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廣大市民朋友對體育鍛鍊、增強免疫力更加重視。目前,上海的體育場館逐步有序開放,市民可以走出家門,強身健體。
今天(3月13日)上午9點,在田林俱樂部,徐女士根據前一天的網絡預約,在完成體溫測量後按時到健身中心鍛鍊。在器械訓練區,同一時段的健身者共有6名,偌大的訓練區顯得挺空。一旦有人用完一個器械,工作人員就會及時消毒。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了解到,該健身中心本周三(11日)起恢復開放了有氧和器械訓練區;跑步區、單車區、遊泳和衝淋等暫不開發,私教課、團課也暫停。為控制人流,全天分四個時段採取預約制鍛鍊。該健身中心店長李仁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場地都是按區域去分的,顧客在同一塊場地不會聚集很多人,如果人多的話我們工作人員也會勸導讓他訓練一些其他的項目。當然,有些會員在網上諮詢什麼時候能開放更多,我們還是要根據疫情的情況適當地慢慢逐步去開放。」
隨後,看看新聞Knews記者又來到洛克籃球公園浦東三林館,上午陸續有人前來打球。看看新聞Knews記者注意到,與以往不同,全場沒有對抗性比賽,大家主要還是自己運球投籃,基本上自娛自樂。
健身者黃建平表示,「在家待了那麼長時間現在主要來活動活動,過去就會組織朋友一起來打一下三對三、四對四,現在不會了。」
洛克公園浦東區區域主管徐麗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介紹,現在球場採取限流管理,同一時段全場只接待20名客人,一個籃球框規定他們是兩到三個人,不能聚集,不能有對抗性的比賽。為了做好充分的消毒工作,開放時間也比之前縮短一個半小時。不下雨的時候,會把所有的窗子都打開進行通風,45分鐘消一次毒,並提醒所有過來打球的球友一定要佩戴好口罩。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了解到,3月6日,市體育局發布了《本市體育場所復工工作指引》,為公共體育場館和經營性體育場所陸續復工提供可操作性指導。3月11日,市體育局又發布了8條補充通知,室外體育場所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開放。室內體育場所實行分區域、分項目有序開放。暫時不宜開放的是室內遊泳池、在密閉場所或利用地下空間開設的通風條件較差的體育場所,如密閉的單車房、瑜伽館等。另外,各類線下人員聚集的體育賽事、健身操團課、體育培訓等活動也暫緩舉行。
此外,不同項目提出要求,比如,拳擊、跆拳道、散打、擊劍等項目僅限於單人練習;網球、羽毛球、桌球等隔網運動每片場地僅限單打,不得多人共用場地;標準籃球場每片半場3人以下使用,11人制標準足球場每片半場6人以下使用,並且僅限練習;市民健身苑點每個器材只能單人操作等。
截至3月12日12點,本市登記在冊的,包括經營性體育場所和公共體育場館在內的2792家體育場所單位中,1090家單位提交了復工備案,588家已復工開放。準備向社會開放的體育場所可以通過「一網通辦」網上平臺登記和向所在地區體育部門備案,兩個工作日完成備案確認後,予以復工。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韓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