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倚天屠龍記》算是金庸較為成熟的一部作品,裡面涉及的門派眾多,各類人士描繪相對成功,而在各方勢力當中,六大門派和明教以及朝廷所湧現的高手都不少,而且在《倚天屠龍記》中,兩兩組合的高手也不少見,如玄冥二老,逍遙二仙,少林三渡等,都在江湖上影響極大。
當然,實力相當的高手並不少見,其中逍遙二仙,玄冥二老以及武當二代兩位高手宋遠橋、俞蓮舟六個人實力較為接近,其實他們也都算得上江湖一流高手,卻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各方勢力。
在《倚天屠龍記》中高手眾多,其中沒有正面出場高手包括陽頂天,空見神僧和百損道人,而在出場的人物之中,張三丰、張無忌和黃衫女武功絕對可以位列前三甲。在三人之後便是少林三渡,這基本上沒有問題。但是少林三渡之後,有關玄冥二老和逍遙二仙以及俞蓮舟、宋遠橋六人之間的武功排名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麼,到《倚天屠龍記》結局時,玄冥二老、逍遙二仙和武當二俠的具體武功排名會是怎樣呢!
首先,這六大高手的武功,應該屬玄冥二老最強。書中多次提到玄冥二老在江湖上是頂尖級高手的存在,這個評價是其他四位高手所不能比的。在張無忌二闖「金剛伏魔圈」失敗後,趙敏也提出搬來玄冥二老幫忙破陣的建議,只不過趙敏的建議讓整個明教高手沉默不語。
明教高層之所以沉默,肯定是明教高手都明白張無忌聯合玄冥二老確實有擊敗三渡的實力,但是玄冥二老又是明教以及六大門派的死對頭,他們的參與只會加劇各方勢力的矛盾。可是,玄冥二老此時是除了張三丰之外,最強有力的援兵,因此大家又都不好意思反對,所以都選擇了沉默。
二
正面交手方面,玄冥二老也是實力強勁,畢竟玄冥二老曾憑藉兩層掌力擊敗了楊逍和韋一笑,二老之一的鶴筆翁,也通過對掌的方式擊敗了武當二俠俞蓮舟。由此可見,玄冥二老確實強於逍遙二仙和武當二俠的。
至於鶴筆翁和鹿杖客的武功,趙敏曾提到,二人師出同門又一起生活了數十年,就是打上個七八天也難分勝負,因此二人整體武功水平,應該是平手的存在。
僅次於玄冥二老的,應該是光明左使楊逍。雖然楊逍同時擊敗明教六大高手的戰鬥水分很大,但依然難以掩蓋楊逍過人的實力。特別是在二闖金剛伏魔圈時,楊逍將自己的武功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至於一向不服楊逍以為楊逍武功不過如此的周巔,此時都對楊逍肅然起敬。到了決戰的最後時刻,明教三人組已經明顯處於下風,就在此時楊逍突然一虛一實地擲出手下的聖火令,讓渡難和渡劫一時分心,將二人逼退。同時張無忌藉機發力,終使得明教三人組佔到了上風。
雖然此戰張無忌是明教三人組的最強的火力輸出,但楊逍的實戰經驗卻能左右整個戰局。
楊逍之後應該就是武當二俠俞蓮舟了,俞蓮舟雖然是武當老二,但毫無疑問的是他的武功在武當七俠中最強。在屠獅大會中的表現來看,俞蓮舟又明顯勝過範遙一籌。
在屠獅大會上,宋青書用「九陰白骨爪」一連擊殺兩名高手,此時範遙在張無忌的指點下,才想出擊敗宋青書的手段,而俞蓮舟在看過宋青書的兩場戰鬥後,已經知道了利用「太極亂環訣」破宋青書的爪功的辦法。
同時在面對周芷若鬼魅般的武功時,俞蓮舟已經發現周芷若的武功有虛有其表的一面,只是一時半會兒想不到破解的辦法,然而範遙卻對周芷若的身法感到驚愕。就這兩場表現來看,俞蓮舟明顯高過範遙半籌,但是也僅僅是半籌。
三
宋遠橋和範遙的武功也是差距不大,個人認為在《倚天屠龍記》的結局時,範遙的武功應該是略勝宋遠橋的。
武當派的武功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強,第二是必須要勤學苦練。張翠山的天賦是武當七俠中最高的,但是在冰火島隱居時耽誤了練武,回歸中原時,張翠山的武功甚至不如莫聲谷。因此武當的功夫,不僅是厚積薄發,更需要勤學苦練,但是宋遠橋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如果宋遠橋真能像俞蓮舟那樣一心習武,藉助太極拳,實力肯定能超過範遙的。但是原著裡說得很清楚,張三丰在收了殷梨亭和莫聲谷之後就處於半退休狀態。在指導殷梨亭和莫聲谷以及武當派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了宋遠橋和俞蓮舟。
俞蓮舟醉心武學,因此武當派的大小事務,一直是宋遠橋處理,這也使得宋遠橋的武功被俞蓮舟超越。後來經歷過喪子之痛,宋遠橋的心態徹底崩潰,他應該更沒有多少精力投身武學了。因此倚天后期的宋遠橋,雖然具備四大法王的實力,但卻很難超越身為光明右使的範遙了。
其實,六大高手之間的差距其實很小,特別是楊逍等四人的差距,更是微乎其微。當然六個人也是處於三方不同的勢力,若是宋遠橋和俞蓮舟擺出雙人版的「真武七截陣」,那麼他二人的組合攻勢肯定是最強。
只是從個人實力來看,最後應該是鶴筆翁和鹿杖客最強,楊逍勝過俞蓮舟,隨後範遙勝過宋遠橋。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