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首次集中展出 展覽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

2021-01-0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首次集中展出

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現場,工作人員正在講解。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展覽現場展示的電報手稿。

「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昨日開幕,觀眾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即可參觀。展覽包括6個部分、17個專題,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展覽還著重複原展示了「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辦公室」「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北平街頭捷報頻傳」「人民的勝利」等歷史場景。為給觀眾提供全方位的觀展體驗,展覽設置了「電報朗讀」「發報互動體驗」等互動項目。

17日上午,「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這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的首個專題展覽。展覽位於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面積1000餘平方米,展線160延米,展覽包括6個部分、17個專題,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

將手稿作為藝術品陳列

據悉,此次專題展以毛澤東在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以「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軍隊紀律嚴明」「工作作風優良」等多個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建設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據香山革命紀念館籌備組相關負責人都斌介紹,此次展示的電報手稿都是在《毛澤東年譜》《毛澤東文集》等權威出版物中刊載過的。「為了使觀眾更加深入了解電報格式、讀懂與電文相關的信息,我們在序廳專門放置了「電報格式解讀」展板,電報由哪些內容構成、AAAA電報需要多長時間發出等問題,都進行了解讀。」

展覽將偉人手稿使用畫框裝裱,作為藝術品進行陳列設計,採用場景復原、壁式景觀、雕塑、多媒體、人機互動裝置等多種展現手法,在參觀線路、圖文版式設計等方面都做到了精心設計和處理,既形象地展現了毛澤東同志的領袖風範,又直觀地展示了毛澤東同志高超的書法藝術,集政治性、思想性、創新性和藝術性為一體,是有效傳播香山革命精神的有益嘗試。

記者注意到,展覽還展示了香山革命紀念館在籌備專題展覽過程中形成的重要學術成果《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總體情況》,便於觀眾對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有全面直觀的認識。學術成果介紹,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入駐香山期間所發電報文稿主要涵蓋5個方面,解放全中國佔57.47%;統一戰線佔10.35%;人民民主專政佔12.26%;對外關係佔9.58%;黨的建設佔10.35%。

展覽設置多個互動項目

香山革命紀念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展覽在設計上把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作為一個基本原則。為了便於觀看,給觀眾提供全方位的觀展體驗,展覽設置了手稿電文查詢系統,並圍繞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歷史背景設置了35處「電文導讀」,此外還專門設置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三年戰績查詢系統」「電報朗讀」「發報互動體驗」等互動項目。在展廳中,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聽到有聲電文,還通過模擬摩爾斯電碼的形式,親手發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電文。

此外,此次展覽還著重複原展示了「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辦公室」「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北平街頭捷報頻傳」「人民的勝利」等歷史場景。

據了解,此次專題展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首個專題展覽,共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

截至目前,香山革命紀念館全年共接受社會各界捐贈文物史料947件(套),共接待52萬餘名觀眾現場參觀。

新京報記者 羅曉靜

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現場,工作人員正在講解。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展覽現場展示的電報手稿。

「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昨日開幕,觀眾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即可參觀。展覽包括6個部分、17個專題,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展覽還著重複原展示了「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辦公室」「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北平街頭捷報頻傳」「人民的勝利」等歷史場景。為給觀眾提供全方位的觀展體驗,展覽設置了「電報朗讀」「發報互動體驗」等互動項目。

17日上午,「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這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的首個專題展覽。展覽位於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面積1000餘平方米,展線160延米,展覽包括6個部分、17個專題,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

將手稿作為藝術品陳列

據悉,此次專題展以毛澤東在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以「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軍隊紀律嚴明」「工作作風優良」等多個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建設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據香山革命紀念館籌備組相關負責人都斌介紹,此次展示的電報手稿都是在《毛澤東年譜》《毛澤東文集》等權威出版物中刊載過的。「為了使觀眾更加深入了解電報格式、讀懂與電文相關的信息,我們在序廳專門放置了「電報格式解讀」展板,電報由哪些內容構成、AAAA電報需要多長時間發出等問題,都進行了解讀。」

展覽將偉人手稿使用畫框裝裱,作為藝術品進行陳列設計,採用場景復原、壁式景觀、雕塑、多媒體、人機互動裝置等多種展現手法,在參觀線路、圖文版式設計等方面都做到了精心設計和處理,既形象地展現了毛澤東同志的領袖風範,又直觀地展示了毛澤東同志高超的書法藝術,集政治性、思想性、創新性和藝術性為一體,是有效傳播香山革命精神的有益嘗試。

記者注意到,展覽還展示了香山革命紀念館在籌備專題展覽過程中形成的重要學術成果《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總體情況》,便於觀眾對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有全面直觀的認識。學術成果介紹,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入駐香山期間所發電報文稿主要涵蓋5個方面,解放全中國佔57.47%;統一戰線佔10.35%;人民民主專政佔12.26%;對外關係佔9.58%;黨的建設佔10.35%。

展覽設置多個互動項目

香山革命紀念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展覽在設計上把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作為一個基本原則。為了便於觀看,給觀眾提供全方位的觀展體驗,展覽設置了手稿電文查詢系統,並圍繞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歷史背景設置了35處「電文導讀」,此外還專門設置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三年戰績查詢系統」「電報朗讀」「發報互動體驗」等互動項目。在展廳中,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聽到有聲電文,還通過模擬摩爾斯電碼的形式,親手發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電文。

此外,此次展覽還著重複原展示了「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辦公室」「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北平街頭捷報頻傳」「人民的勝利」等歷史場景。

據了解,此次專題展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首個專題展覽,共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

截至目前,香山革命紀念館全年共接受社會各界捐贈文物史料947件(套),共接待52萬餘名觀眾現場參觀。

新京報記者 羅曉靜

相關焦點

  • 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出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
    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出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 出處:北京商報
  • 毛澤東同志202封珍貴電報手稿首次展出
    ,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在佔地1000餘平方米的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62件(套)珍貴文物、50餘張歷史照片,分為6個部分、17個專題,展現了毛澤東在香山居住的181天。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在京開展
    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媒體記者拍攝展出的毛澤東電報手稿(1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魏夢佳)為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解放全中國、籌建新中國的豐功偉績,彰顯香山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由中央檔案館、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在京開展,向觀眾集中展出毛澤東同志在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
  • 京城探展|破譯香山181天的「紅色密碼」
    解放軍南下集結準備渡江戰役的歷史照片「嘀嗒」「嘀嗒」……紅色電波承載著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傳」進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攜62件(套)珍貴文物史料、50餘張歷史照片集體亮相,講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奠基」的偉大曆程。
  • 【頭條】帶您看看香山革命紀念館是什麼模樣
    △香山革命紀念館。△香山革命紀念館序廳塑像《毛澤東同志在香山》。這尊雕塑是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今年創作的。這個展覽分「進京『趕考』」、「進駐香山」、「繼續指揮解放全中國」、「新中國籌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五個部分,展出了800多張圖片、報照、地圖、表格和1200多件實物、文獻和檔案。早在黨中央進駐香山的一個多月前,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盛大的進駐北平入城式。
  • 香山革命紀念館恢復對外開放的第一天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香山革命紀念館於5月5日起恢復開放,實行限流預約開放。在此期間,每日預約名額限1000人(上下午各500人),分上、下午兩個時段入館。目前,香山革命紀念館僅開放二層展廳《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支持個人實名預約方式進行參觀,不支持團體預約和現場預約,暫停人工講解服務及其他教育活動。參觀期間,觀眾可使用香山革命紀念館微信公眾號,體驗自助語音導覽服務。館內安排巡邏人員,時刻提醒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並自覺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
  • 19件(套)朱德、康克清革命文物史料捐贈香山革命紀念館
    「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12月1日在北京舉行,朱德之孫朱和平、孫女朱新華將19件(套)珍貴革命文物捐贈給香山革命紀念館。香山革命紀念館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於立霄)為紀念朱德誕辰134周年,「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12月1日在北京舉行,朱德之孫朱和平、孫女朱新華將19件(套)珍貴革命文物捐贈給香山革命紀念館。
  • 紅館印象·7月集錦|觀眾眼中的香山革命紀念館
    香山革命紀念館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炎熱的天氣並沒有阻擋大家出行的腳步,前往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的觀眾絡繹不絕。他們眼中的香山革命紀念館是什麼樣的呢?近日,我們對前來館裡參觀的觀眾們進行了採訪,一起來看看觀眾眼中的香山革命紀念館吧~問:請問您是第幾次來到香山革命紀念館?您正在參觀的展覽是《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陳列展,看完這個展覽,您的感受是什麼?張永文:我是第一次來到香山革命紀念館。
  • 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 香山革命紀念館添19件(套)革命文物
    香山革命紀念館館長張愛軍(中)向朱德親屬頒發收藏證書。12月1日上午,為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深情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範,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1965年7月4日朱德同志詩詞手稿。
  • 香山革命紀念館預約方式攻略:交通+最佳遊覽線路
    記者從香山革命紀念館和北京市香山公園管理處獲悉,9月13日,香山革命紀念地已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香山革命紀念地包含香山革命舊址和香山革命紀念館。其中,位於香山公園東南部的雙清別墅和來青軒等八處革命舊址為首次全部開放。  目前,香山革命紀念館正在展出《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市民可通過電話等方式預約參觀。
  • 香山革命紀念館十件文物背後的故事
    每一件文物背後都講述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見證了那一段歷史,折射了那時的革命精神。 ■毛澤東從西柏坡進京時乘坐的同型道奇吉普車 香山革命紀念館裡陳列著一輛1942年美國道奇公司生產的軍用吉普車。 此次香山革命紀念館籌備建設過程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承擔了香山革命紀念館的文物徵集工作,該館副研究館員喬玲梅介紹,在採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樣徽參與設計製作者趙光琛時,96歲高齡的老人無意中拿出了這枚香山的「通行證」。了解到香山革命紀念館正在徵集文物,老人決定「割愛」,將勞動大學徽章借給紀念館展覽。
  • 香山革命紀念館主題展獲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展」特別獎
    新京報訊(記者 羅曉靜)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結果,5月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全國主會場南京博物院揭曉。香山革命紀念館《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特別獎。
  • 「雲上閱讀」公開課|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中的紅色畫卷
    為了更好地宣傳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的歷史文化,香山革命紀念館深入挖掘新中國成立的紅色資源,把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舉辦了「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大型主題展覽。8月10日晚,「雲上閱讀」公開課邀請香山革命紀念館、宣傳教育部、宣教員臧玉華,與觀眾朋友們一同走進香山革命紀念地。
  • 訪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香山革命紀念館館長張愛軍
    香山革命紀念館是怎麼做到的?在建築設計、展陳形式、展覽內容和宣教工作方面有何創新和可借鑑之處?近日,記者採訪了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香山革命紀念館館長張愛軍。去過香山革命紀念館的人,都對她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莊重大氣的中西合璧式建築風格印象深刻。
  • 香山革命紀念館必須要預約才能參觀嗎?
    問:香山革命紀念館必須要預約才能參觀嗎?  答:是的。香山革命紀念館於2019年10月16日零時開始實行實名制分時段全預約參觀機制,觀眾必須成功預約後方能入館參觀。  、預約電話、預約指南、開放公告、《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參觀指南、景區亮點、地址在哪裡、交通指南及香山公園購票入口、香山公園賞紅葉信息等。
  • 香山革命紀念館5月5日起開放
    原標題:香山革命紀念館昨起開放  5月5日,香山革命紀念館恢復開放。八處革命舊址中的雙清別墅和來青軒需要預約參觀,每日限額1000名。5月5日一天,有3300餘人次遊客參觀八處舊址。「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所有區域均已開放。
  • 「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覽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展出
    2018年12月28日,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和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覽在南湖革命紀念館東副樓一樓展廳正式展出
  • 800名高中生在線遊覽香山革命紀念館
    近日,香山革命紀念館為北京市一零一中學的800名高一學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線上歷史課。3月4日,孟超為學生們介紹完香山春景,準備進入香山革命紀念館。受訪者供圖一場身臨其境的歷史課3月4日下午,香山革命紀念館講解員孟超和攝像、助教早早來到了場館外,為即將開展的直播講解做準備。兩點整,學生們都已進入直播間,「雲課堂」準時開啟。正式講解前,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興趣,孟超特意設計了一個環節。
  • 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有序開放
    5月5日,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香山革命紀念館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有序開放,採用實名預約參觀和限流管控措施,為觀眾提供安全、舒適的參觀環境。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 上下午各限流500人,香山革命紀念館「智能講解」上崗
    一夜薰風帶暑來,今天立夏,香山革命紀念館恢復開放。該館二層展廳《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的所有區域都已開放,同時「智能講解員」上崗,為觀眾娓娓講述紅色記憶。9時整,家住南四環的劉先生一家是第一批入館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