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時運不濟的人,必須要明白這句天機,人生從此時來運轉!

2020-12-26 鬼谷道

請聽題:儒家聖人們的人生終極目標是什麼?

如果非要說的話,我們可以優雅的說,是成為「帝王師」,也可以通俗的說,其實就是想當官。

如果您一時沒想明白,就不妨琢磨一下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什麼人才能平天下?是我等一介草根嗎?

從孔子到孟子,儒家學派的老夫子們一直是以政治家自居的,他們只想在管理核心中佔據一席之地,然後拯救世界,可從來沒想當什麼理論家、文學家。孔子周遊列國,孟子也走南闖北去遊說,是去宣傳自己的學說和主張,當然,接受學說最直接的途徑,就是當官。

或許,阿信難免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齷齪心思。不過孔子倒也是十分配合,人到晚年,一聽說可以做官,馬上道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意思是說:賣掉它,賣掉它,我正在等待識貨的人出現呢!

雖然儒家一直在迴避這一點,敢不成修行大半生的孔子,滿口仁義道德,之乎者也,就是為了給自己賣個好價錢?

相比孔子的「沽之哉」,孟子,就更直白了。

有個叫周霄的魏國人,他問孟子:「古代的君子做官嗎(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答:「做官(仕)」,甚至不忘拉著孔子當墊背的,他補充道:孔子三個月沒有被國君任用,就惶惶不安;離開這個國家時,必定要帶上謁見另一個國家國君的見面禮。

周霄問道:「三個月不被國君任用,就要去安慰,這不是求官太迫切了嗎?」

孟子回答道:「士人丟掉了官職,就好像諸侯失掉了國家一樣」。

當然了,聖人的思想是深邃的,肯定不會如此淺薄,孔子、孟子之所以想當官,目的其實是為了宣揚自己的思想主張,提倡「復周禮」,不搞裝備競賽,不搞合縱連橫,不搞蠶食鯨吞,不搞遠交近攻,搞什麼呢?

搞仁愛,或者說搞西周禮文化的「文藝復興」!

孔孟忙乎大半輩子,嚷嚷著要搞仁愛,真的可行嗎?

還是必要請鬼谷子出來客串一下,鬼谷子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於人。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要強人所難。

很顯然,春秋時代的孔子對此是不以為然的。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堅定不移的推銷「仁愛」主張。對此,戰國時代的孟子深以為然,甚至喊出了「仁者無敵」的口號。

口號,有時候喊喊就算了,我估計孔子在周遊列國時遇到的那些諸侯們也會高呼「仁者無敵」的。當然了,這對我們而言,其實是很有用的。比如你在某家公司裡,你聽到的全是領導者高呼「仁者無敵」的口號,那說明你不是公司核心管理層。

但凡有機會進了管理層的朋友,聽到的往往是老闆歇斯底裡的咒罵,口口聲聲的叫囂要整死競爭對手的大實話。

至於「仁者無敵」的口號,恕我直言,只是講給企業裡的權力邊緣人聽的。

再者說,既然是博弈關係,仁愛真能解決問題嗎?

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批判「諸侯們」的愚蠢、自私和麻木,比如孟子遊說的梁惠王、齊宣王們,仿佛他們就是天生智障,酒囊飯袋。

且不說,魏國巔峰時代吊打秦國,威震天下的梁惠王。就是被揶揄「濫竽充數」的齊宣王,也有個愛好: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在他的管理之下,稷下學宮空前強大。

在此基礎下,孟子才會有機會去遊說,才會把王們說的面紅耳赤,「顧左右而言他」。有些大道理,說起來很好聽,但是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

歷史告訴我們,比孔子晚了近100年的商鞅,在遊說飽受魏國欺凌的秦孝公時,他一開始也提出了推崇道德仁愛的「帝道」和「王道」,但是都被秦孝公否定了。

歷史證明的秦孝公的選擇是正確的,秦國的崛起確實跟「仁愛」沒什麼關係,這一點從秦國用的商鞅、張儀、範雎等人的人品上就可見一斑。

很顯然,諸侯們是理智的,他們明白:既然是博弈,拼的是手段實力,而不是誰愛心泛濫。

孔子和孟子作為偉大的理想主義者,肯定不是這樣想的。我們先交代一下,其實孔子和孟子的口才都很厲害,尤其是孟子。比如

公孫丑問過這麼一個問題:「請問老師您長於哪一方面呢?」

孟子答:「我知言,我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後世儒生為了美化孟子,往往只講孟子的「浩然之氣」,忽略了孟子說的「我知言」。

不管你是理解孟子說的是「我擅長說話」,還是「我擅長聽話聽音」,實際上都證明了孟子的口才是非常卓越的,這一點很多人的共識。

潤之先生更是說「孟子是縱橫家」,如果我們剝離掉孟子身上的「亞聖」光環後,會發現,彼時的孟子就是個鬱郁不得志的遊說之士。

鬼谷道有個朋友問這麼一個問題:遊說其實並不是鬼谷子的專利,儒家的孔子在周遊列國時也曾經搞過遊說,只不過因為固執己見而失敗了。

職場中,我們也會有固執的成分,可能是性格所致,所以,我們應該如何調整才能少走彎路呢?

事實上,孟子和張儀兩人是同時代的,二人其實是有交集的。講個悲傷的故事,忍住,千萬別笑。孔子也好,孟子也罷,忙活了大半輩子,是在求職。但孔孟二聖,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稱心的工作。

同時代的張儀混的風生水起,孟軻混的下崗失業。但即便如此,孟子還是不服氣的,比如當他聽見有人說張儀是「大丈夫」時,便反駁,張儀為首的縱橫家們搞的是「以順為正,妾婦之道」。

這就是儒家的遊說和縱橫家的遊說不同的地方了。儒家講的是不順,縱橫家講的是順。什麼叫不順?就是不順從,說的不是別人想聽的,強迫別人接受。不管孔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遇到什麼人,他們的內容是相同的,就是仁義策略。

但是張儀是不一樣的,縱橫家講究的是順應人心,玩的是「看人下菜碟」,這些人又叫「反側之士」,講究的是翻來覆去,反覆無常,今天可以搞連橫,明天就可以反連橫,反正別人喜歡什麼就說什麼。

孟子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清規戒律,縱橫家們基本上都犯了。

這也是張儀、蘇秦能在職場上混的如魚得水,而孔子、孟子只能失意回老家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我們普通人也經常會遇到聖人的煩惱。對此,鬼谷子給出了他的藥方:

不要固執,謀劃要懂順應人心才行,我們在職場上的大部分煩惱都來自於自以為是的自說自話,所以鬼谷子說:計事者務循順!

這個世界很幽默:固執的人,時運不濟;順應的人,時來運轉!

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團創始人鬼谷信原創出品!

相關焦點

  • 鬼谷子:一個人如果經常做這2件事,註定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鬼谷子:一個人如果經常做這2件事,註定時運不濟、命運多舛文/旺基說的歷史故事人生只有一次,很多時候我們只有一次做出選擇的機會,而且基本你做出了一個選擇就不能反悔,也沒有回頭路了。有的時候一句話說錯了,自己覺得沒什麼,也許已經給你埋下了一顆種子,還沒發芽而已。
  • 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牢記鬼谷子的這3句忠告,時來運轉不會遠
    人到了中年,髪鬢開始泛白,歲月蒙上眼帘,開始訴說起哀傷。按理說,走過了三四十年的歲月,我們想要的,追求的,都已經塵埃落定。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大部分的人輾轉半生,卻是蹉跎了半生。以至於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如此境況,當作何解?
  • 鬼谷子:不會說話的人,記住這5句口訣,也可以能說會道
    因此,在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時,一定要提前努力,做好充分準備,充分了解這方面的喜好人。他們喜歡和聰明人交流,所以當你和他們交談時,你必須表現出一定的智慧。但是,你不應該太聰明。這樣的話,你會被懷疑是在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有時會讓這樣的人感到厭惡。因此,說「規模」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句,與拙者言,依於辨。
  • 鬼谷子:人生迷茫時,讀懂這五句話,讓你豁然開朗,福報自來!
    鬼谷子認為,一個人福分的多少,往往是由自己的心態決定。你的心態決定你的處事方式,你的處事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道路。人生是平安順遂,還是命途多舛,往往就在你的一念之間。鬼谷子曾道出人生五個天機,三十歲之前,如果能領悟這五句話,福報自然來,往後的人生會越走越順!
  • 鬼谷子:自助者天助,人生低谷時,做好三件事,福氣找上門!
    人生是一次漫長的旅行,難免會經歷起起伏伏。在低谷的時候,有些人選擇怨天尤人,從此逐漸消沉,越陷越深。有些人選擇自我檢討,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從而走出低谷。自助者天助,在人生低谷時,學會這三件事,福氣會自己找上門!
  • 馮夢龍的一首詩,道出人生關鍵,什麼是「時來運轉、天命難違」?
    馮夢龍的一首詩,道出人生關鍵,什麼是「時來運轉、天命難違」?馮夢龍是明代的文學家和戲曲家,說名字大家應該不了解,但是說作品的話大家應該都有聽過,看過。時來運轉,天命時運:這基本上是我們生活中的兩種狀態,一種便是有好運來了,春風得意馬蹄疾,整個人都喜氣洋洋的;另一種便是失魂落魄,整個人無精打採,怪時運不濟,天命難為。
  • 30歲重啟人生晚不晚?讀懂鬼谷子這2句話後,我總算明白了
    當然,現在的時代局勢與蘇秦所處的戰國很不相同,我們現在如果到了30歲還想要重啟人生的話,所需要專心研讀的書,便不是蘇秦讀過的《陰符經》,而是他的老師鬼谷子所著的《鬼谷子》。鬼谷子作為那個時代攪動天下風雲的人物,蘇秦、張儀、龐涓、孫臏等人都是他的弟子,他的智慧兼縱橫家、兵家、法家等數家之長,傳承數千年而未斷絕,我們若是能夠從他的著作中汲取一絲絲智慧,也能夠對我們的人生境遇有很大的改善。在苦苦研讀了《鬼谷子》數月以後,我讀懂了鬼谷子這2句話,才總算是明白應該如何去重啟自己的人生。
  • 人活著,領悟了這4句「天機」,往後餘生,順風順水
    人生短短幾十年,有人活得瀟灑快樂,有人卻整天鬱鬱寡歡,生活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是因為有人領悟了「天機」,知道什麼才是人生的真諦。一.當你明白了年齡不饒人的時候,就會開始著眼於當下,知道那些曾經的偉大理想,都已經是過眼雲煙。到了一定的年齡段,我們就要清楚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真實情況,做這個年紀裡應該做的事情。
  • 總吃虧的人,記住鬼谷子這3句忠告,往後的日子豁然開朗
    有些人不應該給予幫助,因為他們不僅不理解感激之情,甚至可能傷害您。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幫助別人也是一門學問,行善也要有度,如果越過幫助的界線,我們可能無法獲得想要的結果。在《鬼谷子》中指出了幫助他人的原則和大智慧,如果您理解它,將會得到很多的回報,如果您不理解,將會遭受更多的痛苦。我們可以用三句話來理解它。
  • 鬼谷子智慧:明白這兩句話,不但能遠離厄運,還有意想不到的福氣
    鬼谷子是戰國時期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是游離在正統的儒家文化之外的偉大哲人,對於人性的規律、對於世界的規則都有著深刻的認識。《鬼谷子》看似只是一本討論辯論技巧有權術謀略的書籍,但其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鬼谷子老先生在書中兩句簡單的話就足以解決我們的困惑了,明白了這兩句話不但可以遠離厄運,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福氣。
  • 鬼谷子識人術:心不狠站不穩,學會這3句識人術,別再做老好人!
    「做人善良,並不意味著必須軟弱,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這樣才不會縱容惡行。」 這就是一個老僧的告誡:人到中年,儘量別在三件事上軟弱,容易招致禍患。鬼谷子教出了很多出色的弟子,蘇秦,張儀等等,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為人處事方面頗有成就,能夠通過對方的一舉一動去判斷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後快速地想出和這類人交談的方法。
  • 鬼谷子: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身處逆境時,記得這3句話
    而鬼谷子也把他的畢生智慧都融合在了《鬼谷子》一書中,這本書能夠稱得上是傳世之作了,很多深陷困境的人,都曾經因為看了這本書之後,從而人生變得更加通透,事業路也走得更加順暢。鬼谷子說,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只要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步走,學會用智慧去應對生活中的各個難題。因為人生是沒有捷徑可言的,鬼谷子曾經教過我們三句話,能夠幫助我們從困境中走出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三句話究竟是什麼。
  • 哪種人不值得深交?鬼谷子告訴你:這4種人,要及時遠離
    所以我們說人都是自私的,也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但是凡事必須有一個度,謀求私利的時候不可損害他人利益,而且關鍵還有不能過於唯利是圖,將其他道義放在一旁不管不顧。這樣的人我們必須遠離,因為他們將一切都看得比利益要輕。關鍵時刻會舍義,舍情去獲取私利。
  • 鬼谷子:老實人沒前途?牢記這2句話,人生早晚出人頭地
    歐縱觀古今,很多那些成功人士往往都是對一本書非常崇拜,他們能從書中找到人生決策的方法,也能從書中找到生意上或者是管理上的智慧,還有人能從書中找到改變人生命運的方法。正所謂生下來容易,生存下去卻不容易,在當下這個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要想好好的存活下去是很不易的,若還想獲得工作的成功,則就愈發的難。
  • 鬼谷子絕學:人到中年不善交際?熟記3句口訣,你也可以左右逢源
    人生在世,總要與人交談,一個不善言辭的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必然要經歷許多的磨難與掙扎。歷史上能夠縱橫捭闔的人,無一不是口才俱佳的人。作為蘇秦張儀老師的鬼谷子老先生,在這方面也是不遑多讓,更為重要的是,他總結了許多勸世良言,與人生口訣,我們要是能夠熟記於心,並且時時提醒自己,那麼就能夠在人生的舞臺上左右逢源。鬼谷子絕學:人到中年不善交際?
  • 鬼谷子:男人要想成就大業,先要修行這3字真言,才能飛黃騰達
    男人想要後半生運勢好,自己在腦子裡幻想是不可能的,必須付出行動。人都有惰性,要是整天沉浸在幻想中,只會一步步消磨掉你的意志。當你明白過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男人過了50歲,只有後半輩子的時間了,只停留在思考的過程中,卻不去付出行動,你的後半輩子也只能是原地踏步了。
  • 鬼谷子:老實人不會識人,牢記6句口訣,識破天下人,看破不說破
    對於這些老實人,沒辦法看穿比人,別著急,鬼谷子可以幫助你,只要你記住這6句口訣,包準你精準識別天下人。鬼谷子是誰呢?他可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被譽為是千古奇人的鬼谷子創建了鬼谷門派,長期持身養性,也在日積月累的研習之中,參透了通天之智。一直以來鬼谷子都帶有神秘色彩,今天就讓我們好好地去了解一下他給後世所留下的6句口訣。
  • 人生過了30歲還沒起色?切記這3句鬼谷子的忠告
    孔子說,「三十而立,三十而立,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到了這個年紀,就基本上決定了自己人生發展的方向,也就意味著在事業上也要有所成就,至少要開始發展。」但是在當今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想要在30歲時「立」起來並非易事。
  • 人生遇到苦難,牢記鬼谷子這3句名言,助你走出困境
    鬼谷子是一位非常成功思想家,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叫王禪,生過在戰國時期,他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他更是編撰了《鬼谷子》一書,書裡面所涉及到的哲理對我們人生都有莫大的幫助。因為他喜歡住在在鬼谷,所以人們都稱他為鬼谷子。
  • 鬼谷子:一個人要想成事,學會把握這3個技能,人生或許少走彎路
    比如說,裝大方、裝專業、裝大尾巴狼等,故此很多人都十分厭惡能「裝」的人。但其實在鬼谷子的處世哲學中,有一項便是讓人「裝窮」。為何有這種要求呢?鬼谷子認為一個人越有錢,或者越想成就一番事業,前提便是要學會該如何「裝窮」,否則就很可能諸事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