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同學問我,本科二本,考985高校的研究生有希望嗎?我不想空口無憑地說「有希望」,也不想隨隨便便地說「沒希望」。因為正如魯迅所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不去做,永遠沒有希望。我想請大家看看,曾經走過這條路的人,曾經二本上岸985的同學,他們都努力到什麼程度。
01自考本科,在職備考,二戰上岸北師大
橙橙學姐畢業於一座不著線的小城市裡的一所師範學校,大專文憑。讀書期間,通過自學考試,拿到江西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的本科文憑及學士學位。畢業後被分配到家鄉的小縣城裡的一所學校。大多數有著這樣經歷的人,接下來的人生軌跡是確定的,教書育人,結婚生子,直到退休。生命中再也不會有任何一絲波瀾。
橙橙學姐不想要一眼就能看到底的生活。她說「人生短暫,如果不過得豐富一些,豈不是白走這一遭了」。
她開始做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去中國最好的師範大學讀研究生,讀自己喜歡的專業。然而,身為初入職場的菜鳥,幾乎沒什麼時間看書學習,於是第一次考研理所當然的失敗了。
工作第二年,橙橙學姐決心要把重心放在考研上。每天依舊是忙忙碌碌的,只有下班時間才是完全屬於她自己的。有時候,下班的時間也會被擠佔,還要加班。「但決心已經定了,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管有多少困難險阻擋住我向前奔跑的路,我也依然不會屈服」學姐說,她每天給自己規劃好要看什麼內容。專業課一章一章地學,做筆記,直到把問題弄懂為止;專業課一章一章的背,把書上的知識點抄到筆記本上,再挖空做練習題,直到背熟為止;每天堅持讀英語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去記單詞。
「我知道這樣的方法很笨,但學習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必須靜下心來,一步一步地去做,才能看到效果。」學姐說她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天分,有多麼聰明,所以只能用「笨方法」。
到了五月份,學姐的學生快要參加六一文藝匯演,也是排練節目最緊張的時候,她看書的時間也因此而縮短,所以心態上就有點慌。「有時候工作了一天,還連續排了幾個小時的節目,下完班累到直接不想說話,還要接著看幾個小時的書。情緒沒控制好的時候,看著看著就會發燥,甚至大哭起來,很多很多次在崩潰的邊緣,想過辭職不幹了,但是金錢和自尊心抑制了我這個衝動的想法,我家的經濟條件不允許我辭職,我的自尊心也不允許我就這麼輕言放棄、向世俗的困境低頭。」
人不逼自己一把,是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極限的,學姐成功上岸北京師範大學,當初那個看似遙不可及夢,變成了現實。
02二戰上岸人大,努力就是特別有用
小慧學姐本科讀的二本,一直抱有名校情結。第一次考研時,選擇報考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學專業。複習半年後被高數,專業課折磨得面目全非,於是選擇換成不考數學的公共管理學專業。「這一改變也使我的心態發生180度轉變,盲目自信的覺得無非就是背背,而這種心態也讓我白白浪費了一年的時光。前期複習英語記記單詞,專業課複習學習一天休息一周,11月之後就萌生了二戰的心思,一味地給自己退路,政治肖四沒背,專業課沒背完一遍就上了考場。」小慧學姐在總結自己一戰失敗的原因是這麼說,「結果可想而知。」
有了失敗的經驗打底,二戰時的小慧學姐決定穩紮穩打,努力努力再努力,在外面租房備考。二戰期間,有一句話一直激勵著她,直到上岸——
努力就是會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的有用。但前提是你必須承認自己是個平平凡凡毫無特色的普通人,把自己放在最底部,別妄想一鳴驚人,然後開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努力。
03專科到985,是我做過最酷的事
柒月學姐是一名專科生,一戰在職備考,二戰辭職備考,成功上岸中國海洋大學。
她說:「專科考研最大的懷疑或許就是,會不會歧視我啊?我不會說沒有,當然會有。難道不應該有麼?高中別人為夢想題山書海的時候我們玩得有多嗨呢,反正我是沒學過習。如今又憑什麼要求老師不看出身完全一視同仁呢?同等條件下,我很負責任地說,老師不會選擇專科生的。」
有人問說,既然你知道有歧視、困難這麼多,為什麼還要考?
學姐對此表示了鄙視:「怕就不要考!如果你能證明專科只是你高考的不努力而你現在比誰都拼命,你能做到本科生都做不到的事情,老師不會拒絕的。不要再懷疑有沒有歧視,既然選擇了就盡己所能!」
「考研是一個人的旅程,之所以那麼多人放棄因為不像高考大家一起努力,你不學了就不學了沒人管你的,所以一定堅持,」柒月學姐回憶起說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堅持,「我去複試的時候,走在海大的校園,那種感覺怎麼說呢,心馳神往,好像重新活一次一樣。」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那些二本上岸985的研究生,那些成功從谷底爬出來的人,沒有誰是順風順水的。唯有努力、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