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讀書無用論」的聲音越來越大,他們認為學歷不是唯一,能賺到錢才是真理,事實也是如此。
然而,還是有大部分人認為學歷是非常重要的,同一家公司,HR首先看最低門檻是看學歷,其次看經驗,再次看是否是985、211名校。
而在父母那一輩,覺得高學歷就是天,高學歷就會擁有高薪,高學歷就能讓父母衣食無憂,安享晚年,外界過於抬高研究生的價值,讓人偏離方向。
01專業選擇對很重要
前幾天,高校研究生王玉蘭,畢業後原本在青島當中學語文老師,後來她辭職去當了月嫂,月收入是之前的4倍,之前的工資是四千左右。
研究生工資四千,是不是讓很多人驚訝,甚至大跌眼鏡?而這就是事實。我現在了解的研究生當老師,工資雖有上漲,但是大體上就這個幅度,五六千左右,想上萬,那是遠遠達不到。
而一些高薪的大專生,看不起工資比他們低的本科或者碩士生。他們會認為讀了這麼多年書,求得不是高薪嗎?現在看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還是在專業選擇的問題上出現了偏差,研究生讀的文科師範專業,確實賺不到錢,只能求安穩,
偏理科的大專生,如程式設計師、遊戲測試師,他們的月薪就在一萬至兩萬之間,明顯的當然是後者更好。
也許你會更我槓,他們只是現在不好,老師的待遇往後會更好,越來越好,但人不應該活在當下嗎?眼前過得不好,想以後會好?
02學歷不是能力,高薪還得看能力
臨近畢業,很多畢業生紛紛趁著假期尋找工作,去實習。而這個實習,說白了就是給公司當免費要勞動力。
實習的待遇問題,就引發了他們的討論和埋怨,實習生的薪資竟不如一個專科生,是學歷不值錢了?讀書越多,越覺得工資和學歷不對等,越想越憋屈。
一個畢業7年的大專生因為職位比別人高,經驗豐富,處處嘲笑一個剛入職的研究生,他總是他大專畢業,工作七年,工資高他好幾倍,讀個碩士有什麼用?
首先他不該嘲笑別人,七年的工作經驗,嘲笑一個剛入職的,哪來的優越感呢?其次,學歷和能力壓根不能對等,有能力去提升自己的學歷,那將會是給自己的職業錦上添花。
學歷這是你個人的選擇問題,並不是獲得高薪的憑證,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能力。
03學歷能創造更高的價值
學歷是有用的,因人而異,有的人安於現狀,不想提升,碌碌無為。
有的人不甘現狀,通過自己的學歷去創造更高的價值,更高的薪酬,再接再厲。
學歷要發揮作用,而不是說我擁有了學歷,我就比別人有優秀,就該給我升職加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有業績,沒有給公司帶來更大的收益,憑什麼給你這麼多的薪酬?
一個高中畢業的小夥子,畢業做暑假工,當月能創造出四萬員的業績,比那些資歷更高的老職工優秀多了,而這就是能力。
研究生能代表什麼?學歷高能代表什麼?什麼也代表不了,在這個社會,弱肉強食,優勝劣汰,你沒能力,就給公司滾蛋!