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在香港非常不受年輕人喜歡,如果經常留意當地的傳媒報導、留言,你會發現那些滿滿的惡意,仿佛TVB成了阻礙香港娛樂圈發展的絆腳石,巴不得它趕緊倒閉。但問題是:TVB如果倒下,香港娛樂圈、影視產業會更好嗎?
TVB的確有很多問題,如蠻橫作風、山頭文化、低薪待遇、劇集質量下滑,都是不能否認的黑點,也是應該改進的地方,但大家不能就此否認TVB的地位和貢獻。TVB是什麼?TVB是港劇的主要的主要輸出、製作平臺,是香港唯一一家能常年穩定開劇的影視公司,是香港唯一一家具有輸出影響力的電視臺。
過去的幾十年裡,TVB和亞視製作了絕大部分港劇,輸出到了內地、新馬、海外華人社區,許多人的港劇情懷就來源於這兩家平臺的影視劇集,後來亞視沒落、倒下了,只有TVB還在苦苦支撐著港劇的招牌。如果TVB再倒下了,香港每年還能產幾部戲?ViuTV、開電視、nowtv、「復活」的亞視加起來,每年產出的戲劇有TVB的5分之1嗎?這樣的情況下,香港的這麼多演員去哪兒拍戲?
TVB的港劇賣到內地、新馬,讓香港演員有了一個對外展示的平臺,提高了他們的知名度,他們雖然在臺內薪水低,但卻能憑著這個名氣到各地商演賺錢,君不見每年幾多香港藝人到內地登臺?例如在廣東,TVB出身的演員一直大受歡迎,許多節慶、商演都邀他們過來表演,因此他們的收入沒我們想的那麼低。
TVB出身的演員也可借著攢下的名氣到內地參演劇集電影,畢竟內地人的港劇情懷很重,可能那些演員沒闖出太多名堂,但機會和收入肯定多了很多。這樣的福利,只有TVB出身的演員才能享受到,如果是ViuTV、開電視、nowtv出身的藝人,外面的市場根本不會買帳,然後可能會有以下的詢問:「先生(小姐),你邊位啊?好似從來都未見過你哦!」對他們,可沒有情懷這樣東西。
另外,好多未被TVB續約的藝人,本是正常的淘汰,卻喜歡營造一把懷才不遇、正義無辜被排擠的假象,部分港媒和網友都樂於給熱度和曝光率,再愉快的諷刺謾罵一把TVB冷酷無情、黑心霸道,然後ViuTV就上來「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啦,這種「明珠暗投,終遇名主」的好戲,每個月都要來一次。
很多藝人靠TVB搵食,很多藝人靠消費TVB博同情,很多競爭者、傳媒靠黑嘲TVB獲取流量、曝光度,所以香港娛樂圈怎麼能少得了TVB呢?香港只有700萬人的市場,藝人數量卻遠遠超出承載力,TVB倒下了,香港娛樂圈絕不會更好。除非你是早已「成名」、「上岸」的香港巨星,那又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