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襄陽」漢江、碼頭、和橋

2020-12-16 陝西法制網

襄陽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其城市的獨特之處中,漢江必居一功,也被親切地稱為襄陽的「母親河」。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秦嶺,穿越秦巴山地,流經陝南和鄂西北,入丹江水庫,出水庫後繼續流向東南,經襄陽,迂迴向東,匯入長江。

流經襄陽的滔滔漢江,將擁有2800年風雨歷史的襄陽城,自然劃分為了一座獨特的雙子城,襄城和樊城。

剛抵達襄陽時,同學昊開車接我們時便簡介了襄陽和漢江,她告訴我們,漢江在襄陽市內有五座大橋,風格迥異,特點明顯。從此我們便不經意地去關注襄陽的橋。

來自北京的同學嬌是個好奇寶寶,每次過橋她都會問我「這是幾橋?」剛開始我也是哭笑不得,「我也不過是第二次來,怎麼知道?」迫於半個地主的壓力,我開始特別去研究這些橋,5天之後,幾乎清楚了這些橋的故事。

觀漢江興起,而其實最先被吸引的卻是樊城漢江邊的碼頭。

到達襄陽的那個傍晚,我們從米公祠出來,沿漢江邊散步,徒步去鳳雛大橋下的李家腸子湯店吃飯。沿途卻看見了好幾個碼頭招牌。

江邊還有殘留的層層臺階,北方的嬌並不明白,她問「這兒為什麼有臺階?」所幸我也算長江邊長大,很小就坐船漲過見識,「應該是碼頭,過去沒有橋,人們坐船過江,從這兒爬臺階上岸。如今有橋不需要了,臺階也不用維修,殘留應該是對歷史的紀念。」

後來在這段短短的行程中也留心看到了好幾個碼頭招牌,如大碼頭、中州碼頭、龍子口碼頭等,各具風採。

後來在對面的襄城漫遊時又拍到了鐵樁碼頭。

據資料說,在漕運業興盛的年代,漢江襄陽兩岸有大大小小的碼頭三十多個,現在隨著城市建設發展的變化,不少碼頭已經被埋入地下。

如此也能對襄陽當初的水運繁榮可見一斑,雖然碼頭不再是城市的交通支撐,但留下的碼頭文化卻是一個城市歷史的重要見證。

在襄城濱江大道一橋頭,我被吸引的還有一個濟漢橋碑,微雨中,是那片空地上最耀眼的小建築,其奇特的造型讓人充滿好奇,必想一探究竟。

碑文大意說:明弘治初年,都御史沈暉命同治何祥為浮橋以濟行人,霜降水落時聯舟,加板其上;立夏水漲時開鎖浮舟,以利通航,清道光初年沒於洪水。

如今浮橋不再需要,只剩下這一段無法磨滅的歷史文化價值銘刻在我們的心中。

因為今天的襄陽有了更多更先進的大橋,把襄陽和樊城融為一體,成為今天強大的襄陽。

當那個晚上徒步二橋的時候,站在漢江中間,看兩岸燈光綺麗,雖輕風盈面,但並不寒冷,我們感嘆著襄陽的歷史和現代,我指點著漢江上的橋給給嬌介紹說。

右邊的那是一橋,有鋼鐵高架,跟我家那邊的枝城長江大橋樣子差不多,是座公路鐵路兩用橋。火車從這兒向柳州跑去,就會路過枝城長江大橋,橋頭就是我的家鄉。

腳下這個燈光像音符的是二橋,純公路橋,現在是襄陽的主要交通,一般城區公交和計程車都走的是這橋。

左邊那個斜拉索的是三橋,也叫臥龍大橋,顧名思義就是融入了襄陽的臥龍諸葛亮文化的大橋。

一橋那邊那座藍色鋼架的就是四橋鳳雛大橋,對應臥龍,取意龐統,外號鳳雛先生,也是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享美譽。

五橋就是襄陽東站過來時經歷的那座紅色的東津大橋,因地處襄陽的省級新區東津鎮而得名,中間跨過的那座小島就叫魚梁洲,是我們最後一個備遊景點。

如此,襄陽的正在成為歷史的碼頭,和已經成為歷史的浮橋,以及越來越多體現了科技實力的大橋,一起構建了襄陽最好的漢江文化。

作者/來源:睿博倫文化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免費乘坐了一次68元的襄陽漢江遊輪,可惜只剩最後25天
    今年湖北省的景區門票都免費,就連襄陽的漢江遊輪也是免費的。登入惠遊湖北小程序,選擇「樂在襄陽」,就能免費預約襄陽市內所有的A級景區。這其中就包括漢江遊輪風光遊日場和夜場的船票。漢江遊輪一天一共有3場,日場的出發時間是10點和16點,夜場的出發時間是20點,登船地址在襄陽市樊城區沿江大道龍子口碼頭。
  • 襄陽的這些橋,你走過幾座?
    襄陽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水在給這座古城帶來靈氣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各區域發展,橋的誕生,轉弊為利;自1970年漢江一橋通車後,襄陽橋梁的增長逐步走上正軌,至今為止已有12座橋想必大家和小招有一樣的疑問,通過查資料小招才發現,選擇懸索橋,主要是因為其跨越能力強、結構輕型美觀,同時也是為了區別漢江襄陽段其它橋梁所採用的斜拉式建橋法,以此來豐富漢江橋梁景觀。
  • 720度VR全景漫遊,今天我們換種方式打開襄陽!
    720度VR全景漫遊,今天我們換種方式打開襄陽!9月,襄陽市委文明辦、襄陽日報社、攝影師信諝強、襄陽市小記者團(襄陽日報)共同策劃、拍攝、製作了這套襄陽古城VR,清澈的漢江、高高的城樓、熱鬧集市……都盡收眼底。
  •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公元740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時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維,因公務去南方,途徑襄陽。此詩是詩人在襄陽城欣賞漢江景色時所作。【譯文】漢江流經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荊門往東與九江相通。江水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兩岸山色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 漢江禁漁彈奏生態「和弦」 襄陽譜寫生態文明新樂章
    2019年12月10日,為落實中央和湖北省委有關決策部署及工作要求,襄陽市召開漢江襄陽城區段禁捕漁民退捕安置補償工作動員會,公布了《漢江襄陽城區段禁捕漁民退捕安置補償工作方案》,將漢江襄陽段全面禁漁,作為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拉開了漢江襄陽段全面禁漁的序幕。
  • 在江邊走了3小時後,我們計劃捐出1000份禮包,用來保護襄陽人的漢江!
    關於襄陽的記憶,總與漢江有關。 渡客南來北往,繁忙的漢水,熙熙攘攘的碼頭,久經風霜的漁船,都仰仗著漢江水的饋贈與恩澤。
  • 「水電明珠」耀漢江——寫在湖北襄陽漢江新集水電站工程開工之際
    襄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漢水中遊,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和「萬裡茶道,水陸要塞」之美譽。如今,睿智奮進的大唐水電人,搶抓新時代發展的機遇,擘畫綠色發展藍圖,建設新集水電磅礴偉業,為漢江流域再造一顆「水電明珠」。
  • 襄陽 漢江東岸 鹿門西山腳下 有一個風景如畫的村莊——三合村
    漢江東岸,鹿門西山腳下,有一個風景如畫的村莊——三合村。2009年三合村入選為湖北省旅遊名村。三合村位於東津鎮的最南端,東邊是數十裡的鹿門群山;西隔漢江與襄陽古城和襄城區歐廟鎮相望;南接宜城周衝;北與東津王寨村、李灣村毗鄰。東津至宜城王集的公路穿村而過,淳河水緊繞村子的西邊,向南蜿蜒流入漢江。村子全長七、八公裡。
  • 直通襄陽|綠色蝶變 三年還一個大美襄陽
    漢江作為襄陽的母親河,流經襄陽境內195公裡。保護漢江流域生態環境,成為襄陽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前提。魚梁洲地處襄陽市區中心,面積17.64平方公裡,是由漢江與唐白河交匯而成的江心之洲。襄陽市民 李金英:過了這麼多年,魚梁洲的變化非常大,我們經常過來。襄陽市委市政府投資8.9億元,環繞魚梁洲建設的23公裡長的綠化觀光帶,也是襄陽漢江生態修復的重要工程之一。
  • 襄陽文化元素∶石頭是凝固的城市文脈,是見證歷史的發展和進步
    石頭對於城市來說,就像年輪和樹,是城市的忠誠記錄者,活生生的「活化石」從漢水邊開始的石緣玩石人大概在江邊看到石頭心動,然後撿著撿著就收不住了,後來時間久了,直到樊城風華路有了市場,有了玩石頭的組織,刊物,網站,這也是見證了襄陽的另一個社會發展。
  • 【198元】襄陽唐城+漢江遊船二日遊 (9月19/21日特惠發班)
    襄陽,湖北省轄地級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第一天】孝感-→唐城-→漢江豪華遊船→襄陽博物館 →南漳             早上孝感指定時間集合出發,乘車赴襄陽(車程約3小時),抵達後遊覽,【襄陽唐城影視基地—中國唐城】(遊街市、宅邸、寺院五大片區。
  • 漢江首座三塔式懸索橋建成通車
    6月24日,由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投資建設的漢江首座、世界第四座三塔式懸索橋——襄陽鳳雛大橋(原名龐公大橋)建成通車,襄城與樊城間再添一條過江新通道,大橋獨特的外觀造型也使其成為古城襄陽新地標。跨江主橋為三塔鋼混結合梁懸索橋,長756米,主跨378米,主塔為鋼混結合門型架結構,其中1號、3號邊主塔位於漢江兩岸,塔高61.9米,2號中主塔位於漢江江心,塔高69.8米,橋面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行車時速60公裡。
  • 三國蔡瑁故裡:襄陽東津老營(古蔡洲)訪古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洲老營(上洲村、中洲村、下洲村、一社村、二社村)和後崗村之間,還有大片的沙灘,那是漢江古河道河;院崗中學就建在沙灘上,現在當地年歲大的人還稱院崗中學為沙窩中學。明朝萬曆年間,漢江漲水,江水從汪家窪一路向西,經尹家墳、金家墳,過老營村北部,衝毀老營北寨門、西寨門,從此漢江主河道從老營東移到了老營西。
  • 為何漢江襄陽段會出現涇渭分明的現象?
    最近在漢江湖北襄陽城區段,漢江出現了半清半濁涇渭分明的現象。 為何會出現這種神奇的自然現象? 一半是下雨前河道內的清水,另一半是因為突發暴雨,周邊洪水攜帶泥沙湧入河道,短時間沒有來得及沉澱,形成黃色的河道。
  • 喜歡在漢江遊泳必須知道的事情,大襄陽遊泳救護隊增高科技救援設備
    喜歡在漢江遊泳必須知道的事情,大襄陽漢江遊泳救護隊新增高科技救援設備。 為了使水上救護更加專業高效,今年,漢江義務救護隊還新引進了多臺救護神器,為遊泳者保駕護航。 從今年6月5號起,漢江義務救護隊將再次上崗,為今年夏季市民在漢江遊泳保駕護航。
  • 襄陽:漢江鐵人三項賽開賽 150名選手競技展風採
    全媒體記者 李旭暉 江旭東 攝9月20日上午,以「崇尚人人體育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0「百千萬」襄陽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襄陽第四屆漢江鐵人三項賽在魚梁洲經濟開發區親水平臺舉行,來自襄陽、武漢、十堰、宜昌等地的150名選手進行了激烈比拼。
  • 鍾靈毓秀的襄陽,欣賞全城風光,看孔明談情說愛,漢江流經地
    襄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諸葛亮躬耕之地,這裡有東漢末源遠流長的三國故事,這裡有萬千風流人物的羽扇綸巾,這裡也是漢江流經之地,七省通衢之府。歷史上有太多關於襄陽的故事了,但是最大的亮點卻是諸葛孔明!
  • 漢江武漢段每6.9公裡便有一座橋
    作為武漢漢江上一座「高顏值」的橋,江漢七橋大橋建設者煞費苦心。大橋局項目經理劉生奇介紹,該橋效仿雪梨建港大橋,因為礄口、漢陽兩岸都是江灘公園,為增加人文色彩,臨時更改設計增加兩座橋頭堡,讓這座美麗的拱橋看上去有起有伏,成為武漢一張新名片。全鋼結構的一座拱橋江漢七橋施工組織難度大、施工技術含量高。作為全鋼結構的一座拱橋,鋼材用量達2.8萬噸。
  • 武漢最具「金屬感」的橋,它要來挑戰漢江「最美」!
    極具「金屬感」風格它將美麗景觀和交通功能完美融合也將成為人文氣息濃厚的一座跨江橋屆時江漢七橋也許將成為漢江上「顏值最高」的橋梁它的「金屬感」酷炫十足將挑戰漢江「最美」9月4日記者親臨施工現場探訪帶回你期待的真實現場
  • 2020襄陽第四屆漢江鐵人三項比賽在魚梁洲經濟開發區舉行
    9月20日上午2020年第四屆漢江鐵人三項賽在雨中開幕,本屆比賽是襄陽市疫情之後的第一次大型比賽項目。綠化後的魚梁洲風景秀美,禁漁後漢江水面清澈,雖然秋雨綿綿比賽專門設置了小鐵人項目,由於下雨賽道溼滑,有的小選手摔跤了,然而他們沒有放棄,帶傷完賽,小選手們的勇敢和堅持給在場的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