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闖市場」到「換市場」 江蘇文化「走出去」何以精彩?

2021-01-08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南京1月29日電 題:從「闖市場」到「換市場」 江蘇文化「走出去」何以精彩?

新華社記者蔣芳

音樂雜技劇《猴·西遊記》在美國林肯藝術中心連續商演27場,刷新票房紀錄;崑曲《牡丹亭》在英國倫敦Troxy劇場連演三天、一票難求;紀錄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國3》在江蘇衛視與BBC同步播出,覆蓋海外受眾近1億人次……

近年來,江蘇省文化廳以「精彩江蘇」對外文化交流品牌為龍頭,從單打獨鬥出海「闖市場」到整合資源、集團作戰「換市場」,文化「走出去」與「引進來」並重,不斷創新對外文化交流方式,拓寬對外交流路徑,在海外掀起一股「江蘇熱」。

「過去是自己闖市場,現在帶著資源換市場」

2016年9月,東西方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受江蘇省文化廳邀請,莎翁經典原版話劇《威尼斯商人》在南京上演。與此同時,湯顯祖經典作品《牡丹亭》在倫敦連演三天,一票難求。

2017年12月,「引進來」的「知音千古此心同——國際藝術家眼中的中國崑曲」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開幕,來自亞非歐洲十餘個國家的中外藝術家描繪了他們眼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劍橋大學菲茲威廉藝術博物館東方館館長林政晟感嘆:「借來扇中春色,畫出一段傷心,文化的對照與衝擊盡顯在色彩和構圖裡。」

無論是穿越400年時空的「湯莎會」,還是中外藝術家自出機杼的對照展,2013年以來,作為文化資源大省與文化消費大省,江蘇實施文化「走出去」與「引進來」並重的戰略,江蘇藝術基金每年拿出超過1000萬元專設「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對外文化交流呈現一派勃勃生機。

江蘇省文化廳廳長徐耀新說,一直以來,文化「走出去」過程中租場演出、出國鍍金等現象令人詬病,但也從一個角度折射出闖市場的步履維艱。蘇州崑劇院院長蔡少華感慨地說:「過去是我們單打獨鬥出去闖市場,如今『引進來』、『走出去』同步交換市場,步伐更輕盈了。」

從各自為戰到品牌引領

近年來,我國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但也存在多地多部門各自為戰,市場和社會參與不足等問題,難以真正打入主流社會。江蘇省通過虛實結合、官民並舉,在海外搭建起了一批常態化運行的文化「橋頭堡」。

2016年11月,江蘇省與文化部共建海牙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已多次策劃覆蓋荷蘭、歐洲的文化活動;2017年8月底,中英雙語的全球崑曲數字博物館在英國劍橋大學運行,成為又一個傳播中華文化的新窗口;江蘇省演藝集團在日本、比利時、澳大利亞的三家海外分公司正式落地;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設立了江蘇文化產業(歐洲)促進中心;蘇州市在美國波特蘭市掛牌成立了首家蘇州企業「走出去」和城市外宣境外合作站點……

目前,江蘇省鎮江、南通、連雲港、泰州等城市已經與海牙中國文化中心籤署合作協議。「地方特色文化零敲碎打走出去難度大,且難以形成聲勢。有了海牙中國文化中心這樣的海外橋頭堡,走進歐洲將更加便利。」鎮江市文廣新局負責人說。

據統計,以「精彩江蘇」品牌戰略集聚合力,各地文化部門「一盤棋」,「金陵神韻」「天堂蘇州」「舞動漢風」等對外均以此為統領,僅2016年就有85批文化團組赴世界37個國家與地區開展了81個文化交流項目。

甩出去的是「水袖」,連接的是心靈

音樂雜技劇《猴·西遊記》創下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建立以來單一劇目演出場次最高紀錄,美國音樂劇嫁接中國雜技,傳達的是中國「平等」「公正」等揚善懲惡的價值觀主題;原創歌劇《運之河》歐洲巡演大獲成功,用歌聲與世界對話,呈現了大運河對中華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江蘇衛視與BBC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國3》,覆蓋海外受眾近1億人次,則呈現了一個飛速發展、色彩繽紛的中國……

在日益開放的當今時代,文化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同世界多種文明的對話和交流。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認為,優秀傳統文化在注重縱向傳承的同時,同樣需要重視橫向的對外傳播。「唯此,才能更好地讓世界感知中國,讓更多人聽到來自東方的聲音。」

記者採訪了解到,「精彩江蘇」品牌戰略在主動融入國際文化市場的同時,牢牢把握方向,一批「走出去」的文化產品深植民族文化的優秀基因。江蘇鳳凰傳媒集團以8500萬美元全資收購美國童書生產商PIL及其相關產業。鳳凰傳媒集團董事長張建康表示,此舉的意義在於建立自主可控的國際市場通道,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外國少年讀者。

「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用好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三種方式,凝聚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江蘇正在以『精彩江蘇』品牌為總攬,為可持續的推動價值觀輸出探索路徑。」徐耀新說。

相關焦點

  • 楊文虎:文化產業走出去的「雲南樣本」
    在對外文化傳播方面,在國外主流媒體打造一系列《美麗雲南》新聞專刊,用對象國語言辦好泰文《湄公河》、緬文《吉祥》、寮國文《佔芭》、柬文《高棉》雜誌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動廣播節目和電視頻道在周邊國家落地,依託節慶活動、報紙和書社等載體開展文化傳播,取得良好效果。
  • 【分析】《吳哥的微笑》中國文化 「走出去」的典型案例
    《吳哥的微笑》作為一臺旅遊演藝節目能夠「走出去」,在國外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在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成為中國文化 「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吳哥的微笑》涉及到節目編創、市場營銷、運作管理、上下協調等諸多方面的工作,要學習和了解當地的法律、政策、文化、語言、風俗,要辦理設備設施出入境及員工國際往來手續,要協調好當地文化、公安、稅收方方面面的關係,諸如此類問題,都在執行的過程中解決了。
  • 走出去!拓市場!義博會全國巡迴展首場新品訂貨會本月舉行
    作為義烏禮品包裝商會的會長單位,「博眾文化」將與近百家外貿企業一起抱團參展,屆時,他們將推出眾多新產品,吸引國內採購商,擴大企業的國內市場份額。市場是義烏的龍頭和命脈。圍繞繁榮復市,義烏打出一系列繁榮市場「組合拳」。其中,年內計劃在各省舉辦1-2場義烏小商品展銷會,帶動更多市場商戶、商品「走出去」拓展內貿市場。
  • 「走出去」彰顯中國文化軟實力
    全球化是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近年來,中國文化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文化交流和貿易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帶到了國際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企業「走出去」,讓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越來越被世界認可。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廣播電視臺旗下統一的新媒體產業及資本運營平臺。
  • 油田外闖市場員工收到暖心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邵芳 通訊員 勝網宣近期,蘇建松和其他50名即將奔赴吉林外闖市場的員工收到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工會提供的暖心「行囊」。「行囊」裡包括腰包、水杯、藥品、口罩等必需品,這對於馬上要奔赴另一個陣地的他們來說是一份暖心的禮物。
  • 江蘇高速服務區何以「甲天下」?
    高顏值、有內涵,凸顯品牌、文化特色江蘇高速服務區何以「甲天下」?以「夢裡水鄉、詩畫江南」為主題打造的江蘇陽澄湖服務區盡顯蘇州園林韻味,引人駐足。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供圖閱讀提示包括陽澄湖服務區在內的江蘇多個高速服務區,成為人們爭相前去「打卡」的「網紅」景點。江蘇高速服務區從過去的快餐、超市、廁所、加油「老四樣」的經營困局中謀求轉型,走出了一條高速服務區高質量經營發展之路。「OMG!
  • 文化建設藍皮書:建立多種文化「走出去」渠道 講好中國故事
    助力文化精品的生產 必須堅持政府管理與市場機制相結合藍皮書指出,要為生產文化精品力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有效的支持,就必須堅持政府管理與市場機制相結合,通過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和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協同發揮作用。只有加強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的引導,才能培育優良的文化價值觀。
  • 受眾換「審美」 後意象書法受收藏市場熱捧
    當我們走近這些作品時,卻發現它們背後蘊藏著對中國當代書法市場現狀及未來趨勢的思考。     受眾換「審美」     市場變「壓抑」     在書畫收藏界有句俗話,「好字不如爛畫。」與中國畫、油畫、瓷器等藝術品備受市場追捧相比,長期以來,書法收藏市場一直較為「壓抑」。
  • 從產地到市場,江蘇這樣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全員監管,即充分整合農業生產、技術推廣、農業管理等各級人員資源,建立責任到村的監管員、協管員隊伍,大力推廣定監管對象、定監管人員、定監管任務,並納入年終績效考核「一對一」網格化監管模式。全程監管,即圍繞「政府可控、主體可管、群眾可查」目標,在全省率先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綜合平臺,開發運行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平臺,實現日常監管痕跡化、數位化。
  • 「全市場+全天候」 清華核工程博士何以廣年末再發新基!
    何以廣對此表示。  一、「最強大腦」清華核博士  2011年何以廣從清華大學結束了9年的學業生涯後開始畢加入長城基金,從實習生做起、一路到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再到現在的公司高管。研究員的經歷讓何以廣明白 「要堅持基本面投資,思路要靈活,要認真觀察市場,尊重市場,並且不斷接受新事物」的理念。
  • 邳州10萬「炒手」統一品牌闖市場
    邳州10萬「炒手」統一品牌闖市場 發布日期:2020-10-03 08:05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第00000號!」「一把鐵鏟炒天下」,經過近50年的發展,邳州炒貨從肩挑手提、叫賣四方,到擺攤設點、開辦工廠,從業人員已達10萬餘人,零售門店4萬餘家,遍布全國各地。目前,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67家,年銷售額佔全國堅果炒貨行業銷售額的15%。今年以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邳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廣「邳州炒貨」等區域公用品牌,發展「首店經濟」。
  • 江蘇市場「漢堡王」怎麼樣?市場監管部門連夜排查
    揚子晚報網7月17日訊 (通訊員 劉明清 顧萍 記者 薛玲) 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對「漢堡王」偷工減料、使用過期麵包製作漢堡的行為進行了曝光,江蘇市場的「漢堡王」情況如何?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江蘇市場監管部門連夜排查了3·15晚會點名商家。
  • 農行護航「百年老字號」:一瓶醬香闖出新市場
    說起它的前世今生可就話長,它是由清末徽商創辦的「和馨醬園」演變而來,歷經滄海桑田,到如今發展成為一家生產醬油、料酒、黃酒等多款調味品、飲品的現代化領軍企業,而且是江西省唯一榮獲醬油行業省級老字號的企業。
  • 江蘇欣達通信科技靠專精特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科技日報訊 (記者過國忠 通訊員邵林龍)以創新發展的新理念,緊跟通信產業前沿技術,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江蘇欣達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走向專精特新,成為國內通信器材市場響噹噹的「名牌企業」。今年預計銷售收入可超3億元。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江蘇欣達通信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光纖到戶(FTTH)用光無源通信器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誠實守信闖市場 小小胡蘿蔔做出大文章
    ——記第七屆全省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四方臺區昊天蔬菜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白雲龍記者 高龍  如何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走出一條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四方臺區太保鎮四合村昊天蔬菜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家人白雲龍帶領當地農民靠種植胡蘿蔔種出了大名堂。
  • 【原創】又一位競爭者入局 他何以撬動LED路燈市場?
    【原創】又一位競爭者入局 他何以撬動LED路燈市場?   「陶瓷花生米LED採用去透鏡化結構,可以使應用產品輕型化、小型化,在節省人工費用的同時,提升了發光效率。」巨宏光電謝錫龍向高工LED介紹到,「該光源可以廣泛應用於路燈,高杆燈,隧道燈等照明產品。"
  • 好戲連臺唱響文化自信,原創精品播撒「牆外花香」文藝「走出去」讓...
    紮實加強文化建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在各級政府的重視與政策扶助下,我市文藝團體積極行動,通過讓「優秀作品走出去」,持續擴大西安城市對外宣傳的影響力。從豫劇團到話劇院,從秦腔到雜技,從本土故事到時代精品——今年以來,西安舞臺文藝「走出去」的腳步從未停歇,這支「文藝之師」走出去的頻率增加了,走出去的舞臺升級了。
  • 把法律服務送上「一帶一路」,江蘇這個首創為企業走出去「護法」
    從「水土不服」難題中醞釀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交匯點,江蘇已累計對外投資7691個項目,協議投資額達791.5億美元。然而在「走出去」的路上,江蘇企業也遭遇了不少「水土不服」的問題。江蘇省工商聯副主席李曉林解釋,「一帶一路」沿線涉及60多個國家,各個國家的歷史、經濟、文化各不相同,法律體系涉及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等,部分國家法治環境不完善,由此導致法律服務成本高昂、法律服務短缺,一些走出去的企業在投資和實施項目中交了很多「學費」,甚至讓大筆投資有去無回。「能不能把律所開到柬埔寨?」
  • 版權、翻譯……中國網絡文學走出去還需「爬坡過坎」
    正在熱帶濱海旅遊城市海南省三亞舉行的首屆海南島國際圖書(旅遊)博覽會上,諸多受訪者都談到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在不少國家和地區廣受歡迎,為中國網絡文學走出去提出看法。中國網絡文學廣受歡迎「目前,已有大量中國網絡文學作品被翻譯成外文,很多網絡作家拿到了不菲的國外版權收益。」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知名網絡作家「唐家三少」說。據知名網絡作家「匪我思存」介紹,中國女性網絡文學在東南亞地區廣受歡迎。
  • 北京二手房市場走出疫情影響
    原標題:北京二手房市場走出疫情影響   本報記者 曹政   伴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