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5日電 美國《星島日報》4日發表加州華裔參議員餘胤良文章指出,近年來,辱華言論事件不斷上演,不單傳媒本身,政客也有這種情況,縱觀此次「殺光中國人」言論事件,無論華裔小區及示威人士是否得到其訴求,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傷害已經造成。他希望此次事件能喚起美國社會意識到有關言論是危險的,不能以此作為搞笑、娛樂、幽默的題材。
全文摘編如下:
近年中國不少地方富庶起來,建設繁華,偶有機制未能配套,就被批評為空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還是不滯;反觀被譽為發達國家的美國,物質文明有目共睹,精神文明又是否達到大眾的期望呢?
去年,EPSN形容當時在NBA表現令人擦亮眼睛的林書豪為「披著鎧甲的中國佬」。不單傳媒本身,政客也有這種情況,去年2月,密西根州聯邦參議員候選人Pete Hoekstra就在電視廣告中辱華,當時他為了打擊時任參議員Debbie Stabenow(後來Debbie Stabenow成功連任),以一個亞裔女演員在稻田間說帶口音的英語,並也設立一個網站運用多個中華文化的象徵,來攻擊對手。
嘲弄華人說英語帶有口音,當然還有2007年4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在紐約的兩名電臺DJ在節目中打電話到中國餐館惡作劇,說要一盤鮮蝦炒「跳蚤」(shrimp fried lice),藉此取笑華人的rice(米飯)與lice(跳蚤)發音不準。
這個月,ABC電視臺的吉米克梅爾脫口秀(Jimmy Kimmel Live)當中「兒童圓桌會議」(Kids Table),就出現「殺光中國人」(Kill Everyone in China)的言論。
華裔小區對此的強烈不滿我是完全理解及認同,吉米克梅爾及ABC電視臺應向華人作出誠懇的道歉。我說的道歉是面向「華人」,不是面向某個組織、機構或個人,因為這次不是傷害某組織、機構或個人,個別組織、機構或個人不能代表全部華人,故此ABC只發道歉信予一個組織,誠然是不足夠。
縱觀今次事件,無論華裔小區及示威人士是否得到其訴求,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傷害已經造成。
故此希望今次事件能喚起美國社會意識到有關言論是危險的,不能以此作為搞笑、娛樂、幽默的題材。媒體及電視臺不會以「殺光某人全家」作為笑話,更可況是「殺光中國人」?
我們小區應團結起來,確保同類事件不會再發生,沒有人願意看見過了不多久又有媒體出現侮辱華人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