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春如此簡單,以至於不費吹灰之力即可懷念。
最近由地道重慶籍導演張一白執導的電視劇《風犬少年的天空》迎來了大結局。
向來與電視機勢不兩立的我居然安安靜靜地守著它把這部偶像劇刷了一遍。弱智的劇情毫不燒腦,但稚嫩的衝動讓人設身處地;尤其是那些似曾相識的拍攝場景,讓我有理由相信導演在很多年前,和我是同道中人:揣著夢想,在黃桷樹的枝丫下和幾個死黨一起哭笑…
尤其是「大興村四兄弟」的家,倒回去二十年,活脫脫就是我們成長的地方。
彼時曾有段時間我就住在三鋼廠家屬區,現在繁華的觀音橋就是一個城鄉結合部的外貌。江北區文化館和圖書館挨著嘉陵公園。陽光城還是整個區域內最奢華的商業扛把子。
那個時候可沒有智慧型手機,最誘人的娛樂活動大概是文化館裡的撞球,大興村的街機,即便高考前夕,我也在三鋼廠家屬區的別人家裡,通宵玩過電視遊戲。
天亮了回去,剩下的錢剛夠買一隻鐵爐子裡焙熟的夾肉鍋盔,兩塊錢一碗的小面就只好等下一次。
二
《風犬少年的天空》裡,太多「回憶殺」的場景,讓我這樣的重慶人情不自禁看出了「爺的青春」。
跟著鏡頭走街串巷,我們且去找找「重慶人自己講自己故事」的那些地方。
1、大興村三鋼廠家屬區
把現實地方連名字也不改就全盤移入影視劇裡的情況並不多見。大興村是這少見情況下的一個。
這裡的梯坎我走過太多太多次,不曾改變的條石梯步與水泥牆依然與記憶裡的氛圍沒有出入。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這裡成為了新晉網紅,排隊拍照的人群比李子壩觀景平臺也不遑多讓。
嬌姐屋頭開的小麵館搖身一變成了家火鍋店,目前正在裝修。
雖然說是鳥槍換炮,但利用電視劇熱度維持原來業態,免費的廣告效應大概比引導遊客吃火鍋更好。
走到狗哥家門,則是鐵將軍把門。門上貼著張霸氣的A4紙,上面寫著:你們來晚了,狗哥已經帶著安然養小狗去了。
被幽默拒絕,心情中沒有遺憾。
2、大興村菜市場
從「四兄弟」的家旁邊那一坡梯坎走上來,就是一條小馬路。往外走幾步路就是大興村菜市場。
幾兄弟幫大師兄老媽推板車那一幕就發生在這斜坡之上。
順著斜坡下去,會遇見幾家蒼蠅館子。老重慶的味道就藏在那些破破爛爛的街邊店鋪裡。
而上了年頭的山城市井,在菜市場的喧囂中去沐浴一番,估計你就門清。
3、渝中區張家花園
撒花瓣那一幕就是在這裡拍的。離市42中不遠,由中山醫院,也就是現在的人民醫院旁邊的斜坡走下去可以到。
那種花瓣雨的浪漫並不唯美,但充斥著青春的混沌,也覆滿愛的嚮往。
可以預見的是,這裡將逐漸在遊人的尋覓裡淪陷,每天清潔工的工作估計也將浪漫起來,清掃越來越多的花瓣,將成為他們主要的工作目的。
4、九尺坎
欽哥開的串串香和撞球廳就位於這裡。具體的現實表述是:小什字和平大廈背後的小巷中。
這條小巷一頭連著家樂福,一頭連著王府井。不過,王府井好像關門大吉了。
5、解放碑中學
劇中的解放碑中學是29中。位於臨江門,對面是重慶大世界酒店。
29中是區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種學校。在燈紅酒綠的解放碑商圈還能心無旁騖地學習,實在是一種厲害的修行。
6、江北嘴
不管是狗哥還是馬田送安然回家總是會經過江北嘴CBD,江北嘴中央公園的德肋撒教堂也多次出鏡。
江北嘴其實不適合旅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看起來有一種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冷漠與富貴。
7、長橋江山
李安然的家在北碚三溪口的碧桂園長橋江山。
電視劇拍到這裡,就脫離我們知道重慶地理的人的認知了。常識是在解放碑讀書,在北碚住的同學,一定會在解放碑租個房子。
從29中要徒步經江北嘴走到三溪口,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沒有人會這麼走。好幾十公裡的路,一天都走不到。
8、南坪壩
片頭的場景是巴南南坪壩。是長江的一個江心島。其上芳草萋萋,被稱為「呼倫貝爾大草原重慶分原」。
從主城開車到南坪壩,大概需要一個小時。這裡除了感受草原似的風光,還可以燒烤,騎沙灘車,甚至滑翔。
看完《風犬少年的天空》,我肯定這部戲是全程在重慶拍攝。除了以上場景,還有太多辨識度很高的地方:比如嬌姐和馬田擺攤的地方,雖說劇情是在成都,但取景是在上清寺的環型天橋;嬌姐參加海選的地方,是在石子山體育公園;長跑隊練跑步的地方是嘉華大橋;老狗和欽哥看對岸喜來登雙子塔的地方是白象居;狗哥拉豬肉的地方是觀音橋的野水溝菜市場…
三
近年來,重慶在影視劇中出現的頻率確實越來越高。其實,重慶很早以來了一直是天然的電影背景。
我記得很古老的一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在重慶取景;隨著重慶城市的發育,根本無須專門打造,重慶就成了一座大型的「橫店影視城」。這座8D魔幻之城的獨特魅力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編劇、導演、製片人。
從《瘋狂的石頭》到《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從《火鍋英雄》到《少年的你》,從《沉默的真相》到《風犬少年的天空》,一個又一個無名的場景被影視放大,讓重慶這座城市在網紅的道路上剎不住車。
今年國慶節重慶的旅遊影響力出人意料地滑出了前十,這說明那種急功近利的膚淺的打卡行正被成熟起來的遊客所拋棄。
在影視作品的助力下,把城市的氣質,那些我們記憶裡的生活不露痕跡地表達給遊客,讓城市的形象成為一種引導,潛移默化地在遊人心裡植入文化的體驗,應該是決策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重慶不但是一座立體魔幻的都市,還該是一個溫情脈脈的家,散發著溫馨的人間煙火氣。
令人欣慰的是,從去年兩江四岸的重新規劃,再到今年寸灘港變身郵輪碼頭這樣的一些動作來看,重慶似乎正在朝這個方向轉型。它的未來,「網紅」兩個字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