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 日前媒體發布了當今中國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根據研究,「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張是中國最大群體的姓氏。其中,陝西省百家姓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張、王、李、趙、劉、馬、楊、陳、吳、郭。你的姓氏排名第幾?
其實在我國現存的複姓有81個,在陝西除了「耶律」之外,「第五」、「叱幹」等罕見姓氏也確實存在。分布在陝西各地的那些罕見姓氏還真不少。
有多少姓氏源於咱陝西?
周、姬、姜、秦
毫無疑問,周姓起源於「周原」,而周代的兩大姓,姬、姜,自然也起源於這裡。同理,秦姓起源於陝西,古稱「秦地」。
杜
說起杜姓,專家們都提到了西安附近的一個地方———杜曲。據考證,周宣王時,將這塊土地封給一個將領,人稱「杜國」,因此就有人用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也有學者認為,杜姓起源於善於造酒的杜康。所以,今天陝西的長安以及白水都被認為是杜姓的起源地。
毛
毛姓始於周王室的姬姓。武王滅商後,封其弟於毛地,也就是今天的岐山縣一帶。約漢代時,一支毛姓氏族從中原遷到江西,元朝又遷到雲南,明代遷到湖南。
梁
梁姓發源於陝西韓城。周朝時在今日韓城南部一帶有個梁國。梁氏家族的力量很大———逐漸發展到山西、湖北、山東等地。唐宋時已到北方,元明大量遷往南方。
黨
党姓也發源於陝西韓城。專家考證是在唐代後期,北方党項族的一支遷到這裡,遂以民族的名稱為姓。
何
何姓是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的一支。有一位將軍被封地於何,於是家族以何為姓。
陝西這些少見的姓氏你聽過嗎?
陝西永壽:長孫
長孫:僅在山西省的太原市、陝西省的鹹陽市永壽縣、河南省的開封市、上海市、遼寧、臺灣省的新竹縣等地有少量分布。陝西永壽長孫氏為長孫無忌的嫡系家族,如今人口約有一千四百餘。
陝西彬縣:叱幹
叱幹,鮮卑古姓,今陝西彬縣永樂鄉有叱幹姓。現今除叱姓外如陝西西安、鹹陽、彬縣、禮泉縣叱幹鎮以及全國各地仍有少量叱幹複姓。
陝西商洛:夜
夜姓,中國罕見姓氏,關於夜姓的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後漢書·五行志》,至今中國仍有夜姓分布。
關於夜姓的起源,歷史書籍上並沒有記載,但夜姓是一定存在的,《後漢書·五行志》中有雒陽男子夜龍,《萬姓統譜》、《通志》、《奇姓通》、《漢語大字典》中都收錄了夜姓,陝西商洛市商州區東部有夜村鎮,是夜姓人在此居住而形成的村鎮。
陝西旬邑:第五
出自田姓。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了消滅各地豪強的殘餘勢力,曾經把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國王的後裔和豪族名門共十萬多人都遷徙到關中房陵(今湖北房縣)一帶定居。在遷徙原遷徙原齊國田姓貴族時,因族大人眾,故改變了原來的姓氏,以次第相區別,分列為第一氏到第八氏。首遷者往第一門,為第一氏;田廣之孫田登遷往第二門,為第二氏;田廣之孫田癸為第三氏,以次類推,田廣的田英最後遷徙,住在第八門,為第八氏。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這一支後來出了不少名人,所以作為顯姓收到《續百家姓》中。
現在姓第五的主要分布陝西涇陽、旬邑、淳化以及臺灣(有個第五村)。
陝西南鄭:庹(tuo)
關於庹姓起源,一說出自熊姓,一說出自度氏,一說源于田氏。大多分布於四川、重慶、湖南、湖北、貴州、雲南、河南、陝西等省。
庹姓來源說法不一,四川省傳說是庹姓原為度姓,為古巴人(賨人)七姓之一改姓而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保險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庹國柱為陝西南鄭人。
陝西扶風:昝
現在昝姓者比例小,至少昝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但昝姓人口分布也相當廣泛。昝姓,很多都是聚集在某一小塊地域,同姓人口相對集中。
陝西省三原、韓城、扶風;河南省南陽等地,都有昝姓較集中的集聚地。
全國那些千奇百怪的姓氏
「東南西北」
東:東姓目前在中國的分布還是比較廣的,江蘇、天津、黑龍江、河北、遼寧、甘肅、青海等省市都有分布,但人數不多。
西:西姓的來源,有以國為姓說。還有說戰國魏國時鄴縣有個縣令叫西門豹,他的後代把「西門」這個複姓改成了「西」姓。第三種是清朝滿族八旗中錫克特哩氏後來改成了西姓。
南:南姓在我國分布較廣,河南南姓尤其多。
北:北姓的來源有說法是以地名為姓,還有說法是以方位為姓。還有一些北姓是由北門、北宮、北郭、北人等複姓改過來的。
「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分布較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47%,尤以山東、湖北等省多此姓。
米:北宋書法家米芾自稱是先秦時楚國後裔,本性羋,後改為同音字米。另外,隋唐時,西域有一個米國,當時常有米國人來中原定居,他們以國名為姓氏。
油:起源不詳,但唐代已有人以油為姓。今山西、山東、臺灣等地均有分布。
鹽:源自春秋時齊毋鹽大夫之後。一說,或掌鹽池者之子孫以為氏。今江蘇、四川等地有分布。
醬:據了解,中國姓醬的人目前只在臺灣還有。
醋:今陝西、四川等地有分布。
茶:源出多頭:一、炎帝葬於茶陵,因氏;二、齊太公之後有茶氏;三、明清時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為茶氏,系彝族。今雲南、浙江、臺灣等地有分布。
「一拾百千萬兆」
一:一姓自古有之,有的屬一那婁氏之後,有的由乙姓等演化而來。今天安徽淮南仍有此姓存在。
拾:最早可見於《姓苑》。江蘇、臺灣等地均有此姓。 「拾」姓可能被簡寫為「十」姓。不過,十姓源出不詳,據統計資料稱安徽青陽有。
百: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一屬黃帝之後;其二,由百裡氏之後省略「裡」而來。百姓發跡之處為河南南陽,現主要分布於北京、浙江、河南、四川和重慶等地。
千:千姓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國,百頃王楊千裡入蜀,而後有千氏。現在四川、臺灣、山西、北京和河南等地均有少量千姓分布。
萬:萬姓追宗可上溯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畢萬之後,以名為氏始姓萬;芮國國君伯萬之後,以字為氏而姓萬……如此不一一枚舉。
兆:可見於《姓苑》和《廣韻》,清代駐防杭州的滿洲八旗中也有兆姓,一些蒙古族、彝族改漢姓時也常選「兆」。
「死、難、黑、毒」
死: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複姓發展而來。不過自古以來,都非常避諱此一「死」字,誰願張嘴閉嘴「死來死去」的?可是,若已以此為姓,也就沒辦法了,無非令人產生不吉利的印象罷了。
難:這個「難」,讀去聲,據說「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一度改稱「難江」。現中國境內的「難」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裡,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都姓「難」。
黑: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字往往給人不祥的預感。而這個字作為姓氏,卻讀作「賀」,只是落到紙上時,較為尷尬。
毒:這個姓氏據說來源於一個唐朝的故事。唐代有個丞相,名叫竇懷正,雖然權傾朝野,但這位竇丞相還預謀奪取江山,推翻李姓皇上,結果被皇上發現,叛亂沒有成功。後來,氣憤難平的皇上為了表示對竇丞相的懲罰,就據「竇」諧音,「賜」其及後代姓「毒」!
新百家姓
李 王 張 劉 陳 楊 黃 趙 周 吳 徐 孫 朱 馬 胡 郭 林 何 高 梁
鄭 羅 宋 謝 唐 韓 曹 許 鄧 蕭 馮 曾 程 蔡 彭 潘 袁 於 董 餘
蘇 葉 呂 魏 蔣 田 杜 丁 沈 姜 範 江 傅 鍾 盧 汪 戴 崔 任 陸
廖 姚 方 金 邱 夏 譚 韋 賈 鄒 石 熊 孟 秦 閻 薛 侯 雷 白 龍
殷 郝 孔 邵 史 毛 常 萬 顧 賴 武 康 賀 嚴 尹 錢 施 牛 洪 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