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蒙斯基金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西蒙斯學者獎獲獎名單,人稱「惲神」的80後數學奇才惲之瑋,成為了今年唯一的華人獲獎者。
西蒙斯基金會自2012年起開始評選西蒙斯學者。該基金會對獲獎者的評價是「他們立於創造的頂峰,開研究之先河,執領域之牛耳,並在提攜後學上成效卓著」。評選結束會,基金會將連續5年為獲獎學者提供每年1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
今年,共有15位西蒙斯學者獎獲得者,其中數學領域僅有4位,惲之瑋就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惲之瑋是繼陶哲軒、姚鴻澤、陳秀雄之後,第4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數學家。
1982年,惲之瑋出生在江蘇常州的一個「名門望族」。之所以用這個詞,是因為惲之瑋的先輩中,有很多文化名人、高官政要、革命前輩和知名學者。
比如清代道光年間的貴陽府知府惲鴻儀;和周恩來一起領導南昌起義的革命烈士惲代英;國防科技專家、中國工程院候選院士惲小華等等。
惲之瑋作為這個家族的年輕一代,從小便展露出驚人的數學才華。
他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了第五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
中學時期,惲之瑋先後拿下國際級、省級的6個數學競賽一等獎。高中時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直接就拿了個滿分,那一年全球461個參賽選手中僅4人獲得滿分。
因為在競賽中的出色表現,惲之瑋被保送到北大數學科學學院。大學中,惲之瑋用實力驗證了一句話「學神考100分,是因為試卷總分只有100」。據悉,在所有專業課中,惲之瑋創造了19門課100分,剩下7門99分的奇蹟。
北大畢業後,惲之瑋去了普林斯頓數學系讀博。2009年博士畢業後,他直接進入麻省理工教數學。
2012年,因為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領域的諸多貢獻,惲之瑋被授予SASTRA拉馬努金獎。
2017年,在耶魯大學擔任數學系教授的惲之瑋,被授予了科學突破獎的數學新視野獎。該獎項是全球獎金最高、含金量也很高的科學獎項,馬雲、馬化騰、馬克·扎克伯格等都是該獎項的捐助者。
2018年,剛滿35歲的惲之瑋成為了麻省理工的終身教授。這個頭銜的含金量有多高呢?世界知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就是在35歲這年成為了麻省理工終身教授。這相當於,惲之瑋成為了和錢學森齊名的「最年輕的MIT華人終身教授」。
不到40歲,惲之瑋的履歷就已經相當驚人了,很難想像他之後還會創造多少驚人成就。
「惲神」這個稱號真的是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