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了很久繪本藝術課的研發和教學,也碰到了很多的問題孩子和問題家長,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剛開始上課遇到的一個名叫瑤瑤的三歲小女孩,我是她的藝術課啟蒙老師,她上課其實狀態是很好的,敢想、敢表達,專注力和學習能力也是很好的,但我上課是不做任何示範的,我可以具象化的形容,但絕不會動手畫個一樣的出來,瑤瑤雖然敢想,但在畫這一塊卻是缺乏勇氣和想像力的,一張4K的紙,每次都只能畫一小塊,三分之一都不到,之後在課上做了很多嘗試也沒用,見效不大。
01缺乏想像力的表現
相信跟瑤瑤一樣的孩子有很多,我們這次就來總結一下他們的共性和解決方法。
首先,是表面展示的畫面不飽滿,單調;然後是孩子想像力的匱乏,只能想到很少的東西,思維沒有完全發散開來;再是庸師或急躁父母的負能量,最後導致孩子更加的不願想不願做的惡性循環。
02什麼是想像力
解決方法其實不難,但是得堅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想像力,以及想像力的兩種類別。
「想像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03具象想像和虛無想像
想像力的兩種類別是:具象想像和虛無想像。具象想像就是從一個東西聯繫到另一個實際的東西,比如看見胡蘿蔔想到兔子,再想到長耳朵;虛無想像是虛無縹緲、天馬行空的,如神話故事,悟空八戒之類。
孩子的認知層次是做不到虛無想像的,我們主要講一下怎麼結合繪本去培養孩子的具象想像力。
04鍛鍊現場模擬
買一本繪本回家,千萬不能給孩子看,自己熟讀之後,用遊戲的方式去跟孩子讀。比如《螞蟻和西瓜》,它第一句講的是:在一個很熱的夏天的下午,螞蟻們發現了一片西瓜。我們只要這一句就夠了,之後的就以遊戲的方式來。
模擬對話:(P:父母 C:孩子)
P:媽媽跟你玩個問答遊戲,你贏了的話就獎勵你一本繪本哦~
C:好呀
P:這本繪本講的是:在一個夏天的下午,螞蟻們發現了一片西瓜。你喜歡吃西瓜嗎,你覺得這片西瓜甜不甜,是什麼形狀的?(確定主人公和主體物造型)
C:圓的、切開的(可以是任意形狀)
P:你覺得他們在哪裡發現的西瓜?(確定場景)
C:桌子上、地上、公園裡(可以是任意地點,天空也可以)
P:那你覺得現在是什麼天氣?(確定大色調)
C:有太陽(可以是任意天氣)
P:那你覺得螞蟻能把西瓜搬回家嗎,搬不回去的話怎麼辦,除了螞蟻誰還會來?(給畫面增加生氣和靈動性)
C:蟲子、蝴蝶
P:願意畫出來嗎?(想像力現實化,在實踐中各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C:想/不想(不可強求,不然會有反效果)
P:很棒的作品,這本繪本就獎勵給你咯~
之後就跟孩子一起共讀,聽繪本的時候孩子會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會加深認知和想像力的延展寬度。
至此就是一個完整的想像力鍛鍊了,先有主人公、主體物,再有場景設定,然後是色調確定,然後點睛,讓畫面有生氣,形成完整的畫面,最後是印證,對比,提高。
我們的問題的固定的,但跟著孩子的回答會呈現出各類不同的畫面,我們要做的僅是鼓勵,鼓勵孩子去想、去嘗試就行了,不要有任何命令式的糾錯或強調。堅持1-2個月效果立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