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冰球錦標賽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為鼓勵各球隊的參賽積極性,本次比賽延續了去年男女混合報名的方式,但男女報名比例有所調整,公開組每支隊伍女隊員的報名數量由去年的最多5名增加為10名,並且考慮到保護初學者的安全,比賽規則以女冰規則為藍本,因此,不少隊伍都出現了女隊員的身影。
比賽結束後,劉思楠、蘇靜和馬欣彤在場中進行了屬於三人的加油小儀式。「我們三個人都大四了,馬上要畢業了,能三個人一起打球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非常珍惜,每完成一整個比賽都會做這個小儀式互相鼓勵。」
來自河北傳媒學院的她們是球場上靚麗的風景,也是隊友們信任的夥伴。「印象最深的是和哈體院打的半決賽,三節比賽他們組織了54次射門,強度非常高。」領隊齊劍鋒說。身穿7號球衣的劉思楠堅守球門,頑強地守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最終哈體院也只拿到4分。她的號碼還有一個小故事,作為首發守門員,她最常穿的號碼是1號,但是這次她得知另一位守門員希望能穿著1號,於是她便穿上了與1號極為相似的7號。「畢業之後我也希望能從事冰球教學,女冰球教練應該比較少見吧,但我希望能有更多女生參與冰球運動。」劉思楠說。
馬欣彤和蘇靜分別是前鋒和後衛,穿上厚重的護具,她們看上去和其他隊員並無太多不同,只有場上傳來的清脆女聲提醒著觀眾。「之所以選她們參賽,首先是態度,第二是能力,第三就是她們對冰球的熱愛。」教練劉豔欣說。頒獎儀式上,蘇靜獲得最佳後衛獎,贏得滿堂喝彩。「和男隊員比,她在身體素質上確實有差距,但是她的靈活度高,思維活躍,觀察到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場邊一位教練評價到。
和河北傳媒學院進行陽光組銅牌戰爭奪的是清華大學隊,這支球隊中同樣有女隊員的身影。22號球員崔金達是清華大學冰球隊的發起人之一,「我之前體驗過冰球課,覺得特別有意思,於是在2018年組織大家成立了冰球協會。」崔金達說。2019年,在首屆大學生冰球錦標賽開賽前,奧眾體育邀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首都體育學院4所首都高校參加集訓活動,崔金達和朋友們有了第一個「擂臺」,清華冰球隊正式成立。「女孩子當然可以打冰球,體驗過在冰上閃轉騰挪和打冰球時的速度與激情後,就很難忘掉這種快樂。」崔金達說。
崔金達(左)與徐紫儀
徐紫儀在這次錦標賽上打入了自己的第一個正式比賽入球,此前擔任守門員的她轉型成為了前鋒。隊長萬皓元表示徐紫儀反應速度很快,「我只是把球打到那個位置上,真正打出那一球的還是她自己,男同學都不一定能打出那一球。」每個月20次左右的訓練量是支撐徐紫儀實力的底氣,「我喜歡冰球的刺激,它是我學習生活壓力的調劑和精神支柱。冰球場並不只屬於男生,只要你敢想敢拼,你就能贏得隊友的尊重。」作為建築系學生的徐紫儀在訓練比賽之餘還會觀察冰場設計,「從使用者和設計建築師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冰場,也是專業修煉的過程。」她希望自己以後也能有機會設計一座冰球館。
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冰球錦標賽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下一屆也已在路上。球場上的女將遠不止這些,天津外國語大學冰球隊更是半數為女隊員,期待大學生女子冰球錦標賽能早日成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