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服復原,為了心底最珍貴的記憶!

2021-12-22 公安部裝備財務局

9月27日,公安部人民警察警服系列藏品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警服及證件徽章239套(件),正式由公安部移交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此次捐贈包括104套不同年代的警服和135件警銜、證書、工作證等配件。這些警服和證件徽章由公安部裝備財務局與北京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聯合工作專班歷時4個月復原,堪稱史上還原度最高、最具權威性。

如此大規模警服系列藏品入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歷史上屬首次,成為展示我國政法系統建設和發展成就的重要物證,有利於進一步增進社會各界對公安工作的了解和認同,意義十分重大。

就此,人民公安報記者走訪了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和北京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被裝主管部門,揭秘復原不同年代警服背後的故事。

在人民公安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從50式警服到99式警服,警服多次換裝。

「較大變革就有8次。」北京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裝備管理處二級調研員李君告訴記者,分別是50式、55式、58式、66式、72式、83式、89式以及現在列裝的99式警服。

電視劇《無名衛士》劇照,身著50式制服。

在北京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被裝綜合庫,記者看到了4排復原後的警服,共104套,涵蓋了新中國成立後各個不同年代。

不同年代警服高度復原體現在哪兒?作為警服及證件徽章復原的全程參與者,李君向記者提供了一條棉麻布料的女士連衣裙。

記者看到,連衣裙上布滿了棉結,左邊衣兜上有一個「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牌,左臂章則帶有「公安」兩字。

「這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部分解放軍轉為人民警察的典型標誌。」李君笑著說,當時為尋找這種布料,幾乎翻遍了北京城,最終在北京一個劇裝廠發現了它,「我激動地流下眼淚」。

公安部裝備財務局警用裝備研發論證中心高級工程師鄢友娟是這方面的專家。2018年年底,武警部隊改制前,鄢友娟在武警部隊服役22年,工作內容就是警用制服的研發。

「復原警服不是根據原有圖紙直接加工,而是從布料到警用配飾都要做到高度一致。」鄢友娟介紹,警服的尺寸以及警用配飾的大小甚至是警服顏色的深淺,都不能有絲毫偏差。

「帽簷兒稍微高一點、矮一點,都會讓整個警帽變形。」鄢友娟強調。

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分管被裝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警用裝備從無到有,警服式樣從少變多,無不體現著裝財警保工作的不斷進步,無不體現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警服復原最難的是什麼?

「警用配飾。」李君和鄢友娟異口同聲地給出答案。

據了解,現在部分面料市面上雖然已經不再生產,但通過尋找和改裝,很多缺失的面料還能彌補,警用配飾則不一樣。

在北京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被裝綜合庫,鄢友娟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帶有五角星的警用徽章模具,「依靠現存的模具,我們可以進行徽章復原」。

「但是模具丟失就很麻煩。」鄢友娟繼續介紹,有時製作一個模具要十幾萬元,代價太高,只能去社會上徵集和尋找。

「部分警用配飾甚至成了收藏品。」李君告訴記者,很多配飾要依靠社會愛心人士捐贈。

談及如何用4個月復原出104套不同年代的警服和135件警銜、證書、工作證等配件,公安部裝備財務局警用裝備研發論證中心工程師任麗紅坦言,這要靠數十年的物資和數據積累。任麗紅負責警服歷史沿革的文字整理和數據分析工作。

2020年12月底,復原工作啟動時,任麗紅和其他成員組成了一個工作專班。專班成員曾在堆滿箱子的被裝中心庫房中,用時3天,找到了30餘箱之前複製的警服、警用配飾以及加工模具等。

「心情特別激動,也很感激。」任麗紅表示,工作能這麼快推進完成,離不開前面同事們數十年的努力和付出。

為復原工作傾注心血的還有公安部裝備財務局警用裝備研發論證中心原高級工程師陳偉。從2008年到2009年,陳偉就利用原有資源,複製了部分警用服飾73款,為這次系統性開展梳理和複製工作奠定了基礎。然而,2016年退休的陳偉沒能和同事們分享這份快樂。今年4月,他因病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239套(件)警服及證件徽章的復原,生動詮釋了一代又一代警保人履職盡責、忠誠擔當的奉獻精神。

警服變遷,記錄著人民公安發展史,也記錄著一個時代的歷史印記,體現了警察精神、警察文化的薪火傳承,代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

1959年9月,哈爾濱鐵路公安處警校學員合影留念,身著58式制服。

李君告訴記者,2018年時,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老幹部處組織了一次主題文藝展演活動。當時,主辦方從北京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被裝主管部門借用了不同時期的老警服,作為退休老幹部們的參演服裝,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

「不同年代的警服具有不同時代的特徵和意義。」公安部裝備財務局被裝處處長旃廣宇表示,每一名民警心中都會有一個解不開的「警服情結」,警服也是每一名從警者心底最珍貴的記憶。

北京第一代女巡警在天安門廣場執勤,身著89式制服。

在很多民警看來,警服雖是用輕質布料做的,但它是警察身份和執法者的重要標誌,在廣大人民群眾眼中就是鋼鐵做的,是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在受害人心中,它又是維護公平正義的希望。

復原警服工作專班的所有成員均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做這項工作非常有價值和意義,也非常有成就感。

警服在變,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永不改變。

公安部裝備財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70餘年來,在波瀾壯闊的歷史徵程中,人民公安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為護航我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希望用這些各個歷史時期的警服及證件徽章,向廣大公安民警致敬,進一步激發隊伍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想了解更多→這些警服你都穿過嗎?哪一套是你的最愛?

來源:人民公安報

編輯:張安玉

相關焦點

  • 超多珍貴照片!看看這70年我們穿過的警服
    為了進一步統一全國人民警察的稱呼,1950年12月4日,公安部發出《關於統一人民警察名稱的通知》,通知規定:各種警察一律通稱「人民警察」,簡稱「民警」。為了表彰民警和治安戰線上功模人員對祖國的貢獻,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激發工作積極性,1956年4月6日至14日,全國人民警察、治安保衛委員功臣模範代表大會在首都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912名代表出席大會,其中民警代表536名,治安保衛委員376名。
  • 99式警服:中國警察的驕傲
    ,在每一名民警心底留下永不褪色的記憶。  最一流的設計  變千套方案成一款的精雕細琢  1999年1月29日,公安部召開黨委會議研究警服改革問題。會議決定成立以副部長田期玉為組長的警服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領導警服改革工作,辦公室設在公安部裝備財務局。
  • 「文化記憶」復原紫泥封
    【文化記憶】復原紫泥封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左玉麗 杜雪琴或許,每個人到這世間來,都是帶著某種使命的吧。關聯說,他的使命就是復原紫泥封、傳承武都紫泥文化,讓家鄉的這一珍貴文化遺產,不被歲月的塵埃所湮沒。提起紫泥封,知之者寥寥。
  • 天籟敦煌——敦煌壁畫古樂器復原展掠影
    敦煌壁畫樂器的仿製和敦煌壁畫樂舞復原展示,也是一項具有國際文化標誌性的工程,是敦煌研究院最具特色、最有分量、最有影響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取得的成績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和讚譽。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需要在以往研究和仿製的基礎上,進行新一批敦煌壁畫樂器的仿製,可以搶救性地記錄下敦煌壁畫樂器與敦煌樂舞方面的最新和最科學、權威的成果,更好地展示敦煌壁畫中古代樂器和敦煌樂舞文化的博大精深。
  • 江戶時代驛站「大內宿」,日本最珍貴的村莊記憶
    因此,1981年大內宿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傳統建造群保護區」,是日本最為珍貴的村莊記憶。穿越400年!江戶時代驛站「大內宿」,日本最珍貴的村莊記憶江戶時代驛站「大內宿」,日本最珍貴的村莊記憶曾經大內宿是以擁有很多蕎麥麵店的旅館而聞名,所以來到大內宿,不能不品嘗一下這裡的蕎麥麵。香蔥蕎麥麵是這裡最具特色的食物。大內宿的一家叫「三澤屋」飲食店的店主,在蕎麥麵上搭上一根香蔥來代替筷子,寓意像大蔥一樣又細又長,活到長出花白頭髮,於是就有了"香蔥蕎麥麵"的美譽。
  • 珍貴記憶的忠實記錄
    這一地帶北枕燕山、南瀕渤海、東接遼瀋、西扼京津,是連接東北與華北最重要的陸路通道和咽喉地區,經濟富庶,交通便利。日軍把這裡當作它擴大侵華戰爭的軍事跳板和吞噬整個中國的兵站基地。同時,這裡也必然是中國人民舉行戰略反攻、收復東北失地最理想的前進陣地。
  • 四十年和四件警服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那時各級公安機關的科室民警,執行非著裝不可的治安保衛任務時,才能臨時領穿公用制服,而只有派出所、看守所民警才享有長年配穿警服。直到八三年,所有在編的公安幹警才開始普遍享受統一著裝的警服「待遇」。然而李嶽林說自己是幸運的,因他1980年在警校讀書時就擁有了72式的這套警服。夏季上白下藍、冬季全藍警服以及黃色棉衣絨衣、黃挎包與綠色解放鞋。
  • 五張讓人感動流淚的照片,80後90後農村孩子最珍貴的記憶
    時光荏苒,我們都開始老去,或許你們現在在城市生活的很好,很久不會老家了,但是童年那點點滴滴的記憶一定都很好的珍藏了吧。當你再次看到這五張照片時,或許會讓你感動流淚,因為這是你記憶裡最珍貴的寶藏。這個小孩叫做「大鼻涕」胡善輝,或許很多年前我們和「大鼻涕」一樣,坐在簡陋的教室裡,認真的學習,只為了能考上大學。
  • 每當想起你,微笑在心底
    當歷經悲歡離合,嘗過人生甘苦酸甜;當記憶時隱時現,成為不可觸及的昨天;當花草樹木天道輪迴,往往返返;當天空陰晴不定,時有變幻。當情已遠去,在心底遲遲不散。你就是我永恆不變的誓言;是我每一個浪漫的瞬間;是我生生不息的眷戀;是我充滿憧憬的美好明天。
  • 新式警服,長什麼樣?
    其實現在的夏執勤服即短袖就很不適合實戰甚至是執勤如圖上所示女警這個樣子真的好尷尬好無奈所以,基層一線民警有的為了穿著方便、舒適,乾脆自己在某寶上自行購置替代衣服臺灣警服的最主要特點是貼近實戰設計,遠離機關化。
  • 爸爸,我像你一樣穿上了警服
    清明前夕,28歲的關俊翔,筆直站立在家裡客廳的紀念櫃前,向相框中穿著藏藍警服的父親敬了一個標準的禮。今年的清明,他終於和父親一樣,成為別人眼中的「關SIR」,穿上了警服。他的父親關耀文,曾是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黃岐派出所黃岐社區民警中隊民警。2019年2月22日晚上,關耀文在執行完成任務回家途中突發心肌梗死,搶救無效不幸犧牲,年僅52歲。而在兩個月後,關俊翔放棄了穩定的職業,加入警隊成為一名輔警。
  • 蜀黍,我敢說,警服你不一定穿過!
    1958年11月1日,民警服裝施行新的制式,即「五八式」警服。「五八式」警服,是對「五五式」警服的修改補充,1958年設計定型,1959年10月1日陸續更換。  改制式後的警服,冬季服裝上衣、下衣均改為藏藍色,除武裝、經濟、消防等專業警察夏、冬季上衣(含大衣、雨衣)均改為棕綠色,配綠色衣扣之外,其餘警種夏裝上衣、下衣(含武裝、經濟、消防警察下衣)顏色不變。警服褲、裙兩側的寬、窄紅色線條,與「五五式」警服相同。  男民警冬季平頂大簷帽改為藏藍色,帽牆由綠色變為藍色。
  • 40年,警服變了多少次?
    1974年5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戶籍、治安、刑事等諸警種,由當天起夏季警服均改為與交通民警相同的上白下藍戴白色大簷帽的警服。△20世紀80年代初,贛榆縣公安局民警們著74年小改款白色警服,押解犯罪嫌疑人送往看守所83 式83制式男女警服為橄欖色,男警服冬夏裝式樣相同
  • 暖心文案|其實有些話藏在心底才變得珍貴
    其實有些話藏在心底才變得珍貴。In fact, some words hidden in the bottom of my heart become precious.就當這一點點慢慢的長大,並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要讓所有人知道你的存在感。When this little bit grows up, not to prove anything, but to let everyone know your sense of existence.
  • 2015年,烏克蘭換裝的新警服,與周邊5個鄰國警服的比較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2015年,以烏克蘭換裝的新警服,與周邊5個鄰國警服進行比較的歷史往事。2015年,烏克蘭新組建的巡邏警察隊,換裝了美國式新警服,亮相於基輔廣場。很多人都在關注烏克蘭新警隊,穿著新警服,展現出全新形象。
  • 特別的日子給特別的你們,警服與便裝PK——致敬洞口女警!
    20年,對於歷史長河只是一瞬,對於洞口公安的發展史只是彈指一揮,對於我個人則是人生徵途最寶貴的經歷、最難忘的歲月,是生活旅途最愉快的時光,最美好的記憶。無論時光流逝,不管身在何處,都將永遠銘記、珍藏。20年,改變是容顏,不變的是初心,不變的是對警察這份職業飽含深情的摯愛和無怨無悔的奉獻。
  • 公安部:嚴防非法製售警服 嚴禁保安門衛等非法穿用警服
    中國網9月11日訊(記者 張豔玲)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公安部決定,從即日起至今年底開展打擊整治非法製售警服專項工作,嚴防非法製造、販賣,防止保安、門衛、停車收費員等非法穿著、使用警服。10日公安部召開視頻會議對專項工作進行部署,要求統一思想認識,採取有力措施,依法打擊整治非法製售警服行為,切實維護警服的專用性和嚴肅性,維護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林銳出席並講話。警服是人民警察專用的制式服裝,是人民警察身份的重要標誌和人民警察形象的重要體現。
  • 實拍一名俄羅斯警察,對換裝的新警服,提出的看法
    2012年,俄羅斯換裝了新警服,俄羅斯社會,對此有不同的觀點。不過,作為這次換裝的主角,俄羅斯警察,對此是怎麼看的?以下,就是一名俄羅斯警察,對該次換裝的新警服,發表的觀點:俄羅斯警察所穿的制服,是世界上最公開的制服之一,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秘密。
  • 99式警服換裝萬眾期待!細數這些年出現的新式警服
    這款警服無論從樣式、做工、顏色和功能上在當時來說都已與國際接軌,雖然各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那99式警服有哪些優缺點呢?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警用裝備的攜帶、配置和使用功能等等;二、警服的顏色方面,可以說是採用了現在世界警服的主流顏色。三、警服的材質方面,既保證了服裝的檔次,又兼顧了穿著人員的舒適。99式警服的面料多數採用滌綸長絲,穿著起來舒適感非常好。四、意志感強。99式警服在衣領部位和胸前分別加裝了領花和胸徴,並且在胸徴中用文字反映了警察的隸屬,增加了我們對警察身份的了解程度。
  • 烈士紀念日|今天,這位女兒穿上警服 向殉職的父親敬禮
    羽西身著警服,戴著警帽,將手中的白菊放在墓碑上。水果和酒擺好後,羽西點了三炷香,給父親鞠躬。沉默片刻,她抬起自己的右手,向父親敬了個禮。20年前,李良腮在工作途中遇到意外,因公殉職,那一年,羽西6歲。父親殉職時年齡還小,但在祭掃中,零零星星片段又浮上羽西的腦海……「記憶」裡的父親1999年的冬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羽西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