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可是,這句話用在網紅奶茶「伏見桃山」的大杯飲品上,那就變成了未必眼見為實了。
稍早前,有媒體報導稱,在「伏見桃山」連鎖飲品店內銷售的一款大杯飲品引來消費者的質疑。因為看起來分量很足的大杯飲品,拆開後會發現下方約三分之一部分都屬於中空墊高層。
對此,店鋪工作人員回應稱,系產品設計問題。在店內的點餐醒目位置,也給出了大杯下方為中空隔冷層的圖示。
10月23日至24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街頭暗訪調查時發現,店鋪工作人員刻意迴避杯子中空問題,很多消費者是在取餐時才知道大杯和中杯的淨含量只差100毫升。
誇張的大杯,讓很多消費者信以為真
10月23日和24日,記者來到位於重慶南坪協信星光時代LG層的「伏見桃山」奶茶店看到,很多消費者在排隊購買飲品。
在櫃檯一側的展示區,飲品杯身包裝樣品被一一排列在櫃檯上。其中大杯的杯身明顯要高出其他杯身一頭,並沒明顯的隔斷痕跡。同時,在展示區也沒有明確的說明,大杯的底部是中空設計。
「我選飲品的時候,不知道它下面是中空的,直到我取餐的時候,那個工作人員才和我說,還特意說比中杯多了100毫升。」消費者徐女士買了一杯大杯飲品,雖然看上去很大,但拿到手裡很輕。「這樣的話,我覺得還是買中杯合適一點,他們價格差了5塊錢,分量都差不多。」
徐女士覺得,自己是被大杯巨大的杯身「迷惑」了。「有一點障眼法的感覺,而且我買的時候,她也沒說,後來說點餐的地方有示意圖提醒。但是那個示意圖放在收銀臺的下面,屬於視覺盲區,大家都是抬頭看菜單,誰會注意到呀。」
同樣是消費者的蘇女士買了大杯飲品後也覺得,杯子看起來超級大,但結果只有半杯。「我還和櫃檯的小姐姐掰扯了半天,她說是統一設計,但我覺得這就是欺騙消費者吧。」
記者暗訪調查:店員刻意迴避杯子中空問題,和消費者「鬥智鬥勇」
那麼,在購買的過程中,店鋪工作人員會向消費者如何解釋大杯中空的問題呢?
記者在該奶茶店以消費者的身份,分別通過現場購買和網上預定自取的方式購買了4杯奶茶。
在現場,記者注意到,關於大杯杯底為中空的示意圖提醒就位於收銀臺下方,如果不是刻意尋找,消費者很難發現。
在櫃檯的菜單上,雖然有兩個圖示,但是比例很小,文字又是繁體中文,且很模糊的稱部分產品是有中空杯身。
在購買過程中,工作人員不會主動介紹杯身可能帶來的誤會。只在取餐時告知,大杯和中杯的飲品含量相差100毫升。
在網上購買大杯奶茶時,會有杯身「採用隔冷中空杯設計」的字樣,但是如果你想了解杯身的具體情況,就只能在菜單的最後一個說明中看到杯身中空的提醒。
而記者也是反覆尋找後才看到了說明。
10月25日上午,記者將收到的消費者投訴和現場暗訪調查遇到的相關問題,向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部門進行了反饋。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