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比61,中華臺北隊在首場亮相中大比分戰勝了對手印度隊。這對於她們來說是一場輕鬆的勝利,但對於25歲的包喜樂來說,第一次代表中華臺北隊比賽的心情遠遠比贏得一場勝利來得要興奮得多。
還沒來得及消化贏下第一場比賽的喜悅,包喜樂在混採區就被記者叫住了。看見不遠處站著自己的主教練,她也安心的接受了記者採訪。「這是我第一次代表中華隊比賽,我高興,很exciting。」她把頭轉向一旁的翻譯,求助他該如何用中文來表達這個詞語,「很興奮的能夠打球,」
贏下對手印度隊,這對於中華臺北來說都是計劃內的事情。在談到和隊友的配合時,她感覺還不錯,「我自己感覺還可以,但還是有進步的空間。在這裡我們有好多的比賽要打,每一天都要通過比賽來獲得進步,希望配合能越來越默契,因為訓練和比賽是還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1990年11月7日包喜樂出生在嘉義,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臺灣人。12歲那年她隨家人離開臺灣去美國生活。去年,包喜樂從亞利桑那州大畢業,在2013-2014年賽季,她平均上場16.3分鐘,拿下7.3分4.8籃板。身高1米96的包喜樂是中華臺北女籃歷史上最高的中鋒,她的加入也曾引起了寶島媒體的一片熱議,他們認為她的加入,會為中華臺北女籃帶來本質的提升。
「因為我比較高,所以我能給球隊在防守、籃板部分給球隊更多的幫助。防守和籃板球是贏得比賽的因素。如果我能夠再在進攻方面幫助球隊得到一些更多的機會,那樣就剛好了。」包喜樂也非常清楚自己的隊裡需要發揮的作用。
雖然四年前,中華臺北女籃就曾積極的運作包喜樂代表中華臺北出戰的事宜,但當時的她剛剛升入NCAA,所以事情就擱淺下來,直到今年的6月才有了實質的進展。「我並不是很早就知道,我到6月底才得到了被邀請的消息。」包喜樂說,「我其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準備好自己的身體。但是你們都知道,作為籃球運動員應該要隨時把自己的身體做好準備,準備好比賽。」但說到自己能代表中華臺北隊出戰,女孩兒的臉上還是露出了一絲自豪和驕傲,「我12歲離開臺灣,沒想到12年以後回來代表中華隊打比賽,我真的非常高興。」
從6月底回到中華臺北隊之後,包喜樂隨隊打了一些比賽,諸如之前瓊斯杯,和一些在大陸進行的熱身賽,但她坦言對於亞錦賽上的強敵中國隊、韓國隊以及日本隊,了解並不算太多,「我不用假裝,我真的了解不多。之前打了瓊斯杯,有到日本隊和韓國隊,還有去日本和她們也有過比賽。算是有些了解吧。還有之前和中國隊但不是一隊進行比賽。」
談及自己的第一次亞錦賽的目標,還不等她說話,身旁的翻譯已經忍不住要幫腔,「拿冠軍!」包喜樂也趕緊補充說,「他說得對,就是目標一定要最高,這樣大家才會更有動力,不能把目標放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