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西班牙《國家報》網站5月6日發表哈辛託·安東的文章《對二戰的並不真實的認識》,稱人們從大量書籍和電影中得到的二戰相關知識,特別是那些言之鑿鑿的認知,有一些其實是不正確的。文章摘編如下:
二戰德軍戰敗歸咎於希特勒、日本因廣島原子彈投降、太平洋戰場是第二戰場、盟軍的空襲使德國人民屈服、巴頓表現英勇、瑞士保持中立、英國人在戰前和戰爭期間支持邱吉爾、阿拉伯人希望第三帝國獲勝、納粹黨衛軍是最精銳部隊、二戰日本海軍是一場悲劇……這些是我們通常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些認知。
不過,有關這場結束於75年前的1945年5月8日的大戰,我們從大量書籍和電影中得到的知識也有一些是不正確的。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專家讓·盧克·勒魯在書中破除了有關納粹黨衛軍是最精銳部隊的神話。他指出,這些士兵實際上受到的培訓和指揮都很不給力。他們可能是狂熱的,但沒有很大的專業價值。他們的威望很大程度上是納粹宣傳的結果,以至於他們廣泛出現在各類二戰德國國防紀錄片和宣傳雜誌中。實際上,被神話了的黨衛軍在二戰中傷亡慘重,因為他們都不是好士兵,而且他們的領導者是殘忍的野蠻人。納粹陸軍中的精良編隊要比他們強得多。
其他一些被打破的「二戰迷信」包括德軍的U型潛艇和所謂的Ho-229「夢幻戰機」的神話。這兩者都並未對德國在戰爭中的表現有很大幫助。U型潛艇從未真正擁有過足夠的手段或優先權。後者是希特勒夢寐以求希望躲過英國強大的雷達偵察網絡的隱身戰機,卻甚至沒能走到原型機的階段(只造出了部分機身,本網注)。加上德國的生產設備差以及軍方笨拙的幹預主義等因素,使製造這一武器的可能性為零。
資料圖片:二戰德軍U型潛艇。(西班牙《國家報》網站)
有些歷史學家質疑偷襲珍珠港是二戰日軍的勝利。比如歷史學家皮埃爾·格魯姆伯格指出,日軍實際上計劃不周、行動不力,損失了至少150名不可取代的精英飛行員。在這場帶有背叛性質的襲擊之後,日本註定將陷入無休止的戰爭,因此偷襲珍珠港播下了破壞的種子。
此外,人們普遍認為二戰是一場屬於男人的戰鬥,其中最常出現的名字包括史達林、邱吉爾、羅斯福、希特勒、東條英機、墨索裡尼、戴高樂……
歷史學家法布裡斯·維爾吉利指出,除了日軍,二戰所有參戰軍隊都有女兵,其中不乏蘇聯女飛行員馬林娜·拉斯科娃、狙擊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那樣名垂青史的巾幗英雄。還有如今已經是和平與寬容的代名詞的安妮·弗蘭克這樣的女性人物。從其他很多方面來說,二戰也是一個女性的故事:大量慘遭強暴的婦女、為清理柏林廢墟而工作的「瓦礫中的婦女」、大批戰時女通訊員和攝影師、勇敢的女間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