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為你詳解「三國歸晉」的歷史進程!

2021-01-19 最愛肉丸子先生

三國歸晉的進程其實也是一個漫長的過錯,從263年滅蜀漢到280年滅吳用了17年的時間才使得華夏一統,今天丸子就帶大家看看三國是怎樣一步步歸晉的。

(一) 鄧艾、鍾會、諸葛緒滅蜀漢

1.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西路鄧艾軍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軍斷姜維後路,東路鍾會軍主攻漢中。

雖然姜維和廖化晃飛諸葛緒,在劍閣阻擋鍾會的魏軍主力,名將鄧艾卻以迂為直繞道陰平奇襲江油,在綿竹打破諸葛瞻(諸葛亮之子)攻佔涪城(今四川綿陽)進逼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三國亡國一,歷二帝,存國43年)。司馬昭因伐蜀之功,加官丞相進爵晉公,加九錫(cì)。

2.264年,鍾會和鄧艾爭功,鍾會誣告鄧艾謀反,姜維則利用鍾會在巴蜀造反謀求復國,結果三人均被殺。此年劉禪被送往洛陽,被封為安樂公,留下來「此間樂,不思蜀」的笑話,司馬昭進封為晉王,加九錫。

3.264年,吳國曾趁蜀中無主,派陸抗等將領西徵巴蜀,被魏國擊退,無功而返。此年吳主孫休病逝,因濮陽興等人遊說,吳國立孫皓為帝。

(二) 司馬炎廢魏主—襲用老譜

4.伐蜀成功之後,司馬昭本打算取魏國而代之,可是壞事做多天不假年,265年司馬昭中風猝死,其長子司馬炎繼承相國職位和晉王爵位。

5.266年,司馬炎逼魏帝曹奐禪位,學曹丕多次推辭而受,改國號為晉,留下「司馬炎廢魏主——襲用老譜」的歇後語,曹魏滅亡(三國亡國一,歷五帝,存國46年)。此年,吳主孫皓遷都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後因國內局勢遷回建業(今南京)。

6.267年,司馬炎立傻兒子司馬衷為太子,即後來的晉惠帝。

(三) 晉吳對峙

7.268年十月,吳國派大將施績攻江夏,萬彧攻襄陽,被晉國荊州刺史胡烈擊破。此年吳國三路夾攻交趾(今越南北部),晉國交趾太守楊稷皆拒破之,吳國丟失鬱林、九真二郡。後晉國反攻,大破吳兵,吳國退出交州。十一月,吳國派老將丁奉、諸葛靚出芍陂、攻合肥,被晉國抵抗回去。

8.269年,晉武帝有滅吳之志,任羊祜統領荊州諸項軍事;以胡烈為秦州刺史鎮守雍涼之地的鮮卑人,防止鮮卑人反叛。

9.270年正月,吳大將軍丁奉攻渦口,被晉國揚州刺史牽弘擊敗;孫皓命陸抗都督上遊諸軍事,以抵抗羊祜。

10.270年六月,胡烈發動對鮮卑部落首領禿髮樹機能的萬斛堆戰役,兵敗被殺。此後晉國換了諸多將領討伐樹機能均無果,從此晉國西陲不安寧。

11.271年正月,北地胡匈奴右賢王劉猛叛亂,脫離晉國。此年夏天,劉猛攻打金城郡(郡治今榆中縣),與樹機能共擊晉軍,涼州刺史牽弘被殺。二月,孫皓準備親徵壽春,無奈天寒大雪,軍心大散,撤軍。四月,吳交州刺史陶璜攻下九真郡。秋,吳國薛珝與陶璜收復交州。十一月,劉猛進犯并州(今太原一帶),晉朝擊破之。此年,劉禪病逝;吳國大將丁奉亦病死,他的一生見證了三國興衰。

12.272年正月,匈奴劉猛戰敗被殺;夏,晉國平益州白馬胡人之亂,王濬安撫益州胡人,並在益州造船意欲伐吳。此年冬天,吳國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都督步闡因憂讒畏譏,以西陵叛吳歸晉,晉武帝派楊肇、羊祜支援步闡,被陸抗擊敗,步闡被殺。

13.273年,吳軍號稱十萬,以薛瑩、魯淑(魯肅之子)攻晉,被王渾擊敗。此年,司馬炎大選才女,生活開始腐化;孫皓則殺韋昭、陳聲諸大臣,大封諸子。

14.274年,嵇喜(嵇康兄長)擊退吳將孫遵、李承對江夏的進攻;此年,陸抗病死。

15.275年,樹機能勢力由金城向西北發展,高昌以東的鮮卑人亦反。

16.277年,晉國平虜護軍文鴦再次討伐樹機能,終於大勝,諸胡有二十萬口投降,河西鮮卑勢力大損。此年黃河決口,晉國受災嚴重,十二月,吳國渾水摸魚,吳將孫慎偷襲江夏、汝南二郡,擄1000多家離去。

17.278年,樹機能捲土重來,派大將若羅拔進攻武威,並殺涼州刺史楊欣,晉國西陲再亂。此年,名將羊祜病死,臨死前舉薦杜預繼任,晉國再次發大水。十月,吳晉爆發皖城之戰,吳國策動皖城軍民叛亂,被應綽平定,且毀吳國屯田。十一月杜預擊敗吳國名將、西陵都督張政,以離間計使孫皓召回張政。

18.279年,馬隆擊敗河西鮮卑,殺死樹機能,結束了長達九年的秦涼之變,西陲安穩,如果無此叛亂,或許天下一統能早日實現。

(四) 三國歸晉

19.279年十一月,晉朝大舉伐吳,兵發20萬,六路攻吳。

①司馬伷自下邳(今江蘇邳縣南)向塗中(今安徽滁河流域)進軍;②王渾自揚州(今安徽壽春)向江西(今安徽和縣方向),出橫江渡口進軍;③王戎自豫州(今河南許昌東南)向武昌(今湖北鄂州)方向進軍;④胡奮自荊州向夏口(今武漢市武昌)方向進軍;⑤杜預自襄陽向江陵方向進軍,爾後南下長江、湘水以南,直抵交廣;⑥王濬和唐彬自巴蜀順江東下,直趨建業。

這樣的安排是極其有戰略眼光的,以司馬伷和王渾兩軍直逼建業,牽制吳軍主力,無暇顧及上遊;而以王戎、胡奮、杜預三軍則對吳國的各戰略要點採取各個擊破,以便王濬樓船下益州,奪取建業。

20.280年三月十五,吳主孫皓投降,三國歸晉,結束了長達近百年(184-280年)的分裂。正所謂盛極而衰,晉朝也開始走下坡路了,下節為大家帶來晉朝的八王之亂。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為你解讀有趣有料的歷史!

相關焦點

  • 三家分晉到三國歸晉
    有人說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莫非真得有輪迴嗎?咱們都背過朝,代表夏、商、周、秦、漢三國,咱們就串一期,來看看歷史上它到底有沒有輪迴。話說公元前二零七零年至公元前一千六百年,是我國的第一個朝代,夏朝開國領袖就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但實際上家天下的夏王朝是由大禹的兒子下棋開始的。而夏王朝最後一位君主是誰呀?
  • 讀書偶記:「三國歸晉」之襄陽
    據《三國志 諸葛亮傳》裴松之註:「《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裡,號曰隆中。」(P-565)如此看,三足鼎立起於襄陽,是歷史事實。浩瀚恢宏的三國故事,以司馬氏滅蜀代魏又滅吳,由晉武帝(司馬炎) 統一了全國為結尾。
  • 三國歸晉之後,這個家族卻被斬草除根,成為史上唯一被滅的皇族
    三國歸晉之後,這個家族卻被斬草除根,成為史上唯一被滅的皇族 三國從漢末算起,徵戰接近一百年時間,後被司馬氏統一。如果說每每更朝換代是一次血的洗禮,那古代史上司馬氏可說是唯一被全族滅亡的皇族。如果說是報應,那當年曹魏篡漢朝又該如何解釋,而且,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三國後對幾個亡國皇帝也還算不錯。
  • 三國殺應變篇專屬擴展包晉勢力,終究是三國歸晉,新鬥地主將上線
    晉高祖·司馬懿新武將拓展包·晉勢力之前餅王說過,要出新的武將擴展包,好像有32個將,看樣子就是這個了。上圖就是晉勢力司馬懿三國終究歸晉了,尷尬的是小編上月才說的除非三國殺要倒閉了,才會出晉勢力,這……。
  • 三國豪傑盡歸晉
    點擊上面「齊說經史集」五個藍色字,關注本公號中國歷史上最牛的皇帝之一劉秀建立東漢
  • 從「三家分晉」到「三家歸晉」,這是歷史的輪迴麼?
    在我國歷史上,晉國有好多個,比如春秋時代的晉國,三國後面的晉朝,還有五代時期的後晉,等等等等,而最有意思的,當屬春秋的晉國和兩晉(即東西晉)的晉朝了。而兩晉的晉朝則恰恰相反,它起自於三國的魏,最後不但顛覆了魏,還滅掉了三國的其它2國:(蜀)漢和(孫)吳,統一了三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歸晉」。從這一刻起,晉國又涅槃重生了。
  • 三國歸晉究竟為何,原來這個舉動就結束了,厲害了!
    很多人看完三國之後還是會有一些疑惑,因為覺得整個書籍裡面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最後三國確實歸了晉呢?很多人都覺得本來是一個三國鼎立的狀態,那麼可能這個狀態會持續很久,為什麼最後卻因為一些感覺影響不是很大的事,卻讓整個格局發生了變動。
  • 春秋末年韓趙魏瓜分晉國,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歸晉,有什麼關聯?
    從歷史上講,三家分晉和三家歸晉的確沒有什麼聯繫。但是從哲學上講,世間萬物是普遍聯繫的。只要你敢想,你的腦洞足夠大。這些事情都是有聯繫的。而且不僅僅是春秋時期的趙魏韓三家分晉和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家歸晉有聯繫,甚至楚漢爭霸時期的劉邦、項羽、韓信這些人都和魏蜀吳三家歸晉有聯繫。
  • 三國亂世是如何統一的?三國歸晉天下一統
    三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戰亂頻仍,民不聊生。不過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麼三國是如何走向統一的呢?司馬昭滅蜀,開啟三國統一的第一步雖然晉文王司馬昭在歷史的名聲非常不好,弒君、謀篡成為他洗不掉的汙點。但是就歷史史實而言,司馬昭還是有自己的歷史功績的,而且功績不小。最典型的功績,就是啟動伐蜀之戰,邁出了三國歸晉的第一步。
  • 從三國人口變化解讀「三家歸晉」的真實原因
    一直以來,很多三國迷都在討論一個熱衷的話題:如果能改變三國的某件事,那麼三國最終的王者還未為知也!在這個大話題下,一切的可能性太大了。猇亭之戰,如果劉備不攻打東吳,保存蜀漢的有生力量,然後和東吳結盟,共同對付曹魏,三國之間的實力也不會懸殊那麼大了。猇亭之戰示意圖像這樣的假設太多了,看上去似乎都有可能向我們想像中的方向發展。不過我卻想告訴大家:其實,我們太主觀了,我們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了。《三國演義》作為提起我們對三國的興趣,是一部非常不錯的書。
  • 重磅推薦|長時段理論:歷史的進程與個體的無奈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個體與事件在歷史進程中的有限性:第一,和時代局勢甚至是自然環境相比,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第三,歷史前進的推動力來源於過往經濟、政治、文化要素的累加,個人與偶然性事件在其中只是起推波助瀾的作用。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制度甚至是人的觀念都會自然地產生更新,不管是個人還是某個集體,他們都只能加速或是減緩這一進程,而不能根本上顛覆其趨向。
  • 三分天下終歸晉!《三國殺名將傳》全新晉陣營開放
    萬眾期待的新陣營——晉,終於和大家見面啦。 由三國殺官方出品的三國卡牌王者之作——《三國殺名將傳》,今日上線全新版本!
  • 「剩」者為王,司馬懿如何做到「三家歸晉」
    三國時代人才如過江之鯽,文爭武鬥,分分合合,給我們奉獻了一場有關智慧與韜略的饕餮盛宴,而司馬懿在大眾看來無非是這場盛宴的一碟小菜。但是事實上,三國再精彩,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等再聰明,卻也都是在為司馬懿做嫁衣,最後還會是三家歸司馬。
  • 張況歷史文化長詩《大晉帝國史詩》出版
    佛山日報訊 記者束維報導:昨日,記者從佛山市作家協會獲悉,佛山著名詩人張況8000行大型歷史文化長詩《大晉帝國史詩》近日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大晉帝國史詩》是佛山市文聯重點文學創作項目之一,也是張況大型歷史文化長詩《中華史詩》中的一卷,主要從我國西晉王朝的時代風貌、社會進程、歷史沿革、重大歷史事件、文化發展脈絡、社會關係等方面,多角度、全景式展示這個歷史時期恢弘壯闊的中國形象。
  • 最新歷史小說月票排行前五:明、晉、閣、神、宋,你都追過幾部?
    每天推薦精彩好看的網絡小說,為你解決書荒。今天推薦最新歷史小說月票排行前五:明、晉、閣、神、宋,你都追過幾本?1.《明天下》作者:孑與二歷史白金作家孑與二最新力作,孑與二稱得上是如今的歷史小說第一人,每一部作品都很精彩,連載期間成績也幾乎一直是月票第一!
  • 三國歸晉之謎:曹操一生無法攻克江東,司馬懿後人緣何輕易辦到?
    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 公元263年,魏滅蜀,三國這個歷史插曲終於即將終了。隨著司馬炎奪取了曹魏的政權稱帝,晉伐吳完成國家統一,就成為大勢所趨。那麼,此時的東吳政權是一個什麼情況呢?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東吳政權的建立。
  • 為什麼三國歷史在東亞各國這麼受追捧?四大原因告訴你答案
    韓國小孩從小就開始讀《三國演義》,韓國人把三國演義當做成功學必讀書籍,甚至在韓國有一句話「如果不讀《三國演義》三遍,那你就很難融入社會」。而日本,早在江戶時代就出版了以圖說為主的《繪本通俗三國志》,1689年湖南文山編譯《通俗三國志》開始,《三國演義》在日本迅速而廣泛流傳。在歷史類的文藝作品中,三國演義和日本本土的戰國時代、明治維新並列,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題材。
  • 秦滅六國與晉滅三國哪個難度更高,答案顯而易見!
    秦滅六國與晉滅三國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前者實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大一統,後者則終結了東漢末年的諸侯割據亂世,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從創業難度上,秦朝完爆西晉!西晉滅三國從一開始就目標明確。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歷代有實力的君主無不把統一天下作為自己的目標,西晉代魏統一天下,亦是來自秦朝的傳承!從歷史作用上,秦朝仍然完爆西晉!秦國從最弱小的附庸,到穆公霸西戎、商鞅變法,最後統一天下,是中國歷史上最勵志的朝代。
  • 三國歷史探究:最終統一三國的人是誰?
    三國是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
  • 晉滅吳之戰:終結三國的最後一戰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西晉鹹寧五年(279年),晉武帝派兵伐吳。鹹寧六年(280年),吳主孫皓投降,三國結束,西晉完成統一大業。那麼西晉是如何消滅東吳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