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體裁衣」——微創技術解決重度腰椎間盤突出!

2021-01-19 騰訊網

腰椎間盤突出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如何治療是困擾很多患者的一大難題。臨床上對該病的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但對於症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者,手術則是更佳治療方案。對於已經出現行走困難的重度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來說,一旦錯過微創治療,往往需要選擇開放手術才能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進而緩解下肢麻痛,恢復行走能力。然而開放手術的創傷和風險,讓很多亟需治療的患者望而卻步。

近年來腰椎通道技術為許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該術式達到了開放手術的療效,又充分發揮了微創治療安全性高、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例典型病例!

一、患者入院前基本情況

患者男,62歲,北京順義人。2020年5月初無明顯誘因出現腰部酸痛,彎腰後起身困難,自行外用膏藥症狀緩解不明顯,後未行其他處置。2020年5月17日上午患者腰部疼痛突然加重,同時伴右側臀部、右大腿前外側放射性疼痛,疼痛劇烈,不能行走,臥床休息仍感疼痛,翻身及起身活動困難,右下肢活動受限,因疼痛無法入睡,在外院攝片後考慮「腰椎間盤突出」,未予特殊處置,後於5月18日早晨在家人陪同下就診於我院。

二、患者在中醫骨傷科診斷及治療方案

中醫骨傷科郭海牛主任醫師接診患者,仔細為患者查體示:表情痛苦,臥床,右下肢被動屈髖屈膝位,脊柱生理曲度變直,無明顯側彎畸形,腰背部軟組織腫脹,約腰3/4、腰4/椎體棘突間隙及右側棘旁觸壓痛,叩擊痛(+),伴右下肢放射痛,可放射至右側臀部、右大腿前外側,腰椎屈伸活動受限。因疼痛右髖關節活動度未查。直腿抬高試驗左70度右(無法完成),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左(-)右(+),左下肢感覺未見異常,肌力及肌張力正常,右大腿前外側、膝關節及小腿外側麻木,感覺減退,足背感覺麻本,右側髂腰肌、股四頭肌肌力Ⅳ-級,脛前肌及足踇趾背伸肌力正常。雙足背動脈搏動好,趾動自如。

郭海牛主任醫師根據患者病史、症狀以及查體,初步考慮為腰椎間盤突出伴神經根病、腰椎管狹窄所致。入院後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結果如下:

患者腰椎正側位片+過伸過屈位片

腰椎間盤CT平掃及腰椎MRI均提示腰3/4椎間盤巨大突出,右側神經根受壓。

根據患者症狀、體徵及輔助檢查結果,該患者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伴神經根病」。從影像檢查,我們可以看出,患者腰3/4椎間盤巨大突出伴腰椎管狹窄,相應的硬膜囊受壓。綜合分析患者症狀及體徵,我們認為,引起患者當前最痛苦的責任間盤為腰3/4,常規的保守治療已經起不到太大的治療效果,再拖下去,神經根受壓時間過長會導致其缺血變性,患者症狀會進行性加重,需儘快手術治療,以解除神經根壓迫,為神經功能恢復創造條件。

三、手術,還是不手術,進退兩難的抉擇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個人訴求,科室專家經綜合考慮、評估後,為患者 「量體裁衣」,制定了通道技術下腰椎椎管擴大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而不是傳統(經典)的腰椎融合手術。可提到手術,無論是患者還是家屬,均有抗拒感。他們表示,醫生的建議完全可以理解,也明顯感到了病情的嚴重性,但對於動手術這件事,他們希望再考慮考慮,內心深處還是比較擔心手術風險的。

為此,中醫骨傷科醫務人員和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介紹了該手術方法的具體情況後,患者及家屬一致採納了醫生的建議。經積極術前準備,並排除手術禁忌後,5月20日,中醫骨傷科醫生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了手術。

術中取出的間盤組織及術後切口

四、患者術後效果及後續隨訪情況

術後第一天查房時,患者稱腰部及右下肢放射性疼痛已明顯緩解,終於能把腿伸直了,昨晚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大覺。術後第三天,患者就佩戴支具在醫生的指導下下床活動了。術後1周,患者順利出院。出院時情況:表情自如,佩戴腰部支具正常行走,原有腰部疼痛基本緩解,右側臀部及右下肢原有放射性疼痛基本緩解,右下肢屈伸活動良好,直腿抬高試驗左80度右70度,右大腿前外側、膝關節及小腿外側仍有麻木,程度較術前明顯減輕,足背感覺基本正常,右側骼腰肌、股四頭肌肌力V+級,脛前肌及足踇趾背伸肌力正常。

術後第3天複查腰椎正側位片,提示內固定位置良好。

術後2周,患者術區切口如期拆線。術後第1個月隨訪,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腰痛及右下肢放射性疼痛未反覆,右大腿前外側、膝關節及小腿外側麻木消失。術後第3個月隨訪,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均能適應。患者由衷地表示,醫生的「量體裁衣」有效地幫他降低了手術的風險和創傷,而醫生的精心治療則換來了術後滿意的效果。

五、醫生有話說

對於腰椎手術而言,傳統的腰椎融合手術是針對腰椎退變性不穩,合併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需行後路減壓者採取的一種內固定植骨融合手術,目的是讓腰椎不穩的患者或者減壓切除了腰椎小關節的患者儘快獲得穩定。不過該技術也存在一些局限,如術中需要廣泛的剝離腰椎兩側的椎旁肌,這就會增加創傷、出血,術後的恢復期也會長一些。

而我們為患者採取的通道技術下腰椎椎管擴大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相對傳統的開放手術又有了更進一步的優勢。比方說避免了對椎旁肌肉進行骨膜下剝離,也不需要過多的牽拉神經根和硬膜囊。總的來說,該微創手術較傳統手術而言,創傷小、出血量少,平均住院天數短,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低,對軟組織的損傷程度輕等,使得越來越多的重度腰突患者受益。

當然,通道技術下腰椎椎管擴大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並非適合所有的重度腰突患者,這需要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以及影像檢查來綜合評估。只有量體裁衣,才能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取得更滿意的治療效果。

相關焦點

  • 椎間孔鏡微創技術解決急性腰椎間盤突出
    患者入院時為腰椎間盤突出急性發作,疼痛劇烈,一天之內多次應用鎮痛藥物效果欠佳。2020年9月12日腰椎MRI示:1、腰4-5,腰5-骶1椎間盤突出;2、腰椎退行性改變;3、骶管囊腫;4、腰背部軟組織腫脹。治療方案:脊柱科楊滔主任組織科室人員進行病例討論後決定,如保守治療無效可以選擇為該患者行椎間孔鏡微創治療。
  •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微創時代的到來!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手術治療是無可奈何之下的最終選擇,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的目的只有一個:解決保守治療難以控制病情的患者所出現的症狀和長期隱患。近年來,隨著手術理念的更新和醫療器械的發展,腰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手術逐漸成熟並應用於臨床!
  • 腰椎間盤突出怎麼辦,開刀OR微創如何選?——吳星火
    擅長脊柱疾病,脊柱畸形,脊柱側彎,脊柱腫瘤,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脊柱骨折,脊髓損傷,以及各種頸肩腰腿痛微創治療等。30歲的小王,從去年開始,遭遇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打擊,最初只是腰疼,沒理會,沒想到越來越重,左下肢開始疼痛、麻木,行走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洗臉、刷牙都受影響,咳嗽、打噴嚏也會疼痛加劇。
  • 雙鏡技術,鏡無止境!腰椎間盤突出症常用的兩種微創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神經外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大多數這類患者經保守治療後症狀可緩解,但還有一些患者仍然需要手術才能緩解疼痛和其他症狀。而說到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就不得不提現在非常常用的「雙鏡技術」。目前大部分的腰椎疾病手術都可以通過微創技術完成,其中「雙鏡技術」算是裡面的佼佼者,也是目前神經外科推出的對整個腰椎疾病的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雙鏡技術」裡面的「雙鏡」,一個指的是椎間孔鏡技術,另一個指的是顯微鏡技術。
  • 腰椎間盤突出 微創椎間孔鏡治療
    警惕:青壯年高發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種常見疾病,據國家衛健委統計,中國有超過2億人腰椎間盤出了問題。  很多人以為腰椎間盤突出是老年高發病,但實際上青壯年就已經高發了,只不過老年人經常合併有骨質增生等其它症狀。
  • 腰椎間盤突出了,什麼樣的患者可以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許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常詢問微創手術,尤其是椎間孔鏡微創手術。那什麼樣的患者可以選擇這種手術呢?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正規治療:臨床上,大多數患者經過長時間硬板床臥床休息、佩戴腰圍、藥物治療、康復理療等,都有不錯的緩解效果;而有些更嚴重的患者,疼痛比較劇烈,長期正規保守治療沒有效果,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這時就需要配合手術治療;更甚者還有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到馬尾神經,導致大小便失禁,下肢癱瘓等嚴重症狀,則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治療
  • 如何選擇丨腰椎間盤突出症該做微創手術還是開放性手術?
    隨著手術理念的革新、手術設備的發展和手術技術的進步,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成為很多患者的治療選擇。當醫生面對需要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時該如何抉擇呢?是做微創手術還是開放性手術呢?典型術式:ALIF/OLIF/XLIF/LLIF/TLIF/PLIF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無論做微創手術還是開放性手術,唯一的目的就是解決突出的椎間盤造成的神經壓迫。至於具體該怎麼選擇手術的方式,醫生一般主張「能做微創手術儘可能做微創手術」的原則,畢竟微創手術對患者的創傷更小。
  • 腰椎間盤突出不做手術可以嗎?能做微創嗎?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 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怎麼回事?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引起髓核組織突出,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
  • 創傷小,恢復快椎間孔鏡微創技術,及時幫助急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椎間盤的外纖維環撕裂導致髓核超出受損的外纖維環,刺激和壓迫神經組織引起疼痛、感覺異常或四肢癱瘓的一種脊柱疾病。近期我院脊柱科收治了一名腰椎間盤突出急性發作的病人,經椎間孔鏡治療後,迅速恢復健康的病例,現分享給大家。
  • 腰椎間盤突出, 到底要不要手術? 微創好還是融合手術好? 看完就...
    藉此機會,下面筆者就來說說當患腰椎間盤突出症時,選微創手術還是開放性融合手術以及是否一定要進行手術。微創手術是通過很小的手術創傷將突出的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去除,手術最顯著的優勢就是創傷小,術後患者恢復快,包括經皮內窺鏡下腰椎間盤摘除術(PELD)和顯微內窺鏡下腰椎間盤摘除術(MED),但MED手術創傷比PELD稍大。
  • 圖文:腰椎間盤突出折磨10年微創方法30分鐘康復
    羅大爺的主治醫生馬友文主任介紹,這種微創手術是一項來自於美國的先進技術—TMC射頻熱凝靶點消融術,治療的過程很簡單,醫師在患者病變部位進行嚴密消毒後,採用局部麻醉,經CT和C型臂定位後,在電視直視下,穿刺一根直徑僅0.7毫米的微針,安全地避開神經、血管等組織,精確地到達病人椎間盤突出病變部位,然後在高科技設備的作用下輕巧地消除、溶解突出部位,使突出的髓核回縮,受壓的神經、脊髓得到解壓了,隨即患者症狀明顯改善
  • 哈醫大二院骨科微創手術一次性解決兩個突出合併狹窄的腰椎
    要不是聽說有哈醫大二院可以進行微創手術,一次就可以解決問題,我是一定不會來做手術的。」趙先生如是說道。通過MRI及CT影像顯示,趙先生腰3-4、腰4-5兩節段出現突出,同時合併腰椎管狹窄症在排除新冠肺炎後,趙先生住進了哈醫大二院脊柱微創外科。王新濤教授了解到趙先生的情況後,耐心為其詳細介紹手術,打消老人的顧慮。
  • 脊柱科微創手術技術——MIS-TLIF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領域的多發病、常見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等。目前,臨床推崇的治療方法有以脊柱內鏡為代表的後路鏡、椎間孔鏡,以腰椎融合手術為代表的MIS-TLIF、OLIF等微創治療方法。今天主要帶您了解MIS-TLIF微創技術!
  • 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無效,是否應該考慮微創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機理在前面幾篇文章中都有簡述,對於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都是可以保守治療的,但是畢竟還是有保守治療無效、有效但是反覆發作或症狀特別嚴重的患者,就不得不採用手術治療。今天我主要說下手術治療中的微創手術。
  • 上虞人民醫院開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微創時代 7.5毫米脊椎內鏡手術...
    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加快及工作方式的變化,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正越來越高。近年來,上虞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外科以微創技術為發展重點,其中內鏡下手術作為當前微創脊柱技術發展的熱門,手術技術日益精煉,治療疾病類型不斷拓寬,療效更加明顯,在上虞地區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在省內同級醫院中保持領先水平。
  • 微創手術治癒跳躍型雙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日前,脊柱外科一病區採用微創孔鏡技術治療了一例少見的跳躍型雙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青年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患者是一位來自武清區的22歲年輕小夥子,湖南某高校體育專業在校大學生,在進行籃球專業訓練中因摔傷腰部後出現腰痛伴右下肢反覆疼痛5個月,加重伴有行走困難十餘天求診於我院脊柱外科一病區楊強主任,核磁檢查診斷為腰椎間盤脫出症(腰2/3、腰5/骶1雙節段跳躍型)。
  • 腰椎間盤突出微創後的復發率高嗎?我該怎麼選擇
    微創種類繁多談到微創,有很多種,像臭氧消融、雷射汽化、靶點射頻、膠原酶溶解、椎間盤後路摘除術以及現在推廣最多的孔鏡,都有一定的適應範圍和相關的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每個人是否適應手術,身體素質如何,手術成功與否,術後生活方式都決定將來是否易再次發生腰椎間盤突出!醫生,要思考,患者,要耐心!
  • 腰椎間盤突出疼痛難耐 微創手術即刻解除病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腿痛,是腰椎間盤突出最早期的症狀,不少人卻往往忽視了在疾病早期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腰疼 10 年 都因腰椎間盤突出41 歲的陳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經常彎腰幹農活,一幹就是好幾個小時。" 年輕時候不覺得,可是近 10 年來,腰疼的毛病就一直糾纏著我了,老是反反覆覆的,今兒好點了,明兒又嚴重了。"
  • 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與治療
    先說清楚一個事情,不是說有腰椎間盤突出的就一定會有症狀,有些人突出的情況不嚴重,很長時間都沒得症狀。下面就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常見症狀,親身感受過的請邊看邊回憶: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治腰椎間盤突出症又添一新技術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二科成功開展腰椎間盤突出症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為一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解除了病痛,手術效果良好,該技術是骨科開展的又一新技術、新項目。 患者蘇某,男性,49歲,因「腰痛半年,左下肢放射痛2個月」曾在多家醫院就診並進行各種保守治療,均無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