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Hi~大家還記得那個
90後 「大個子」沈駿福嗎?
隨著近期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成為當前最緊要的任務,區司法局機關90後黨員幹部第一時間加入楊浦機場值守分隊。
讓我們一起看看「阿福」 是如何在虹橋機場守好入境「第一關」的。
抗疫「夫妻檔」 詮釋別樣「浪漫」
「好的,我妻子在一線,作為共產黨員的我也應該去一線」。3月5日晚上9點,已經在社區一線值守兩周的阿福接到去機場值守的任務後,一口答應下來。他的妻子小周是上海市三甲醫院的普通醫護工作者,前兩天也剛剛被緊急抽調到醫院的發熱門診,直面最嚴峻的疫情。得知平日有些「馬大哈」的丈夫要去機場一線,妻子小周心裡不禁也為他捏一把汗,一線的巨大風險身為醫務人員的她比誰都更清楚,在丈夫臨行前的那個晚上,急忙趕回家為他理了發,並做了防護服穿戴的專業培訓,第二天一早,兩人便奔赴各自的戰場。
3月14日是白色情人節,「一起看櫻花」的約定在疫情之下未能實現,多日未見的他們只能通過微信視頻在各自的戰場上互道一聲平安、互喊一句加油,有一種浪漫叫做戰「疫」路上共同堅守,攜手逆行。
On call 16小時 變身「咖喱味」「大白」
N95口罩、帽子、防護服、護目鏡、手套,全副武裝值守在虹橋機場的志願者們被親切稱為「大白」,而阿福憑藉1.8米的個子以及200斤的體重被小夥伴們評為最像「大白」的「大白」。但這樣的身形在悶熱的防護服面前並沒有什麼優勢,基本穿上身一個小時衣物就全部溼透了,甚至連防霧眼鏡都在起霧。為了減少防護物資的消耗,減少上廁所的次數,他把每日三餐縮減為兩餐,喝水量也嚴格控制,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每天要在機場從早上9點駐守到次日凌晨1點半,回到家中往往已經是凌晨3點,16個小時下來,臉上早已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痕跡,皮膚也泡得發白,他戲稱自己變成了「咖喱味」的「大白」。
耐心細緻疏導 溫暖送走每位旅客
負責護送途徑重點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到集中隔離點是阿福這次機場駐守的主要任務,出入境人員往往只帶著簡單的口罩,從虹橋機場到楊浦的集中隔離點近一個小時的車程中充滿著風險,穿著防護服,他一刻也不敢懈怠。送「情緒不穩定」的旅客回家是工作中的難點,甚至有許多「突發狀況」。那天,阿福在機場接到一家四口由美國經香港轉機回上海的旅客,要求回家進行居家隔離。他及時聯繫街道核實相關信息,發現這「一家四口」在上海租房居住並無其他住處,而房東不同意他們「回家」隔離,因此只能到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旅客經過長時間飛行、多小時排隊,情緒極不穩定,對於這樣的安排一時之間無法理解,態度強硬,堅決不肯上車去隔離點,此時已經是晚上11點。擁有三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的阿福就耐心進行心理疏導,邊安撫情緒邊解釋上海疫情防控政策,希望取得他們的理解。一個小時後,旅客情緒緩和,但對於隔離點的住宿條件又提出質疑,阿福敏銳地鋪捉到旅客兩名年幼的孩子出現了焦躁情緒,他便以此為切入點積極勸說,努力協調,凌晨1點,在寒風細雨中,一家四口終於坐上了去往隔離點的大巴,阿福這才鬆了口氣。
從機場到社區,點對點無縫銜接,這其中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像阿福一樣,戰鬥在嚴防輸入性疫情傳播最前線的守「滬」者的努力和付出,築牢上海的「安全結界」。
我們歲月靜好,只因你們風雨兼程!
前方高能!!!
阿福和他的「戰友」們送上超燃視頻!
原標題:《「阿福」機場戰「疫」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