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最初接觸佛門,其目的應該是想離苦得樂、解脫煩惱,為人生多修些福報,少些痛苦。然而有些人卻發覺,自己信佛後,也自覺自己很精進、很虔誠,可是生活卻沒有多大起色,覺得自己並沒有從佛教從得到什麼利益,這容易動搖信心,質疑自己的信仰。都說佛菩薩慈悲為懷,為何我如此真誠禮拜,佛菩薩卻不庇佑我?是不是學佛無用?當然不是。信佛後,人生卻越來越不順,這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不是信仰本身有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修行方式不合理。信佛,只是說我們願意皈依正法,認可佛的教言,雖然也看了不少經文,懂得很多佛理,燒了不少香、磕了不少頭,卻從未在實際生活中去改變自己,從未真正「棄惡從善」。懂得再多佛法,不去改變自己,都是惘然。
佛菩薩改變不了任何人的命運,佛家有句話叫「神通不敵業力」,你自己造的因果決定著你的命運,而不是佛菩薩掌控你的命運。我們信佛拜佛,是因為佛有無量的福德智慧和慈悲,我們難過時,從菩薩那裡得到安慰與安心;我們煩惱時,從菩薩的智慧裡得到覺悟和解脫。佛不渡人,唯人自渡」,佛菩薩只是黑暗裡的指路明燈,給我們指引解脫的彼岸,但是這路誰也頂替不了你,唯有靠自己。
修行就是一個自我破繭的過程,打破揉碎,然後重塑自我,雖然過程會很難,但苦儘自有甘來,徹底改變自己,才會迎來全新的命運。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學佛了,生活仍舊如舊苦惱不堪,那不是信仰有問題,而是你的修行不到位,你的惡習沒有改,有煩惱說明智慧還不夠,有業障,說明善業福報不夠。觀照自己的念頭,改變自己的心、自己的行為,修善因,才會得福果。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靠自己修來。
除了以上這種情況,還有一種原因。你很認真修行,卻發現障礙越來越多,不要煩惱,這未必是壞事。你現在修行好,積攢了功德,你過去所造的惡業,就會現前,這是一個難得的消業積德的機會。你過去所造的惡業是不會自己消失的,它會在未來因緣具足時出現,給我們帶來麻煩。如果我們早些懺悔消業,以後自然多順利。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及時消除往昔惡業,化解冤親債主,以功德回向他們,消解愁怨,這其實是好事,是對自身越有利的。修行本身就不是一件順利的事,人生太順,其實是在消耗福報,並不見得是好事。
我們每個人都曾或多或少造過惡業,由業力牽引來此娑婆世界,如果沒有惡業,就得生天界享福了,哪裡會得生人身受苦?關關難過關關過,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障礙不是命運的刁難,而是一個「吃苦了苦」的過程,因為有苦,我們才能在苦中覺悟,在迷惑中清醒。因為有苦,才知甘甜,才懂得惜福,才知敬畏因果。
身不苦,則福祿不夠;心不苦,則智慧不全。不是學佛了,人生從此就順利了,佛菩薩不是「保護傘」,佛教也不是避難港,不可消極逃避,而是要勇敢面對人生的一切違緣不如意,在逆境中真修真煉,成就強大的自我。如果沒有那些風雨苦難,人生經不起任何考驗,一擊即垮。修行沒有真功夫,裝表面樣子,結果是不會陪你演戲的。
佛陀當年修行尚且遇到種種苦難,何況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俗子?不要害怕人生的無常,改變不了外境,就修好我們的心、我們的德行,人在做、天在看,做一個善良慈悲的人,自會得命運善待。學佛修的就是一顆歡喜心,心有歡喜,否極泰來。不要祈求人生順風順水,而應懂得乘風破浪。
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