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馮小剛的電影《只有芸知道》通過浪漫的筆觸描寫男主隋東風與女主羅芸在異國他鄉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和電影一起火起來的還有楊坤獻唱的插曲《夢之路》,
這首歌貫穿了電影的很大一部分,無論是楊坤略帶沙啞的嗓音,抒情的旋律,還是傷感的歌詞都與整部影片的氣氛很契合,一句「酒窩裝滿笑容發著光,來生還依然那麼滾燙」 令很多觀眾感動落淚。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馮小剛的很多電影都用楊坤來演唱插曲。比如,在電影《天下無賊》中,楊坤演唱了插曲《那一天》,在電影《非誠勿擾》中楊坤演唱了插曲《眾裡尋她》。
之所以老是用楊坤,是因為馮小剛是楊坤的歌迷。馮小剛曾不止一次在節目或採訪中盛讚喜歡楊坤的歌。
某次主持人阿雅想讓馮小剛推薦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馮小剛想了半天表示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怕顧此失彼,掛一漏萬,但同時表示自己非常喜歡楊坤的歌兒。
他稱讚楊坤的歌兒有味道,歌詞也好,每首歌詞裡都有一個「點」觸動到自己。為此,還現場舉例,背誦了一段楊坤《我比從前更寂寞》的歌詞:坐在熟悉的機場,等待飛向別的地方,又換了場熄了燈光,為何夜裡還睡不香,夢最多的男人最忙,沒夢做了又很緊張,得到越多折磨越多,這不是我要的生活,天沒亮我很難過,拿著電話不知給誰撥。」
不僅如此,馮小剛在當節目評委時也曾爆料自己最喜歡聽楊坤的歌,還現場清唱了這一首《我比從前更寂寞》,看得出馮小剛對這首歌無比喜愛。
說起來,楊坤和馮小剛兩個人成名經歷比較相似,都非常坎坷。
楊坤成名前,據說,曾窮得住地下室,溫飽無著,女友也離開了他。但憑藉對音樂的熱愛,2002年,楊坤終於用一首《無所謂》徵服萬千觀眾,紅遍大江南北,躋身一線歌星行類。
馮小剛導演也出身貧寒,靠著自己的才華一點一點成為大導演。
或許正因這點,他能從楊坤的歌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從馮小剛導演喜歡楊坤歌曲中的那些「點」也能看出他這些年心境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在電影中,早年馮小剛專門拍攝一些黑色幽默、諷刺現實、具有挖苦性質的作品,比如,《甲方乙方》,《大腕》等,那個時候的馮小剛就像是一位穿著盔甲的鬥士。
可如今已至花甲之年的他的心態似乎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開始經常回憶年輕時的故事,拍攝一些歌頌生活、歌頌愛情的電影,比如,他年輕時在文工團呆過,就以文工團為背景,拍攝了青春愛情片《芳華》,展現那個年代青春的美麗與殘酷。
兩年後,他被自己朋友與妻子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打動,就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改編成了愛情電影《只有芸知道》。
這兩部電影在風格上都是謳歌的成分較多,諷刺的成分較少,並且越來越溫柔,尤其是《只有芸知道》,幾乎沒有強烈的矛盾衝突,就是講一些夫妻相處的瑣碎事情,但卻非常動人,盡顯導演的對生活的深刻理解與深厚功力,很多年紀稍長的觀眾看完後都忍不住落淚。
在採訪中,馮小剛發文表示:「一直羞於讚美,羞於浪漫,羞於深沉,怕觀眾起雞皮疙瘩怕被臊,於是把本性藏起來了。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裡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裡脫掉了鎧甲。」
原來,經過大風大浪,外表堅強的馮小剛其實內心一直是個很感性很柔軟的人。期待他日後更多的走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