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縣:圖爾蓀古麗的「致富果」

2020-12-22 鄉村報導

金秋九月,新疆的葡萄陸續進入採摘季,9月9日,在若羌縣吾塔木鄉尤勒滾艾日克村村民圖爾蓀古麗家的庭院裡,工作隊員正忙碌的幫助她採摘葡萄並送往預訂的群眾手中。

「這筐葡萄摘完之後我們就要分批往縣上去送,不然下午的訂單一來我們就送不了了」圖爾蓀古麗邊摘葡萄說。

若羌縣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具有氣候乾燥,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條件優勢,非常適合葡萄樹的培育生長。

種植葡萄6年來,圖爾蓀古麗體會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學無止境」。從對種植一竅不通變身葡萄管理的行家裡手,這其中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辛勤培育和悉心鑽研。「2014年的時候在市場看到有賣吐魯番葡萄苗的,就買了些回家,沒想到這幾年在工作隊的引導和幫助下,通過發展庭院經濟我家的葡萄竟然也走向了市場!」

圖爾蓀古麗家種植的吐魯番無核葡萄,具有汁甜肉厚皮薄、顆粒飽滿、含糖量高的特點,對緩解疲勞,益氣補血,降低血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種植初期,因為缺乏種植技術和葡萄管護經驗,想要把葡萄種好可不是個簡單事兒,圖爾蓀古麗和丈夫在家裡空了就翻閱手機百度和百科全書互相鑽研,經過自學,葡萄樹的長勢雖有好轉但掛果率依然不是很理想。經過幾番折騰原本打算就此作罷,但沒想到工作隊在走訪了解到實際情況後主動邀請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員前來指導並幫助圖爾蓀古麗一起管理屋後的葡萄,還積極引導鼓勵圖爾蓀古麗發展庭院經濟,將吃不完的葡萄和地裡的其他蔬菜一起拿去街上買,這樣能更好更快的優化家裡的生活條件。

「圖爾蓀古麗這家人都非常勤勞、肯幹、悟性高,學東西也很踏實,他們用實際行動為今年脫貧攻堅收官工作奉獻力量,也用實際行動證明幸福是靠雙手奮鬥出來的!」若羌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駐吾塔木鄉尤勒滾艾日克村工作隊副隊長陳慧說。

現在,經過工作隊的幫助和農業農村局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圖爾蓀古麗家屋後的一畝葡萄樹不知不覺就成了她的「搖錢樹」,每年從八月底葡萄成熟開始就有客戶乘著下班或者周六周日的時間來院子裡採摘葡萄和蔬菜回去吃,因為是純綠色無公害種植,口感相比於其他的水果會更好一些,再加上大家的口碑相傳,知名度也漸漸高了,有些不方便來採摘的就打電話或者發微信預訂,線上+線下的採購方式在方便群眾的同時,也讓圖爾蓀古麗的腰包越來越鼓。

「今年的葡萄產量很高,院子裡的這30餘株葡萄樹結了有1噸多的葡萄,市場價在10-15元不等,目前庭院裡的葡萄已經供不應求,我和家裡人計劃明年再引一些葡萄苗回來種植,利用發展庭院經濟讓家裡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紅火!」圖爾蓀古麗幸福地說。

近年來,若羌縣各「訪惠聚」工作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體系,引導各族群眾利用庭院經濟產業助力發展脫貧攻堅,改善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環境,著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有效加快了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做出新貢獻,讓各族群眾在發展庭院經濟的同時鼓起「錢袋子」,真正用勤勞致富,為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畫出更加圓滿的句號!

相關焦點

  • 圖爾蓀艾依提:巧手「理」出致富路
    圖爾蓀艾依提是新疆新和縣排先拜巴扎鄉莫瑪託格拉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未成年的孩子和患病的老母親,只有他一個勞動力,不斷增加的醫療費用,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愈加困難。但在國家脫貧攻堅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利用產業扶貧資金開了一家理髮店,成功實現巧手「理」出致富路,成為眾多脫貧戶之中的一員。
  • 圖爾蓀·熱西丁:實現脫貧夢 創造幸福生活
    走進新疆喀什疏勒縣英阿瓦提鄉滾獨魯庫木村祖業刺繡專業合作社,看見合作社負責人圖爾蓀·熱西丁正在認真的檢查產品質量和包裝。圖爾蓀·熱西丁是滾獨魯庫木村村民,他在黨的惠民政策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幫助下,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不斷開拓新的致富門路,在創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青年企業家。
  • 新疆輪臺縣:熱陽古麗·白克力脫貧故事
    熱陽古麗·白克力體面地脫了貧,又體面地鞏固脫貧成果。熱陽古麗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簡稱巴州)輪臺縣野雲溝鄉塔勒克村村民,她主要靠著種花賣花脫的貧。如果追問下去,她家因髒亂差致貧,又因通透明亮的庭院而脫貧,熱陽古麗的脫貧故事,濃縮了野雲溝鄉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特點。前幾日,熱陽古麗剛賣掉今年的第一撥花,掙了500元。走進她家,如同走進了一座精緻花園,院牆一圈種著花、窗臺上種擺著花、小拱棚裡育著花、客廳裡還是花,熱陽古麗家的花也是從春天開到冬天。
  • 幸福密碼 | 圖爾蓀妮薩就業記
    幸福密碼 | 圖爾蓀妮薩就業記 2020-06-04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阿合奇縣別迭裡村村民圖爾蓀阿力·拜依謝克:沙棘搭平臺 脫貧...
    圖爾蓀阿力·拜依謝克是村裡47.67%的貧困人口之一,一家四口人以放牧賣牛羊為生,2014年人均年收入不足2750元。「以前靠低保和幾隻牛羊維持生計,想著改變又沒有門路,想著找活幹也沒有地方,因為窮都很少與村民來往,除了放牧就呆在家裡,真是很無奈。」提起以前的生活,這個中年漢子眼眶溼了。
  • 巴楚縣:養殖努比亞山羊,打開致富之門!
    圖爾蓀·麥麥提通過網上查閱資料了解到,努比亞山羊繁殖能力強,肉質好,羶味小,消費者較多。圖爾蓀·麥麥提下定決心通過科學養殖努比亞山羊增收致富。回憶起當初的養殖想法,圖爾蓀·麥麥提依舊心潮澎湃。圖爾蓀·麥麥提說:「我養殖這些山羊,村委會相關負責人幫助我在網上訂購。努比亞山羊養殖簡單,買賣也快,購買的顧客較多,每周可以賣出三四十隻。現正在擴大養殖數量,增加經濟收入。」
  • 若羌縣舉辦阿爾金山「雪山之旅+航空」特種旅遊啟動暨 「新崑崙...
    7月12日,若羌縣在樓蘭體育館前舉辦阿爾金山「雪山之旅+航空」特種旅遊啟動暨「新崑崙探險」阿爾金山雪峰1號大本營開營儀式。若羌縣委副書記、縣長艾山江·艾塔洪和活動承辦方負責人為阿爾金山高山探險運動中心揭牌,並向「新崑崙」阿爾金山登山隊授旗。
  • 牛油果成孟連老百姓的「致富果」
    人民網昆明12月1日電 (虎遵會)本網11月30日從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舉辦的「孟連牛油果」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推介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牛油果規範化種植示範園5萬畝,投產1萬畝,產量4000噸,產值1億元,牛油果已發展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果」。
  • 人物| 記全國優秀法官、喀什中院法官阿力普・圖爾蓀
    從事法官這一職業是阿力普・圖爾蓀從小的夢想。「年少時的我,覺得法官是一個很神聖的職業,能夠為群眾排憂解困,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名法官,打擊犯罪,為群眾排憂解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阿力普・圖爾蓀說。 為了實現夢想,他讀大學時毅然選擇了法學專業。
  • 新疆若羌縣鈦礦
    一、礦權概述1、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新疆若羌縣約馬克其鈦礦
  • 擺渡青年圖爾蓀麥麥提·圖爾蓀:接過父親的槳 做個好人
    4月22日,喀什地區莎車縣霍什拉甫鄉葉爾羌河邊,圖爾蓀麥麥提·圖爾蓀(右)正在將擺渡船撐離河岸。記者高原玲子 攝原標題:擺渡青年圖爾蓀麥麥提·圖爾蓀:接過父親的槳,做個好人天山網訊(記者阿比拜報導)4月22日,喀什地區莎車縣霍什拉甫鄉,中午不到三點,被父親用拐杖打出來的圖爾蓀麥麥提·圖爾蓀有些委屈的站在葉爾羌河河岸邊,手裡不斷撫摸著架在河面上的那條鋼絲繩。
  • 沙果成了「致富果」
    沙果成了「致富果」 《 人民日報 》
  • 黑果花楸:紫黑色的致富果
    我國20世紀90年代引入,目前己被列為我國新興10大小漿果之一。 當地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最近是黑果花楸的採果期,如果你去涇源縣興盛鄉上金村轉上一圈,可能沒人有時間招呼你。」寧夏林業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強說,當地種著1萬多畝黑果花楸,這幾天正是採收的季節,紫黑色的小圓果密密地掛滿枝頭。
  • 法官古麗米熱的一天
    母親養育了3個子女,十分心疼古麗米熱這個最小的女兒。多年來,古麗米熱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對身體不好的母親照料得細緻周到。早餐用完,古麗米熱像往常一樣,伺候母親吃藥。她常用「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來形容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 喀什的「古麗」在維語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裡沒有隻賣包裝的各種火柴,沒有印著口號語錄的杯子,也沒有裝模作樣的咖啡果茶,大多數作坊裡都是在我看來可以當成藝術品的生活用品。這裡的維吾爾族朋友們穿著雖然現代了,但根和魂都還在。當天中午在一家小館子裡吃手抓飯時,有幸認識了一個五官精緻漂亮的維吾爾族姑娘,名字挺長,有「古麗」二字,且叫她古麗吧,正在讀高中立志要去北京上大學,聽說我們是從北京來的就很熱情地給我們向起了導。
  • 鹹陽興平:大紅桃成為群眾的致富果
    眼下正是瓜果上市的季節,鹹陽興平市店張街道種植的1萬畝中早熟大紅鮮桃喜獲豐收,預計總產達5000萬斤,產值達到6000萬元,紅紅的鮮桃成為興平群眾的致富果。村裡種植桃面積800畝左右,其中14戶貧困戶種植面積30多畝,預計產量400萬斤,按目前收購價,群眾收入600多萬元,這項產業已經成為我村群眾的增收果、致富果。興平臺:王楠 胥正齊
  • 萬寧將打造「北大百香」品牌 讓百香果成為村民「致富果」
    6月12日,在萬寧市北大鎮北大村百香果種植示範基地內,部分已成熟的百香果掛滿枝頭,散發出誘人的清香,呈現豐收的喜人景象。從2018年7月開始,北大村通過因地制宜,把種植百香果作為村裡的脫貧主導產業之一,希望能夠帶動群眾種植百香果增收致富,讓百香果成為致富果、脫貧果。「百香果產出快、產量高、管理簡便,經濟效益可觀,能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 推進現代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建設 百香果成福建致富果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中仙鄉西華村村民傅祥玉說,自去年開始,種植22畝黃金百香果,產果31.9噸,平均畝產1450公斤,盈餘1.5萬元/畝。眼看著百香果變成農民的「致富果」「黃金果」,成為脫貧致富的「拳頭」產業。傅祥玉感慨萬千,百香果變成致富果,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 沙河:新疆若羌縣到我市考察
    會上,經濟開發區主要負責人介紹了我市玻璃產業發展基本情況;若羌縣相關負責人 介紹了該市整體情況,特別是承接我市產業轉移的投資環境及優勢,並觀看宣傳片;雙方就 產業合作進行交流發言。考察團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我市玻璃產業規模大、品類豐富、 市場佔有率高,對我市玻璃企業到若羌縣投資興業並表示歡迎,同時希望沙河到若羌縣實地考察,深入對接,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謀發展。
  • 民族團結一家親|巴哈義古麗的「幸福密碼」
    「古麗女兒,我又來找你了。」7月3日中午,82歲的社區居民劉國群老人找到巴哈義古麗·尼合買提,兩人商量著去醫院看望他生病的老伴劉桂花的事。巴哈義古麗·尼合買提用真情孝心溫暖著社區每一位困難孤寡老人的心。提起與劉國群夫婦的相識,巴哈義古麗·尼合買提記憶猶新。剛進社區不久,巴哈義古麗在走訪中了解到劉國群夫婦的兒子新婚不久發生車禍死亡。失去獨子,讓老兩口整日以淚洗面,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