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看海,那就去海南的西沙群島吧。
小學課本上的那篇課文,讓我們知道了這座小島的富饒。同時也勾起了我們對這片「秘境」的好奇與嚮往。
這裡歷史悠久,被人們稱為「海上的絲綢之路」。
課本上和現實中的西沙群島。圖一/知乎@香小菜,圖二/中國三沙
這片獨自綻放許久的「處女之境」,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它還有另一個為大眾所知的原因——遊客所能到達的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島嶼」。在此之前,城城也曾給大家介紹過中國大陸「最東端的島嶼」(詳情請戳:被韓寒選中的東極島,一定要後會有期)。很多人第一次真正看見西沙,是在紀錄片《航拍中國》。西沙群島航拍,圖一是西沙七連嶼。圖一/《航拍中國》,圖二三四/色影無忌@孟偉、查春明
待迷霧散去,眼前的是一座座美麗的島嶼,猶如散落在南海上的明珠。那片足以與馬爾地夫、峇里島叫板的玻璃海,看到的第一眼就足以讓人淪陷。它就像是安徒生童話中所描述的那樣,「在海的遠處,水是那麼藍,像最美麗的矢車菊的花瓣,同時又那麼清,像最明亮的玻璃」。西沙的海水能見度高達30米,那抹深邃的綠,在陽光的照射下還可以呈現七色,這是在南海才能看到的景象。隨便一拍都能拍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既視感。圖/紀錄片《秘境神草》
西沙群島還擁有著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有著「南海之眼」之稱的三沙永樂龍洞,深邃而神秘。也難怪,西沙群島會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我國最美海島。海洋藍洞是地球罕見的自然地理現象,從海面上看藍洞呈現出與周邊水域不同的深藍色,並在海底形成巨大的深洞,被科學家譽為「地球給人類保留宇宙秘密的最後遺產」。圖/南京有個號
更重要的是,西沙群島是只有中國公民才可以去的地方。迄今為止,只有不到萬分之一的中國人曾踏上西沙這片淨土。甚至,還曾有人把海南三沙市和福建霞浦的三沙鎮混為一談。三沙市所謂的「三沙」,是指我們耳熟能詳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這裡的常駐居民,只有2000餘人,戶籍人口更是不足500人。卻管轄著4個行政管理區、10個社區,擁有其他城市可望不可及的8座機場。三沙的機場,主要是為了方便軍人的訓練以及物資運輸,圖為2015年開始投入使用的永興機場航站樓。圖/中國三沙,攝影/周曉剛
祖國最南的城市、最南端的圖書館、最南端的理髮店、電影院、學校,都在這。同時也是我國南海領域的一道重要屏障,長期有部隊駐紮在此,同時也設置了國家軍事管轄區。作為海防前線,儘管國人對西沙群島多麼魂牽夢繞,三沙卻始終讓其「躲在閨房」,不能見客。1958年,廣東省的水產資源調查隊曾從廣州出發,前往西沙群島做資源調查,為當地民兵送去蔬菜和水等必需品。圖/甲歷史
西沙群島小島眾多,共計有22個島嶼、7個沙洲,另有10多個暗礁、暗灘。但到目前為止,只對遊客開放了三個島嶼:全富島、鴨公島和銀嶼島。由於今年情況特殊,西沙群島「閉關」了大半年。經歷了300多天的漫長等待,西沙航線終於從這個月開始復航。有人說,其它的旅遊團只知道去花錢,但來西沙的團只管一件事:全富島,是位於永樂環礁北緣的一座無人孤島。面積小到只有0.02平方公裡,海拔也只有1米左右。因此,全富島的島嶼形狀,會隨著潮汐變化而一直在變。島上全是細軟的白沙,赤腳在沙灘上行走就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舒服又自在。近處海水因白沙的糅合,讓碧綠色的海仿佛澆上了一層淡淡的煉乳,就像是被春風喚醒剛剛舒展開小葉芽般嫩綠的清新。天氣好的時候,這裡的沙子因為含有紅珊瑚礁沙成分,會顯出一片粉紅色調,配上藍天白雲,美到無法言喻。到了莊嚴的升旗儀式舉行之際,每個上島遊玩的人,不管來自全國哪個地方,不管是什麼樣的身份,此刻都會仰望藍天、白雲與高掛的五星紅旗。當國歌響起那刻,所有人紛紛下意識地脫下帽子、摘下墨鏡,注視著緩緩升起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小聲跟唱著國歌。大家一起在國旗下宣誓:「我用我的生命承諾,我用我的榮譽宣誓,愛我中華,愛我西沙,愛我中華,愛我西沙……」那刻,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驕傲和自豪,一瞬間熱淚盈眶,心潮澎湃。城君無數次聽說,西沙群島的海水比馬爾地夫還要美。但只有親自去看過的人才知道,所有的傳言都是真的!比起早已被開發的馬爾地夫,西沙的島嶼更原始,也更本真。你能想像全島都沒有一粒沙子的島嶼所帶來的震撼嗎?鴨公島就是這樣狂野。整座鴨公島,幾乎都是由貝類和珊瑚礁組成,腳踏之處都是海洋之寶。每走一步路,與能與珊瑚、礁石接觸,發出像古代銅錢般「沙沙沙」的清脆碰撞聲。透過清澈見底的海水往海底看去,可以明顯看見墨藍、深藍的珊瑚礁石錯綜分布。海水的色彩從深藍慢慢過渡到碧藍、淺藍、泛白、亮白,珊瑚貝殼,配合著猶如混合了奶油一般的馬卡龍色海水,美得連心都要醉了。雖然不能帶回家,但這份「尋寶」的樂趣也是很難得的。這裡常年生活著幾十位漁民,他們大部分從瓊海潭門、三亞等地方在此「做海」。島上的簡易房屋依地勢搭建,漁民們還會用這裡盛產的大塊貝殼和珊瑚礁放在屋頂上,以防屋頂被颱風吹跑。他們還應地制宜地圍成了一個天然的海鮮池,養著許多美麗的珊瑚魚、大龍蝦等,搖身一變成為海鮮餐館的老闆。如果你真的想來西沙看海,還一定不能錯過銀嶼島的玻璃船觀光。都說一來銀嶼誤終身,光是看看銀嶼島這片海,就足夠賞心悅目。沙底、珊瑚、礁石等不同層次構成的海底,在陽光照射下,如翡翠般蕩漾的海面,就像造物主打翻了調色盤,美若童話世界。趴在玻璃船的邊沿,玻璃船的船底厚重卻很清晰,讓人一眼就能鎖定異彩紛呈的海底世界。那一簇簇相擁而生的珊瑚,那一群群遊泳弋其上、藍星閃閃的海魚,鼓著圓溜溜形體的章魚張開觸手,相互追逐海草間的小丑魚……全富島全是雪白的沙子,鴨公島全是美麗的珊瑚,而銀嶼島,就像二個人的孩子一樣,一側是珊瑚沙,一側是平緩的礁石淺灘,獨具特色。銀嶼島還是海鳥們超愛的「家」,享有「海鷗王國」的美譽。礁石叢生,又沒有草木,每到遷徙的時節,總有大批的海鳥在島上「安家落戶」。而且銀嶼島上也生活著漁民,他們中有的人祖祖輩輩都守護著這片疆土,靠海吃海。在銀嶼島上,你可以和島上的漁民們一起,拿木棍去趕海,或是盡享海釣的樂趣。《舌尖上的中國》曾說過:「總有未被發現的食物隱藏在中國的山林丘壑、江河湖海與草原沙漠之中,那是我們要發現和尋找的——秘境。」而西沙的美味,是幾乎所有食客都未曾探尋過的秘境滋味。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西沙最多的特產就是海鮮了。石斑魚、海鱔、龍蝦,還有各種各樣的海螺,品種多到你數不過來。在漁民家吃飯,他們總會就地取材,給你來上一頓原生態的「海鮮大餐」。這兒的海鮮非常的新鮮,用海水煮出來之後,不用其他的加工和調料也夠美味。新鮮的螺用海水煮後,用筐端上桌,最常見的有白面螺、紅口螺、珍珠螺。白面螺肉最鮮美,想吃到嘴裡也不容易,必須朝著螺口方向磕幾下,才能讓藏在裡面的螺肉露個頭,再用牙籤挑出來。燒烤石斑魚也是絕對的美味,如果有上好的醬油、芥末醬,會讓生魚、刺身的味道更加鮮美!最容易釣到的野生石斑魚-金錢斑,在海南是極品,但在西沙只是家常。圖/四季休閒俱樂部
用氣泡魚和大米熬製的海鮮粥有著濃濃的海味,不算精緻,卻是原生態,不喝下三碗不解饞,有人戲稱這叫「三碗不下島」。坐在漁民屋外的涼棚下,用牙籤挑螺肉,用小碗喝粥,雖然氣溫不低,但有陣陣海風拂面,也是相當愜意。還有西沙小公主——青衣,因魚鱗顏色青靚豔麗而得名,肉質柔韌,魚湯鮮甜,是西沙漁民常見的盤中餐。與之相似的還有紫衣和銀衣。島上的漁民還有自家曬制的鹹魚幹,這麼一份伴手禮,雖不算精緻,但確實來自西沙的原滋原味。而城君所說的那些全富島、鴨公島、銀嶼島……它們只是西沙美的一部分。西沙群島仍未開放的島嶼一景。圖/色影無忌@孟偉、查春明
還有那未曾開放的七連嶼和甘泉島,是名副其實的海底樂園,潛水愛好者的天堂。還有那只能受邀參觀的永興島,既有珊瑚島最原始的美,也有著現代生活的便利。再來一家學校,一座圖書館,一間理髮店,便能成為島上居民的全部生活。椰風海韻惹人醉的永興島。圖一/中國三沙,圖二/色影無忌@孟偉、查春明,圖三/東方星,圖四/nxyzzl
還有那駐守在西沙群島的軍人,他們用小家的聚少離多換來了大家的安寧。每天看著漁船從遙遠的天際線悠悠歸來,這是只有身處在海邊的人才能懂的思念。1. 中國這個超級傲嬌的小島,終於再度開放!公眾號「TravelQueen旅行皇后」2. 國內唯一媲美東南亞的海島!上過《航拍中國》,連高曉松都讚不絕口,卻很少有人來過這!公眾號「遊俠客」3. 全世界只接待中國公民的海島!30000平方公裡純淨海域,完勝馬代!文中圖片來自攝影師陶雲林以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