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窮人的壓力之中,有99.99%都是來自金錢,這句話,聽起來危言聳聽,但是卻又是赤裸裸的現實。絕大多數的人每天努力上班工作,都是為了獲取金錢,因為擁有了財富,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問題,這樣也就沒有了太多的煩惱和壓力了。
對於土豪來說,能夠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可是,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還無法坦然地用金錢來解決,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擁有的財富還是有限的,除了基本的生活開支之外,是否還有「餘糧」,可能還是個問題。
高收入的人,不僅能夠獲得高質量的生活,而且在他們享受生活、揮霍金錢的同時,還可以存下很多的錢,他們無需為了金錢而煩惱。而對於低收入的人來說,錢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壓力,更多人每天都在想著,如何賺錢?
而由於人在窮的時候,自身的資源就會很短缺,所以增加財富的途徑很有限。對於普通人來說,目前獲得收入的來源就是上班,而很多上班族的身上還面臨著很大的生活壓力,由於收入低,再加上生活各項支出多,每個月口袋裡剩餘的錢,也並不是很多。
於是,很多人都覺得,人在越窮的時候,就越應該存錢。存錢是很容易的一個理財方法,只要將錢存在銀行之後,這樣每個月就可以「躺賺」產生的利息了,對於收入不是很高的人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錢生錢」的方式呢,而且基本上沒有風險存在。
可是,有一些人卻發現,其實,存錢只不過是一個「笨方法」,是人在沒錢的時候,有想要「錢生錢」,而無奈選擇的方法。有一些人甚至是越存錢,越窮,而身邊有些人並沒有存錢的習慣,卻發現生活越過越滋潤。
雖說,我國是一個儲蓄大國,不過,這些年來,由於人們的消費觀念的轉變,也引發了「國人不愛存錢」的熱議。當然,目前,我國的儲蓄率依舊是很高的,而國人不愛存錢,也是存在的一種現象。
現如今,更多的普通人,即使在收入不是很高的情況之下,也會不選擇存錢,而是選擇「借貸投資」,比如買房。在高房價之下,買房確實會讓家庭面臨負債風險,同時,家庭的資產也會隨之上升,而如果光把錢存起來的話,而不進行任何的投資的話,可能在多年之後,會發現並不划算。
因此,不少窮人也開始醒悟了,想要「錢生錢」,不能單純靠存錢,一些比較聰明的人已經開始堅持做到這四點了,而這樣一來,即使一開始很窮,但是,相信時間一長,日子過得也不會太差的。
第一點,節流的同時要開源
開源節流的道理,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但是能夠真正做到的人卻很少。有人會說,我一個月的工資就那麼多,還怎麼開源節流呢?事實上,開源節流,說白了是省錢的同時,也要增加收入,不能只死磕一份死工資。
隨著社會的發展,賺錢的途徑已經有很多了,單純靠省錢的話,確實可以增加收入,不過,增加的收入也很有限。現在有很多人開始利用空餘的時間,打起了零工,幹起了副業,而他們的收入增加也很可觀。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每個月到手的工資也不是很高的話,不妨可以嘗試下一些門檻較低的副業。比如有人在下班之後,會選擇去送外賣,或者是自己會技能,開設一些培訓班,都是可以賺到錢的。
第二點,該花錢的時候,還得花
存錢,就是要減少一些沒有必要的花銷,將省下來的錢存起來。不過,對於窮人來說,有時候該花的錢,也還得要花,畢竟對於窮人來說,有些機會的到來,如果不抓住,也是稍縱即逝的。
窮人和富人不同,由於所處於的環境不一樣,富人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機會,而窮人獲得的機會可能會很難得。而往往一個機會的出現,並且順勢抓住的話,可能就會改變人生了,所以,窮人不能光知道將錢「捂住」,也得懂得「花錢」。
當然窮人在面對機會的時候,也是需要持有謹慎態度的,畢竟對於窮人來說,有時候,真的是「輸不起」的。
第三點,斷舍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花錢的同時,更容易大手大腳,而這樣一來,根本存不下了錢。而有些人的錢,並沒有花在刀刃上,都是一些無用的消費,所以,除了存錢,我們也應該做到「斷舍離」。
也就是說,一些無用的社交、消費都是時候改變一下了,有時候,大手筆的花錢,確實會讓人感覺很快樂,但是,每月到手的帳單,也很嚇人。一旦負擔不起了,對於自己來說,也將是一種負擔。
我們的父母大多有存錢的習慣,而且他們也不亂花錢,也是為了在急需用錢的時候,不至於捉襟見肘,而是可以坦然面對。
第四點,不要忘記投資自己
可能任何的投資,都是存在風險的,不過,投資自己可以說毫無風險。投資自己,讓自己更加有價值,才能夠獲取更多的財富,而一個人不投資自己,而是選擇放縱自己話,可能會成為井底之蛙。
投資自己也很簡單,比如讓自己學會一項技能,這樣也會讓人生多了一種可能性。並且,機會往往也會給有準備的人,當機會到來之後,你也能夠把握住了。
所以,人即使很窮,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存錢,可能是窮人的普遍習慣,但是,並不是改變生活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