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5日,NBA聯盟發生了一樁涉及到四支球隊、12名球員的大交易。其中老鷹隊送出了埃文·特納和來自籃網的首輪籤,得到了休斯頓**隊的卡佩拉和內內。對於這筆交易,其實很多球迷都表示不理解。畢竟,在球隊近幾年的主力陣容中,卡佩拉是一直球隊依賴的內線大閘以及空接「利器」,雖然在這筆交易之中,他們得到了他們最需要的3D類型球員兼投手考文頓,彌補了鋒線的不足,增加了外線得到火力。但是,隊內唯一大中鋒的離開同樣給他們的內線深度帶來了隱患。
而老鷹隊可能會成為受益最大的一方,因為卡佩拉和內內的到來不僅可以一改內線球員貧瘠的局面,還大大增加了保護籃筐的能力,這對於一支試圖從低谷逐漸走上正軌的球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卡佩拉加盟之後,究竟能給老鷹帶來哪些實質性的幫助,並且他和特雷楊之間的內外線組合,會給球迷帶來怎樣的驚喜。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卡佩拉本賽季的表現,截止到目前為止,卡佩拉本賽季場均出場32.8分鐘,場均能夠貢獻13.9分13.8個籃板的兩雙數據。此外,他每場比賽還能貢獻4.3個前場籃板,這是休斯頓**隊攻防轉換以及二次進攻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卡佩拉雖然一直沒有進入過最佳防守陣容,但是他仍然是一個不錯的內線防守球員,下面這樣一組數據應該會更直觀的表現出他給球隊在防守端以及其他方面帶來的幫助:
這些數據足以表明,卡佩拉在防守端的表現是比較突出的,經常負責看守對面的大中鋒以及參與每一次協防。而且作為一個角色球員,他還能把握每一次籃下進攻的機會,結合他並不多的球權,這樣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了。當然,卡佩拉的高命中率更多的還是因為他的進攻方式大多是在內線吃餅,需要後衛輸送炮彈,缺乏更多自主進攻的能力,這同樣是他的缺點之一,也是他整個職業生涯的縮影。
對於老鷹這種年輕的球隊來說,卡佩拉的加盟對於內線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補充。僅僅憑藉這他出色的運動天賦(2米08的身高,卻有著2米25的臂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老鷹整體防守不足的缺陷,更何況他還有一直以來積累的防守經驗、技巧傍身。再加上老鷹隊的外線核心特雷楊受限於瘦弱的身板,在防守端貢獻有限,所以更多的時候,內線球員就需要承擔協防的責任。從這一點來看,卡佩拉的加盟,無疑會讓老鷹隊整體的防守更上一層樓。
截至目前為止,老鷹隊取得16勝41負的戰績,排在東部的倒數第2位。很顯然,這個賽季他們主要以磨練新人為主,沒有打進季後賽的計劃。球隊目前還是以外線為主,特雷楊是球隊當之無愧的核心,場均能夠貢獻30.1分,4.4個籃板 9.2次助攻。此外,球隊的2號得分手是內線球員科林斯,他場均能夠貢獻20.4分,10.1籃板,1.4助攻,0.7搶斷,1.7蓋帽。
但是,科林斯的進攻效率並不高,95.9的進攻效率只能排在聯盟第315位。而且作為一名內線球員,他雖然身體天賦出色,但並不能在防守端提供強有力的幫助,105.9的防守效率也只能在聯盟的中遊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科林斯在場上淨效率值僅為-10,這樣慘澹的效率還不足以讓球隊有明顯地進步。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球隊外線防守不佳的情況下,柯林斯並不能將自己的身體天賦運用到防守端。這樣就更能體現出卡佩拉對於球隊的作用了。
而且,老鷹是一支年輕的球隊,進攻端和防守端的主要戰術就是給特雷楊創造機會,讓他能夠放開掄,其他方面的執行力也不強,下列的一組數據同樣能直觀的說明問題:
從上面這些數據來看,老鷹隊是一支進攻和防守都不強的球隊。特雷楊的防守大家有目共睹,只能說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很多時候,對方球員都會選擇擋拆之後換到特雷楊,去尋求打錯位的機會,老鷹隊的內線球員就必須及時上去補防。這樣一來,內線自然就會變得十分空虛,也沒有良好的補防能力。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對那個年輕人天賦出眾,防守效率卻排名聯盟倒數的原因之一。
而卡佩拉卻是一個能夠支撐起球隊防守體系的中鋒。雖然他沒有年輕時候霍華德在防守端的統治力,但是他靈活的腳步能夠跟住外線的防守球員,儘可能在大防小的時候不吃太大虧。在和哈登搭檔時,他也能夠憑藉著自己的防守預判和意識,捍衛火箭的禁區,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特雷楊在防守端的不足。
另一方面,卡佩拉是一個不佔球權的中鋒。如今的老鷹隊隊內天賦異稟的新星很多,很多年輕人急需表現自己,而卡佩拉的加盟在解決球隊防守端問題的同時,又能給球隊的進攻帶來不小的變化,同時也不會和老鷹管理層歷練新人的想法產生衝突。屬於一名即插即用的球員,此外特雷楊雖然在防守端有不小的劣勢,但是不能否認特雷楊是一個出色的組織者,這和哈登很像,所以他場均9.2次的助攻,在卡佩拉加盟之後,無疑會再度提升。
在之前,卡佩拉在休斯頓**隊扮演的是一個藍領中鋒的角色,他主要的進攻手段是和哈登之間的擋拆,依靠哈登強大的個人牽制能力,完成順下,用空中接力完成進攻,而特雷楊同樣是一個善於利用擋拆發動進攻和傳球的人,有這樣的後衛傳球,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糟糕的持球進攻能力。
本賽季的老鷹隊,場均33.3個防守籃板排在聯盟第24,70.5%的防守籃板率排名聯盟第29位,26.3%的進攻籃板率排在聯盟第20位。場均能夠拿下9.5個進攻籃板,排在聯盟第25位,籃板率48.1%,排名第28位。從這些幾乎都處於末流的籃板數據就能夠看出,老鷹隊是一個籃板球非常不好的球隊。而卡佩拉,恰恰是一個出色的籃板手,
大家都知道,攻防轉換的基礎是球隊拿下後場籃板。卡佩拉是一個出色的藍領中鋒,他的前場籃板率是11.8%,排名聯盟第九。後場籃板率26.5%,排名聯盟第13位。毫無疑問他的到來能夠為球隊保護下後場籃板,也能讓球隊得到更多二次進攻的機會。
而且老鷹是一支進攻節奏十分快的球隊,球員們可以說很好的迎合了當下聯盟的進攻潮流,熱衷於投射三分球和攻防轉換。雖然進攻效率不高,但是隨著卡佩拉的加盟,會讓他們在進攻變得更具威脅力。作為一名內線球員,卡佩拉的速度和同位置球員相比擁有不小的優勢。在火箭經常就能看到卡佩拉下快攻的場景,73.5%的快攻命中率也證實了卡佩拉是一個擅長抓攻防轉換機會的中鋒,這和老鷹的整體打法不謀而合。
當然,卡佩拉並不是一個十分完美的內線球員,他同樣有著自己的缺陷。在這個賽季,他的罰球命中率只有52.9%,這樣的命中率對於一個內線球員來講,實在是說不上優秀,一旦對手使用「砍鯊戰術」,球隊可能會陷入困境。此外,卡佩拉目前也有著不小的傷病隱患。雖然說老鷹隊在這個賽季對於戰績沒有太大的要求,但是作為球隊寄予厚望的中鋒,卡佩拉的傷病毫無疑問會直接影響後期球隊的發展。
另一方面,卡佩拉從一支爭冠球隊到一支聯盟倒數的球隊,心態可能也會有不小的變化。但是我認為只要他能夠克服這些問題、同時身體不會收到傷病過多的侵擾,還是可以給老鷹帶來非常大幫助的,球隊沒有戰績壓力的寬鬆環境也可以幫助卡佩拉更好地成長,這確實是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