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21世紀美國的超級計劃 武力仍是靈丹妙藥

2021-01-12 中國網

中國網訊 俄《共青團真理報》13日刊發法國評論家梅桑為該報撰寫的文章:《21世紀美國的超級計劃:重塑世界》。文章通過對近期西亞北非時局的疏理,深度解讀了一個月前歐巴馬在美國國防大學所做的演講。正是從那次演講中暴露出美國未來數十年的全球戰略:將全世界置於華盛頓的掌控之下。

「利比亞症候群」

當民眾抗議浪潮將突尼西亞的本·阿里和埃及的穆巴拉克掀下總統寶座之後,眾多分析家將其定性為「茉莉花革命」和「蓮花革命」,認為這是美國在蘇聯解體之後多次導演的顏色革命的重演。的確,上述事件有著外部相似性:譬如,塞爾維亞籍發起者現身開羅街頭,宣傳材料在示威人群中大量散發,但在本質上有所區別。埃突兩國的街頭革命是真正民間自發的,美國只是徒勞無益地試圖讓局勢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而且很快大家就明白了,埃及和突尼西亞民眾非但不願意過「美國式的生活」,他們還試圖擺脫白宮栽培的傀儡政權的統治。

當抗議浪潮波及利比亞後,專家們決定轉變腔調,聲稱這是民眾起義反對卡扎菲獨裁。一些評論家在其專欄中謊稱卡扎菲上校是西方民主的一貫死敵,有意對後者與美長達8年的合作史保持緘默。

其實,目前在利比亞所發生的事件,只是該國三個地區(的黎波裡塔尼亞、昔蘭尼加、費贊)新一輪的內部爭鬥。這種內鬥並非馬上,而是逐漸才沾染上了政治色彩。起先是起義者們與保皇派聯合,隨後反對派各派代表也加入其中(包括共產主義者、伊斯蘭教徒等)。而且起義沒有擴散至利比亞的其它地區。

那些試圖說明利比亞衝突由殖民主義集團煸動並資助的人,也受到了猛烈的抨擊。大多數人都相信,外國軍事幹涉是在幫助利比亞人民擺脫專制獨裁,聯軍即便有一些行動失誤,其後果也不會比種族屠殺更為糟糕。

但是,歷史已經證明類似論斷的錯誤。現在,大多數伊拉克人(包括一些當年反對薩達姆、夾道歡迎西方軍隊的人)在8年戰亂之後不得不承認,他們在薩達姆時代生活得更好。

當前對於形勢的誤判還源於以下錯誤觀點:

1、卡拉菲獨裁政權徹底失去民心。事實上,利比亞民眾並未反對卡扎菲政權。卡拉菲在的黎波裡和費贊地區擁有相當大的支持度。他在當地向民眾發放武器,以便他們能夠抵抗昔蘭尼加人和外國軍隊。

2、卡拉菲轟炸自己的平民。事實上,他只是在動用武器平叛時沒有關注到這些行動可能對平民造成的傷害。對於受害者而言,這一區別毫無意義。但是從國際法角度而言,這代表著軍事犯罪和反人類罪的根本差別。

3、昔蘭尼加民眾起義是自發的。事實上,這一起義行動由美英法特工部門精心策劃,並非民眾的自發行為。

對於外國幹涉合理性的辯論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事件的實質。如果我們回溯一下,就會發現西方大國的戰略是如何轉變的。儘管他們繼續標榜自己的人道主義責任,但其所做所為卻是背道而馳。

「歐巴馬學說」:拔槍要迅速

今年3月2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防大學所做的演講中闡明了其戰略學說的若干論點,以強調與前任柯林頓和小布希的不同。

他在談及利比亞問題時說:「美國協同其夥伴國,在一個月內就動員組建起一個廣泛的聯盟,獲得保衛利比亞民眾的國際授權,迅速阻止住(卡拉菲)軍隊的進攻,制止了大屠殺的發生,並與我們的盟友一道建立了禁飛區。而在90年代波士尼亞人民遭遇殘酷對待時,國際社會花了一年多時間,才運用空中力量幹預以保護平民。」

的確,歐巴馬政府此次行動迅速高效,與柯林頓時代形成鮮明對比,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2011年的美國已經有非常明晰的行動方案,並逐步付諸實施(很快我們就會知道,具體是什麼樣的方案)。而90年代的美國搖擺不定,不知道該選擇哪條路——是利用蘇聯解體大發橫財,還是趁機建立起無人可以抗衡的世界帝國。

其二,歐巴馬政府推行的「重啟」對俄關係的政策收到效果。儘管俄羅斯會因利比亞戰爭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它還是默許了北約的軍事幹預。

武力仍是靈丹妙藥

歐巴馬在演講中說:「北約將承擔起維持武器禁運和保障禁飛區的職責……而美國將扮演輔助角色,包括在情報、後勤方面向多國部隊提供支持,幹擾卡扎菲當局的通信系統等。在向以北約為基礎的更廣泛聯盟過渡之後,對於我國軍人和納稅人而言,行動的風險與費用將會大大減少。」

華盛頓將其歐洲盟友推至前臺,並裝出無關痛癢的樣子,但與此同時,它也承認一開始就「負責整個軍事行動的協調」,但這只是為了迅速將指揮權移交給北約。

很顯然,歐巴馬不想因為發起第三場針對伊斯蘭國家的戰爭而損害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形象。但是他的作秀掩蓋不了主要的事實:華盛頓不再想當世界憲兵,它想控制住所有的世界強國,並由他們出面捍衛集體利益,同時均攤所需費用。從這個思路判斷,北約未來將成為軍事協調的關鍵機構,俄羅斯和中國將不得不加入其中。

歐巴馬在演講結束時指出,在一些情況下,雖然本國安全並未受到直接威脅,但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仍然也會挺身而出,拔刀相助,這些情況包括消除自然災害、制止種族滅絕、維護和平和地區安全以及維護貿易關係。

由上可以看出,雖然歐巴馬擯棄了小布希以武力到處推行「美國生活方式」的政策,但仍然認為可以動用軍事力量維持世界和平、保護世界民眾。

為什麼人類沒有愛上美國?

歷史學家們為了沿襲傳統和方便起見,通常以一國總統的名字命名該國的戰略學說。但是,今天美國的戰略學說並非由白宮制定,而是出自五角大樓。美國戰略學說的轉變並非始於歐巴馬問鼎白宮橢圓形辦公室(2009年1月),而是始於國防部長蓋茨到任五角大樓(2006年12月)。也就是說,小布希任期的最後幾年已經不再是「布希學說」的實施期,而是已進入「歐巴馬學說」實施的預備期。

為了說得明白,我們可以簡單稱之為「拉姆斯菲爾德學說」和「蓋茨學說」。前者的目標是按照美國標準改變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這種制度也被稱之為「市場化民主」,其實就是一種寡頭政治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民眾可以選舉自己的政府,但無法左右國家的政策。

為了這個目的,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並推動了多國顏色革命。

歐巴馬在演講中說:「我們對伊拉克的未來滿懷希望。但是,這個國家政權更迭歷經8載,犧牲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和伊拉克人,耗費了近萬億美元的巨資。我們不會允許類似的情況在利比亞重演。」

也就是說,推動美國式和平以保護全球公民,這個目標被認為在經濟上行不通的。而要讓全人類愛上美國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五角大樓強化了另一種更為現實的全球謀霸模式。這一模式在託馬斯·巴尼特的著作《五角大樓的新地圖:21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一書得到了詳細闡述。

與其顛覆不如肢解

按照巴尼特的理論,未來世界被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穩定中心」,由發達或較發達民主國家組成,依附於美國,另一部分則是經濟不發達、社會不穩定的「混亂周邊」(斷層國家)。這一模式下,美國的角色是確保「文明世界」對「非文明世界」資源的準入權,因為前者需要資源,而後者因為落後無法對資源加以利用。這種觀點認為,美國與其它發達國家之間的競爭會加劇,但是在安全問題上美國仍是絕對的世界領袖。美國人認為,上述模式可以適用於對俄關係。

因為美國戰略的關注點不再是佔領領土(而是只對控制自然資源產區感興趣),所以武力幹涉也將限於在必要時實施特種襲擊。與此相應,五角大樓的任務也轉向分裂政治實體,推行類似「大中東計劃」這樣的地區改造方針。目前這一進程已經在非洲拉開序幕,起先是蘇丹的分裂,然後又在利比亞和象牙海岸兩國引爆戰爭。

如果要從以前推行民主化的角度看,推翻卡扎菲政權是件好事,但從五角大樓目前的觀點出發,它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美國想要的。按照「蓋茨學說」的邏輯,在打掉卡扎菲的氣焰之後,讓其龜縮在的黎波裡地區(編註:也即分裂利比亞),與比一個大的統一的利比亞國家(它還會逐漸走向反帝道路)打交道要適合得多。(寧遠)

相關焦點

  • 俄媒稱美國恐俄症已歇斯底裡,回懟:美國是偽裝成一個國家的戰爭機器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21日報導,美國已故的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曾經挑釁性地將俄羅斯描述為「偽裝成一個國家的巨型加油站」。美國前總統候選人兼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近日在美國媒體上引述這一言論。
  • 戰機墜毀飛行員失蹤,俄制戰機有問題?印媒呼籲美國別再袖手旁觀
    米格-29K又發生墜毀,俄制戰機有問題?據報導,印度又發生了一件墜機事故,一架米格-29K發生墜毀,1名飛行員獲救,而另一名卻失蹤了。印度將這起墜機事故的發生歸咎於俄羅斯,據印媒報導,俄羅斯戰機的不靠譜導致印度發生墜機事故,而這架米格-29K的墜毀,也使得印度開始考慮別的戰機,比如陣風戰機和F-18超級大黃蜂。
  • 預算有限 法媒:「超級飛彈」成俄反制美國法寶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導法國《費加羅報》網站9月16日發表了皮埃爾·阿夫裡爾的題為《是否應害怕普京的「超級飛彈」》的文章,具體內容編譯如下:俄羅斯總統普京2018年宣布俄羅斯研發的新一代飛彈,稱其「無懈可擊」。這到底是圈套,還是事實?專家們對這些計劃的性質存在疑問。
  • 俄媒:古巴飛彈危機或重演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8日5時30分,美國境內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148萬例,累計死亡超8.9萬例。就在美國疫情依舊處於嚴峻階段,川普政府除了頻頻甩鍋中國、指責世衛組織之外,在軍事方面的行動也從未間斷,例如對伊朗的軍事打壓,還頻頻派美艦闖我國周邊海域,在疫情期間也不忘炫耀武力。而就在最近,美國又有新的小動作了,地點在歐洲,這讓一直與美軍展開長久拉鋸對峙的俄羅斯感到一絲警惕。
  • 美媒:21世紀只有4位後衛能稱為歷史級超級巨星
    其中一個美媒體報導稱,21世紀只有4位後衛能稱為歷史級超級巨星,我們來看看是哪4個吧!第一位:科比,美媒:科比有5個冠軍、2個fmvp、1個mvp、2個得分王,可以說超級應該具備的榮譽一樣不少。第二位:庫裡、美媒:庫裡有3個冠軍、2個mvp、1個得分王
  • 美國首支「太空部隊」沒去太空,去了哪?做什麼?俄媒:美去競賽
    圖為中東石油業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美國航天局認為,私營公司開採月球資源的計劃完全符合《外層空間條約》,美國宇航局還打算在2024年從私營公司購買月球土壤。但有趣的一幕發生了,美國的「太空部隊」沒去太空,卻去了中東,這是為何?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RT網站9月21日報導,美國首支「太空部隊」已經在中東國家卡達進行了部署。該報導援引美國空軍中央司令部上校託德·本森的話稱,這支部隊由20名美軍組成,並且已於8月下旬抵達卡達首都多哈西南部的五代的空軍基地(AI-Udeid Air Base)。
  • 美國射程1600公裡的「超級大炮」,是虛張聲勢還是別有用心?
    此前,就有美國媒報導,美國軍方計劃將新近開發研製的戰略遠程炮,部署在南韓、日本、菲律賓等區域盟國境內。根據美媒《防務新聞》去年10月的報導,美國軍方計劃2023年展示戰略長程炮的原型,若通過「初期彈道測試」,將交由軍方領導層是否批准這項目;今年2月,社交網流傳照片,照片顯示,在軍方的一場活動中,用展板展示了戰略長程炮的基本外形,可以看到它由大型軍用卡車拖拽,由8名炮兵操作及可用船艦或飛機運輸。
  • 美媒稱中國政府進行"超級士兵實驗",要開發超級狙擊手 俄媒:證明美...
    (原標題:俄媒:「中國超級士兵」——美媒與CIA的聯手炒作?)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網站12月12日文章,原題: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關於「中國超級士兵」的報導,證明美國媒體與中央情報局(CIA)的曖昧聯繫依舊MSNBC記者肯·迪拉尼安日前聲稱,中國政府正在進行「超級士兵實驗」。
  • 俄媒:美國商務部將45家俄羅斯企業列入制裁名單
    據俄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2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45家與軍方有合作的俄羅斯企業列入制裁名單,其中包括國防產品出口公司、俄科技集團、米格飛機製造公司、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圖波列夫公司和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等俄羅斯企業。
  • 俄駐美大使館:美媒毫無根據地指責俄黑客攻擊美國政府部門
    俄駐美大使館:美媒毫無根據地指責俄黑客攻擊美國政府部門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2-14 15:00 來源:
  • 美媒:21世紀只有13人算得上「超巨」,麥迪小卡都不夠資格
    美媒:21世紀只有13人算得上「超巨」,麥迪小卡都不夠資格NBA因為新冠停賽已經17天了,但是媒體並沒有在這個時期閒著,現在美國也仿照咱們對於疫情的控制方法了,很多媒體也是回到了家中辦公。最近一家媒體也是評選出了NBA21世紀之後的超級巨星名單,其中現役球員有六個人,退役球員有7個人共計13名。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美B-21首飛在即,俄稱能趕超,轟20呢?俄媒:該問題中國可能更快
    美國新型B-21戰略轟炸機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正在為美國空軍研發。它於2016年被指定,正式地作為美國空軍21世紀的第一架戰略隱身轟炸機。當時的美國空軍部長德博拉·李·詹姆斯將其描述為第五代全球攻擊平臺。B-21轟炸機有望在2030年投入使用。但是,顯然,美國軍事部門計劃在轟炸機的研製和發布方面加快步伐。
  • 戰機墜毀飛行員失蹤,印媒:俄羅斯武器不靠譜,應該買美國大黃蜂
    在另一架米格-29空難之後,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報導,俄羅斯戰機不可靠,為更多陣風戰鬥機、F-18超級大黃蜂敞開大門。同時,印度民眾也普遍認為俄羅斯的武器有問題,呼籲美國不要袖手旁觀,儘快同意出售超大型黃蜂戰機。
  • 要用武力威懾中國?「大英帝國」你醒醒,今天已經不是十九世紀了
    還呼籲英國如果中國不賠償,就要派出「炮艦」進行武力威懾。這一言論引起各家媒體關注,他們都用「公知」來形容道格拉斯.穆雷。在無恥的方面,他還是很有公知的樣子。不過「公知」就是反社會,所以用這個詞形容他還是有點不太正確,至少他是為英國政府幫腔的。
  • 美增兵波蘭計劃引俄高度戒備 俄專家警告將「以眼還眼」
    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導 俄媒稱,美國增兵波蘭的計劃引起俄羅斯的高度戒備。俄專家警告,如果美軍當真部署到靠近俄國界的地區,俄將「以眼還眼」。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6月25日報導,二戰結束75年後,部分駐德美軍要撤離了,但這些軍人和裝備將被部署到波蘭,也就是俄羅斯國界附近。
  • 俄媒:俄美關係崩潰 美國對俄羅斯發動「冰戰」
    但在美媒看來,這一做法的背後可能沒這麼簡單。美聯社稱,美國國務院是在12月10日通告國會的。在此之前3天,有關俄羅斯黑客涉嫌大規模入侵美國聯邦機構的消息已經浮現。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說,蓬佩奧上周末在接受採訪時公開指責莫斯科發動大規模網攻。在很多官員還只是私下表達這種看法時,蓬佩奧成為第一個公開這樣說的美國政府高官。
  • 「美國的經濟還不至於要靠關閉駐俄總領館來拯救」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議員普什科夫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務院之前將閉館計劃通知國會時稱,該計劃是為了應對2017年後俄對美外交人員設限,以及因雙方外交籤證問題陷入僵局所導致人員不足的挑戰。
  • 俄媒:當美國哈巴犬,澳洲正付出慘重代價
    俄媒:當美國哈巴犬,澳洲正付出慘重代價12月15日,"今日俄羅斯"網站發表標題為《與中國打交道時充當山姆大叔的哈巴犬,澳洲付出慘重代價》的評論文章,直斥這些國家接受美國過時的冷戰陰謀,導致自己付出慘痛代價!
  • 俄媒嘲諷拜登欲建反華聯盟:無論誰當美國總統,對抗中國都是錯誤
    然而,俄媒卻認為,拜登的這番話說起來容易,付諸行動就非常困難了。因為現在的中國無論在軍事部署還是軍事裝備領域都已經非常成熟,有些地方已經超過美 俄等國家 另外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和即將上任的拜登都不明白,眼下的中國已經是一個深深融入到全球經濟體系的超級大國。對於美國的盟友而言也是如此。
  • 中國能對美國進行有效核反擊?俄媒:他們有320枚核彈頭!
    圖為中國核武器目前,因中國的逐漸強大,美國開始對我國投於仇視的目光。這種情況也慢慢被各國所察覺,其中俄羅斯對中美兩國的矛盾極為重視。近期,俄羅斯的網站上又上傳了一篇有關於此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俄媒羅列兩國各個方面的對比,強調中國當前軍事力量的強大。12月9日,俄羅斯媒體周刊,《側面》中上傳了這樣一篇文章,題為「美國拿什麼應對中國軍力增強」。在文章中,俄媒從海上爭奪、空中爭奪、網絡優勢、核戰略等對中美軍隊的目前狀況進行了分析。並於12月11日被《參考消息》所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