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為何不合併安徽醫科大學?看協和醫學院的招生規模就明白了

2021-01-19 高校網大秀
中科大的宏偉目標

選擇艱難的從0開始

2017年在高校屆最令人吃驚的決定,那就是小而精的中科大決定新建醫學院,每年本科生招生規模嚴格控制在1800人左右的中科大似乎要開啟擴招模式,不同於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走合併醫學院的路線,中科大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道路,從0開始重新組建醫學院。為何說這是一條比較艱難的道路?那麼就看看南開大學的醫學院水平,從零開始的南開醫學院發展了幾十年,至今的學科水平都不如一些地方醫學院。那麼中科大為何不選擇更簡單的合併模式?畢竟安徽醫科大學似乎也不是太差!然而中科大希望對標北京協和醫學院,然而看過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招生規模,瞬間覺得安徽醫科大學招生規模有點太膨脹!

一年招生240人的北京協和醫學院

有網絡消息稱,當時安徽省政府非常有意讓中科大合併安徽醫科大學,然而中科大並不想要安徽醫科大學的全部學科,只想要部分學科和附屬醫院,結果造成兩家高校最後沒有能走在一起,畢竟安徽醫科大學再強也僅是地方名校,根本不能和頂尖醫學院相比,北京協和醫學院每年的招生規模僅240人,這也是清華大學多年想要吞併北京協和醫學院,卻被北京協和醫學院婉拒的原因之一,雖然目前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川醫學是以清華大學名義招生,但是相對於其他被合併的頂尖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更獨立的機構!

附屬醫院實力才是根本

由於醫學的特殊性,如果沒有強大的附屬醫院作為支撐,所謂的醫學排名都是虛假的刷論文數據,南開大學和南京大學醫學院實力不強,主要是由於區域內的優勢附屬醫院都被天津醫科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所佔據,臨床醫學的專碩比學碩更重要,因為醫學畢業生終極目標是用經驗判斷來治病救人,並不是做科研。因此在安徽省答應給中科大配備最好的附屬醫院後,中科大也就放棄了合併安徽醫科大學或異地辦學的想法!

2018年開始北京協和醫學院計劃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科大非醫學本科畢業生中招收優秀學子攻讀醫學博士學位

相關焦點

  • 中科大,自稱「小精尖」,會不會合併合工大、安徽醫科?
    現在北京市高校,招生人數最多的重點大學仍然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而不是北航北理北師大。目前國內要想實力強,就得規模大。不過其中的天文學,地球物理,科學技術史,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都是大冷門學科,評估的高校本來就沒幾個,所以中科大A+有含金量的也就是物理和化學了。那麼中科大當年在合併大潮中,能不能合併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醫科大學呢?
  • 沒有被合併的20所醫科大學排名,專業實力追趕川大華西醫學院
    縱覽國內的醫科專業牛校,不論是專業大學還是綜合大學,都存在頂尖的醫學牛校。眾所周知,醫學專業領域存在「北有協和,南有湘雅,西有華西,東有齊魯」的說法,這四個方位存在四所頂尖的醫學院校。但是在發展歷程之中,其中的三所大學已經被合併到了985大學之中,現在已經是雙一流大學一部分了。
  • 欠它們一個985/211稱號:協和醫學院、西電、西政、東財……
    我認為夠資格憑985的有北京協和醫學院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水平,我想我不用說了。它現在是衛健委的唯一一所直屬院校,也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它是中國醫藥界的最高學術機構,也是最高辦學機構。
  • 這所醫科大學不是211大學,含金量卻不低,還被清華虎視眈眈
    名校熱衷合併醫學類院校第二,醫學類院校在進入2000年以來幾乎成了各大高校爭奪的重點,很多醫學類院校由於專業的限制,學校的體量等因素,很少有獲得985,211等稱號的,這就在眾多985,211前面相當劣勢,很少有逃過被合併的命運。很多人一定會很疑惑,為何眾多985,211喜歡合併醫學類院校呢?
  • 北京協和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對比分析
    北京協和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是全國知名的醫科大學,近日,首醫公布了推免生招生名單,本文根據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和推免生公示名單對比分析2021年這兩所院校的碩士招生計劃。1.首醫招生專業數和計劃數較多2021年首都醫科大學的計劃招生人數約為1100人,比北協和的計劃招生人 數多36%。首都醫科大學的招生專業數達到88個,其中包含病理學、醫學倫理學等7個自主設置專業。北協和的招生專業數比首醫少十餘個,該校包含比較醫學、圍術期醫學等6個自主設置專業。
  • 安徽醫科大學實行末尾淘汰制?官方回復
    ,充分調動安醫大及附屬單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3.加強與協和、北大、復旦和交大這樣國內頂尖醫學院/醫院的合作,加大力度引進人才(如院士、專家和學者等等),提升安醫大及附屬單位的綜合競爭力。2010年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印發了《安徽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皖人社發〔2010〕78號),這是我省各級各類事業單位開展人員招聘的重要遵循,安徽醫科大學亦不例外。為進一步規範人才招聘工作,安徽醫科大學根據皖人社發〔2010〕78號文件等規定,研究制定了《安徽醫科大學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下一步,將根據有關規定進行修訂完善。對於您在留言中提出的意見,安徽醫科大學將慎重研究,積極吸納。
  • 中國醫學院誰持牛耳?上交醫學院,復旦醫學院,協和醫學院都不錯
    最好的醫學院,最好,天下最怕的就是一個「最」字,因為你成第一名了,別人都是老二了,這也是不合理的。好比國內最好的大學?是清華大學,還是北京大學?最好協商結果,清華北大共稱top2。進入211的有:上海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山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沒有協和醫學院。國家地位上講,北京醫科大學和上海醫科大學地位最高。不過目前都被合併。
  • 2020醫學院校臨床實力排行榜,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反超山東大學
    近日,「醫學界」發布了2020年的中國最佳醫學院校臨床實力排行榜,在這份榜單之中,最大的亮點之一便是合併之後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原泰山醫學院)位列國內第21位,反超了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排第24)。在合併之前,上海交大醫學院(前身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是略遜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前身上海醫科大學)的,但是如今二者已經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排名靠前的院校之中,中國醫科大學是東北地區表現最佳的醫學院校,排在第12位,雖說是雙非院校但是好歹曾是衛生部直屬高校,其附屬的盛京醫院和一院實力很強,也是目前醫學院校中性價比很高的一個。
  • 近30年前醫學院分數線,分數高高在上,清華北大低於協和醫學院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大學,就是現在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錄取數達到568分,超北大40分,超清華大學6分,分數所所有大學中最高的。另外北京醫科大學的分數,當年也是超過北京大學。現在神話了北大清華,但是協和分數也是比清華大學高很多的。
  • 北京協和醫學院分數高不高?專家:分數全國第一,超清華北大
    北京協和醫學院,一個不是「大學」的學院,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因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既不是211,更不是985,當然曾經是全國重點大學。不過在普通人眼裡,地位不高。不過在業內人眼裡,北京協和醫學院那是神一般的存在。1956年首批16所全國重點大學,有北醫和上醫,沒有協和。
  • 為何:北大、復旦醫學單獨招生,華西、湘雅醫學則不是?
    北京醫科大學變成了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醫科大學變成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變成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華西醫科大學變成了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山東醫科大學變成了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湖南醫科大學變成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變成了中山大學醫學院,同濟醫科大學變成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
  • 安徽四大醫學院誰更好?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蚌埠皖南醫學院
    安徽省人口眾多,尤其是皖北地區,更需要醫院和醫科大學,可是,據小編所知,目前安徽省皖北地區只有蚌埠醫學院一所醫學院,輻射整個皖北地區,近些年,安醫大才在阜陽開附屬醫院,可是並沒有新設一個獨立的醫學院,那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聊聊安徽省四大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
  • 學子建議:東北大學合併中國醫科大學,網友:強烈支持
    這個中科大就不想給這個合肥經濟技術學院學生發畢業證,結果引發了人家的集體抗議,最後中科大才給他們發了畢業證,不過留了一個心眼:「***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經濟技術學院」。頗有三本的感覺。不夠人家拿的卻是貨真價實的中科大的畢業證,不夠中科大把合肥經濟技術學院合併後,就遣散了老師,廢了專業。
  • 西南地區消失的211—華西醫科大學被四川大學合併是否弊大於利?
    北京協和醫學院絕大部分高校選擇與駐地的高水平大學合併,成立了綜合性高水平大學,如北京醫科大學併入了北京大學、湖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中南大學等。還有一部分高校則沒有選擇合併,而是選擇繼續發展壯大,如協和醫學院和中國醫科大學。大名鼎鼎的「西華西」華西醫科大學源於1905創辦於四川成都的華西協和大學,依據牛津和多倫多二校的辦學模式,初設文理和教育三科。後於1912年設立醫學 ,成為華西醫學的開端。
  • 安徽醫科大碾壓東南大學醫學院?高分考生該如何選擇?
    東南大學雖然屬於中央直屬的「985、211工程」高校,「建築老八校」和「四大工學院」之一。其醫學院位於市中心的玄武湖畔,再加上一流的生源,本該在醫學(尤其是臨床醫學方面)力壓群雄,但由於新的東南大學醫學院是在2000年4月合併的南京鐵道醫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再加上發展時間又比較短,因此底蘊明顯有些不足,從師資力量方面來看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傑青4名、「973」首席科學家2名,同時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臨床醫學、生物學和護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臨床醫學和生物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對比哪個好OKEX行情
    北京協和醫學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醫科全國重點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一體的管理體制,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
  • 醫科大學「最新」排名,前兩名均在北京,中國醫科大學未進前5
    但是想要當醫生的第一步就是需要考上醫科大學,最新醫科大學排名出來了,看看有沒有你想考的大學。 親戚家的孩子明年高考,因為看了很多疫情的紀錄片,覺得醫生這個職業實在是太偉大了。經過一番查詢才知道醫科類大學的分數都不低,最好的兩所醫科大學都在北京了,還有在南方的,只有排在末尾的在北方。
  • 2020年,網友建議:東北大學合併中國醫科大學,你們怎麼看?
    所以,以東北大學來說,需要採取必要措施,來提高學校的排名,來克服學校排名落後帶來的不利影響。合併一所高水平的醫科大學,就是一種非常有力的措施。畢竟,東北大學沒有醫學類專業,在更種論文加分方面比較吃虧。缺少醫學類專業,也是學校綜合實力排名不強的主要原因。君不見,現在已經有許多非綜合大學在發展醫學,包括:天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這些學校真的喜歡醫學嗎?
  • 中國歷史上的協和大學不僅僅是醫學院,正宗協和醫學品牌僅有三家
    協和不僅僅是醫學院在中國一提到」協和「兩個字,大家都會聯想到醫學,然而中國歷史上卻有很多協和大學並不僅僅是醫學院而是綜合性大學。華西醫學院也叫「協和」對高校歷史不了解的人,一定不知道中國的另一所醫學強校也協和有關聯,只是四川醫學院的前身是華西協合大學,華西醫學院引以為傲的牙科醫學就是華西協合大學的衣缽傳身。
  • 福建醫科大學與廈門大學醫學院應該怎麼選?
    首任校長是我國著名生理學家侯宗濂(後去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任職,說起來和西安交通大學算是沾親帶故)福建醫科大學1939年改名為福建省立醫學院,1949年改稱福建醫學院,1969年與福建中醫學院、華僑大學醫療系合併,成立福建醫科大學。1982年更名為福建醫學院,1996年4月更名為福建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