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將有25億人進入城市,九成新增人口來自亞洲和非洲

2021-01-10 好奇心日報

根據聯合國周三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18)》(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到 2050 年,全球 68% 的人口將在城市生活。這一進程在低收入與中低收入國家尤為明顯。

1950 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為 7.51 億,佔比僅為 30%。這一數字已經增加到 55%。考慮人口淨增長的因素,未來 30 年 13% 的增長意味著將有大約 25 億人遷入城市。

各地區的城市化進程並不均勻。北美、拉美的城市化率已經超過 80%,而亞洲、非洲的城市化率尚未超過 50%。未來新增的城市人口預計有 90% 來自這兩個地區。其中,印度新增 4.16 億,中國 2.55 億,奈及利亞 1.89 億。

1988 年來,聯合國人口司定期更新這份全球城市化展望。大部分數據來自各國的人口普查,少量缺失年份的數據來自聯合國的估算。

報告還提到了幾個有趣的事實:

農村的人口增長即將迎來拐點。目前,全世界共有 34 億人住在農村,印度有 8.93 億,中國 5.78 億。這一數字還將小幅上升,但到 2050 年,農村人口總數將回落至 31 億。更多超大城市將會崛起。目前,只有大約八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人口超千萬的城市。1990 年,還只有 10 個城市容納了這麼多人口。聯合國預計,到 2030 年,這類城市的數目將從目前的 33 個上升至 43 個。印度的德裡(Delhi)將取代東京,成為人口最多的城市。東京現有大約 3700 萬居民,德裡 2900 萬,上海 2600 萬。印度城市的增長潛力更大——預計到 2028 年,德裡的人口總數就會超過東京。德裡能夠取代東京的位置,部分歸功於東京的人口減少。2000 年以來陷入人口負增長的城市主要來自日本、韓國、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和烏克蘭。低生育率是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但其他因素也制約了一些地方的人口增長,比如經濟停滯、自然災害和移民潮。

總的來說,聯合國人口司積極評價這一展望。司長 John Wilmoth 說:「人口集聚到城市可以促進各項服務的提供,我們發現,城市人口能夠更便利地獲得醫療和教育資源。」他同時指出,城市人口的增加也有利於控制環境汙染。

不過,這些積極面向恐怕離不開配套政策的支持。聯合國人口司的報告指出,許多人口迅速增長的國家正面臨巨大挑戰,需要想方設法滿足新增人口對住房、交通、能源和其他基礎設施的需求。就業、教育等基本服務業必須在考慮在內,政府需要為弱勢群體提供體面、安全的生活環境。

此外,發展城市絕不意味著放棄農村。報告建議,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應得到政策的一體支持,城鄉之間的經濟、社會、環境聯繫應進一步強化。

完整報告參見: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2018。

題圖來自:Reuben Lalmalsawma on Unsplash

相關焦點

  • 中國近14億人口,到2050年將達到多少億?聯合國的預測讓人擔心
    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人口距十四億已經是越發的接近,仍然還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對此,人們不僅產生疑問,對於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能夠做到一直保持呢?未來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之後,中國的人口是不是仍然在全球佔據領先地位?
  • 李光耀的警告:2050年美國人口結構的大逆轉,或將導致美國的衰落
    美國有一個稱號叫「民族大熔爐」,這是因為美國的本質就是一個移民國家。大多數美國人都是歐裔白人移民的後裔,他們的祖先來自德國、英國、義大利等國。除此之外,美國還有大量的非洲裔美國人,拉美裔美國人以及亞裔美國人,美國用了200多年的時間,塑造美國所謂的美利堅民族和美國文化。
  • 世界總人口預計2050年達95億,地球究竟可以承載多少人?
    人類是當今地球上(可能也是所有地質歷史上)數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動物,今天是世界人口日,目前世界總人口達到77.95億。而每增長10億人,所需的時間從100年縮短到10年左右。預計到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到95億,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達到16%。
  • 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人口對一國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至今有233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區域都分布著不同的人口,按照2020年3月的最新統計,世界上總共有75.85億人口,而1950年世界總人口只有25億,1980年已經增加到44億,2000年時已經超過60億,聯合國預計全球總人口在2025年時會達到80億,2050年時超過
  • 2050年,聯合國大膽預測一組數字,中國14億人還剩多少!
    2050年,聯合國大膽預測一組數字,中國14億人還剩多少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在亞洲,我國佔有很大的比例,印度和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和第二的國家。但近期聯合國為中國預測,在往後的30年裡,印度的人口數量會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而中國人口會發生大變。要知道,目前韓國和日本也都出現了老齡化趨勢,並且韓國更為嚴重,已經出現了人口增長為負數,這就很麻煩了。而中國為了不像日本和韓國那樣,決定實施了二胎政策,就是希望能夠減少老齡化趨勢,增加人口增長率的問題。
  • 專家預測:荷蘭移民人口將佔30%以上,來自這幾個國家…
    據荷蘭媒體報導,在未來的30年裡,荷蘭的人口將變得更加多樣化。應眾議院的要求,荷蘭跨學科人口研究所(NIDI)和荷蘭統計局(CBS)對2050年荷蘭社會在人口和構成方面進行了一項研究,預測到2050年,荷蘭的移民背景居民人數將佔總人口的30%至40%。2020年初,荷蘭有1740萬居民。
  • 全球78億人,14個國家人口超1億:亞洲7個,美洲3個
    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對於這個常識性問題,估計有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60億」,因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很多的文章和作品中,都使用了了「全球60億人」的說法,甚至於至今仍有不少人還這麼說。實際上,全球60億人早就成為過去式了,1999年10月12日全球第60億位居民在塞拉耶佛誕生,標誌著全球人口進入60億大關,這在當時也算是世紀之交的一個小熱點話題。根據一份人口統計數據顯示,二十世紀一百年裡,世界人口淨增了45億,平均算下來每十年淨增4.5億人。
  • 人口「峰值」提前?2050年,中國人口新時代到來?專家給出答案
    為了調節人口,國家於1982年將「計劃生育」列為國家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以減輕壓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這一目標。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為75.95億,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到2050年我國的人口是多少?5項數據顯示:1、2019年底,我國人口首次突破14億。
  • 報告:2050年,全球50億人或面臨糧食和水短缺
    到2050年,全球或有50億人面臨糧食和水短缺,尤其是在非洲和南亞地區。據報導,研究人員針對水質調節、沿海地區風險和農作物授粉三種生態系統服務,進行了建模分析。結果發現,2050年,生態系統的退化,將導致多達50億人面臨水和糧食危機。
  • 聯合國稱過去5年飢餓人數不斷增長:亞洲最多,非洲最快
    該報告估計,2019年近6.9億人遭受飢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一千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近六千萬。其中,亞洲的飢餓人數最多,但非洲的飢餓人數增長最快。據報告預測,在全球範圍內,新冠疫情到2020年底可能使長期飢餓人數新增超過1.3億人,且疫情下突發嚴重飢餓可能使這一數字進一步上升。
  • 未來百年,中國人口數量會怎樣發展,能否保持人口大國地位嗎?
    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截止至2019年,中國的人口為14億716萬人,印度的人口為13億7431萬人,兩個人口佔到了世界人口的32%強,比歐洲和南北美州的人口加起來還要多。中國過去實行的計劃生育很好地控制住了人口,但由於人口基數大,因此歷年來人口都呈增長之勢,只不過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漸放緩。
  • 人口優勢不再?2050年中國還剩多少人,聯合國作出大膽猜測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如今中國的總人口數已經達到了14億人,那麼等到2050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口數量是會更多還是會減少呢?聯合國大膽作出猜測。我國人口優勢——得天獨厚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廣袤的領土面積以及適宜的生存條件,都是使中國人口能夠得以眾多的原因。而且中國的擁有最適宜人類生存的氣候環境,同時也是最適合農作物的耕種的氣候,民以食為天,有了足夠的糧食供給能力,才能養育更多的人。
  • 最愛生孩子的10個國家——2020全球人口增長率排名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它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理事會於1989年設立的,目的是將我們的焦點轉向人口問題。 在第一個世界人口日時,約有52.5億人在地球上行走。2020年,全球約有76億人。
  • 研究稱中國人口 2027年後將負增長
    根據發展態勢預測,「十四五」時期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年均1.76‰,總人口低速慣性增長,總人口年均增量為246萬人,未來十年將經歷從增長到下降的重大轉折,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預計203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8‰,2050年為-5.65‰。
  • 任澤平:勞動力規模持續萎縮 2050年將比2019年大幅減少23%_鳳凰網
    從勞動力方面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0年達峰值,人口紅利消失,中國「未富先老」,預計2050年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將比2019年大幅減少23%。從老齡化看,由於計劃生育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19年中國老齡化達12.6%,2022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 到2050年中國還剩多少人?聯合國做出預測,很多人表示不信!
    到2050年中國還剩多少人?聯合國做出預測,很多人表示不信!大家都知道,人口和領土問題,一直都是全球關注的話題,也是國家發展的必要前提。而中國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同時也加大了中國的發展速度,中國是全球內唯一一個超過14億人口的國家,如果說到了2050年,中國還會剩下多少人?因此,聯合國也作出了一個大膽預測。據聯合國預測,在未來的30年離,中國人口數量會下降至11億左右,不止是我們國家,很多國家也會出現負增長趨勢。
  • 世界人口的分布將來會影響未來世界格局的走向
    不過有預測到了2100年,新的世界人口分布形式將發生變化,即80%的世界人口將生活在非洲和亞洲。人口基數多是是工業人口的基礎,不過有一點要說明,就是人口基數大,不一定工業人口就多,工業人口需要通過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來實現,同時要有工業企業來滿足這部分人口就業才能實現這部分人的價值,創造財富,從而改變社會面貌。
  • 2020年芬蘭有多少人口?芬蘭人口增長預測、歷史和人口最多的城市
    大多數人口是芬蘭人。該地區最早的居民是狩獵採集者,與現代芬蘭的薩米人關係最為密切。在芬蘭,大約有4,500名薩米人被正式確認為少數民族。薩米人已經在北極圈以北生活了7,000多年,在拉普蘭省佔5%的少數民族。芬蘭未保留有關種族的官方統計數據。  僅有3.5%的人口由外國公民組成,這是歐盟比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大多數外國公民來自愛沙尼亞,俄羅斯和瑞典。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夏賓)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顯示,從2035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佔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佔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 2050年,中國14億人口還剩多少?聯合國大膽預測,答案令人擔憂
    這是因為俄羅斯自身的氣候原因,他們很多城市都因為氣候過於惡劣,並不適合人們居住,所以真正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也沒有得到過度的增長。不過,離我們不遠的印度就不一樣了。這個國家的領土面積小得多,但卻擁有著超多的人口。每一次在出行的時候,這個國家的人民都面臨著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擁擠。這個國家的交通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