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將軍陳納德和陳香梅一見鍾情,浪漫婚戀,跨越歲月的驚世傳奇

2020-12-14 大唐說史

文/唐朝

陳納德將軍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在抗日戰爭時期,陳納德將軍以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於1937年4月來到中國,幫助中國軍隊組建空軍,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艱苦卓絕的空中鬥爭。他的飛虎隊家喻戶曉,他和中國姑娘陳香梅的婚戀愛情,傳奇美好。

陳納德將軍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時,陳香梅尚在香港讀書,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誰也沒有想到,七、八年後,他們居然戀愛了!接著,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愛情傳奇。美好的婚姻,讓他們忘記年齡,忘記國籍,開開心心地走到了一起,儘管他們的年齡相差了30多歲。

一、飛虎將軍來到中國,初識陳香梅

1938年10月,陳納德奉命在湖南芷江建立航空學校,為中國培訓飛行人員。經過一番籌備,1942年,陳納德率美軍第14航空大隊,駐紮芷江,組建成中美軍混合作戰司令部,並出任司令員。陳將軍以芷江為基地,多次指揮中美空軍,轟炸日本本土和日戰區的基地、機構、碼頭等主要設施。8年抗戰,陳將軍率飛虎隊共擊傷日機2000餘架,擊沉擊傷船隻200多萬噸、海軍船隻44艘,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陳納德將軍雖以芷江為「大本營」,但卻常常飛往昆明。

在昆明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記者身份的陳香梅,不知不覺地被將軍「注意」到了。招待會剛散,陳納德就快步走到20歲不到的陳香梅身旁,問起了她的名字,陳香梅有些羞怯,不好意思地告訴了他。「原來就是你哇,你知道嗎,你父親還託我照顧你呢!」陳將軍又驚又喜,告訴她「我是你父親的朋友,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儘管告訴我好了!」

這時的陳納德已是50出頭的人了,初識陳香梅便給她留下了熱情、可靠的父愛之感。

但因忙於抗戰,在以後的兩三年中,兩人相見大多在公共場合。有時因新聞採訪,陳香梅也可單獨見到陳納德,漸漸地熟悉了,隨便了。有時也聊些生活中的小笑話,但誰也未提到過感情的事。

二、在送別將軍的晚會上,陳香梅感到愛情的細胞在跳動

1945年7月,即日本向中國政府在芷江投降前夕,因美國政府對華政策使陳納德「很不平靜」,氣憤中的將軍和美國國務院鬧起了意見。毅然辭職返國,告別巫家壩、告別芷江、告別第14航空隊。

在舉行歡送的晚會上,陳香梅也參加了,當時他多想和陳納德說幾句話啊!但大家都搶著和陳將軍道別祝福,她一直未找到說話的機會。直到10點鐘過後,陳香梅正準備走的時候,陳納德走到她的面前,眼裡似乎充滿了溫情,輕輕地對她說:「你不和我握手就準備走嗎?」就一句,陳香梅的心中瞬間激起了愛的漣漪,平時大膽開朗的她,臉也開始紅了,痴痴地望著陳將軍,說不出話來,引得周圍的人都注視著他們。

有一種默契在告訴他們:自己在默默地戀著對方啊!後來陳香梅回憶道:「不知道為什麼,在那一剎那,我們兩人似乎都感到一種異常的情感在作怪,突然發現自己在熱戀著對方。兩三年來,常常見面毫無感覺,一旦發現心底的深情時,我們竟要分手了!」

是的,陳香梅那時很崇拜陳納德,陳納德的英雄事跡和音容笑貌,已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極為美好的印象。但她沒有表露出來。

三、再迎將軍,陳香梅接納了真摯的求婚表白

陳納德將軍走了,暫時回了美國。這時抗戰已經勝利,陳香梅從昆明回到上海,除生活工作外,便是對陳納德的思念,那是一個純情少女的初戀。默默地、發自內心的秘密。後來,當她得知陳納德決定返滬,組建「陳納德民用航空公司」時,真是無比高興。但又有些「遺憾」,想起歡送會上她在陳將軍面前的窘相,竟「連到機場去接他的勇氣都沒有了」。

也許陳納德是為了陳香梅才來上海的。因此,一下飛機便急急地邀請陳香梅和他進晚餐。晚宴是歡迎陳納德的,做東的是前任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魯可斯將軍和幾個朋友。10點左右,陳納德對告辭的陳香梅說:「等一會兒客人走了,我送你回去吧。」陳香梅留了下來,客散屋靜。此時此刻,兩人從未有過的獨處、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是輕鬆還是甜蜜的「沉悶」?說不清。沉默,窘迫,不自在。最後還是陳香梅打破了似乎凝結的時空:「您打算在上海住一個時期嗎?」

「不,我想很快就要回美國,不過,我會再來。在我離開之前,我想你能答應我的婚事,待我回來後我們就可以結婚。」看著陳納德認真的樣子,陳香梅又驚又喜,但他還是應了一句:「我們大家了解不深,怎麼可以頃刻間談到結婚的問題呢?」 她的臉又紅又熱。

陳納德深情地對她說:「我很久以前就愛你,但我不敢對你表示,因為我的太太。如今我已經獲得了戀愛的自由,我希望有一個霞光如你一樣的人,做我的終身伴侶。」

陳納德是「攤牌」了,陳香梅,你能說什麼呢?兩顆心靈的情感火花,開始輝映到一起了。

四、在離別將軍的日子裡,陳香梅陷入了相思的煎熬

聖誕節很快到了。陳將軍約香梅到家中度節。當時他住在友人魏勞爾夫婦的家裡。這時陳香梅想到古人「親極反疏」的懺言,沒有答應。陳納德便買了一瓶法國香水送給她,並在瓶子中的卡片上寫上一行字——「給我最心愛的人」。至此,陳香梅真的開始「心緒飄然,不知所止」,兩人很快陷入了情網。

轉眼到了新年,陳納德要返美了!行前對香梅說,1個多月就可回來。在這段日子裡,陳香梅日思夜盼,白天數著日子,計算著心上人的歸期;夜裡,在夢中和心上人相見,痛苦、寂寞伴隨著她。陳香梅後來回憶道:「別後,我才知道,我是多麼地想念你……我被矛盾的心理支配著,我沒有去機場去接他,我有點怕,我怕寂寞的情感。」

「晚上,他打來電話『你生病了嗎?』我說『我很好,』他說:」你為什麼不到機場來接我呢?『我沒有話好說了。他說,我的車子馬上來接你,我想見你。』沒等我回話,他的電話已經掛斷了。我住的地方,離他們住所大約也就10分鐘左右的路程,然而在我看來,竟是一刻如年,心中巴不得車子再開快一點。入室,他起立相迎,兩人握手,未通片語,但覺魂飛魄蕩,不復更有此身,四目相覷,恍如隔世,一縷情絲,從此無法解脫了。「愛情的神力,至此已顯現出來……」

五、婚禮如期舉行,有情人終成眷屬

就像許多名人的婚姻一樣,不是那麼的一帆風順。剛從美國歸來的陳香梅的父親和繼母,對她和陳納德的婚事表示反對:理由是陳納德不是華人,且年齡太大(比陳香梅大30多歲)。但真正的愛是跨越時空的,沒有國界和年齡的限制。通過陳將軍的真誠表白,香梅的父母作了讓步。最後提出:他們帶香梅到杭州西湖去「靜思」一段時間,待回滬後再定。

陳納德是自然同意的,只好在上海忍痛等待。而這時的西子湖畔,香梅更痛苦。她感到家庭和生活像一堵圍牆在包圍著她。他要衝出去,自由地戀愛和生活,和陳將軍結成伉儷。雖在西湖僅呆了3天,感到的卻是那麼漫長。這時距聖誕節只有半個月,在離滬之前,她和陳將軍在燈下,「偷偷」地定下了那個讓人激蕩不安的日子——1947年12月21日。正當香梅困惑不安之時,陳將軍電話打了過來,要她速歸。陳香梅很高興,像解放似的,從杭州到了陳將軍的身邊。

他們匆匆地在上海和巴黎聯合設立的精緻沙龍「綠屋夫人」(服裝店)裡,趕製了幾套晚禮服,以作嫁衣,陳將軍還訂購了一個用千朵菊花精製而成的花鐘,用以象徵愛的永恆。當他將一枚戒指,戴在陳香梅的無名指上時,陳香梅幸福得差點哭了出來。

婚禮如期舉行。21日正好是星期天。結婚禮堂設在將軍的虹橋寓所,規模不是很大,但布置得特別精緻用心。象徵著純潔、忠貞、摯愛、長壽的菊花大鐘,垂懸於起居室的天花板下。各種各樣的鮮花,堆滿寬大的起居間、廳堂以及陽光鋪就的走廊。姐姐靜宜,特地從美國舊金山飛來,作了妹妹的蕊娘。父母也不再反對,香梅很感動,很興奮。當靜宜幫她穿上漂亮稱心的結婚禮服、當父親將她送進禮堂時,她品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和驕傲。

六、婚後定居上海,二人甜蜜相愛

參加婚禮的人除她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姐姐靜宜外,還有一些中外至親好友。如前任政務委員兼外交部長葉公超博士、魏勞爾夫婦、陳將軍的私人醫師金德來先生、將軍的助理舒伯炎上校夫婦,以及有關法官和美國駐滬領事等,他們熱情祝賀。香梅回憶道:「陳將軍當時身穿戎裝,英俊得很。眼睛是藍色或灰色的……大家知道,是他的眼睛在告訴我,他正衷心地愛我,一如我之愛他。」

「那天讓我很愉快,時鐘敲過6點時,我們在柔和的燈光下,用一個日本陣亡將軍的武士刀,切分結婚蛋糕。客人們都參加了晚宴,稍後有一個小型的管弦樂隊演奏舞曲,我們暢飲香檳……最後一個客人離去,將軍與我,手拉手,吹熄蠟燭……」

他們的婚事,成為滬上乃至國內各報刊的頭條新聞。陳香梅也因此成為「新聞女性」、「和平使者」,她的名字在歐洲風靡開來,而她和將軍是平靜的。陳納德在虹橋美村置了寓所,這裡環境幽雅,沒有鬧市的喧囂。這時,將軍的納德民用航空公司在滬也建立起來。二人開始過著清閒如居士一般的生活,在屋後的園子裡種瓜蔬、植花果;清早,他們常常相挽著,到樓道看日出;晚間漫步花前月下,有時也邀朋友在家玩牌,聊天聽音樂。總之是在享受初婚的甜蜜。後來,他們有了兩個女兒,陳納德特別鍾愛孩子,曾對香梅說:「20年、30年後,孩子將代表我來做你的好伴侶……」

七、將軍不幸離世,香梅女士獨自懷念

然而,病魔過早地奪走了這位名噪全球的將軍的生命。1958年,陳將軍因肺癌病逝世於美國路易斯安幫州紐奧連市,享年僅64歲。將軍病逝的前兩年,大半時光是在醫院度過的,香梅守護著他,溫情和摯愛一起暖著將軍的心。為此,香梅盡了不少的苦澀;為了將軍,她的心血熬去了許多,但她無悔。雖與將軍共同生活不過十年,但「生活有說不完的快意」,「也有使人落淚的回憶」。是啊!他們的婚姻是美好的,幸福的,但陳將軍「走」的太早了啊!

陳納德和陳香梅都是很重情緣的人。他們雖是萍水相逢,可是相知相愛卻極深、極濃。他們的相處、親密無間,每時每刻都享受著摯愛。

1994年5月,陳香梅女士作為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中美航空運總裁,遠涉重洋,踏上了令她夢牽情系的、留有美好青春、美好生活的國土。在她思念的芷江,滿懷深情地重覽這塊熱土,參觀了全國唯一的抗戰勝利「受降紀念坊」,原「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二戰時期遠東第二大盟軍機場「芷江飛機場」,當年陳納德的「指揮臺」以及抗戰勝利後著名的芷江「陳納德路」。

舊地重遊,睹物傷情,每到一處,她都流露出對昨天的回憶和對陳納德將軍的不盡思念。她在芷江岸,用詩句表達著對陳納德將軍的追念——「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無情最是江頭浪,昨日相思勝去年。」

2018年3月30日,一直活躍在美國政壇的優秀華夏女兒陳香梅,因病在華盛頓家中逝世,享年93歲。她知道,如父兄般的陳納德將軍,一直在天國等著她。他們終於可以在另一個國度裡,繼續魂牽夢繞的相親相愛啦!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陳香梅與飛虎將軍一見鍾情,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大32歲的陳納德
    陳香梅的傳奇人生來源於她的感情生活,從將軍夫人變成將軍遺孀,陳香梅始終展現了她作為時代女性的自信和從容,堪稱20世紀的女性典範。陳香梅出身富裕家庭,其父親陳應榮是民國的招商局局長,在做官之前曾在英國和美國留學,並拿到了兩國的博士學位,是典型的學霸人物。
  • 94歲陳香梅過世,結婚時與陳納德相差32歲,孫中山與宋慶齡相差27歲
    【94歲陳香梅過世,結婚時與陳納德相差32歲,孫中山與宋慶齡相差27歲】 據報導,飛虎隊陳納德將軍遺孀陳香梅3月30日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家中逝世,享年94歲。但陳香梅英語流利,青春靚麗;陳納德成熟老練,陽剛堅毅,愛情早已在兩人的心中埋下種子。1947年,陳香梅和陳納德結婚。結婚時,父親問她,你們年齡相差那麼大,如果陳納德過世了你還很年輕,怎麼辦?陳香梅說,沒有關係,我只要跟他在一起,五年、十年我都願意,我寧可要轟轟烈烈而短暫的熾熱愛情,也不願意一輩子過平平淡淡沒有漣漪的生活。
  • 電影《飛虎隊》開始籌拍 王建鋒拜見陳香梅
    網易娛樂4月7日報導 抗日戰爭時期,一個美國飛行員在中國度過了怎樣的光輝歲月?這是深萊塢聯手好萊塢將拍攝的電影《飛虎隊》要講訴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主角就是被中國人譽為「飛虎將軍」的陳納德中將。1958年7月18日,艾森豪總統和美國國會批准晉升陳納德為中將,7月27日陳納德逝世。美國國防部以最隆重的軍禮將其安葬於阿靈頓軍人公墓,他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墓志銘,背面是中文「陳納德將軍之墓」,這是阿靈頓國家公墓裡,唯一的中文墓碑。
  • 她是女人中的女人,活著的傳奇!
    她是一個如梅般的女人,既有梅的香氣也有梅的傲骨;她是抗日烽火中的戰地記者,見證了一代飛虎傳奇;她是走上美國政壇的第一位華裔女性,被譽為「傳奇鋼鐵蝴蝶」;她是全美7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曾被美國8位總統委以重任;她是美國各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 她是美國將軍嬌妻,孀居60年受8位美國總統重用,盼望中國強大
    01 陳香梅就是其中一位巾幗英雄,她憑藉自己的力量,斡旋於中國與美國之間,為中美兩國的友好關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陳香梅是世界著名的華人華僑領袖,社會活動家、美國的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海南大學的名譽校長,還是著名的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妻子。在美期間,被8位美國總統委以重任,深受其信任。
  • 陳梅香:嫁大32歲陳納德,33歲丈夫去世後,輔佐8位美國總統
    陳香梅,一個看起來普通的名字,但其人卻如梅花一般,有著堅韌的生命力。這位北京姑娘的一生充滿著傳奇的色彩,「第一位進入白宮的中國人」、「中美民間大使」、「全美國七十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世界著名華人領袖」這都是她成就。在政治方面如此有成就的她,在愛情上也是敢於追求,在國家大義上,更是從來不改自己的赤子之心。
  • 陳納德中國妻子33歲成為遺孀,為死後能與丈夫合葬,獨身60年
    她稱得上是一位女強人,她的名字叫做陳香梅。說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認識,可說到她的丈夫,在國內幾乎無人不知,那就是著名的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陳納德將軍是一名美國人,他在抗戰期間來到中國積極參加戰爭,為了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和他的飛虎隊,也是中國人民的好戰友。同時他和妻子陳香梅的愛情,也是由於抗戰而開始的。陳香梅本身出身名門。祖父做過招商局的局長,外祖父是外交官。
  • 陳納德:曾幫助中國抗戰,還娶了中國老婆,後來他們怎樣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這次戰爭使得人類社會和文明遭受了很大的破壞。而中國,則是二戰的一個開端戰場,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也是在中國戰場所結束的。我們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 【美國飛虎隊傳奇】首戰告捷 給日本空軍當頭一擊
    陳納德將軍  【導讀】他們是美國人,卻志願成為中國空軍;他們駕乘戰鷹,每次出擊都令敵膽寒。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特別節目《飛虎傳奇》——揭秘中美關係史上的第一次軍事合作。  央廣網北京9月1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5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展廳門口,陳納德將軍的塑像,臉龐稜角分明,透露出他的性格——勇敢、堅毅,富有冒險精神。
  • 飛虎隊故事連載|抗戰前期陳納德赴華考察,中國空軍首戰大捷
    美國飛虎隊司令陳納德將軍前 言 2020年是美國飛虎隊支援中國抗戰79周年,拂去歲月的塵埃,二戰中美國飛虎隊與雲南人民並肩戰鬥的經歷和結下的深厚友誼提起「飛虎隊」來華助戰,我們要首先提到他們的司令——陳納德將軍。因為,如果沒有陳納德,就沒有「飛虎隊」『,更沒有「飛虎隊」的英雄業績,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將改寫。「飛虎隊」是1941年7月來到中國的,而陳納德早在1937年5月就來到中國了。
  • 抗戰時期彩色照片首次發現 由飛虎隊員拍攝(圖)
    第1頁:攝影集《飛虎隊員眼中的中國:1944-1945年》 第2頁:中國編輯嚴湛談發現經過 第3頁: 穿中國軍裝的日軍戰俘。   我們昆明空軍基地三號宿舍裡的地圖繪製組成員逐漸和附近稻田裡幹活的農民熟悉起來。
  • 他是民國的「湘西王」,曾經徒步穿越青藏高原,與藏女發生傳奇婚戀
    韓世忠曾是一名小兵的時候,梁紅玉就看中了他,並主動的找人幫她說親,而韓世忠對她也是一見鍾情,於是就他們就結為夫妻。他們兩人的結合,可以說是英雄配美人,而且還成為了一段千古佳話。 而民國的「湘西王」,也曾經也與一名15歲的藏族少女,發生傳奇婚戀,成為了最悽美的愛情故事。
  • 最不守規矩的飛虎隊王牌飛行員:除了恨日本人還憎恨陳納德
    那個時候我和我的前妻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在一起,欠了一屁股債,生活過得一塌糊塗,我很需要那份工作。此外我們的行動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其實志願援華航空隊就是在政府推動下建立的,我是在看到尼米茲將軍號召海軍和陸戰隊的飛行員以及地勤人員加入到這項行動的一份文件時知道這一點的。唯一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是身份得保密。我們搭乘一艘荷蘭客船從舊金山起航前往中國,船上載有55名牧師,有男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