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環放在現在已經不算新鮮了,市面上的智能穿戴設備層出不窮。根據《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9年第二季度》來看,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307萬臺,同比增長了34.4%。其中小米旗下的可穿戴設備依舊佔比最高,而要說小米繁多的智能穿戴設備中誰最火,那必定是小米手環。
而放眼市面上在售的小米手環中,熱度最高的產品無非為小米手環4和小米手環4 NFC版兩款產品。可以說相較上一代(小米手環3),它擁有了更多的功能(小愛同學、門禁卡、公交卡、智能家居控制、離線支付寶付款)的同時還在硬體方面做了不少升級(觀感更佳的彩屏、解析度為120x240的全新AMOLED屏幕等)。
不過這邊需要提及的一點是小米手環4並沒有小愛同學、智能家居控制、公交卡、門禁卡等功能,這些功能只有升級款的小米手環4 NFC版有。不過這也是很多想入手小米手環4的人糾結的點,這些多出的功能實用性到底高不高,有沒有必要選擇更貴的NFC版。而對於沒有使用過智能手環並想入手一款來玩一玩的人來講,小米手環4 NFC版到底值不值得買也是一個問題。為此筆者體驗了小米手環4 NFC版一周的時間,或許能帶給大家一些參考。
操作邏輯:易用且人性化
要使用小米手環4 NFC版就要下載小米運動APP進行綁定和設置,過程很簡單,把手環貼近手機就可以綁定並且進行設置。首先筆者想先從操作邏輯部分講起,因為一款智能手環的第一操作方式就是觸屏操作,在這麼小的一塊屏幕上如果要達成比較方便且舒適的操作,那麼它的操作邏輯肯定是要過關的。
手環喚醒的方式分為兩種,為抬起喚醒和觸摸Home鍵喚醒,抬起喚醒可設置為全天開啟和定時開啟,靈敏度有標準及靈敏,這邊建議設置為靈敏模式,經過筆者的實測發現在靈敏模式下抬起時亮屏速度更快。
喚醒手環之後顯示為主界面,顯示年月日、時間、電量、步數,整體操作邏輯可以理解為主界面開始進行左右滑動就可以切換到四個功能,分別是小愛同學、支付寶支付、音樂播放,左右的應用切換通道是互通的,當你滑動到音樂播放再繼續往右滑動時會回到小愛同學界面。
上下滑動同理,默認的應用為狀態、通知、運動、心率、卡包、天氣、更多,更多裡面包含了勿擾、鬧鐘、音樂、秒表、倒計時、找手機、手機靜音、支付寶、錶盤、設置等不常用功能。如果你在主界面以下的界面時想打開小愛同學就只有回到主界面(滑動或觸摸Home鍵),然後再左滑。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功能都可以在小米運動APP內隱藏,可以說比較人性化,並且在操作的時候屏幕的滑動也是很流暢的,沒有卡頓的現象出現,過渡的動畫看著也很舒服。
此外,小米手環4 NFC版一共有七十二種錶盤進行選擇,可以算是市面上智能手環類產品裡比較多的了,除此之外還可以自己設定自定義錶盤。在你選擇了時鐘的顯示位置後就可以自己上傳圖片設置錶盤,在個性化方面還是比較自由的。不過就筆者個人而言,我覺得這七十二種錶盤其中比較好看的就這麼幾種,其他的就感覺有一種湊數的意思。
基礎功能部分:好用但也有槽點
說完操作邏輯後相信各位也對小米手環4 NFC版的功能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經過一周的體驗後筆者對它是又愛又恨,在方便筆者生活的同時又有些許瑕疵,且聽我慢慢道來。
通知
消息通知這個功能很多智能手環都有,作為智能手環的標配已經不覺得稀奇,但是這個功能也成了很多消費者選擇一款穿戴設備的需求點。因為作為最常用的功能,一款智能手環的顯示效果、觀感、顯示字數多少就顯得格外重要。
可以看到,在收到多個消息的時候整塊屏幕能夠顯示35個字,顯示的內容比較多。並且整個屏幕的觀感屬實不錯,畢竟在屏幕方面搭載了一塊0.95英寸、120x240像素解析度的AMOLED彩屏,其顯示效果還是不錯的。順便提及一下接收的消息不能通過智能手環直接回復,但是能夠多條查看,只需要下滑和上滑進行切換就可以了。
而在接收來電提醒的時候,手環同樣會進行一個震動的反饋,並且在屏幕方面會顯示來電人信息。可在手環上進行操作選擇靜音及拒絕接聽。這個功能還是挺實用的,比如在戶外運動的時候手機放在包包裡,電話來了就能看到來電人信息從而決定接不接這個電話。
不過筆者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對於小米手環4 NFC版的「通知功能」還是有想要吐槽的幾點。
1、微信電話的提示沒有時效性,比如別人給你打一個微信電話,然後手機提示的時候手環並不會進行實時的提醒。只有錯過電話後微信收到「未接語音通話」的消息,手環才會同步消息告訴你有一個未接的微信電話。其實對於筆者來講,現在打電話基本上用的都是微信電話,很少使用SIM卡進行撥號,如果微信電話提醒不能實時同步的話,對於日常的使用還是有些許的不方便。
2、手環的息屏速度太快,大概只有五秒的時間,在息屏之後消息保留在手環第一優先級顯示也只有五秒鐘。也就意味著在你收到消息後你如果沒有第一時間查看手環,那麼在五秒之後你就需要喚醒屏幕重新查看,如果你在息屏後的五秒內沒有喚醒屏幕查看消息,那麼你就需要多出三步操作「喚醒屏幕-滑動找到通知功能-點開通知」或者從褲兜裡掏出手機。
3、筆者用來綁定手環的手機為小米自家的小米9 SE,在接近一周的使用時,消息通知失效過兩次,電話通知失效過三次。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要重新啟動小米運動APP,重啟藍牙連接一下就能恢復正常,總的來說這部分功能還是有待完善的。
天氣及狀態
對於筆者而言,手環自帶的天氣和狀態功能其實在生活中使用得並不多。但總的來說天氣部分的顯示還是很完善,可以看到天氣情況、溫度、空氣品質等,並且還可以看到當前所在的位置。
天氣能夠顯示七天內的天氣情況,並且通過手環自帶的小愛同學也可以隨時查詢天氣,不僅可以查詢當前位置的天氣還能夠查詢外地的天氣,是否有雨,風有多大都可以查詢。這一點還是比較方便的了。
而在「狀態」功能裡,可以看到戴上手環後的步數、距離、消耗的卡路裡,並且還能看到久坐次數的提醒,久坐次數可以通過小米運動APP進行設置開關,開啟時可以設置提醒時段,不過筆者還是關閉了這個功能,畢竟開啟這個功能後坐了一個小時就會震動你一下還是比較煩的,因為即便提醒了久坐。大概率下用戶還是不會起來活動身體的~
音樂控制、運動、睡眠監測及心率
小米手環4 NFC版「運動」功能支持戶外跑、室內跑、騎行、健走、鍛鍊、泳池遊泳六種運動模式,運動過程會記錄運動時間、步數、距離、心率、速度、步幅、步頻等,需要提及的是不僅手環可以開啟運動模式,小米運動APP上也可以開啟運動模式~
比如跑步或者健走時,每公裡就會進行一個震動提醒順便會顯示這一公裡運動的平均速度,能夠讓使用者了解到大概的運動數據,如果說你是一個每天都會運動的人,就可以根據體重的變化和運動長短、距離的數據來對自己的運動強度進行一個調節,而且在防誤觸部分小米手環4 NFC版做得也不錯,如上圖GIF圖片所示,需要長按Home鍵或者返回後長按彈出的暫停圖標才能結束運動。
而在遊泳模式中,開啟時會讓你進行設置遊泳池的長度,默認的有25米和50米,在此基礎上還額外多出一個自定義距離,結束運動模式後手環會顯示遊泳的距離、趟數、划水率、泳姿等,其中防誤觸的設計還是比較細節的,必須上滑+下滑才能夠解鎖手環。(PS:在水中是無法操作小米手環4 NFC版的)。
而在測量步數的精準度方面筆者也進行了測試,測試中筆者走了一百步,小米手環4 NFC版顯示的步數為97步,差了三步。相當於有3%的誤差,不過這也是正常現象,因為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這是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精確的,任何一個手環都會有誤差,只是說如何降低這種誤差。但至少從小米手環4 NFC版的表現來看,還算不錯。至於心率的檢測是否精準這邊因為筆者沒有專業的醫療設備檢測,所以也沒有進行詳細的測試。
不過總的來說在運動中沒有必要刻意去觀察走了多少步、心率如何、消耗多少卡路裡,這些都不如多跑十分鐘的步,多運動運動來得實在,手環的數據只是給出一個參考而已。
而睡眠監測部分小米手環4 NFC版筆者也進行了測試,在睡覺的時候因為有人給我打電話把我鬧醒了,起身接電話掛電話入睡的整個過程大概兩分鐘左右,手環也給我記錄了下來。並且參考的數據也比較多,可以看到具體深睡眠和淺睡眠的時間和近段時間統計睡眠質量的表格。
而對於很多運動時喜歡聽歌的人來講,在購置小米手環4 NFC版之前可能會設想以下場景,戴著耳機聽著歌跑著步然後手機可以完全放在包包裡,切換歌曲、調整音量、查看消息都可以在手環上面完成。不過你可能想多了,小米手環4 NFC版在開啟運動模式後是不能切換到其他功能的,更不可能切換音樂(但是可以接收消息和來電提醒)。不過沒關係我們可以在小米運動APP上進行運動的記錄然後用手環來進行其他操作。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實際的使用中筆者認為小米手環4 NFC版控制播放器的功能是比較雞肋的,切換音樂、加減音量都會有大概一秒到兩秒的延遲。這種操作的延遲會讓筆者很不爽。
總的來說音樂播放器控制在功能部分還算不錯,可以暫停和播放,可以看到歌曲的名字,可以調整音量和切換歌曲。但是能夠把延遲問題給解決掉就更好了。
智能部分:小愛同學亮點不少
隨著小米生態的普及,小愛同學也存在於小米自家各類產品上,比如手機、智能音箱等,這次也來到了小米手環4 NFC版上,不過要提及的是手環上是一個「啞巴版」的小愛同學,交互的方式為用戶發出語音指令,然後小愛同學文字反饋。
而在功能方面,小米手環4 NFC版的小愛同學可能沒有其他終端上的小愛同學那麼聰明,畢竟受限於設備。不過對於使用者來講,手環也只是一個貼身的設備,它的側重點不是人工智慧,更多的會是輔助手機功能和運動方面。就筆者認為,從設備性質上來說小米手環4 NFC版的小愛同學也已經夠用了。
日常中和小愛同學最常用的交互場景就是問問小愛同學天氣怎麼樣、有沒有雨、風大不大、加減乘除、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等,回答都是比較直截了當的通過文字的方式呈現給筆者。但是讓筆者覺得最好用的一個功能就是提醒事項,提醒事項可以通過手環,使用語音讓小愛同學設置,也可以在小米運動APP上進行手動設置。
就有人說了你手機上不也有提醒事項嗎?筆者想說的是手環是一個比手機更加貼身的設備,筆者以前使用手機的提醒事項時偶爾會錯過手機提醒,因為放在褲子裡很有可能會忽略那幾下震動,而且手機有時還不一定會隨身攜帶。但是小米手環4 NFC版就不一樣了,是直接帶在手上的,震動下來不管你在幹嘛你都會有所感受。
這邊也給出一個使用心得,最好在小米運動APP設置裡把提醒事項的震動模式設置成自定義,默認的震動模式很容易被忽略,在使用時一開始筆者使用的默認震動模式,錯過了兩次提醒事項,不過在筆者自定義了一個震動頻率後,每到點就會很清晰明了的收到手環的震動提醒。
其實就小米手環4 NFC版來講,筆者認為其最大的賣點除了小愛同學之外就是智能家居控制,這也是小米打得很聰明的一手牌,把自家智能家居生態的優勢體現得很不錯。至少從目前來講這種貼身手環算是一個智能家居控制入口不錯的解決方案,非常的方便。
筆者也測試了小米手環4 NFC版控制智能家居部分,整體搭建的智能家居如上圖所示。
(小愛同學打開電視動圖)
(小愛同學打開空調動圖)
(小愛同學關閉電視動圖)
(小愛同學關閉空調動圖)
而在實際的使用中效果也是蠻不錯的,直接通過小米手環4 NFC就可以打開電視、關閉電視、打開空調、關閉空調,比如夏天在車庫準備上樓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手環的小愛同學提前把家裡的空調給打開,我覺得還是很方便的,並且小愛同學在收到指令之後處理得也是很快。如上面動圖所示,大概兩秒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所需要的操作。
雖然小米手環4上的小愛同學很好用,但是筆者也有要吐槽的地方,有時候調出小愛同學就是秒開,可以流暢的使用。但有的時候打開小愛同學起碼要等四到五秒左右它才會出來,這種不穩定性也給小米手環4 NFC版上的小愛同學有所減分,並且在語音識別率方面還是有待改善的,有一次在戶外吃飯筆者叫小愛同學提醒晚上八點記得看比賽,因為附近幹擾聲音比較多,在設置了七八次後都沒有設置成功,無奈的拿出手機打開小米運動APP進行手動設置。
支付寶、門禁模擬及公交卡功能:第三方支持有待加強
除了小愛同學之外,小米手環4 NFC版的亮點還有支付寶離線支付、門禁卡模擬和公交卡功能,在公交卡方面支持13張公交卡(京津冀互聯互通卡、江蘇交通一卡通·蘇州、嶺南通(交通聯合)、深圳通、武漢通、合肥通、吉林通、廣西交通一卡通、長安通、綠城通、哈爾濱城市通、琴島通、台州公共運輸卡)和全國218個城市公交(具體參考小米官網-智能穿戴設備-小米手環4 NFC-公交城市),部分城市開卡的話需要二三十元的開卡費,但是因為筆者所在的城市是重慶沒有支持公交功能,所以沒有進行相關的測試。不過這幾天看了一下網上的資料和網友的評價,小米手環4 NFC版的公交卡功能應該是挺好用的,也希望小米能夠儘快普及開來,畢竟這部分應用場景對於消費者來講也是購買點之一,如果做得好的話也增加了小米手環的市場競爭力。
而在門禁卡模擬這一部分功能也是筆者設置起來最費勁的,首先小米手環4 NFC版不支持模擬加密門禁卡,僅支持市面上未經加密並且頻率為13.56MHz的門卡,這就讓筆者腦袋疼了。可以說市面上大多數的門卡都是經過加密的,所以筆者家小區的門禁卡也不例外,經過測試是不能直接模擬到手環上的。
好在小米手環4 NFC版又有另外一套解決方案,可以使用手環開通一張「小米空白卡」,然後去找物業進行授權和門禁錄入。筆者在開通了空白卡後使用門衛給的一張母卡錄入,結果錄入成功。遺憾的是一共錄入了四個門的門禁,但只有一個門能用。不過用了之後筆者感覺是真的爽,手環一靠就可以開門了~
總的來說小米手環4 NFC版的門禁卡模擬的確還是有待第三方的支持,筆者也在網上進行了相關問題的搜索,很多網友都表示這個功能是個好功能,但是受限於第三方。首先要保證小區的門禁卡是非加密的13.56MHz(但是大多數門禁卡都不是),如果不是就要去物業處錄入授權(這一步要保證物業能夠給你進行操作,有相關的技術和機器)。如果以上兩步都不能達成,那要麼就像筆者一樣運氣好能找到母卡,要麼就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具體解決辦法。
而作為賣點之一的支付寶離線支付還算比較好用,需要提及的是手環上的支付寶是需要進行充值再使用的,如圖所示支付寶單獨的一個小程序「智能設備」,在裡面進行綁定之後進行充值,衝進去的錢可以隨時解綁取出來。猜測之所以使用充錢的方式也是為了達成了離線支付,在實際使用中可以說好用也不好用,一共使用了三次,其中兩次都是很舒服很方便的掃完就走。而有一次營業員掃了四五次才掃上,畢竟屏幕太小有時候還是會出現一些小問題。
充電及續航方面:表現夠用
而在充電和續航方面筆者感覺是比較夠用的,小米手環4 NFC版搭載了一塊123mAh的電池,官方宣稱續航時間長達二十天,不過這二十天的續航只支持小米手環4 標準版,而NFC版的續航卻沒有告知,所以筆者也進行了測試。
首先要吐槽一下小米手環4 NFC版充電的時候不能看到百分比進度,手環上不能看就算了就連小米運動APP上也不能看,不過最後還是進行了一個記錄,筆者在下午四點四十從3%的電量開始充電,直到晚上六點二十五充到100%的電,總耗時一個小時四十五分鐘。
而在續航方面,筆者也進行了一個記錄,首先開啟心率檢測是非常耗費電量的,所以筆者第一天打開了心率監測並且設置每一分鐘檢測一次,期間使用運動的健走模式兩次,每次五十分鐘左右,二十四小時耗電23%。
第二天關閉心率監測,同樣期間使用運動健走模式兩次,每次五十分鐘左右,二十四小時耗電10%。如果按照這個耗電速度來看,打開心率檢測的話就只能使用四天左右,關閉心率監測的話能夠使用十天的時間。不過還算夠用了,畢竟Apple Watch可是一天一充。
此外,在使用的過程中筆者一開始以為是像Apple Watch一樣只需要連接手機藍牙就可以了,後來發現小米手環4 NFC版不僅要連接手機藍牙,還要保持小米運動APP在後臺運行,不然會缺失部分功能,出於好奇筆者也做了一個小測試。
如果只開啟藍牙關閉小米運動APP的話只能收到電話通知,小愛同學和消息通知都會對你說拜拜。不過想一想也就算了,畢竟現在的手機運存做得也蠻大的,後臺多預留一個APP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寫在最後
使用小米手環4 NFC版一周的時間內,筆者使用手機的方式還是產生了一定的變化。當筆者在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收到一條消息,就不用打開手機查看,直接使用手環查看。如果不是很緊要的消息就會選擇忽略然後繼續做事,避免了打開手機從而影響我的專注。並且小愛同學雖然語音識別率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但是隨時設置提醒事項、控制智能家電等也是很方便。門禁卡也可以拋開,隨手一刷就可以進入小區,搭配小米指紋鎖進行使用出門可以什麼都不帶。
總的來說小米手環4 NFC版在帶給筆者方便和新鮮感的同時也有一點小瑕疵,不夠流暢的音樂控制、偶爾失靈的消息通知、不能使用的公交卡,不過總體而言還是利大於弊的,畢竟這款手環的售價也只有229元,至少筆者覺得這款手環是對得起這個價格的。如果說你是一個手持小米手環3想要升級最新款的用戶,或者是沒有智能手環準備入手一個玩一玩的用戶,那麼筆者覺得購買小米手環4 NFC版還是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