四大巨頭,顯然是為了在中國市場聚合資源,同時全速發力高端。  進行資本整合的嘉士伯,顯然瞄準了高端市場。
  • 華潤啤酒收購喜力中國資產內幕:侯孝海啤酒戰「方法論」 - 21財經
    既然要引入國際高端品牌,誰最合適?   「引進的時候我們首選是喜力啤酒,次選嘉士伯,三選Molson Coors,四選朝日和麒麟。」侯孝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道出緣由:喜力啤酒歷史久遠,歐洲血統,全球知名,跟華潤啤酒的競爭對手百威集團相比,有更好的全球化高端形象和市場。   喜力在中國共有三間工廠和兩個銷售公司,但在中國的整體銷售並不佳。
  • 業績下滑加劇,喜力啤酒官宣2020年「零展望」?
    按理說,2019年華潤雪花收購喜力中國業務,2020年正是華潤雪花聯手喜力在高端啤酒界祭出大招的關鍵年,加之「西部之王」嘉士伯將16家公司注入重慶啤酒,中國啤酒高端領域「狼煙四起」,強強聯合的招數將這場高端戰轉換成了團戰。 關鍵時刻,喜力不僅暫停大展拳腳,2020年前景似乎已經沒有展望,而這樣悲觀情緒,並不是無故產生。
  • 業績快報 | 華潤啤酒2019年淨利增長超34%,收購喜力中國向高端市場...
    有關增幅主要源於:自2019年4月29日完成對喜力中國的收購以來,喜力中國所作出的貢獻;集團實施產能優化所產生的固定資產減值虧損同比減少;效率提升以致成本節省等。 報告期內,集團整體啤酒銷量按年上升1.3%至約114.34億升。同時,受益於品牌重塑戰略,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疊加收購喜力中國所帶來的貢獻,集團中高端啤酒銷量按年增長8.8%,使整體平均銷售價格按年上升2.8%。
  • 啤酒業「巨人」百威英博要在中國收復失地
    正因如此,在全球啤酒市場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大型啤酒廠商最近紛紛聚焦中國高檔啤酒市場。 儘管百威英博是全球市場份額遙遙領先的最大啤酒廠商,但在爭奪中國高檔啤酒市場方面,該公司處在落後位置。背後原因是,百威英博在2016年出資約10萬億日元收購南非米勒釀酒公司(SABMiller),震驚啤酒行業。但是在此過程中,百威英博為成功實現收購,進行了某種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