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宮頸癌疫苗研究又獲新突破丨科技早...

2020-12-23 澎湃新聞

「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宮頸癌疫苗研究又獲新突破丨科技早新聞

2020-06-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日封面】

這是6月8日拍攝的貴定縣昌明鎮郊外的景色(無人機照片)。夏日時節,貴州省貴定縣昌明鎮郊外稻田翠綠,房屋村寨星羅棋布,呈現出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新華社記者 劉續攝)

消息站

● 8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來源:新華視點微博)

● 8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會。會上,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表示,要嚴格控制房地產,海南不能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他還指出,土地是有限的,歷史上也有過教訓,所以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不能是單一的。在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來源:科技日報)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供圖

● 記者8日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6月5日中午,該基地的大熊貓「園潤」和「艾莉」各自誕下了一隻雌性大熊貓幼仔。目前,兩隻幼仔身體健康,均能自主吃到母乳。其中一隻體重達219克的幼崽,是熊貓基地有記錄以來初生體重最重的一隻大熊貓幼仔。(來源:科技日報)

純科技

MAVEN數據繪製而成的人類第一張火星電流分布圖 圖源:NASA

●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太空飛行器進入火星軌道五年後,獲得的數據終於讓科學家創建了歷史上第一張火星大氣電流全景地圖。這一成果推進了人們對紅色星球的理解,開啟了火星大氣研究的新時代。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來源:科技日報)

宮頸癌疫苗研製 廈大供圖

● 記者8日從廈門大學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夏寧邵、李少偉團隊發明了新型雜合組裝技術,構建了一種能夠針對多種型別人乳頭瘤病毒(簡稱HPV)同時產生保護效果的「雜合病毒樣顆粒」,與團隊前期設計的三型嵌合顆粒技術相結合,有望研製出對200多種型別HPV全覆蓋的新型多價HPV疫苗。(來源:科技日報)

● 通過微信小程序拍照,5分鐘便可同時完成多種化學農藥殘留的檢測,檢測結果直接顯示在手機上,檢測數據可實時上傳分享。中國農科院日前宣布,該院一科研團隊經多年研發,在農藥多殘留快速檢測技術上獲重要突破。該項技術還可拓展應用於獸藥殘留、真菌毒素、違禁添加物、環境汙染物的檢測及過敏原檢測,還可用於病原體靶標篩查診斷,如新冠病毒檢測試紙結果判讀。(來源:科技日報)

新發現

圖為藝術家繪製的宇宙首顆恆星的概念圖

●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大爆炸後5億到10億年間的宇宙展開研究,沒有發現第一代恆星——所謂第三星族恆星存在的證據。這一最新結果表明,早期宇宙中第一批恆星和星系的形成時間比科學家此前認為的要早得多。(來源:科技日報)

看天下

● 當地時間8日,橫跨日本巖手縣與秋田縣的八幡平山頂附近的「鏡沼」因積雪從外側逐漸融化,外圍的碧藍色湖水與中心部的潔白積雪相映成趣,呈現出獨特的類似「龍眼」的景象。據悉,八幡平「龍眼」奇景只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初的雪融期間短暫出現。(來源:ICphoto)

原標題:《「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宮頸癌疫苗研究又獲新突破丨科技早新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宮頸癌疫苗研究又獲新突破丨科技早新聞
    ● 8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來源:新華視點微博)
  • 「海鬥一號」萬米海試成功,刷新我國最大下潛深度記錄
    下放潛水器(圖片來自新聞)在馬裡納亞海溝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任務,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海鬥一號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2016年7月海鬥一號研製項目啟動,2019年完成實驗室總裝聯調、水池實驗、千島湖湖試和海南4500米階段性海試。今年4月23日它搭載「探索一號」科考船向馬裡納亞海溝進發,實現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成功完成預期實驗任務。
  •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主持研製「海鬥一號」萬米海試成功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主持研製「海鬥一號」萬米海試成功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 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圖為「海鬥一號」正在布放。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供圖6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以下簡稱「海鬥一號」),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這標誌著我國無人潛水器技術跨入了一個可覆蓋全海深探測與作業的新階段。
  • 10907米!我國「海鬥一號」潛水器成功拿下萬米海試
    本報北京6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於前不久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多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海底一萬米突破!「蛟龍號」大哥「海鬥一號」完成海底萬米海試
    6月8日,「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海鬥一號認識深海探測 ,了解為什麼要探測?所謂的深海探測,為什麼要叫深海呢?
  • 填補空白,「海鬥一號」深潛萬米
    6月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以下簡稱「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10907米!世界最深!中國「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級潛海
    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在試驗中,「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一舉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和俄羅斯無人潛航器「勇士號」所到達的世界最深紀錄10028米。
  • 10907米!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來源:人民日報微博)日前,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近海底工作時間、聲學探測與定位、聲學通信作用距離及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我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 「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 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本報北京6月8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日前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海鬥一號」創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萬米海試意味著什麼
    北京時間6月8日,中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深淵科考任務後順利返港。在航次中,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填補了中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近海底工作時間、聲學探測與定位、聲學通信作用距離及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中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 10907米!萌萌噠的「海鬥一號」刷新中國這項紀錄
    另據香港東網6月9日報導,「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多次萬米下潛。報導稱,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近日曆經40多天,在馬裡亞納海溝完成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並於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回國。
  • 中國水下機器人「海鬥一號」萬米深潛歸來
    新華社瀋陽6月10日電(記者王瑩 包昱涵)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及作業深度紀錄、填補中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後載譽歸來,這標誌著中國無人潛水器技術跨入了一個可覆蓋全海深探測與作業的新時代
  • 深海探索傳來好消息,「海鬥一號」萬米海試進行成功,值得高興!
    而值得高興的是,我國的「海鬥一號」也成功的進行了萬米海試!那這個水下機器人又是如何到達海洋最深處的呢? 「海鬥一號」屬於這兩類的結合體,取長補短研發的水下機器人,屬於ARV技術下的混合機器人,並在極端環境中進行試驗。
  • 下潛10907米!「海鬥一號」刷新紀錄,萬米深淵「做作業」,填補空白!
    「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中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本航次中,「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了4次萬米下潛,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聲學探測與定位、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我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 我國「海鬥一號」全海深潛水器成功進行萬米海試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6月8日,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馬裡亞納海溝深淵科考任務後順利返港。在航次中,由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主持研製的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在馬裡亞納海溝,「海鬥一號」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10907米,再次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中國新聞網】「奮鬥者」萬米深潛海試:中科院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中科院 供圖  中國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28日返回三亞。記者當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所屬10餘家單位全面參與「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工作,是研製任務的核心單位,海試任務的牽頭組織單位,「奮鬥者」號的業主單位,為「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 下潛10907米 「海鬥一號」為瀋陽主持研製
    下潛10907米 「海鬥一號」為瀋陽主持研製 遼瀋晚報
  • 「海鬥一號」的萬米海試成功!水下機器人如何到達海洋最深處?
    「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說到水下機器人,大家可能更多是通過媒體來了解,比如2016年,我們研製的「海鬥」號下潛到了馬裡亞納海溝,挑戰深淵的最深處——海溝的底部,當時大家都覺得,中國人終於造出了能夠到達海洋最深處的水下機器人。我們首先要講一講它的特點。
  • 下潛10907米!「海鬥一號」刷新紀錄,網友:可愛又迷人的存在
    (海鬥一號)自古以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就是生活在陸地上人類的夢想。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這個夢想已經不再遙不可及。而下五洋,我國的蛟龍號已經能夠下潛到7000米深海探測,這還不止,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海深潛器「海鬥一號」更是刷新記錄,再次創造了歷史。據央視網報導,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已經順利完成馬裡亞納海溝深淵科考任務並成功返回港口。
  • 習近平致信祝賀「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28日勝利返航。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